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1922年在北京进行实地考察的一个成果,当时我获得了一个特别的机会,来研究和拍摄北京城内和郊区皇宫建筑最重要的部分。设于紫禁城内已经收归国有的内务部给予了我官方的特许,中南海(现用作总统居住和办公之地)内民国总统的一位特别代表也给予我协助,我甚至还有幸在末代皇帝的亲自陪同下参观了紫禁城内宫的许多建筑,那里目前仍是清皇族的寝宫,很少有外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踏足于此。因此我得以拍摄了大量皇宫建筑的照片,这些建筑此前从未或极少被拍摄过,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照片会变得越来越珍贵,因为这些建筑或者风化腐朽,或者毁于大火,或者因年久失修而废弃。在很多情况下这种皇宫建筑迅速颓败的趋势,就是一个比中国政府更足智多谋和富有效率的行政管理机构也难以阻止。这就是即使本书存在很多缺点,但我仍然决定将其付梓的一个主要理由。
这里关于图片的历史回顾和说明主要依据了中国的编年史,这些史料是由包哲洁[2] 和她在北京培华女学校的助手们帮我翻译的;其次是基于东京帝国大学土木工程学院1903年出版的报告;最后就是我自己的观察记录。这一历史说明除了提供关于各个皇宫建筑最重要的历史资料,以及如何欣赏中国建筑和园林景观的说明之外,并无其他的意图。由于这些历史资料涉及内容甚广,所以在此不可能详细描述每一座建筑,但关于这些建筑的基本建造原则,在书中的简略说明和测绘图中无疑已经清楚地表述。那些测绘图是由瑞典建筑师施达克(Albin J. Stark,1885—1960)和东京的伊东忠太教授慷慨提供的。
我非常感激中国政府为我在北京的工作所提供的便利。我也非常感激伯希和教授不辞辛劳地为我检查了本书文字和图片部分所出现的那些汉字和拼音字母,并提供了一些珍贵的历史信息。此外,我还有幸请颜慈医生(W. Perceval Yetts,1878—1958)和让·布霍特先生帮助我审校了书中的英文部分。本书法文版的审校工作则完全倚仗于我所敬重的翻译家布霍特先生的细心和勤奋。
喜仁龙
1925年11月14日于巴黎(www.daowen.com)
【注释】
[1]《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现为本书第一至五卷内容)1926年初版序言。
[2]译者注:包哲洁(A.G.Bowden-Smith,?—1945),英国圣公会来华女传教士,1910年来华,在北京创办了培华女学校,任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