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君主专制体制的加强,突出表现之一,就是皇帝的任意杀戮。皇帝几乎不受任何制度及法律的约束,因为在这个制度下,皇帝的旨意就是法律,最多在司法程序上搞几个审理、判决过程摆摆样子,走走过场。
皇帝杀人,有时连司法程序也显得多余,明朝的廷杖就是一例。所谓“廷杖”,就是在官员违忤旨意,惹得皇帝不高兴时,被皇上一声令下,便拖下鞭杖一顿地刑罚,没有任何法律规定或依据,完全看皇帝的心情。廷杖行刑的地点在午门前的御路东侧。监杖的司礼太监宣读完诏令后,旗校就用麻布兜将犯官肩脊以下部位套束起来,并用绳子绑住两脚,犯人俯卧,让大腿受杖,每打五杖就换一人行刑。如要置犯人于死地,监杖人喝令“着实打”,于是受杖人一般便无生还的可能。刑场上,旗校的喊喝如虎狼咆哮,而犯人的呼号更撕心裂肺。明代就这样被皇帝令处“廷杖”,被活活打死、致残的大臣不计其数。
朱元璋滥杀无辜 朱元璋做了皇帝便大开杀戒。
一是屠杀功臣勋将。前文所述明初几件大案中所杀的功臣勋将及有关官员已达十几万之巨。此外,朱元璋还常用各种手段拿功臣开刀。如大将军冯胜,战功赫赫,英名远播,只因冤家诬告家中藏有武器,欲图谋不轨,就被朱元璋请到宫中,在酒席上畅饮之后,回家当夜暴死。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勋傅友德莫明其妙地被赐死,自刎前还先杀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家属被流放辽东、云南。再如从小与朱元璋一起放牛,屡立战功的大臣周德兴,最后却因儿子犯罪,莫名其妙地受株连而死。朱文正是朱元璋亲侄,早年随从他打天下,积有大功,官至大都督,后以“亲近儒生,胸怀怨望”罪被鞭死。李文忠是朱元璋义子亲甥,屡立战功,封曹国公,“尝以客言,劝帝少诛戮,又谏帝征日本,及言宦者过盛”,也被朱元璋毒死。其他著名功臣,如廖永忠、胡美、李新、谢成等人,或被赐死,或被鞭死,或被砍头。大将徐达死,身边医徒也全数处斩。总之,朱元璋几乎把开国功臣斩尽杀绝,而能得善终者寥寥无几。
二是大杀不顺眼的文人儒士。朱元璋认为知识分子必须无条件地为自己服务,对一些不肯合作者采用严厉镇压的手段,“诛其身而没其家”。如广信府贵溪县(今江西贵溪)儒生夏伯启叔侄俩,不肯听从朱元璋的召用,自己斩断手指,立誓不做新朝官吏。朱元璋把他们抓到南京。在答话中,叔侄俩仍把红巾军称为“红寇”。朱元璋大怒,下令斩首示众,籍没家产。苏州文人姚润、王漠被召征推托不至,也同样被杀头籍产。诗坛著名的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高启被腰斩,杨基死于劳役,张羽投江而亡,徐贲下狱而死,无一人能免于毒手。浦江文士戴良应征入京后,仍不愿做官,被不明不白地害死。临海县文士陶凯想隐居不出,朱元璋便对使者说:“陶凯如果不来,就把他九族之内亲属的脑袋全都割来。”残酷蛮横之极。当时文人没有隐居的自由,不为朝廷卖命,就只有死路一条。张孟兼颇有文才,出任山西副使,与布政使不和。朱元璋以为是与自己作对,将其逮至京城活活打死。退休大臣宋濂有病未能上朝觐见,朱元璋查其没病而欲杀之。太子朱标苦求不得,便投水自尽,幸被人救起。朱元璋才收回杀宋濂的成命,却又将脱衣下水救太子的人全部斩首,说什么等脱衣再下水救人,人早就死了。其制造的匪夷所思的残酷文字狱前已有述。
