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宫城——紫禁城是一座几乎呈正方形的城池,南北长约一公里多一点,东西长786米。整个宫城被一条宽阔的护城壕和七米多高的宫墙围住。宫城、宫殿和小巷的外墙都被涂成了红色或粉红色,但这并非是把它称作紫禁城的原因。按照微席叶先生的解释,“紫禁城”这个名称中的“紫”是来自于对北极星的文学引喻。[3] 皇宫被认为是整个世俗世界的中心,正如北极星是整个星空的中心那样。北极星在中文中的古称为“紫微星”,据说秦、汉时期的皇帝们所建造的各种古代宫殿,都是按照北极星与北斗七星的位置来设计和建造的。
紫禁城的外墙有四个城门,每个城门都有三个门洞和一个城楼。两个主要的城门位于南墙和北墙的中部,分别形成紫禁城中轴线的两端;而东墙和西墙的两个城门则要离南墙的城角更近一些,便于人们在进入上朝和举行典礼的三大殿(均位于紫禁城的南部)。紫禁城的四个角都建有雕梁画栋的角楼,翘角的屋檐倒映在平静的护城河水面上。
紫禁城的朝向,像几乎所有的中国重要建筑那样,是以南北为中轴线的,其主要建筑的正面和所有宫殿的大门都是朝南的。按照这一朝向和规划,紫禁城被分为三段,中段最为重要,因为包括了举行典礼和主持朝政的三大殿。中段的四周有很高的宫墙,墙内还有开放性的走廊,并进一步分为南部的外朝和北部的内朝,而内朝又被横穿的宫墙分割为更小的庭院。中轴线出了紫禁城继续往南延伸,穿过一个被墙包围的长庭,直达皇城(即围绕宫城而建的庙宇和衙门)南大门的天安门。以前这一中轴线还有另外一段延伸部分,将天安门与北京城的南大门(即前门)连接起来。过去只有皇帝才能从前门这个城市的正门进出,但在最近几年,这种情况有了重大的改变。前门外的空间被清理出来,而前门本身也得到了修整,具体的修整方式请参见我的另一本书——《北京的城墙和城门》。
宫城中段的东面和西面部分被南北走向的小巷分割成众多的小庭院和一排排的宫苑。这些宫苑大小不一,根据其用途和重要性而定。最大的宫苑里有大树和花园,而其他的宫苑则被分为一进进带有寺庙和祠堂的庭院,或者作为内廷的办公场所、档案馆、仓库、戏院,还有皇帝、皇后和皇族其他成员们的寝宫,以及众多侍臣、宦官和太监、宫女的住宅。几乎无法说清所有这些建筑的确切用途,主要是因为它们位于宫城内外人无法涉足的部分,并且从未被完整详细地标注出来,其中的一些将会在下面提及。当我访问宫城内廷时,对位于西北部皇帝寝宫周边的许多庭院和寺庙及花园进行了仔细的观察,但是对于东北部过去由皇妃居住的部分则所知甚少。
外廷的三大殿现在已经对公众开放,但一般来说,来访者不能够从南面的午门进入紫禁城,而要走西华门和东华门。天安门的五个门洞跟清代那样,平时也是关闭的。然而观察宫城的最佳角度仍然是从天安门和午门进入紫禁城,因为按照逻辑思维,宫城的整个规划就是让人从南面来瞻仰皇宫的。在天安门的外面有两个用汉白玉雕琢的石柱,柱子上装饰着盘龙穿云的浮雕,石柱的顶部还有两只颇似云朵的翅膀。它们被称作华表,据说是用来引导皇帝所走的路径,或者是皇帝贤德的象征。[4]
