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粤省八旗学务兵操腐败情况总结

粤省八旗学务兵操腐败情况总结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緒三十二年九月十六日太子少保頭品頂戴署理兩廣總督管廣東巡撫事新授雲貴總督臣岑春煊跪奏,爲歷陳粤省八旗學務兵操腐敗情形,亟應切實整頓,并宜預籌生計,以固根本,恭摺仰祈聖鑒事。至粤省八旗威捷選鋒營原練洋操兵二千五百名,歲需餉銀七萬一千餘兩,向由廣東善後局撥支。此八旗學務兵操亟應整頓之實情也。所有粤省八旗學務、兵操亟應整頓情形及請預籌生計緣由,謹恭摺具陳,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鑒訓示。

粤省八旗学务兵操腐败情况总结

光緒三十二年九月十六日(1906年11月2日)

太子少保頭品頂戴署理兩廣總督管廣東巡撫事新授雲貴總督臣岑春煊跪奏,爲歷陳粤省八旗學務兵操腐敗情形,亟應切實整頓,并宜預籌生計,以固根本,恭摺仰祈聖鑒事。

竊維八旗生計之窘,積習之深,至今已極。處此競争時代,欲求優勝,以追開國之宏規,立自强之根本,則興學、練兵兩事,誠不可置爲缓圖。臣昔隨行在曾籲陳,宜練旗兵以備緩急,仰蒙聖明采納。去歲將軍臣壽蔭由京回粤,傳述慈諭,粤省八旗學堂、練兵兩事,應會商督臣妥籌辦理。等因。跪聆之下,莫名欽悚。

臣雖至愚極陋,何敢稍存歧視之見,致負朝廷屬望之殷。惟其中情形,有不得不瀆陳聖聽者。即如學務一端,廣州本有譯學館,就原有之同文館改設,學科既未完備,學生强半幼童,中國文理因屬鮮通,即外國語文亦少門徑。協領王汝梅總理堂務,專務援引私人,堂員每多濫竽,則管理教授,豈能合法。當會同將軍臣壽蔭裁缺學政臣于式枚,派員前往調查屬實,糜國家艱難之帑項,誤學生無價之光陰,甚非實事求是之意。故議將八旗譯學館與臣上年奏設之兩廣游學預備科館,改并爲兩廣方言學堂。即以原有之譯學館堂舍,改設八旗中學堂,派員監督,期於滿漢同文合軌,逐事改良,以求日有進步。

嗣准學部咨行,於臣奏改方言學堂一事,未經議准。復經臣會同將軍臣奏請,仍照原議辦理。所有八旗學務一應整頓事宜,臣現交卸在即,應俟新任督臣周馥抵任後,隨時與將軍臣會商籌辦。

至粤省八旗威捷選鋒營原練洋操兵二千五百名,歲需餉銀七萬一千餘兩,向由廣東善後局撥支。臣查其營規散漫,操法生疏,溯自同治元年改練洋操起,閲時經四十餘年之久,糜餉至三百餘萬之多,而成效寂然,至今莫睹。經商之將軍臣壽蔭,將洋操隊挑留一千五百名,就原有餉項均匀加增,認真訓練,其挑餘之千名,即撥歸臣所練之廣東新軍步隊各營,編爲備補兵,一同教練。原以消旗漢之畛域,旗營多一經練之卒,新軍即多一有籍之兵。乃初次挑送之五百名老弱羼雜,人册不符,且有自稱吃食洋烟或稱有疾不能當兵者,勉强挑選一百五十四名,又復不耐勞苦,紛紛請假。在新軍尚頹怠若此,其在旗營可知。無事且葸懦若此,其臨陣可知。且兵丁無耐苦之性質,雖施教練,亦難冀有成就,已准將軍副督統咨商移送回旗,按照新軍章制編練步隊三營,炮隊一營。經臣派員考驗,兵丁程度過低,官長資格未足,非力除舊日窳惰之習,不足以冀改觀而成勁旅。現今餉項極艱,若徒慕練兵之名,而不能得養兵之用,殊爲可惜。此八旗學務兵操亟應整頓之實情也。

伏查壽蔭賦性寬和,持躬尚屬廉正,臣與之共事數稔,每有商榷,皆能和衷,間嘗共論時艱,亦知以育才講武爲當務之急。而學務之所以無效,兵事之所以不修,就臣素所訪聞,實由該將軍優柔寡斷,以至敗壞於左司協領王汝梅之手。經臣咨請撤參,旋准將軍臣咨覆改委協領黄國林接辦,而黄國林聲名之劣,一如王汝梅之爲人。至副都統臣興存春齡,才本平常,齒復衰邁,亦惟務得目擊旗務之日就敗壞,漠然如不相關。壽蔭雖有心整頓,而左右既未能輔翼,群小復從而把持,蓋政柄下移,其由來非一日矣。臣以壽蔭遇事尚能受善,輒思有以補救其偏,未敢上煩宵旰。今臣行將去粤,若以避越俎之嫌,茍安緘默,不惟無以上對朝廷,即問心何以自安。應如何敕行整頓,以圖自强而收實效,以候聖裁。(www.daowen.com)

抑臣更有請者。八旗子弟雖有常店,而生齒口衆,生計日艱。定制所關,又不能改營别業,名糧不足以自贍,每藉小販以資生,志業紛營。故親學者既鮮成材,入伍者試圖充數,甚至饑寒所迫,竞有流爲匪類者。計臣在粤,旗人之身犯搶竊已有六案之多。近來横議之流,往往倡为排滿之说,因緣人心不靖,然亦因旗丁日就貧弱,而管旗之員又復私圖自利,或以姑息。而思疆臣過分畛域,明知之而不敢言,馴至詬病之繁興,且邪説之日肆。

臣歷任秦晋各省,所見駐防旗人兵丁,其貧弱無賴,大都一致,若不亟圖,蓋將不振,心竊痛之。伏思八旗乃我國家根本,如上所陳興學、練兵兩事,固爲育才輔國之基,而立教以興養爲先,是預籌旗兵生計,尤屬根本中之根本。可否仰請敕下政務處王大臣籌議善法,奏請聖明察奪施行。

所有粤省八旗學務、兵操亟應整頓情形及請預籌生計緣由,謹恭摺具陳,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九月十六日。

(光緒三十二年十月初二日奉硃批:另有旨。欽此。)

中華文史網:《國家清史工程數字資源總庫·録副檔》第3—118—5973—71—751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