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为什么声讯时代需要重拾经典

为什么声讯时代需要重拾经典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进入高科技和声讯网络时代之后,传统的书斋生活的平静与安稳已被打破,书香馥郁的图书馆和研究中心,也不再是皓首穷经的学者和莘莘学子唯一流连忘返的地方了。这是声讯时代所能带给我们的诱人的金苹果。声讯时代,大多数人追求的是流行阅读、快餐式阅读。然而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后,这么好的阅读传统在俄罗斯却渐渐不见了。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的经典书目就有二十部之多。

为什么声讯时代需要重拾经典

人类进入高科技和声讯网络时代之后,传统的书斋生活的平静与安稳已被打破,书香馥郁的图书馆和研究中心,也不再是皓首穷经的学者和莘莘学子唯一流连忘返的地方了。轻轻的点击之间,世界缩小了。让我们这样想象吧:互联网势必变革我们那些传统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声讯和光影将会逐渐取代语言文字;E-book将成为所有纸品出版物的终结者,人们将进入一个彻底的“读图时代”……

这是声讯时代所能带给我们的诱人的金苹果。然而,“潘多拉的盒子”也就此打开了。从纸质书到电子书,我们传统观念上的语言文字遭到前所未有的“瘟疫”的袭击。甚至,它为我们带来的,将是一曲“读书的挽歌”。

大量的、公共的、千篇一律的、不再具有什么个人色彩的单词与词组的设置,势必成为一种“数字化霸权”,使我们从此将失却纯粹的和个人的语言风格,我们将不再去推敲和寻找最准确、最细腻、最富表现力的词语。我们将失去最后的精确与多样的风格。还有思想上、文学精神上的损失。这方面的损失也许更大。

声讯时代,大多数人追求的是流行阅读、快餐式阅读。这些阅读使我们获得的是感官上的轻松,表层上的享乐,而不可能进入大脑,沉淀于心。我们已经看到和感到了,流行阅读只能让我们获得一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诚然,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电子商务、网络生活、远程教育、虚拟社区……已经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必需,然而,大量的充斥期间的文字侵扰,也许与流行、时尚相关,却与精神、灵魂、思想、哲学、生命、本质等等无关,甚至背道而驰。总之,生存在网络时代,我们将面临一种危机。每一个有点文化修养和文化良知的人其实都感到了这种危机和“瘟疫”的侵袭。挪威著名畅销书作家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乔斯坦·贾德,甚至把网络上的快餐式阅读称为“电子毒贩子”们投向未成年人的“毒品”。他希望所有的成年人,都能用芬芳的书香去帮助青少年们抵御“电子毒贩子”的侵袭。

我们知道,俄罗斯一直是一个充满书香的国度。过去不同的年代里——即使是战争期间,人们仍然不放弃经典阅读,甚至集体农庄的农妇,都可以为你背上一段普希金的诗或契诃夫的剧本台词。国民素质一直很高。然而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后,这么好的阅读传统在俄罗斯却渐渐不见了。流行阅读代替了经典阅读。结果是,人们的精神状态日趋萎靡,社会风气急剧败坏……因此,有人感叹说: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因为,老一辈俄罗斯人,都是读着普希金、屠格涅夫、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列夫·托尔斯泰所提供的精神养料成长起来的,他们心灵坚强、宏大、高尚,而现在的一代人,不读这些作家了,没有这样的精神养料了,所以也就有了那样的精神状态。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样的社会,产生什么样的阅读和什么样的畅销书;反过来看,什么样的阅读,什么样的畅销书,也产生什么样的社会。(www.daowen.com)

美国人也许正是从俄罗斯的经历中得到了启发,引起了警惕,所以他们这些年一直在倡导阅读经典。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的经典书目就有二十部之多。我们不妨看一下这个书目: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弥尔顿的《失乐园》,柏拉图的《理想国》,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惠特曼的《草叶集》,爱默生的《演讲集》等等。这是美国高中在校生的必读书目,而且教育部门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

他们的目的当然在于培养新一代人的思想素质和文学艺术素养。他们是要以这些伟大作品所展现的宏大、高尚、开阔的精神境界去帮助新一代抵抗丑恶,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同时也获得对于古典美、传统美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好地去创造自我、创造世界。

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先进的思想文化的精华,凝聚在那些政治的、经济的、文学艺术的经典之作当中。我们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不妨精心选择一些必读书目,让学生认真去阅读,借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素质,丰富他们的文学艺术素养,让这些伟大作品所展现的宏大、高尚、开阔的精神境界,引导和帮助我们的青少年一代去抵抗丑恶,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同时也获得对于古典美、现代美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好地去创造自我、创造世界。

美国著名批评家斯文·伯克茨写过一本名为《读书的挽歌》,专门谈论“电子书”产生以后,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将得到什么?我们又将失去什么?他说:“我对此感到恐惧。……我允许流行文化(污染程度较轻的一类文化)之河在我女儿身边自由流淌。然而同时,我则尽我所能让她接触各类(经典)书籍。在儿童想象力的自由市场上,较传统的产品以其趣味性及独特性享有自己的地位。同样,我也坚信儿童心灵的原始活力及其独立性。”

这是一种比较公允和合乎理智的态度,即在注重经典阅读的同时,也并不排斥对流行阅读和声讯、光影的亲和。亲和之中他们将获得一种有力的“抗体”。他们将拥有一种对古典美、现代美双重的敏感和认识判断能力与接受能力。在轻轻的点击之间,抛弃本该抛弃的,获得理应获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