从天安门到午门那一段长长的空地过去有时被用来检阅军队,它被另一座名为“端门”的高大城楼分割为两半。从端门到午门的这个庭院可以从两边的阙右门和阙左门进入,那些到午门侧翼的清廷内侍部门来办事的人可以从这两个门进来。在这个庭院的东面和西面分别是不对普通人开放的太庙和社稷庙。午门是宫城中最大的城门,它包括位于中间的墩台和门楼,以及左右两侧的阙亭。它们被称作五凤楼,似乎是指汉朝和唐朝的皇帝们在长安皇宫门楼及两侧塔楼顶部安装的凤鸟(一种有羽冠的雉鸡,通常被错误地称作凤凰)。午门的设计规划是一个开放型的长方形建筑群,它两翼的阙亭向南突出,其四个终端形成一种棱堡,在那上面又盖了重檐攒尖的方亭。方亭下面的廊庑将这些亭子连接在一起,也把它们跟中间的门楼大堂连在了一起。门楼分为两层,面宽九间,其北面的整个外观长约126米;两翼阙亭的全长约为92米。三个巨大的拱门穿越了下宽上窄的午门城墙,其底部厚达34米。这种结构给人以壮观和坚实的印象。午门是宫城里最像堡垒和最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建筑。
午门大型中央门楼的内部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堂,分为一个中殿和两个侧廊,前者有花格镶板的天花板,后者则有开放式的屋顶。墙壁是砖砌的,外面涂了灰泥,粗大的柱子有一层厚厚的漆保护,并且被涂成了鲜亮的朱红色。屋顶上铺设了黄色的琉璃瓦,屋脊的两端装饰着鸱吻(一种形似猫头鹰的装饰品),在上屋檐的岔脊上还有镇瓦兽鬼龙子(一种既像鬼又像龙的神兽)。下屋檐的屋脊一直延伸到支撑上屋檐的支柱处,下屋檐遵循上屋檐的建筑原则,就连岔脊的曲线也是一样的,但没有任何山墙,屋檐的四个岔脊上也都饰有镇瓦兽鬼龙子。
从中央大堂伸展到两翼阙亭的廊庑里装有一口大钟和一套锣鼓。皇帝穿过午门的时候,大钟就会被敲响;假如他是去太庙献祭,锣鼓也会齐鸣。当满朝大臣齐聚紫禁城举行某些大典的时候,钟鼓也会被同时敲响。午门的前面,与其他城门和大殿前一样,设有一个日晷和一个嘉量,它们象征着皇帝具有太阳般识别永恒规律的天赋和公正衡量每个人才华高下的能力。
据《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午门是“顺治四年(1647年)皇帝下敕令重建的”,但在同一本书的另一章中又记载,午门是在嘉庆六年(1801年)重建的。[5] 这后一个“重建”也许并不像前者那么彻底;这个纪念碑式午门的基本部分可被视作在清代初年建造的,它跟建于明代的宫城正门应该是十分相似的。
从午门的墩台上,人们可以对宫城的前朝一览无余,后者向北展延600米,直至乾清门。贯穿前廷太和门以南的那个庭院及北面门廊的金水河自东往西形成一条曲线。河上雄跨五座汉白玉桥,桥上的白石栏杆雕有龙云纹望柱。它们象征着中国哲学中的五德和五常。一条用汉白玉铺设起来的笔直道路从中间的那座御桥上穿过,通向太和门。太和门前有一对巨大的铜狮子守卫,还有两个汉白玉的雕塑,一个是按放大尺寸复制的存放给皇帝奏折的禀帖盒,另一个是复制的存放皇帝玉玺的石印盒。跟其他所有的中院大门一样,太和门只为天子一人而开,其他在太和门前候朝的文武百官只能够走边门,文官走东面的昭德门,武官则走西面的贞度门。
太和门建在被雕有龙云纹望柱的汉白玉石栏所围住的汉白玉基座上。有三个阶梯通往汉白玉基座之上,中间那个阶梯的中央绝大部分都覆盖了一层刻有精美龙凤和祥云浮雕的斜坡。这是专供皇帝上朝的阶梯,皇帝坐的轿子就是从那个斜坡上被抬上去的,而他的随从则只能走边上两个阶梯的28个台阶。所谓“门”,主要是指一个开放式的大厅,进深三间,面宽九间,大厅的背面是封闭的,只有几扇门可供通行。太和门正面长度为50米,门下整个基座的长度为55米。高大的柱子撑起了重檐庑殿顶,屋檐的翘角显得又高又远。这一建筑的庄重感主要有赖于它的美观的结构、汉白玉基座、开放性设计及升腾在开放性柱廊之上的大屋顶。