三是杀戮直谏之臣。朱元璋个性强悍,对敢于“批逆鳞”之人,常常要狠狠报复。山西遥县儒学训导叶伯巨上书批评朝政,被下狱至死;大理寺卿李仕鲁上谏劝朱元璋不要过于迷信佛教,竟被当场摔死在宫廷阶下;御史王朴遇事强谏,被处以磔刑;礼部侍郎张衡也因谏言得罪而被处死……在如此滥杀妄刑之下,洪武一朝谏风不盛,直谏之人寥寥。刑部主事茹太素刚直不阿,遇事敢谏,数被贬黜,又多次蒙宥。一日赐宴便殿,朱元璋亲自赐他一杯酒,同时冷酷地吟了两句诗:“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茹太素还是叩头谢恩,并韵和了两句:“丹诚图报国,不避圣心焦。”茹太素不久被贬,坐罪而死,果然“白刃不相饶”。在阴险毒辣的皇帝专制权术面前,臣下只有被无情宰割的命运。
四是残忍对待后宫妃嫔、宫女。《罪惟录》卷二载:“太祖郭宁妃与康王母李妃、伊王母葛丽妃,俱得罪死,盒盛大筐,瘗太平门外。……胡妃,凤阳人,定远卫都指挥胡泉之女,生楚王桢,有殊宠。偶有堕胎掷内河,内侍以为妃所为。上怒,杀妃,投尸城外,……楚王来朝,号哭求尸不得,得练带,迎葬于楚。”这些妃嫔被太祖杀害后,连尸体都不得盛棺入殓。连妃嫔都死无葬身之地,其对待宫女之凶残就不言而喻了。外甥曹国公李文忠谏“少杀戮”,朱元璋认为是幕客教唆所致,下令尽杀其幕客。不久李文忠病悸,不治而死。朱元璋认为死得不明不白,下令将其身边的医生、侍婢共六十余人全族诛灭。
明初惨案迭兴,加上大批的株连,不时地杖杀,搞得大小官员人人自危。朱元璋几乎天天要杀人,主要看心情的好坏。当时的京官在每天早晨入朝之前,先要与妻儿诀别,交代后事,如赴刑场。及至傍晚如能平安归来,便合家庆幸,以为又多活了一天。做官做到这个份上,真让人有点啼笑皆非。总之,明初在加强专制统治的过程中,造成的各类冤狱达到前所未有的惨重程度,臣民生活在残暴非人的社会中。
明成祖朱棣诛杀数例 前朱棣滥杀建文众臣案,已显示出对于异己赶尽杀绝的残忍,一点也不输给自己的父亲。下面再看数例。
大理寺左丞王高、右丞刘端,仅因为在羁押方孝孺时,允许方在树荫下略做休息,就被告发而只能弃官而逃,到永乐十一年被捕获。成祖下令处以劓刑,二人犹不屈服。成祖一怒之下,以纵奸罪诛杀了两人。南昌知府叶惠仲与其兄叶夷仲直书靖难事,遭族诛。庶吉士章朴因家藏有方孝孺诗文,被人揭发,戮于市。
周新是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历任大理寺评事、监察御史、云南和浙江按察使,为人正直,政绩出众,且不畏权贵,有“冷面寒铁”的别号。永乐十年(1412年),一锦衣卫千户在浙江访察某案,到处索贿,作威作福,欺压百姓,凌辱官吏。周新下令逮捕该千户问罪。不料他从狱中逃脱,回京城向锦衣卫指挥纪纲哭诉。纪纲就向成祖诬陷周新妨碍锦衣卫执行公务。朱棣得知周新不把自己的鹰犬放在眼里,立即下令把周新押京审讯。
锦衣卫得旨,到浙江将周新逮捕,一路上百般拷打虐待。还未审讯,周新已饱受毒刑。到京后,明成祖亲自审问。周新理直气壮地回答:“我遵照法律惩治坏人,为何加罪于我?”拒不认罪。朱棣发怒,下令即刻将周新处死。周新临刑大喊:“活着是正直之臣,死了也做正直之鬼,我死而无憾。”堂堂的朝廷正三品大员,就这样被皇帝随意屠杀,周新应该是死而有憾的。
