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格王国故城遗址还发现一大批小型佛教艺术品——模制泥造像及泥塔和经咒印泥板,这类造像在藏语中称为“擦擦”。擦擦是藏语音译,源自梵语,有复制、传播的意思。通常是在先铸造后雕刻的金属模具内填入软泥,脱模而出即成浮雕效果的泥造像或圆雕效果的小塔。大者盈尺,小者不足方寸,刻画入微,毫发毕现。题材有佛、菩萨、度母、佛母、金刚、高僧、佛塔、经咒等。泥像或泥塔制成晾干后,通常要经过喇嘛诵经加持,方可作为正式崇拜物放置佛塔内或供入寺庙。有些还直接堆放在被认为具有灵性的山洞中或山上的巨石下供养,也可以放入小佛龛(藏语称“嘎乌”)随身携带作为护身符。
古格故城遗址采集的擦擦出自残佛塔、殿堂和一些窑洞中,以佛塔和窑洞内采集到的为多,仅在编号为Ⅶ区2号的窑洞内堆放的擦擦就达万枚以上。擦擦数量虽多,但种类不过30余种。经过整理,我们将之分为9类,不外乎是壁画、玛尼石刻造像常见的佛、菩萨等,只是材料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佛像种类有6种,比较典型的是一佛二弟子像和无量寿佛六尊像。一佛二弟子擦擦高7.4厘米,比一个香烟盒略小,外形呈圆拱形,佛陀结跏趺坐于双狮须弥座上,佛两侧侍立比丘相的二弟子,须弥座以上的外周装饰草叶纹、火焰纹的双重背光,背光之内有不太清晰的藏文经咒,背面戳印八塔图案。无量寿佛六尊擦擦外形略呈长方形,六尊造型相同的小佛分为上下两行,每尊像大小如花生米,眉目不清,服饰基本都看得出来,后背有制作时留下的手掌纹。
菩萨类擦擦有3种,以一枚莲花手观音菩萨立像最为精彩,菩萨头戴宝冠,上身赤裸,只有披帛和花环璎珞由颈后绕臂前飘下,花环璎珞环绕在腿前。这尊菩萨面带微笑,宽肩细腰,腰肢稍扭曲,表现出一种曲线美。另一件游戏坐的莲花手观音与众不同,这是一种用泥片按印出来的浅浮雕,外轮廓圆形,直径仅4.8厘米,观音头束高髻,佩戴项链,上身赤裸,下穿长裙,双手各持一支莲花,头部周围有桃形头光,像的周围遍布藏文经咒。一件十一面观音菩萨像是所有擦擦中体量最大的,高25厘米,观音站立在覆莲座上,十一面分上下五层,最上层是佛头,第二层是护法头,下三层各有三个菩萨头;八臂,两主臂合掌胸前,一臂施与愿印,其余五臂分别执净瓶、法轮、金刚索、弓、莲花等物。
天王类、佛母类各有1种,度母类有4种。
护法金刚类最丰富,有10余种,如大威德金刚、智慧勇识金刚、密集金刚、胜乐金刚等。其中大威德金刚像外径只有3厘米,比一角硬币略大,细致表现出牛头人身的大威德金刚所有细节,真正是毫发毕现,令人叹为观止。双身胜乐金刚像更为复杂,金刚有四面,每面三只眼睛,十二臂,两主臂手持金刚杵、金刚铃,拥抱明妃,其余十臂分张两侧,持各种法器。身体几近全裸,只在腰间系虎皮裙,五十人头璎珞由颈后绕臂前垂于裆下,足下踏两外道。明妃全裸,左臂勾抱金刚脖颈,右手上扬金刚杵,腰部佩戴璎珞,双脚勾于金刚腰后,周围饰火焰纹背光。
擦擦——莲花手观音
擦擦——十一面观音(www.daowen.com)
擦擦——大威德金刚
擦擦——六臂护法
按印的佛塔擦擦有5个品种,全部采集自古城遗址东面3公里卡尔普遗址的残塔中。是用一种类似于封泥印章的印模在薄泥片上按印制成,有梵文单塔、藏文单塔、三塔、十塔、十七塔等。十七塔擦擦较为清楚,中央是一个大塔,两侧各一塔稍小,两侧上方各一塔又略小,其余的十二塔小如绿豆,仅具轮廓而已。中间较大的5个塔表现出塔座、塔身、塔刹,从塔座和塔身形制可辨出是天降塔、吉祥多门塔、菩提塔,塔之间遍布藏文经咒。
擦擦——三塔(宗同昌拍摄)
模制泥造像的做法源出印度,属于佛教造像功德的一种,制作并供养可荐福禳灾。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载:“归东印度,到三摩呾吒国,国王名曷罗社跋乇……每日造拓(脱)模泥像十万躯。”并说“西方法俗,莫不以此为业”。可见当时印度此风之盛。
佛教东传汉地,北传西藏,这种习俗也随之而入。汉地尤以唐代为盛,寺僧、信众以此为善业,造泥像供养。当时称之为“善业泥”“善业佛”,或径直称为“脱佛”,将同样方法制作的小泥塔称为“脱塔”。敦煌晚唐卷子中有数篇《印沙佛文》记载当地制作模制泥佛像的盛况。长安作为唐王朝的首都也多次出土此类泥佛像,形制、题材有10余种。从泥佛背后的题记中可见永徽、元和等年号。五代以后,模制泥佛做法在汉族地区不再盛行,在藏传佛教地区却逐渐流传开来,并一直延续至今。自宋代始,不唯藏族地区广为流行,还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远传北方广大区域。宁夏就曾出土大量西夏时期的模制泥佛、泥塔,甘肃、新疆、内蒙古的一些遗址都曾出土元代藏传佛教的泥佛、泥塔。《元史·释老传》还第一次将藏语的模制泥佛、泥塔音译为“擦擦”。“擦擦者,以泥作小浮屠也。……做擦擦或十万二十万以至三十万”。足见这类泥佛、泥塔不做则已,一做则数量巨大。
我们在分析古格故城遗址采集的模制泥塔时,从形制、风格明显可以分为两组。A组是从古格故城以东3公里的卡尔普遗址残塔中采集的,泥片较薄,无论佛像还是佛塔均为按印的浅浮雕效果,周边多有翻起的泥沿,背面留有掌印纹。B组是从古格故城殿堂、窑洞中采集的,多为脱模制法,外轮廓规整,造像均为高浮雕,服饰繁缛,精细入微,造像题材更加丰富。两组风格差别如此之大,绝非同一时代的作品。A组简单朴拙,具有较浓郁的印度、克什米尔地区佛教艺术特征,年代可以追溯至12世纪以前。B组风格已经完全西藏本土化,与西藏其他地区的同类作品难以区分,应当是古格王国中期约14世纪之后制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