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茂密的德国北方,有个图林基亚省。从16世纪开始,这里就居住着一个名叫巴赫的音乐家族。有人曾经统计过,这个家族拥有120多位音乐家。他们中有的一生都在灰色的乡村小教堂里弹风琴;有的是在公爵或亲王的宫廷管弦乐队里演奏;还有的是在图林基亚省当“游走艺人”,每逢节日或哪里有集市,他们就佩挂上阵,在街市上吹风笛……
因为巴赫家族的音乐家有这么多,以至于人们就把当地所有的音乐家都称为“巴赫”。那里的人们甚至还认为,假如一个人是音乐家,那么他肯定就是巴赫家族的人。
到了1685年,这个家族中最伟大的一位巴赫(1685—1750)诞生了。他就是位于图林基亚森林背阴的地方,一座名叫艾森那赫的小镇上的一位音乐家的第三个、也是最小的儿子,名字全称是约翰·瑟巴斯提安·巴赫。
不用说,这个出生在音乐世家里的宁馨儿,一来到世界上就开始接触美丽的音乐了。他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爸爸就开始对他进行最初的音乐训练。妈妈把他的小房间布置得十分雅致,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在他的小房间里总能听见美丽的琴声。小巴赫8岁的时候,就进入了拉丁文学校读书,同时开始参加教堂的唱诗班。
可是,他童年时的幸福是那么的短暂。9岁时,他的妈妈去世了;10岁时,爸爸又永远地离开了他。小巴赫从此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他幼小的心灵就像一朵在寒冷的风中绽放的小花,寂寞而又孤独。不久,他被送到在附近一个市镇上当风琴师的哥哥约翰·克里斯托夫家里去了。哥哥不仅担负起了做家长的责任,还亲自教弟弟弹奏古钢琴。
不过,哥哥的生活也过得十分艰辛,只能靠辛勤的演奏来赚取生活费用。小巴赫看在眼里,不愿意给哥哥增加太重的负担,很想早一点学到一些演奏手艺,能够早一点自立。于是,他曾独自离开哥哥,去往几百公里之外的汉堡拜师学艺。一路上,这个小小的少年第一次经历了长途旅行的艰辛,饿了,他就吃一点干粮充饥,渴了,就喝一些山泉水,累了,就在路边乡村农家的草垛旁或马厩里歇一晚上。望着满天闪烁的星星,小巴赫的眼里充满了倔强的泪水。
历尽艰辛,他终于来到了汉堡。可是,这里的音乐教师收费昂贵,小巴赫哪里能支付得起呢。但他又不愿放弃好不容易得到的学习机会,于是,他几乎跑遍了汉堡所有收费比较低廉的音乐课堂,甚至要忍受许多白眼与嘲讽,最后总算得到了一位老师的认可,做了他的学生。没过多久,那位老师就发现了这个少年非凡的音乐天分,诚恳地建议他说:“孩子,你在我这里已经学不到什么了,你到撒勒去吧,在那里你才能得到系统的音乐训练。”
于是,少年巴赫再次踏上艰难和孤独的求学路途,去往撒勒……(www.daowen.com)
那时候,印刷或雕版的乐谱不仅少见而且价格也昂贵,许多比较贫穷的音乐家都只好自己亲手抄写乐谱。巴赫的哥哥也曾经手抄过一本当时欧洲所有有名的作曲家的作品乐谱,小巴赫很想早一点看到这部珍贵的乐谱。可是哥哥觉得弟弟年龄还小,音乐修养还不够扎实,暂时还欣赏不了这部乐谱。
“这些曲子我演奏了十几年还觉得吃力,你不要以为出去拜师学了一些日子音乐,就可以接触这些大师的作品了。你最好还是继续好好弹你的练习曲吧!再说,这么珍贵的曲谱,你弄坏了怎么办?”做哥哥的并不希望小巴赫那么急于求成,因此,每当他不用这本乐谱时,总是把它锁进书柜里。他担心弟弟心存什么幻想,而失去扎扎实实学习音乐的耐心。
其实,哥哥的担心是多余的。少年巴赫已经在心里明白,在音乐的道路上,并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所以,在以后的每一个有月光的夜晚,只要哥哥出去演奏了,少年巴赫就悄悄拿出哥哥珍藏的曲谱,一页一页、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抄写下来。当时他们家里仍然很贫穷,买蜡烛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一遇到月光暗淡的夜晚,巴赫就悄悄爬到屋顶上,好像这样就可以离月光更近一些一样。
在微茫的月光下,他埋头抄写着一张张曲谱。美妙的音符仿佛给这个少年插上了梦想的翅翼。乘着音乐和梦想的翅膀,一颗少年的心在美丽的月光下自由而骄傲地飞翔……
他整整花了六个月的时间,终于悄悄地抄写完了这部乐谱。一个夜晚,哥哥从外面演奏回来,身心已经十分疲惫了。可是临近家门时,他突然听到了一段优美的旋律,那是巴赫最后抄写的一支管风琴曲的变奏。忧伤的音乐在夜色中飘荡,好像正在向寂静的世界诉说着什么。哥哥站在月光下静静地倾听了许久,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他终于相信,弟弟对音乐的深切理解,足以演奏好任何一支大师的曲子了。他走进屋子里,含着泪水轻轻搂住了亲爱的弟弟,决定全力支持弟弟继续深造……
少年巴赫凭着自己的执着和勤奋,后来终于成为近代奏鸣曲的奠基者,被后人赞誉为“音乐之父”。巴赫晚年双目失明了,人们说,这是由于音乐大师小时候经常在微茫的月光下抄写乐谱,以至于把眼睛都累坏了。
当有人问他,是什么支持着你走过那么艰难和贫穷的岁月时,他说:“不是别的,是那屋顶上的月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