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北京新建的三座大殿发生火灾,成祖依例下诏求直言。百官应诏上书,许多人对时政提出批评,成祖都当作“谤讪”朝廷,加以处罪。主事萧仪因为上书言辞激烈而被杀,其他多人被下狱或贬黜。
成祖还在宫中滥杀侍女,酿成多起惨案。永乐八年,成祖率大军出征,宠妃权氏随行。不料凯旋之日,权氏死于回军的路上。宫人贾吕与吕妃有仇,诬告吕妃勾结太监、银匠在权氏的茶里下毒。成祖听后大怒,不问情由,不管证否,对吕氏施加酷刑,用烙铁将其烙死,并诛杀有关宫女、太监、银匠数百人。
永乐末年,成祖爱妃王氏病故,成祖心情抑郁。这时,有人来告宫人贾吕与鱼氏私下与小宦官结好。其实宫女与宦官结好,宫中称“对食”,并非什么稀奇之事,多半为生活上互相照顾的需要。成祖一时恼怒,要抓人审问,贾吕与鱼氏因恐惧而自缢身亡。成祖便亲自刑审与贾吕亲近的宫婢,结果竟诬告有一班宫女“欲行弑逆”,要谋害皇帝。残忍嗜杀的朱棣盛怒之下,亲自对众宫女动用酷刑,株连惨杀宫女达两千八百余人,且都用凌迟磔刑。
明仁宗朱高炽时的上疏案 仁宗在位才十个月,史家称其“开明”,然也有一上疏冤案。当时,翰林侍读李时勉上疏劝谏仁宗“守丧期间不该亲近妃嫔”,竟被仁宗命武士用金爪狠打,打断三根筋骨,奄奄一息,被关进锦衣卫监狱。幸亏锦衣卫狱卒曾受过李的恩惠,偷着请郎中为其医治,否则早就命归黄泉。
明宣宗朱瞻基杀直臣 明宣宗嗜好游猎玩乐。兵部侍郎戴纶和翰林编修林长懋因谏猎被贬官,招致宣宗的怨恨。不久,两人被人诬告“怨望”而逮至京师。宣宗亲自下锦衣卫狱审讯。戴纶不服,连连抗辩,被宣宗下令当场鞭打致死,家产籍没,亲属受株连。林长懋被关狱中十年,英宗即位,才得释放。
江西巡抚陈祚也上疏劝宣宗减少玩猎,勤读经书。宣宗大怒,认为不可不杀,后因其他官员叩首求情,才把陈祚下到狱中。全家十六口人同时被下狱,隔离监禁,一关就是五年,父母、兄弟和侄儿先后死于狱中。
皇叔、汉王朱高煦起兵谋反,驻地乐安城被围。朱高煦只得投降、请罪。朱高煦父子被押回北京,同谋文武官员六百四十多人被处死,另有两千多亲友被处死或发配边疆。朱高煦被囚禁时仍耿耿于怀,宣宗来看他,被他用脚勾倒在地。宣宗大怒,命人用铜缸压住高煦,并在周围堆煤炭燃烧,将自己的叔叔活活烧死,几个堂兄弟也被处死。
明英宗朱祁镇时诸案 朱奠壏是太祖曾孙,宁献王朱奠培之弟,英宗的叔父辈。天顺五年,锦衣卫奏报说朱奠壏与母私通乱伦。英宗令朱奠培调查上报,结果朱奠培奏说没有这样的事,而审理的结果也没有什么实据。英宗很恼火,责问锦衣卫指挥使逯杲,逯杲仍坚持有其事。英宗便下令朱奠壏母子自尽,并焚弃其骨灰。而时人都不相信这对母子会有私通之事。
天顺四年(1460年),江西万安县民罗学渊进呈所作诗三百余首,名《大明易览》。书中有咏犬、咏蜜、咏蟊,嘲丑妇,及谀当道者,词多谬妄。英宗大怒,命将其下狱讯治,并集诸大臣廷鞫,以坐妖言律论斩。士人以诗寄情,送给皇帝,结果却走向死路。
明武宗朱厚照荒淫,众谏臣遭难 武宗是明代中叶著名昏君,一味恣意玩乐,耽于声色犬马。满宫嫔妃才女不够,他还兴建豹房,大选民女,供其淫乐。有时他觉得宫中、豹房有些腻味,甚至换便服到街市酒店抱娼狎妓,出巡时更是大量掠夺民女,闹得民怨鼎沸。(www.daowen.com)
宦官刘瑾投其所好,尽力奉承而大受宠信。刘瑾又乘机窃弄权柄,排斥异己,陷害忠良。正德初年,大臣们就接二连三地上疏弹劾刘瑾一伙,结果都被夺俸、贬官、廷杖,甚至削籍流放。给事中许天锡写好疏稿,怀疏自缢,以作“尸谏”。大理评事罗桥抬着棺材上疏,幸亏他臣营救,才免死贬黜。御史蒋钦三次疏劾刘瑾,都被重处廷杖,关入狱中,伤重而死。