太和门在明代被称作皇极门。按照《大清会典事例》的说法,它是在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为太和门的,并且在光绪十三至十六年间(1887—1890年)慈禧太后任上进行过重建。重建一定是在严格按照此前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因为《顺天府志》中对它的描写完全符合它目前的结构:
太和殿有十根柱子和三个大门;它的前后均有三出陛的阶梯,在汉白玉基座的左右两边也各有一个阶梯。太和门的重檐很高,而且门前门后都有汉白玉的栏杆围住。门前还有两只铜狮子和四口古老的铜鼎。
太和门的主体结构跟午门相同。大堂内厅可分为两个大的中殿和两个侧廊。有一堵墙把北面的那个中殿跟大堂的其他部分隔开,但墙上有三个大门。大堂的南面是完全敞开的,因此透过两排柱子,可以看到整个庭园的全景图。
从太和门到太和殿的距离是180米,但由于庭院过于空旷和两边低矮的廊庑过于单调一致,所以看起来似乎距离要更远一些。太和殿是三大殿中的第一个大殿,建在一个被称作“龙墀”,并有三层阶梯的汉白玉台基上。这个台基的设计就像是一个无头的双十字架,整个建筑的轮廓在这大殿的前后形成了一系列的直角。由于这三层台基均被雕有精美云龙云凤花纹的汉白玉望柱的石栏杆所围住,所以整体效果显得十分富丽堂皇。通往台基之上的三陛阶梯与我们在太和门前所见过的三陛阶梯十分相似,但是太和殿前的阶梯要宽阔许多,而且是随着台基的上升阶梯分成三段,给人以高不胜攀的感觉。中间那个阶梯的中央部分被做成了一个刻有精美蟠龙翻腾于流云和海浪之上的巨型浮雕的龙陛;左右两边的阶梯上也装饰有代表各种神兽的浮雕图案;前后三陛阶梯之间还放置了18口大型铜鼎,以代表唐代之前的各个朝代皇宫里都有的著名九鼎。[6] 在台基的丹陛上,人们可以看到两只大铜鹤和两只铜龟,这些动物经常被当作长寿的象征。再往后,在大殿的两边,有四个巨大的鎏金铜碗,据说只要在碗内倒上油和放上浮动的灯芯,便可以将它们当油灯使用。
太和殿在明代时被称作“皇极殿”,而且按照《顺天府志》的说法,它是在天启七年(1627年)建造的。“太和殿”这个名称是在顺治二年(1645年)才起的,似乎这个大殿也是在这同一时期进行重修的。另一次是康熙八年(1669年)下令重修的,但按照《大清会典事例》中的说法,直到康熙三十四至三十七年(1695—1698年),这一重修工程才得以完成。乾隆三十年曾经又翻修过一次;袁世凯出任大总统任内,大殿的一部分又重新彩绘了一遍。
太和殿是在中国新年、冬至和万寿节举行大典的地方,大殿里仍然保留着置于高台上的皇帝宝座,有三陛阶梯通向上述宝座。大殿里还有各种装饰性的大家具,如花瓶、香炉、青铜制和景泰蓝的祭器、华丽的乌木屏风、雕刻精美的红木橱柜和椅子。然而这个大殿平时很少被使用,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例如1918年庆祝一战停火,才会被启用。把它改造成中国资政院会议大厅的计划幸亏迄今仍未被执行。太和殿的内厅面积为1500平方米,长50米,宽30米。内厅的两边已经除去了三排柱子,每排八根柱子,大殿的后面部分被墙壁所隔开,而最前面的侧廊也被设计成了开放性的门廊。整个大殿的设计是长64米,宽35米,中间是一个宽阔的中殿,两边是逐渐变窄的侧廊,两面的面宽都是11间,正如前面的门廊所示,因为它占据了整个大殿的长度。门栏中央开间的宽度为8米,其他10个开间的宽度均为5.5米;将最边上两排柱子也包裹在内的墙壁厚度约为1米。