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三十二年六月初五日(1906年7月25日)
奏爲遵旨議奏,恭摺仰祈聖鑒事。本年五月初二日,准軍機處抄交署兩廣總督岑春煊奏改添州縣分撥管轄一摺,又要缺知府請改由外補一片,奉硃批:該衙門議奏,片并發。欽此。
原奏内稱,陽江濱臨洋面,爲海疆重鎮,陽春、恩平兩縣地處肇慶之南,距府城各數百里,陽江僅百數十里。前撫臣蔣益澧等請隸陽江,至爲允當,旋改旋復,實非形勢之宜。
又,廣州府之新寧縣,轄境五堡,上新寧居縣之北,地屬内河,知縣駐之;下新寧居縣之南,地處濱海,有廣海寨城,爲縣丞建署之所,商賈輻輳而盗賊滋多。自上新寧至下新寧,相去百里以外,縣令鞭長莫及,縣丞權力有限,難期得力。擬改陽江直隸廳爲直隸州,將陽春、恩平二縣屬于陽江。并將新寧縣劃分爲二,以上新寧爲一縣,仍歸廣州府轄,以下新寧爲廣海縣,歸陽江直隸州轄,裁新寧縣丞一員,添設廣海縣知縣、典史各一員。新寧上川司鹽巡檢改歸廣海縣轄,陽江廳教諭應即裁汰,訓導改爲學正,并裁去陽江縣丞、司獄兩缺,改設直隸州州判、吏目二員,與原設之太平司、海陵島司兩巡檢均歸該州管轄等語。查[28]建置之要,貴因時因地以制宜,陽春、恩平兩縣既距所管肇慶府治過遠,加以土客雜居,盗匪出没,稽查彈壓,諸多不便,自應改歸就近之陽江廳管轄,以期呼應較靈,易于控制。
原奏所請改陽江直隸同知爲直隸州知州,以肇慶府屬之陽春、恩平二縣撥歸管轄,仍隸高雷陽道;并裁該廳原有之復設教諭、縣丞、司獄三缺,改原有訓導爲直隸州學正,設直隸州州判、吏目二員;原設太平司、海陵島司兩巡檢均歸管轄各節,擬均請照准。添改各缺應鑄關防條記,俟奉旨後,請敕下禮部鑄發。
至原奏擬將新寧縣轄境之上、下新寧分爲兩縣,以原有新寧仍沿舊轄,分設廣海,改隸陽江。該署督亦係爲酌度時地起见,惟該縣向隸廣州,相安已久,今驟議分歸兩屬,一則仍隸首府,一則劃隸他州,而統轄道員如廣肇羅、高雷陽又分兩道,于民情地勢恐有窒礙。
所請添設廣海縣知縣、典史各一員,并裁撤新寧原設縣丞之處,應毋庸議。
其所請改設陽江直隸州知州,歸外酌量升調揀補,既以正任同知田明矅補授,現任訓導張鏡芙移補該州學正,裁缺之教諭鐘環瞻歸部選用,裁缺之縣丞現未有人,毋庸選補。裁缺之司獄宋紹祁作爲裁缺即用。現設州判吏目二缺,仍請歸選陽春、恩平二縣,現任各員請悉仍舊各節。吏部查原奏所稱,均係爲因時制宜起見,應准如所請,俟命下之日,臣部遵照分别辦理。此外一切未盡事宜,應統由該署督核明奏咨辦理。(www.daowen.com)
又,該署督另片奏稱,廣東惠州府地當東江之衝,非熟悉情形、精明幹練之員,難期得力。斯缺定例請旨簡放,擬請變通辦理,將該府改爲題調要缺,嗣後遇有缺出,由外擇其人地相宜者,酌量升調揀補等語。查惠州襟控海疆,地方重要,既據奏稱民俗强悍,盗風素熾,舉凡緝捕、清鄉、撫綏、彈壓等事,自非才具優長、情形熟悉者,恐未易措置裕如。
惟該府知府向係請旨簡放之缺,今昔既情形不同,自應量爲變通,擬請援照江西贛州府、廣東潮州府各員缺成案,嗣後遇有缺出,應請旨飭令該督于通省知府内揀員調補,所遺員缺仍簡員補授。似此變通辦理,庶于例章并無窒礙,而該省亦收因地擇人之效,于地方殊屬有裨。
所有遵議緣由,謹會同繕摺具陳,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鑒訓示。謹奏。
光緒三十二年六月初五日具奏。
(奉旨:依議。欽此。[29])
《政務處擬覆岑督奏請改添州縣分撥管轄摺》,上海《時報》,光緒三十二年六月十六日(1906年8月5日),第4版,第2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