武宗还喜欢微行出游,方式愈来愈奇,一走就是数月,把国事抛在一边。正德十四年(1519年)二月,武宗北游才回,又传下谕旨,准备南巡。时值饥荒,流民遍地,国势颓靡。谏官们首先伏阙反对南巡,但遭训斥。于是,一些大臣提出各部、曹官员联名上疏,谏阻南巡,得到众多的响应。接着一批批官员相继集体联名疏谏,群情激愤,力陈南巡之不可,甚至历数武宗之过错。武宗被激怒,三月二十日,黄巩等六人被捕入狱,舒芬等一百零七人处以午门外罚跪五天。金吾卫指挥佥事张英一手持奏本,一手将戟刃对着自己的胸脯,跪着用戟刺入胸膛,血流不止。卫兵过来夺走戟戈,传送诏狱,打了八十杖后,张英死于非命。二十二日,武宗又下令将周叙等三十三人逮捕入狱,其中九人同时被罚跪五天。早晨出狱戴上枷锁,跪于午门,晚上仍押解入狱。二十五日,舒芬等一百零七人在午门外已跪满五天,再分别受廷杖三十后,贬黜地方。四月十五日,黄巩、周叙等三十九人从狱中放出,各杖四十或五十。许多人被打得血肉模糊,伤势严重致死的有十五人。
面对一个如此轻佻荒唐而不可救药的浪子皇帝,群臣却用生命去做无谓的诤谏,最后导致这一幕幕流血惨剧,真让人悲叹不已!
明世宗朱厚的荒唐与滥刑 世宗在位数十年,长期蛰居深宫,不理国事,还迷信崇道,一心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嘉靖十九年(1540年),太仆卿杨最上谏,反对世宗求神仙、事方士、服丹药诸荒唐之事,激怒世宗,被下诏狱重杖,立时毙命。次年元旦,御史杨爵又上疏,陈述民间疾苦,批评皇帝佞道拒谏、设坛祝寿诸事。世宗命逮捕杨爵,施以重刑。杨爵被打得皮开肉绽,关进诏狱。接着,陕西巡按御史浦上疏申救,又被入狱,杖打一百,伤重而死。户部主事周天佐也上疏救杨爵,且谏朝政失误,被下诏狱重杖六十。天佐本来体虚有病,入狱三天而死,年才三十一岁。南京御史冯恩也因上疏言辞激烈,触怒皇帝而被判死罪,后因其儿乞求代刑,博得世宗怜悯,才改判流放雷州半岛。
吏部尚书李默因部试出题时,有用汉唐讥讽当朝之意。世宗便将其下锦衣卫镇抚司拷问,结果李默死于狱中。都御史胡缵宗写迎驾诗,因为其中“穆王八骏”被指诽谤,遭革职,杖四十。锦衣卫经历沈炼因作诗讥讽宣大总督杨顺,最后被斩首于宣府。
世宗居深宫求仙道,然性情还是暴虐异常,喜怒不定。嘉靖七年(1528年)某天,世宗与怀有身孕的陈皇后一起闲坐。张顺妃和方妃上来献茶,世宗拿起张顺妃的玉手反复抚摸,仔细观看。陈皇后妒火中烧,当即掼茶杯要离开。世宗见此,勃然大怒,连加责辱。陈皇后大为惊恐,吓得摔倒在地,因此流产。由于血流不止,陈皇后没几天就身亡了。世宗继而改立张顺妃为皇后。六年后,因张皇后为太后兄弟的官司说情,而世宗一直由于大仪礼一事对太后不满,便对张皇后鞭挞侮辱,随即下诏废黜,幽禁别宫。两年后,张皇后在冷宫悲惨死去。世宗再将方妃立为皇后。
皇后尚且如此,妃嫔们的境遇可想而知,稍不如意就大加责罚。尤其是世宗对宫人更视如草芥,稍有微过,从不宽恕,痛加责打,因此被打死的宫女多达两百余人。同时,为求长生之道,世宗还强迫宫女服下催经下血的药物,采经血炼制丹药。摧残宫女的身心健康,重则失血过多而丧命。