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与保和殿的正中间,它的“龙墀”要比太和殿的狭窄一些。这是一座单层四角形的建筑,它的每一边都被五开间的廊柱所环绕,上面则是一个类似于金字塔的单檐四角攒尖屋顶。中和殿的每一边长16米,其台基的每一边长24.5米。内殿的四根大柱子用于支撑屋顶,并将内殿分为三个开间。中央开间有一个低台,上设皇帝的宝座及作为其背景的一副装饰性屏风。天花板上有花格镶板的藻井。中央开间两面都开着门,朝南的在正面,边上的两个开间也可以打开。过去皇帝在去太和殿参加大典之前,总是要先来这个殿休息的,皇帝在太庙祭祖时所念的上谕也是在这儿准备的。每年总有一次,皇帝会来这儿检查农具和这一年要种植的新种子。
中和殿在明代被称作“中极殿”,而这个名称跟前面所提到过的大殿和大门一样,是在同一年被改掉的。它在天启七年(1627年)重修过一次,之后有很长时间没有再修过,直到乾隆三十年(1765年)才跟太和殿一起得以重修。复原工作也许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中和殿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装饰的各种细节上,都保留了比太和殿更早的特征。
保和殿是“龙陛”上最靠北的一个建筑。它跟中和殿属于同一个时期和同一种风格,天启七年(1627年)建造,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但它比中和殿要大得多。它的外部尺寸是长49米,宽23米。它的规划设计跟太和殿一模一样,即内厅有五个侧廊,中央那个宽阔的中殿上面还有一个藻顶。南面的前侧廊跟通常的一样被设计成了一个开放性的门廊。它面宽九间,但内殿每一排只有七开间,而且两端最后那一开间的空间就跟太和殿一样,被墙所隔断。跟太和殿一样,它有一个重檐歇山顶,但并不像太和殿的屋顶那么气势雄伟,两个屋檐之间的山墙相对较短,屋檐的岔脊也不太长。这被认为是一种不那么重要的建筑屋顶的式样。保和殿最著名的用处即它是皇帝举行殿试,以便授予高中的进士职务的地方。但它也是皇帝接见外国特使,例如藩属国特使的地方。这个大殿现在不对外放,据说里面装满了古书。保和殿通过墙壁跟外朝的廊庑连接在一起,而这道墙形成了宫城对公众开放部分的边界线;墙上的门总是关闭着的。保和殿的后面部分和“龙陛”的末端只有从北面,即宫城仍未对外开放的部分才能够到达。(www.daowen.com)
跟太和殿的前面一样,保和殿台基的北面也是以宽阔并分为上、中、下三层的三陛阶梯为结束的。那三层阶梯都被刻有云龙云凤纹望柱的白石栏杆所围住,并在石阶上装饰有龙马、凤凰、茶狳(一种虎、马、龙的结合体)和麒麟等浮雕图案,还有五爪蟠龙盘旋于云水之上的中央“龙陛”石雕。走下这道阶梯,人们便到达了直通乾清门的道路或桥。乾清门是通往内朝的南大门,但是在我们进入宫城最隐秘部分之前,也许我们应该来关注一下我们所经过的中路上一些次要的殿堂和大门。
