理论教育 于漪:当代汉语教育界的学术巨擘

于漪:当代汉语教育界的学术巨擘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胡治华胡治华 江南大学师范学院于漪,中国特级教师群体的优秀代表,当代汉语文教育界具有鲜明学术个性和广泛影响的标志性人物之一。“非科班出身”的于漪一开始就认定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打好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底子。“文化大革命”对于漪的身心摧残严重。于漪的语文教育理论,浸透了于漪教与学两方面行动中汲取的智慧。于漪说,教师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一个心眼为学生,就是为学生铺路。

【作者】胡治华

【作者简介】胡治华 江南大学师范学院

于漪,中国特级教师群体的优秀代表,当代汉语文教育界具有鲜明学术个性和广泛影响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整整半个世纪了,于漪一心着力于学生的发展,把语言教育和思维锻炼、情感熏陶、人格培育化为一体,实践和理论两手都硬朗,一步一步,趟出了一条承前启后、沟通中外的宏富之路,站立在中国语文教育研究的前沿。

根系,在教育热土中伸展不息

于漪有强烈的理论渴求,但她从来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研究,是一个始终不曾离开教育教学一线的研究者。

于漪是揣着教育系毕业证书跨出复旦大门的,先教心理学,又教中学历史。站在语文教育起跑线上的于漪是什么模样?

“非科班出身”的于漪一开始就认定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打好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底子。自问虽然从小喜爱阅读与写作,但功夫还不到家。她迅即采取行动,实现“三年磨一剑”的目标。就是说,针对自己的软档,集中三年时间,三管齐下,为终身从事语文教育而强化专业地基。一,自学高中语文教育涉及的各种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经典作品;并以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为标杆,迅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二,向实践、向同行和学生学习,用10个小时、20个小时准备一堂课,《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备30多个小时,反复钻研数十篇、上百篇教材,用规范的语言写成教案,把课上要讲的每句话背下来,再脱开教案讲课,课后必写教学后记。三,结合自修语文的深切体验,关注当时语文教育思想的论争,留意教学改革的动向,初步形成自己的想法。

她下的功夫中,苦读苦练、“天天明灯伴我过午夜”的板凳功固然令人钦佩,田野功,特别是反思功更为可贵。同样是从教育田野上闯过来的顾泠沅,常说于漪第一年撇开任何“教参”逐字逐句写教案,第二年搜罗所有“教参”改教案,第三年整合新的体验再度重写教案,改行三年就成为语文骨干教师。这一概述也许偏简,但是由这类个案导出的“实践+反思=成功”的教师发展“公式”却很有哲理意味。

重要的在于反思,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就于漪而言,这是一个无休止地自觉地向自我挑战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一个语文教育的行动研究过程。很快,她的关注重点开始转移到现实情境和她自身教学中存在的某种形式主义的倾向。《把语文课上得实惠一些,朴实一些》是于漪1964年发表的教改心得,充满自我剖析、锐意创新的反思精神。(www.daowen.com)

文化大革命”对于漪的身心摧残严重。但是有足够的材料表明,这段异样的历史从心灵深处推进了于漪对语文与人、教育与人、时代与人的独立思考,增强了她在哲学层面的反思——批判理性。她认为,长期以来,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很容易被接受,语录式的、口号式的东西容易流行。简单化绝对化的断语,概括不了“人”“教育”“语文学科”等极为复杂的精神文化现象。她进一步跳出自己看自己,跳出语文看语文,跳出教育看教育。这种有着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反思——批判精神,是后续教育行动的内在动力,又是后续教育研究的人文火种。

于漪的课,堂堂都是师生互动的“公开课”。一位年轻教师,从1976年开始,随堂跟踪听了于漪3000多节语文课;她最深切的感受是,于漪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也绝对不重复,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真正的理论来自实践,从实践中发现理论需要批判的眼光。伴随着这种高难度、高水平的课堂教学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伴随着“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的刻苦自学,于漪想而行,行而思,思而说,说而写,提炼成以语文教育理论探索为轴心的各类著述,数量可观。于漪的语文教育理论,浸透了于漪教与学两方面行动中汲取的智慧。

写于1987年的《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可以视作80年代于漪语文教育行动研究的一份大纲。在这篇论文中,于漪概括了语文教育研究的五个要点,它们是:了解社会,把语文教学改革建立在对现代社会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研究人,把语文教学改革建立在对教育对象个体和群体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研讨语文教学的任务,使学生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训练,扩充对生活的认识能力,发展思考力,丰富感受力;课堂教学模式和研究语文知识、技能的“核”与“壳”的问题;下点工夫学现代哲学、现代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关注文学艺术上的讨论和进展,使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有更多的参照系统,提高理论和文化素养。

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学术视野和思路,于漪的教育理论著述,从不就范于国内外各种“本本”所编制的“科研程式”,执意舍弃种种“很专业、很学术”的话语,通常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为交谈对象,针对特定时期、特定情境中的一个问题、一种倾向,从较小的角度着手,结合丰富的亲身体验、结合有特色的教例,朝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宕开去,阐释富有创意的做法和相关的理念。

比如,探讨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于漪说,我们可发现它的“家庭成员”众多,是个大家族;还可发现它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有那么多亲戚。如果不坚持辩证法的观点,往往单打一,就局部论局部,缺乏整体观念。弄得不好,把第二位的东西弄成第一位的,流连忘返,影响教学的健康发展。她还说,只在一条线上企求立竿见影,“见影”不“见影”很难说,即使见影,也只是瘦瘦的一条。

关于教与学的关系。于漪说,教师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一个心眼为学生,就是为学生铺路。知心才能教心。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他们对学习的“内部态度”往往决定学习的质量。“教”不是统治“学”、代替“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作用的。人生最可悲的是脑子硬化,思想僵化;教学之道在于使学生的脑子“活化”,开学生心窍。

又如,讲教师修养。于漪说,语文教师在学生心中应该是既“师风可学”,又“学风可师”。教师要有丰富的智力生活。要紧的是功底、视野、驾驭力。要有拼命汲取知识营养的素质与本领,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在实践中学习,从书本里学习,都很重要。坚持把零星的宝贵时间有计划地用上,每天坚持半小时、一小时,一日不多,十日许多,天长日久是可观的。

于漪家小房间墙上挂有一个石膏像。有人偶然提及,于漪一时竟想不起来,日日在眼前的石膏像居然熟视无睹且忘怀了,这事如同警钟敲打着于漪。于漪自问:我在教学中是不是由于习以为常而对发生的问题熟视无睹?我会不会觉得教学勉强过得去,一切照“程式”办事而不思改进?我应该怎样探索语文教学中的新问题?她当即想到:眼下就须更多地掌握古今中外语文教学的经验,综合比较古人学语文、外国人学语文、中国人学外文、外国人学中文的情况……

针对语文学科性质的问题,于漪经历了艰苦的实践和反思。可以说,中小学母语教育的性质问题,是于漪语文教育研究的聚焦点。在这个方面,几度自我批判,几度自我超越,由此推进着她关于当代中国语文教育各主要问题的研究。时至今日,于漪仍然投入很多精力,密切关注着国内外关于这个问题研究的进展。她始终处在一种无间歇地自我挑战的状态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