面对世宗的百般摧残,有一群宫女不堪虐待,商议道:“咱们下手吧,强如死在他手里。”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某夜,世宗宿于曹端妃宫房。宫女杨金英、张金莲等十六人潜入宫房,企图趁世宗熟睡时把他勒死。她们有的用绳子系脖子,有的用抹布堵嘴,有的骑在皇帝身上用力勒绳,世宗几乎被勒断气,然而因其绳索打了个死结,最终没把世宗勒死。方皇后及时赶来解救,此案未遂。世宗在惊吓后被救醒。接着,方皇后令太监张佐等人审讯。最后首谋王宁嫔被处死,宫女全部被凌迟处死,曹端妃也被牵连而冤杀,并诛杀其亲属十余人,给付功臣家为奴者二十人,财产没官。地位卑微的宫女会被逼到此种地步,以致发生此次“壬寅宫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世宗皇帝在宫中的残忍面目。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冬,宫中大火。宦官们请救方皇后,世宗不应,致使方皇后烧成重伤,几天后死去。为什么世宗不愿意救皇后?人们猜测是因为“壬寅宫变”中,曹端妃无辜被杀,引发世宗对主办此案的方皇后的不满。因为世宗当时正宠爱曹端妃,所以认为方皇后是因妒忌而将罪名强加给曹端妃,曾说:“端妃我所爱,宜无此心。”所以趁此次宫火,世宗为曹端妃报仇了。可见世宗是个性情偏狭、刚愎乖戾、报复心很重的暴君。
嘉靖中因疏谏得祸的大臣,或遭贬、入狱、重杖、流放者不计其数,最有名者要算海瑞。世宗原本马上要杀海瑞,得知海瑞已备好棺木,准备一死,才把海瑞打入诏狱,听候处置。后来,世宗让三法司判海瑞死刑。幸亏明世宗很快一命呜呼,穆宗即位,才把海瑞释放。耐人寻味的是,海瑞在狱中得知世宗驾崩的消息时,竟然“即大恸,尽呕出所饮食,陨绝于地,终夜哭不绝声”(《明史·海瑞传》)。海瑞作为一个深得民心之清官、名臣,对一个如此昏庸残暴,且要杀害自己的豺狼般皇帝,却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其中表露出来的文化内涵值得深思。
明神宗在宫中肆虐 明神宗近三十年不上朝,而在宫中杀人如麻,据统计,被他杖毙的无辜宫女有数百上千之多。大臣吕坤上疏谈道:“陛下数年以来,疑深怒盛,广廷之中,狼藉血肉,宫禁之内,惨戚啼号。戾气冤魂,乃聚福祥之地。愿少霁威严,慎用鞭扑。”大理评事雒于仁也在《四箴》中写道:“夫何今日杖宫女,明日杖宦官。彼诚有罪,置以法律,责之逐之可也,不必杖之累百,而不计其数,竟使毙于杖下。此辈密迩圣躬,使其死不当罪,恐激他变。”
一天,神宗前往慈宁宫向母后请安,见宫女王氏姿色秀丽,一时高兴,遂“私幸之”,使其怀孕,事后就当没发生过。在李太后等的提醒与母后的命令下,神宗被迫将此宫女封为恭妃,后产下一子,即明光宗朱常洛。但恭妃万万没有料到,之后她就被打入冷宫,被幽禁长达三十年,最后伤心得双目失明。万历三十九年,恭妃病重,光宗请旨得省。宫门犹闭,后砸坏铁锁才得进去。恭妃已瘦骨嶙峋,气息奄奄,得见儿后遂含恨而亡。由此可见明神宗的残忍与刻薄。
明思宗朱由检屡杀战将 明思宗崇祯帝虽有救亡之志,但乏回天之力。他一身皇帝的老毛病,刚愎自用,生性猜忌。在镇压起义败绩,边防战事失利的情况下,崇祯帝共杀边关总督抃七人,其中袁崇焕、杨一鹏、郑崇俭、赵光四人显属冤案。
崇祯八年(1635年),因起义军攻陷安徽凤阳,此乃先帝陵寝之地,而杨一鹏领兵驻扎淮安,远不及救,就被崇祯帝处死。