外朝边缘的宫墙,紧贴其内部大都配有廊子;四个主要的城角都建有装饰性的角楼;而就在太和门与太和殿中间的地方,墙内的廊子被两个高大的二层楼阁所打断,西面的那个叫作弘义阁,东面的那个则称体仁阁。再靠北一点就是外朝的两个边门,右翼门和左翼门。它们就是那种普通类型的三门洞宫门,用以沟通太和殿前院与边路各庭院之间的联系。宫城南面边路最重要的一些楼阁分别是藏书楼和寺庙。在东南角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乾隆皇帝所建的著名藏书楼文渊阁,还有每年二月举行“经筵”的文华殿。在这两个楼阁之间是讲授儒家经典的主敬殿,和稍靠东面一些,作为祭拜儒家大师和前帝师们场所的传心殿。这后三个楼阁现已作为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主要展出原藏于奉天故宫和热河避暑山庄的青铜器、陶瓷、瓷器和景泰蓝等收藏品。西路最引人注目的是专门雕版刻印皇帝诗集和御版图书的武英殿。原来的那个楼阁在1869年因失火被烧毁了,后来建的那个楼被用作展示皇家收藏的历代画作。它坐落在一个由高墙围住的院子里,必须要通过武英门才能够进入那个院子。再往西一点就是咸安宫,这是乾隆年间为了教育即将担任官职的突厥族和藏族儿童而建的一座楼阁。在西南角还有一个南薰殿,那儿是保存以前的统治者和政治家肖像的地方。然而西路有许多空地上都只是种上了树,结果形成了一个个孤单的小树林,如今它们已经完全被遗忘,人迹罕至。
乾清门是内朝的前门,这是一个建在汉白玉台基上、面宽五间、门前有三陛阶梯的单层门楼。内朝的主殿都是在顺治十二年(1655年)建造的,虽然有些建筑后来进行了重修,但是乾清门却几乎保持了原样,没做什么改变。它也许是宫城里最为真实的一座老建筑。
乾清门两边的宫墙内侧是禁卫军的岗哨,假如再过两个拐角,然后接着向北走几步的话,就可以看到两个小门,月华门和日精门。我们从南面一直走过来的那条高出地面的道路继续向北延伸到乾清宫,后者直到去年为止一直是皇帝的寝宫。皇帝就是在这个大殿里接见各级官员和来自藩属国的特使们的。如果皇帝愿意的话,就连皇后和妃子们也可以一起参加接见。自从民国诞生和三大殿收归国有以来,乾清宫不仅是皇帝接见官员和特使的觐见厅,也是举行大典和庆祝节日的地方,例如1922年末代皇帝的婚礼大典。乾清宫是一座有重檐歇山顶、面宽九间的大殿,长45.5米,宽22.5米,但其内殿并不像太和殿那样是一个完整的大厅,而是被墙壁分割为一个大的中殿和两边稍小一点的侧殿。中殿中央的一个高台上是雕刻极其精美的皇帝宝座及其后面的屏风;宝座的上面和周围有皇帝御笔书写的对联和横匾;而在宝座的前面则摆放着各种祭祀用的礼器。这是紫禁城里保存最好的一个内殿,仍然保持着它原来的风格,而且并没有那些已被收归国有的宫城大殿里所笼罩的悲凉感。
乾清宫这个名字在明代就已经使用了,但是这个宫殿已经重修了不止一次。正德九年(1514年)它就被完全烧毁过一次,两年后得以重建,但在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它又再次化为灰烬。就像内朝的其他建筑那样,它在清代初期的顺治十二年(1655年)又得以重建,康熙八年(1669年)它又被重修过一次。但是嘉庆二年(1797年),它与交泰殿一起第三次被大火烧毁,并且按照原来的规划设计得以完整重建。还可以补充一句,交泰殿的历史跟乾清宫完全相同,它俩都是在被烧毁之后于1797年重建的。内朝北部的第三个大殿坤宁宫很可能也遭受了同样的坎坷命运。正如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乾清宫的后面也跟着一个类似的方形亭阁建筑,即交泰殿。这个名字来自成语“天地交泰”,即天与地交配,孕育万物(按照卫三畏夫人说法),它似乎暗示皇帝与皇后的结合。然而,关于皇帝大婚仪式在此举行的传统说法[7]并不正确。据我们所知,它是用来存放过去皇帝所用玉玺的。这个殿堂的中间有一个高台是用来放置皇帝宝座的,宝座的两边分别放置着一个滴漏报时铜壶和一口自鸣钟。交泰殿的四条边长都是16.5米,它类似于金字塔的单檐四角攒尖屋顶是由内部的四根大柱子支撑的。该殿没有外部的门廊,只是一座建在低矮平台上的殿堂。
