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三十二年八月十九日(1906年10月6日)
太子少保頭品頂戴署理兩廣總督管廣東巡撫事新授雲貴總督臣岑春煊跪奏,爲特參疏防習藝所人犯結夥奪械劫囚同逃之管獄、有獄各官,請旨分别革職,交部議處,恭摺具陳,仰祈聖鑒事。
竊據署陽江直隸同知許南英禀稱,奉行舉辦罪犯習藝所,先經遵照建設,因廳屬辦理清鄉,獲犯較多,當將情罪稍輕之犯收所工作,派委司獄兼管。適陽江、恩平交界之珠環等處,復有大夥匪徒潜回滋擾,接准恩平縣移會勦辦,即於光緒三十二年五月二十日會營督帶兵勇馳往查拿,業將起程日期具報。詎習藝所人犯偵知文武下乡,密謀逃脱。
是月二十一日申刻,犯人利亞等數名先赴厠所,擰斷脚鐐,即將看管家丁方吟綑縛,嚇禁聲張,隨令衆犯各將脚鐐扭斷,攀開木櫳,拾取破竹小刀,一齊走出。勇丁人等上前追捕,俱被拒傷。各犯擁至武營衙署,奪取槍碼刀械,復分投監獄羈所,砍開木栅,打斷鐐銬,帶同監羈人犯逃走。兼管習藝所委員司獄宋紹祈親督弓役及禁卒羈差奮力追拿,該犯等放槍拒捕,勇役多受重傷。經駐城防勇聞警趕至,當場截獲逃犯黄林生、鄭亞安、劉亞生、梁亞計、葉亞福、林亞衆、郭亞受七名,格斃關亞得、黎洸全、梁亞來、黄亞錦、馮如登照、黄成福六名,各犯旋拒旋逃,直至十餘里外,天已昏黑,追捕無踪。
經該廳在鄉聞報馳回,查勘監獄,放走人犯十五名,羈所人犯二十八名,習藝所逃犯一百一十七名。卷查各犯,均係清鄉拿獲,或訊不認供,或僅認搶竊,分别收禁管押及收所習藝之犯。
提訊獲回逃犯黄林生等,據供,被在逃之利亞等逼脅同逃;詰據家丁、禁卒、羈差、勇丁人等僉供,事起倉猝,或被綑縛,或被拒傷,衆寡不敵,致被結夥奪械,劫囚逃逸。當即將犯收候,并驗明生死各傷,填單附卷,除懸賞購緝外,理合禀報等情。當經臣批飭,將該署廳許南英、司獄宋紹祈先行摘頂,撤任留緝,并將署陽江營游擊何爾晟一并摘去頂戴,飛飭會督兵役查拿,一面飭司委員馳往行提家丁禁卒看役人等,及獲回各犯解省審辦。
旋據報,該管文武及鄰封營縣陸續拿獲逃犯十五名,亦經批飭,一并解審在案。伏查此案,該廳習藝所人犯膽敢乘印官赴鄉辦匪,由内結夥反出,綑縛家丁,拒傷勇役,并擁至營署,奪取軍械,强劫監羈,放走囚犯,共計脱逃被劫人犯百數十名之多,實屬形同叛逆,凶横已極。該陽江直隸同知司獄兼管習藝所委員宋紹祈有典守之責,乃漫無稽查約束,以致出此巨案,實非尋常疏忽可比。署陽江直隸同知許南英,雖屬赴鄉辦匪,惟不能先事防範,亦屬咎無可辭。兹據廣東布政使兼署按察使胡湘林轉據該管巡道揭參前來。(www.daowen.com)
除飭取被奪槍械之武員職名,另請參處,一面飭司將提到丁役人等及獲回各犯發委確審,究明有無鬆刑賄縱情弊,分别按辦,并飭該廳加懸重賞,會營勒限兵役上緊購緝,暨通飭各屬一體嚴拿,務將各逃犯悉獲究報外,相應請旨,將陽江直隸同知司獄宋紹祈即行革職,并將署陽江直隸同知准補三水縣知縣許南英交部嚴加議處,仍各留於陽江,協同營员及新任印捕各官按限購拿逃犯,俟限滿有無續獲,再行分别辦理。
謹恭摺具奏,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鑒訓示。
再,各逃犯姓名事由,業經飭行查開,應俟查復到日,再行咨部查照。合并陳明。謹奏。
光緒三十二年八月十九日。
(硃批:著照所請,該部知道。[22])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朝硃批奏摺》(第一一〇輯),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547—549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