崇祯十二年(1639年),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在平定蜀中起义军作战中,多次获胜。郑以年老体衰,请求退休。崇祯先是不从,令其率军回关中。不料郑一走,蜀中义军又起,且将官军打得大败。有言这是由于郑崇俭军撤走过早所致。思宗一怒之下,便将郑崇俭削籍回乡。第二年,张献忠又攻克襄阳。思宗把气出在郑崇俭身上,令将郑逮捕下狱,以纵兵擅退之罪处斩。郑崇俭长年领兵征战,“未失一城,丧一旅,只因他人巧卸,遂服上刑”。
总督辽东诸镇军务赵光抃,虽为文士,然遇战事能身先士卒,颇有谋略。崇祯十五年,清兵攻克蓟州(今河北蓟县)。赵光抃率军援救不及时,即被处斩,“人咸以为冤”。
崇祯十二年,蜀中官军被义军所败。思宗又命杀将佐三十余人。
明朝诸帝的滥刑屠戮,确实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中大多数是官员直谏疏劾所致。大臣们只知道愚忠般地以死谏诤,而没有一个人想到过应改造这个残暴而不合理的专制统治模式。士大夫们的狭隘与愚忠,正是中国君主专制统治得以千年不衰的社会基础之一。
自汉代以后,绝大多数皇帝不再杀生殉葬,偶有为个别帝王殉葬者,规模也很小,然元明时期杀生殉葬又达到一个高潮。元朝主要是成吉思汗,前已有述;明朝人殉或成制度,规定很细,哪些妃嫔应该殉葬,哪些可以不殉葬。一般来讲,册封为贵妃以上,或生过儿子,或娘家有功勋者可以恩免,其余的皆殉葬。朱元璋有四十六名嫔妃、宫女陪葬,其中三十多人生殉;明成祖学样,逼殉宫妃三十多人;明仁宗有五个妃子殉葬;明宣宗的景陵约十名宫妃殉葬;明代宗史书上仅载“诸妃嫔唐氏等”殉葬,人数不明;明英宗临死时留有遗诏,罢宫妃殉葬,以后的皇帝死后,有些就用宫女和太监为之陪葬;还有朱元璋次子秦王死后,朱元璋命两名王妃殉葬。考古学家在山东益都苏埠屯一个普通小王的墓里竟发现了三十九具殉葬人骨。单就制度而言,明朝的残忍程度在中国古代社会可谓登峰造极。
杀人魔王“大西”国皇帝张献忠 明末农民起义在西南建立的“大西”政权,皇帝张献忠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1636年,他率军久攻滁州不下,部队伤亡惨重。为了鼓舞士气,“掠妇女数百,裸而沓淫之”,然后“尽断其头,环向堞,植其跗而倒埋之,露其下私,以厌诸炮”,称“阴门阵”。后攻下重庆,杀官吏及其家属万余人。1645年秋,借口举行“特科”取士,令各府县将生员一律送成都,聚到青羊宫后全部杀光,杀各地赴试生员五千余人,光文人留下的笔墨就能堆成一座大坟丘。各地反抗其残暴统治,他便派出军队到各地不分良莠滥加屠戮,甚至发出“除城尽剿”的命令,分遣军队到所属州县搜杀百姓。后张献忠率军转移,焚毁、剿洗了京城成都,并下令除大西政权官员家属外,“城内居民一律杀绝”,军队驱百姓到南门就刑。张献忠到来,百姓皆跪伏求饶。张献忠纵马跃入人群,任马乱跳乱蹦,更令军士急速动刑,百姓齐遭残杀。
张献忠是一个变态的嗜杀狂。有时他让狗到下属面前,看狗嗅闻谁,就杀谁。即使是年幼的儿子,一时不高兴也会轻易被他杀掉。他砍了大量妇女的脚,然后堆成一堆,当柴火烧。他还找借口杀自己的士兵,因不喜欢四川人,便大量杀害自己队伍中的四川籍士兵。他砍了数千降兵的手臂,以示威严……明末农民起义军产生了如此一位杀人魔王,百姓何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