坤宁宫是特别为皇后准备的寝宫,其规划设计与乾清宫相同,但要比前者低矮一些,只是重檐庑殿顶。它面宽九间,进深五间。坤宁宫前摆着两只铜缸,竖立着两只凤鸟。它的两侧分别是两个较小的方形建筑。坤宁宫的后面就是坤宁门,即内朝中路的北门,穿过这个门就进入了一个美丽的古老花园。御花园是皇帝可以摆脱政务烦恼的休闲之处,这个花园里的主要建筑是钦安殿。从它的后面还必须穿过两个小门才能够到达宫城的北大门,即神武门。在最近一些年里,这个门就一直是在宫城里居住的皇族及其访客们进出的主要大门。[8] 门前有一座宽阔的石桥跨越护城壕,将人们带到煤山(即景山)的脚下。
内朝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相当于外朝的一个缩影。它边上的围墙类似于外朝的围墙,也设有边门,而且总是东西成对的。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及过乾清宫以南的两个边门,还有两个边门是位于交泰殿的两边,即隆福门与景和门。再往北,在坤宁宫两旁的围墙上还有一对小门,后者并没有门楼,而是用色彩鲜艳的琉璃瓦在墙上砌出一个装饰性的门框。
养心殿是已故光绪皇帝的寝宫,是内朝西路上的一个大殿,其式样是单檐歇山顶,殿前有开放性的门廊。当我看到它的时候,大殿的内部已经被墙分隔成了好几个较小的房间,里面的家具装饰都是西式的,而非中式的,尽管也夹杂着一些精美的中式家具。前窗都已被加宽,还配上了玻璃,这使得屋里显得特别明亮。然而这个庭院里最美丽的地方就在于院子里摆满了盆栽的花草,在屋子的前面形成了一个小花园。[9]
从养心殿再往北就是永寿宫和翊坤宫,这两个楼阁分别是贵妃和皇后居住的寝宫。翊坤宫里有一件著名的家具,即一面大圆镜,这是婚姻幸福圆满的一个象征(妻子的死和丈夫的缺失经常被说成是“破镜”)。值得一提的是,已故的慈禧太后并没有住过这两个寝宫,而是住在东路一个更为宽敞的宁寿宫,后者与皇极殿建在同一个汉白玉龙墀上。宁寿宫有一个面积很大的花园,而花园的大门,即皇极门,有一个常见的三门洞门亭。[10]
在宁寿宫的西面,仅一条狭窄小巷之隔,便是坐落在一个大院子里的奉先殿,这是用来祭祀皇族祖先的。在它的北面分别是延禧宫、永和宫和景阳宫,这些都是供妃子们居住的寝宫。在宫城的西北角有一个大花园,即西园,这个花园里及其周边有一些楼阁具有宗教和象征意义,例如雨华阁、宝华殿和中正殿。这些楼阁过去都是由喇嘛所控制的。
若不是有固定的排列和统一的风格,紫禁城内难以计数的房屋无疑会令人眼花缭乱。如上所述,紫禁城内的广阔区域被分割成了许多由围墙围住的庭院和大院,通常每个院子里都有三个大殿或楼阁,有时甚至是五个或更多。这些院落由南北走向的小巷隔开,排列得相当整齐。宫城的中央部分因其高墙和建在台地上的大殿而显得格外醒目。宫城的东、西两路则显得不那么规则,因为其房屋和庭院是有其不同用途的。如上所述,这两个边路上不仅有供住宿的庭院,还有寺院、花园和宫苑,更别提还有那些内府衙门什么的了。无论这些庭院的用途有何不同,它们的形状却总是长方形的,而且庭院里的房屋总是对称排列的。通常是庭院的中央有一座大殿,另外还有前后两个较小一点的楼阁遥相呼应,像绿叶扶持鲜花般地烘托着正殿。
