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寻道德答案之波特图式推理模型

探寻道德答案之波特图式推理模型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波特图式”是美国哈佛神学院教授拉尔夫· 波特博士提出的一种道德推理模型,它通过对“定义”“价值”“原则”“忠心”四个问题的分析来找寻道德答案。

探寻道德答案之波特图式推理模型

“波特图式”是美国哈佛神学院教授拉尔夫· 波特博士提出的一种道德推理模型,它通过对“定义”“价值”“原则”“忠心”四个问题的分析来找寻道德答案。这一图式将行为主体所面临的伦理冲突以清晰直观的图式展示出来:要对某个问题做出道德判断时,我们针对某一个问题从定义情况—→确认价值—→提出一个道德原则—→最后选择忠心—→从而推理出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便于行为者进行伦理道德选择并做出恰当的行动决定。在当前多元化价值取向的社会中,或许这个环环相扣的推理方法能够成为记者面临道德困境时可以遵循的一种机制和模式。

一、波特图式的定义

详细来说,其定义如下:(1)所谓定义情况,就是对所发生事实的确认和判断,对事件的客观描述和背景了解,包括相关细节;(2)所谓价值判断:职业的、社会的、政治的以及道德的,取决于记者对所要报道事件“正面价值”与“负面影响”的考量。这起事件是正面价值大还是负面影响大?负面影响大但又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取舍?正面价值大但受众不感兴趣又该如何处理?这一步的考虑很可能成为你提出道德原则并作出忠心选择的基础,它其实反映了记者的道德观念;(3)所谓提出道德原则,了解不同的伦理理论并选择最符合当前情境的适当理论。在对事件的正负价值综合考虑后所遵循的可以指导行为的标准和规范。如康德的“只按你的意愿能成为普遍规律这一准则行动,以及穆勒的“以是否能为人类带来最大的利益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等等;(4)最后,也是最费思量的一步,就是所谓选择忠心,谁将从我们的行动中获益,谁将受到伤害。即在评判价值、提出原则后最终决定忠诚的对象,它可能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可能是记者所在的媒体,可能是受众的知情权,可能是社会公众的利益,当然也可能是记者本人。只有通过这四个步骤,我们的决定才是合乎伦理的。合乎伦理的人并不只在危机来临时才做出好的选择,只有不断地进行相关的伦理训练,记者才能在抉择的关键时刻有道德。但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是在“波特图式”各步骤加工过后的产物。这样一个具有相互联系和选择性的道德推理模式,就在一步步环环相扣的过程中“推导”出了符合记者价值取向的“道德答案”。那些在家庭和工作中诚实、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给予对方尊严,将非暴力纳入日常行为习惯的新闻记者们,会很好地处理新闻及时性和伦理的谨慎性。

波特图式以其形式的简约性和内容的明达性勾勒出一个具有“实践-精神”双重品格的有机循环体系。图式各步骤并不彼此独立,而是有机地联系着。我们可以针对分歧的根源展开多次反复的探求,在一个不断澄清事实和重新定义的过程中,使每个方面都得到更加详细的论证,继而使其与其他方面联系起来。波特图式的这种循环、开放的形式为记者在选择时提供了有机的思维模式。

二、波特图式的意义

波特图式提供了四个达到合理结论的必要步骤。对于那些希望自己的行为符合伦理要求的记者来说非常关键;对于那些确定自己的伦理政策和规则的新闻机构来说也很有必要;对于记者来说提供了一种明晰的可操作伦理推理模式,使得记者在面临新闻伦理的困境时有了可以探索答案的路径。

(一)帮助记者解决多元化社会角色的选择冲突

在实际生活中,记者的角色定位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其角色使命不再局限于沟通信息,而呈现出引导舆论、人文关怀、公益行为等多元化趋势。记者职业角色与社会角色、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的越来越多的矛盾与价值冲突,这使得记者在履行本职工作时还要考虑到其他社会角色的扮演与实践,这无疑为记者的选择增加了难度:不同的角色定位往往意味着不同的价值取向,而有时这种价值取向的强烈冲突会将记者置于一种无所适从的“两难境地”。“波特图式”则将得到道德答案的变量清晰化,以价值、原则为基础来确定忠心,做出选择,帮助记者在错综复杂的环境因素中找到问题的关键并各个击破。

(二)构筑了记者在道德困境中的行动指南

伦理上的诸多难题并不在于对道德的作用与地位的承认,而在于道德原则的应用,特别是当出现两难的道德悖论时,人们应当采取何种态度、应怎样根据不同的因素进行权衡。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伦理决策的难题不应推给个体,而是要调动全社会的智慧,以建立一种社会公断基础上的普遍有效的、有约束力的行为秩序。社会公众对记者角色冲突中伦理选择的现实争议事实上呼唤一种兼顾内律和外诉、自律和自为、道义和自由的伦理道德规范,以形成对记者角色冲突中行为选择的有效制约。[1]记者角色冲突中的道德行为,其中包括记者道德生活的现实、记者的道德选择境遇、社会舆论对记者道德行为的评价,等等,为规范化的思考提供一系列活生生的经验材料,通过认真的梳理和分析,以及充分的理解和关注,必然有助于对规范的道德原则、规范的合理性进行实践的检验与论证。

