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威德殿平、剖面图
大威德殿就在红殿的近旁,规模要小得多,由“凸”字形的正殿和长方形门廊构成。由于选址于坡地,所以大殿后部下挖,前部砌筑石墙,前后均以木椽架棚,这是在坡地建造藏式房屋的常用方法。殿门的门楣、门框保存尚好,雕饰繁复:门楣中央是高浮雕的迦陵频伽,两侧的门框下方是近乎全裸的力士,双手托举台座,座上雕有站立的孔雀,孔雀尾部向上卷起,变化出忍冬卷草纹。正殿中立有八柱,分前后四排,柱头、托木均雕有舞姿婆娑的供养天女和“吉祥八宝”。最后面两根柱子一半嵌于后凸拐角的墙壁中。天花板彩绘的图案与白殿较为类似,每幅中央有莲花状的曼荼罗,周围装饰着各种繁复的花纹。
殿中显然是以大威德塑像为主尊。大威德又译为“金刚怖畏”,是文殊菩萨的忿怒相,也是以图像表现的文殊成就法曼的核心,在萨迦派和格鲁派的寺院中往往占有重要地位。大威德的形象如同他的名号一样威武,图齐描述道:“大金刚怖畏身深蓝色,九面,三十四臂,十六足,展左足,曲右足。能吞咽三界,发出哈哈之笑声。卷舌、咬牙、颦眉,眼睛眉毛如劫尽之火;黄发直立,威吓色无色界天众,亦使诸天众感到怖畏;发出雷音,吞食人血、肉、髓、脂。头戴五骷髅冠,以十五颗人头鬘为饰,以黑蛇为络腋,耳珰等为人骨所制成。大腹、赤体、男根竖立;睫毛、眼皮、胡子、身毛皆如劫尽之火。主面为暴怒、有角之水牛,两角间有一黄面。”可惜的是原来威猛恐怖的大威德塑像和其他塑像已悉数被毁,壁画还基本完好,但被长年的烟火熏黑,很多细节难以辨识。
大威德殿门廊壁画
门廊北侧的壁画很特别,是整幅的建筑群落图,图中大小不等、层数不一的房屋重重叠叠,鳞次栉比,其间点缀树木花草,门前、窗口和屋顶偶见有人坐立,有些建筑的墙壁上带有三角形的射击孔。个别房屋还有院墙和院门。从壁画中建筑的布局、特征分析,很像是古格故城的一幅写生图。(www.daowen.com)
大威德殿壁画——毗沙门天王曼荼罗
正殿东壁门两侧各绘毗沙门天王(北天王)、阎婆罗(阎王)以及他们的下属诸神。东壁北侧的毗沙门天王图像被设计成一个矩形的曼荼罗,正中是坐在绿毛白狮子身上的毗沙门天王,头戴宝冠,两手各持宝伞、吐宝兽;周围四层矩形界框,第一层绘众多骑乘演练的人和修行者;第二、三层是数十个徒手或持兵器的武士;最外层全是手持各种兵器的武士。武士身穿的甲衣和手持的盾牌、长矛、弯刀与城堡遗址发现的实物完全一样,也许壁画武士形象就是以当时古格武士为模特描绘的。南北壁各绘有5尊大像,每尊大像四周紧密排列各种小像,充满了整个壁面。北壁的大像依次为白度母、持颅心喜金刚、胜乐金刚、时轮金刚、药师佛;南壁依次为尊胜佛母、密集金刚、密集柔金刚、密集不动金刚、高僧。大像周围的小像除了佛、菩萨、护法、吐蕃法王、古格法王以外,有半数以上是印度八十大德和西藏各教派的高僧,每尊像的下面都有藏文题名,现在仍可辨识的就有230余尊。其中有不少是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的著名上师。西壁的两侧分别是释迦牟尼和两弟子、宗喀巴和两弟子大像。宗喀巴与释迦牟尼并列上首,身量高大,这表明绘制大威德殿壁画时风靡全西藏的格鲁派已在古格王国佛教界确立了主导地位,据此推断,建殿时间应当在15世纪之后。
大威德殿壁画——胜乐金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