一般来说,一个建筑的重要性是由作为其基座的月台而决定的。可以说,拥有汉白玉石雕栏杆的月台在建筑效果上往往要优于它所支撑的木制楼阁。大殿和楼阁的主要特征自古以来几乎都是一成不变的,即便能看出来在细节上会有一些重要的调整;但是月台却是按照不同的规划和模式而设计的,会分为两层或三层,配之以飞檐,并以装饰有精美雕塑的石栏杆围住,不同时代的雕塑会呈现不同的理想风格。这种月台体系在东方建筑的各种领域内无疑是一种可以遵循的特征。它很可能是从印度被介绍到中国来的,然而它的丰富性和美观性却在中国皇家宫城中达到了难以逾越的高度。在这儿,它无论在比喻的层面或是在实际的层面均是一种基础的特征:它不仅为所有的高大殿堂都提供了一个纪念碑式的基座,而且对于装饰效果来说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因石材而得以加强;月台及其栏杆均采用汉白玉作为材料,而其上层建筑却是木制的。
这些楼阁的建筑特征不同并不是很重要。它们都是用柱子、横梁和翘角的屋檐等木结构建造的,而墙壁的空间则是用砖或灰泥来填充的。屋顶可以是重檐,即是双层的,有一个装饰性的顶层,通常没有地板和窗户,其屋檐在比例和山墙的处理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通常是呈曲线的高屋脊和向外延伸很远的屋檐,有些屋顶是斜截头(即四个檐角都是向下倾斜)的,有些在檐角处有山墙,还有些呈金字塔形状(如果建筑的底座是方的),或者这些屋顶是圆锥形的,就像个大帐篷,顶部是一个镀金的圆锥体。这些屋顶的具体建造方法,它们的横梁、椽木和檩条如何安装契合,以及斗拱系统如何合成等,都属于技术性问题,在此不便讨论。只需说明斗拱在早期楼阁建造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后期建筑的坚固性在建造过程中有所丧失,斗拱也逐渐变得更像是装饰性的点缀。
这些宫殿建筑的壮观外表主要有赖于它们绚丽的色彩。我们已经提及那些大殿“龙墀”的阶梯和栏杆是用汉白玉为材料的;而建在那上面的大殿宫墙和柱子是朱红色的,屋顶上则铺着黄色的琉璃瓦。白、红、黄这三种颜色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或是反射在护城壕或运河的平静水面上,形成宫城远景中占主导地位的颜色搭配。由于人们通常是从午门的城墙、景山或北海的塔山等高处俯瞰宫城的,屋顶的金黄色自然就成为了最吸引眼球的颜色,这正好也是皇宫最典型的颜色。这样的屋顶颜色不允许用在京师的任何其他建筑上,而朱红色的柱子和白色的平台则在宫城以外的许多寺庙和住宅中也是可以见到的。
三大殿前面那些宽阔庭院内的空旷沙地看上去虽然单调肃穆,然而在汉白玉栏杆及那些饱经风霜的朱红色宫墙和柱子的映衬下也是如诗如画。砖砌宫墙的原色中掺杂了灰泥,并经历了风霜,已经包含了朱红色、粉红色、棕褐色的色调和青苔,反映出岁月的沧桑。木结构的颜色更为统一,经过重漆之后它几乎可以说是猩红色的;但经过北京冬天的暴风雪和夏日的骄阳暴晒之后,它的色调变成了更为柔和的棕色或灰色。
