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藏语中的玛尼石:卵石上的艺术刻录

藏语中的玛尼石:卵石上的艺术刻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格故城保存至今的石雕作品除一件高浮雕的石佛造像外,主要是4000多件线刻造像和藏、梵文经咒刻石,这种雕刻在卵石或石块、石片上的造像及经咒,在藏语中统称为“玛尼石”。高僧大德也是玛尼石表现的重要题材,一些在壁画中不太引人注目的高僧像单独刻在卵石上便一下子醒目起来。造像刻在一块椭圆形的较大卵石上,三位法王的形象和服饰与壁画中的古格王室成员一样,头缠巾,耳饰大环,长袍加身,足穿长靿靴。

古格故城保存至今的石雕作品除一件高浮雕的石佛造像外,主要是4000多件线刻造像和藏、梵文经咒刻石,这种雕刻在卵石或石块、石片上的造像及经咒,在藏语中统称为“玛尼石”。根据最新的发现,早在8—9世纪的吐蕃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石片或卵石雕刻小型佛教造像,我们曾在西藏东部的芒康县帮达乡然堆村发现19件具有明显吐蕃风格的玛尼石。制造玛尼石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古格故城的玛尼石大部分镶嵌在遗址北部缓坡地带的几道夯土墙或土坯墙体上,个别窑洞门外的崖壁上也偶有镶嵌。嵌在墙体的玛尼石因夯土或土坯墙体剥落坍塌,只有个别石刻尚在原位,绝大多数坠落在墙脚下,但仍然完好无损。玛尼石的石材只有少量是石片,大多数都是用稍扁的椭圆形天然花岗岩卵石刻就。卵石的磨圆度较好,表面较光滑,直径在20—60厘米之间。雕刻技法基本是减地阴线刻,刻纹较浅,但图案十分清晰。雕刻的题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种佛教造像和佛塔,造像包括壁画中常见的佛、菩萨金刚、天王、佛母、度母、高僧、法王、供养人等;另一类是藏文、梵文的三字真言、六字真言及其他经咒。

嵌在墙上的玛尼石(宗同昌拍摄)

受石材质地和体量的限制,玛尼石的造像很难在一块不大的石面上雕刻出较多的图像,细部的表现也不可能刻画入微。造像多为单体,只有少数几块刻出三人组合或多人组合的一铺造像。背光、头光仅用一种简单的带状环表现,不加其他纹饰。对卵石形状的选择往往根据所刻造像的需要,站立的造像选择稍长的椭圆形卵石,坐像选择稍圆的卵石,充分利用卵石的自然形状因材雕刻。

玛尼石佛像(宗同昌拍摄)

玛尼石造像的种类较为丰富,佛像有近10种,有立姿,有坐姿,除了常见的释迦牟尼,还有药师佛、无量寿佛等。其中一件释迦牟尼成道像刻在略呈长方形的卵石上,释迦牟尼外穿袒右袈裟,内穿齐胸长裙,结跏趺坐于覆莲座上,右手指地印、左手定印,头光之上刻出菩提树的树冠,象征释迦牟尼在树下修行证果,得道成佛。菩萨和度母像有30多种,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造像与故城佛殿壁画中的造像保持着完全一致的造型和风格。如度母均是高髻宝冠、耳饰大环、上身穿半袖紧身衣,袒露双乳和小腹,丰乳细腰。以四臂观音为中心的三尊像是少数几件多人组合的造像刻石之一,四臂观音居中结跏趺坐,右侧刻怒发直立、跨步而立的金刚手,左侧刻一手持莲花、一手举剑的文殊菩萨。三尊像共用一个三联背光,这种背光在壁画中是见不到的,只有在因材雕刻的玛尼石上才会出现这样删繁就简的形式。在壁画中多头多臂、佩饰复杂的大威德金刚、六臂玛哈嘎拉(大黑天)等护法神像在玛尼石上也都做了简化处理,突出特征,抓住动态,线条简约,轮廓清晰,整体效果很好。

高僧大德也是玛尼石表现的重要题材,一些在壁画中不太引人注目的高僧像单独刻在卵石上便一下子醒目起来。有一块玛尼石上刻着米拉日巴尊者在山洞中修行的图像,这是一位在西藏佛教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一生实修苦修,坚韧不拔,成为噶举派的第二代祖师。图中的米拉日巴肩披长发,穿袒右长袍,结游戏坐,左手托腮,面露微笑,右手搭膝,坐姿随意,丝毫没有苦修者严肃拘谨的做派。他身周及两侧的曲线写意地表现了山洞,身后右侧刻一灶,灶台上反扣一个双耳釜,生活气息浓郁。

玛尼石刻——高僧大德(www.daowen.com)

三法王像是玛尼石刻中的一件重要作品。所谓“三法王”是指吐蕃王朝弘扬佛法的三位赞普——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和赤热巴巾。造像刻在一块椭圆形的较大卵石上,三位法王的形象和服饰与壁画中的古格王室成员一样,头缠巾,耳饰大环,长袍加身,足穿长靿靴。中间是松赞干布,头顶显现出佛头,左手结大梵天王印,右手结与愿印,左肩有一朵莲花;右侧应为赤松德赞,双手结法轮印,两侧各一朵莲花,莲花上分别放置着金刚剑、经书;左侧是赤热巴巾,两侧莲花上放置金刚杵、金刚铃。三尊并坐在一个大的覆莲座上,背后是连为一体的连弧背光。

贵族妇女诵经礼佛图同样是一件极为罕见的刻石。卵石上部刻垂帐,左上角有一尊小佛像,正中的贵妇头梳长辫,内穿长袍,外加披风,盘腿坐在坐垫上,服饰与壁画中的王室家眷基本相同。贵妇一手持念珠,一手翻经书,经书之下是交叉腿的活动经书架子,右侧刻一个装饰有花边的小柜子,柜上置一水壶和一个插着花的小瓶。

玛尼石刻——天王、菩萨、三法王

藏文六字真言刻石都使用规范的“乌坚体”(喇嘛多用此字体抄经,刻板印刷也使用,故俗称“喇嘛体”,相当于汉文的楷书或印刷体),不少还在真言之下装饰莲瓣纹、双鱼纹、伞盖纹等,使千篇一律的刻石有一定的变化。梵文六字真言刻石多使用兰札体(或译作“蓝查体”,11世纪以后从印度婆罗米文演变出来的梵文书写字体),只有一件使用了悉昙体(6世纪至12世纪流行的梵文书写字体),这是西藏13世纪以后不大使用的一种字体,很可能这件刻石年代较早。

古格故城的玛尼石数量很大,绝非短时间所能刻就,但从风格和题材上有看不出来阶段性变化,孰早孰晚无从推定。与西藏的前藏、后藏地区相比较,古格的玛尼石具有一定的地方特点,一是选材大多为天然卵石,不用加工整形,在面积较大且平整的一面雕刻(卫藏地区以石片、石块居多);二是刻工较细,线条圆润流畅;三是以造像为主,造型题材丰富,包括了古格壁画中的大多数造像类别(前藏、后藏以六字真言及经咒为主,造像相对较少);四是大多数玛尼石镶嵌在夯土或土坯墙上,形成蔚为壮观的玛尼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