(三)为媒体行为的原因和动机探求可行的道路

记者角色冲突中伦理道德的考量主要在于记者行为所引起的利益冲突和失序,而这种伦理秩序可以看成是利益相关者在特定冲突的逼迫之下不断反省而逐渐达成的共识,是一种实践的明智。但是,这种靠大量而仔细地洞察现有事实以从中寻求和揭示合乎情理的判断规则并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我们应该致力于通过规范的形式化和制度化,以及规范的自觉应用,将其转化为客观存在并广为接受的记者现实伦理选择准则。而这有待借助于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的作用,把外在的“道德律令”转变为记者个人的“道德需求”和道德特征。因此,新闻记者角色冲突中伦理秩序的建构一方面可以看成是一个自增长机制,另一方面还需要社会和团体有组织的精心培育和教化。[2]波特图式可以对该媒体或记者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予以测量和评价。这是一种“由果溯因”的意义。(www.daowen.com)

(四)为“两难事件”提供评价的价值观

波特图式可用于确定“两难”事件发生时,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来规范行为。每位记者的立场角度、个人修养、价值判断都不尽相同,我们不能也不可能期望记者都做出同样的道德判断,也不能要求记者做出和自己相同的选择。道德评判本身就不是刚性的,更何况受众的喜好口味都不一而足,我们宽容多元,但是不可否认,错综复杂的价值观与道德标准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还是有主流和支流的,人的价值判断往往倾向于趋同。因此,记者所面临的新闻伦理问题也并非无解的难题,累积的观念会成为一种力量迫使你自觉或不自觉第做出顺应这种观念的行为。波特图式可以看作是在道德选择时生产“群体观念”的机器[3]。“‘中国最美女记者’不先采访先救人”中曹爱文的颇受好评与“记者雨中苦等拍摄多个行人跌倒落水”中记者的饱受诟病就可以发现波特图式分析中对价值判断和忠心选择还是有一定倾向性的,这或许可以成为记者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类似情况时采取的方针。

总之,作为一种道德推理模式,波特图式为陷入道德困境的记者指出了一条可以尝试的路子,也为记者的某种行为做出了解释和判断,更能够为一种更加和谐、宽容和人性化的报道机制的形成增添力量。当然,对于波特图式的研究还处于比较浅显的程度,希望能够有更深入的研究,以期对记者面临的新闻伦理问题有更好的解答。

【案例】

卡特困境

1993年,苏丹战乱频繁的同时发生了大饥荒,南非自由摄影记者凯文·卡特(Kevin Carter)来到这个经受着战乱、贫穷、饥饿的非洲国家采访。一天,他看到这样一幅令人震惊的场景: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黑人小女孩在前往食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蜷缩在地上,而她身后不远处,蹲着一只硕大的虎视眈眈的秃鹰,正贪婪地盯着地上那个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着即将到口的“美餐”。凯文卡特抢拍下这一镜头。1993年3月26日,美国著名权威大报《纽约时报》首家刊登了凯文·卡特的这幅极具震撼感和表现力的照片。接着,其他媒体很快将其传遍世界。这张照片在真实形象地表现了非洲当时饥饿与贫困状态的同时,也在读者、学界和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关于凯文·卡特漠视生命,见死不救的争论一时间向他汹涌袭来,在各国人民中激起强烈反响。

获得普利策奖并未给他带来快乐和荣耀,相反,照片的公布使得更多的舆论批评和道德压力席卷而至,各种声讨压得凯文·卡特喘不过气,加之密友奥斯特布鲁克被枪杀、生活得极度窘迫、拖欠房租、没钱支付女儿的抚养费……令他的内心积累了满满的挣扎与失望。终于,在获得普利策奖后的第三个月,他选择用一氧化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终年33岁。

凯文·卡特事件的核心冲突:是忠于人类良知和生命尊严?还是忠于职业责任、社会公众利益?是应该记录还是应该拯救?是拯救一个人还是拯救所有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忠诚选择会带来不同的舆论压力。

多数人认为:社会公德应先于职业道德,在小女孩面临被秃鹰吞噬的危急关头,凯文·卡特应放下手中的相机去赶走秃鹰,救助小女孩,而他举起相机如实拍摄的做法是无视生命、践踏人性的表现。“在职业责任所要求的抢抓新闻与社会公德所要求的救危扶难之间,人文关怀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4]

少数人认为:凯文·卡特是一个好记者,“他忠实地记录了社会的残忍和自然的残忍,在那样的环境、时间、地点做了应该做的事情,面对社会的残忍和自然的残忍,记录是记者唯一能有的方式,记者的力量是渺小的。”他所拍的照片引起了世界对苏丹社会的关注,指责凯文的人是不了解真相、不懂得战争的人。[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