柱子上面的横梁和斗拱通常是涂上了绿色、蓝色、棕色和白色的花卉或几何图案。从远处看,这种色彩效果很好,但却经不起细看,因为笔触很粗糙,而且也不考虑色彩和构图的和谐。只是因为灰尘和岁月的关系,这些有点褪色的图案才开始跟整个建筑变得和谐起来。斗拱的装饰线条和轮廓设计也有同样的问题,经常不能显示它们的真正含义和功能,然而在远处看却效果不错。通常更多的注意力会放在有精美雕刻的门框上,后者装饰有蟠龙或是浮雕的几何图案,而且经常是镀金的;或放在窗口那些非常精致的格子图案上。所有这些装饰性的因素,跟屋顶的鬼龙子和汉白玉栏杆上的动物一样,都是很有特点的,有的相当赏心悦目,甚至是引人入胜的;而且它们对于建筑的整体效果来说经常是相当重要的。然而,这些殿堂的建筑美感主要还有赖于它们非常清新和自然的木结构框架、极其平衡和对称的排列、十分抢眼的颜色对比、居于“龙墀”之上的位置,以及它们的统一风格和艺术效果。它们都是同一混合体的基本组成部分,由宫墙、庭院、柱廊和屋顶所组成的整个迷宫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品,并非是一个单独的作品,是根据力量和光彩的建筑原则和古老传统逐渐发展(和颓败)的结果,这些原则和传统在中国所有的皇宫建造中都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
紫禁城的整体规划在其北端的一块高地上可以看得最为全面,这块高地属于宫城的一部分,尽管它并不在宫城的围墙之内。它被称作煤山或景山,俗称万岁山。要到达那儿,你必须穿过护城壕和一条现已对公共交通开放的街道。人们给这座山所起的不同名称包含了对于这座山来历的推测。根据一种经常被重复的说法,这儿原来是元代一位皇帝堆积煤的地方,以便在战时可作为皇家的储备供应;但是这一说法的可信度并不高,因为我们记得这座山的周长有四公里多。也许在某一个时期曾经在山脚下堆积过煤,然而假如说这座山是人工堆积出来的话,那么这儿所堆积的土肯定来自护城壕和附近的湖泊。它正对宫城的位置表明,它的建造并非仅仅是为了“风水”,也是对面临实际危险的宫城的一种保护。这座山为观察四周和发布信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制高点,从这儿不仅能俯瞰整个皇宫,还能够望见北京城的绝大部分,而且它是北京城墙之内唯一的一块重要高地。在后来的朝代中,它主要是作为紫禁城居民们的一块娱乐和游玩的场地,被称作万岁山。
这座山本身并没有它四周所能望见的景色那么出众。整座山上都被美丽的大树——主要是金钟柏和白皮松——所覆盖,其中有些树很可能是在元代时种下的。过去在其中一棵树上经常挂着一根铁锁链,以纪念明朝不光彩的结束。根据一种无法证实的说法,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在见到大势已去,清军攻入皇城时,便把自己吊死在煤山的一棵树上。[11]
煤山上仅有的建筑就是位于五个小山峰上的五个亭子。位于中峰上的万春亭要比其他四个亭子都要更加高大一些,是一个四角形的方亭,而位于边锋上的其他四个亭子则分别为八角亭或圆亭。这些亭子都没有墙,只有两槽柱子支撑着铺有蓝色或黄色琉璃瓦的偌大亭盖。万春亭有一个三层檐的四角攒尖式屋顶,而边峰的其他亭子都只是两层檐的圆攒尖顶和八角攒尖式顶。支撑亭盖的柱子立于石台之上,上有斗拱和粗大的横梁。这些亭子的建造均要比宫城内那些殿堂更为坚固和精工细作,因此证实了关于这些亭子建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的传统说法(参见第124—130页图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