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士解缙被害案:父子恩怨中的权谋陷害

大学士解缙被害案:父子恩怨中的权谋陷害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促成这一决断的关键因素是因为高炽有个酷爱读书,又果毅机敏、智识过人的长子,即后来为明宣宗的朱瞻基,而积极拥戴高炽并提醒朱棣这能使国家长久安定的就是大学士解缙。朱高煦对父亲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而愤愤不平,也忌恨拥戴太子的那班文臣,尤其憎恨大学士解缙,总想找机会进行陷害。个别大臣为排挤解缙,也奏劾解缙在廷试取士中有不公正行为,解缙就此被贬降为广西布政司参议。同时,解缙的家产被籍没,妻子、宗族被流放辽东。

大学士解缙被害案:父子恩怨中的权谋陷害

朱棣夺得帝位,改元永乐伊始,立嗣建储问题便一直困扰着他。朱棣共有四子,按朱元璋《皇明祖训》“立嗣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的规定,长子朱高炽理所当然应立为皇太子。然而高炽身体肥胖,行动迟钝,不为朱棣所喜,却得祖父朱元璋的钟爱,故在洪武间已立为燕世子。

朱棣比较喜欢次子朱高煦。高煦长于骑射,驰骋沙场,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且巧舌如簧,行事无赖,颇像其父。在一次激烈战事中,由于高煦的出色战绩,朱棣也曾亲口对其许诺:“将来得天下,必立你为太子。”这使高煦更加骄恣无恐,也使争夺太子之位的斗争白热化。

高炽素以仁厚闻名,赢得一批文臣儒士的拥戴。而高煦勇猛善战,身边也拥有一批在靖难之役中立过战功的武将。最初,威毅果决的朱棣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但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一旦措置不当,将使其家族的皇权统治发生根本性动摇。

永乐二年(1404年)二月,朱棣终于下决心颁诏:“以世子为皇太子。”(即封高煦为汉王)促成这一决断的关键因素是因为高炽有个酷爱读书,又果毅机敏、智识过人的长子,即后来为明宣宗的朱瞻基,而积极拥戴高炽并提醒朱棣这能使国家长久安定的就是大学士解缙。据史载,一次朱棣私下问解缙立嗣之事,解缙回答:“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朱棣默然不语。过了一会儿,解缙又叩首道:“陛下有一个好圣孙。”朱棣听了点头赞同,于是决定立高炽为太子,以便把皇位传给这位“好圣孙”。

然而,朱高炽被册立为太子,非但不意味着储位争夺的结束,反而使这一斗争更加激烈,更加表面化。朱高煦对父亲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而愤愤不平,也忌恨拥戴太子的那班文臣,尤其憎恨大学士解缙,总想找机会进行陷害。

《永乐大典》的编撰者之一且才华出众的解缙,深得朱棣的宠信,入阁不足一年,便脱颖而出,跃居首辅(相当于宰相)。但在高煦及其党羽的谗言攻击下,他渐失朱棣欢心。而解缙看到成祖依然宠爱高煦,却对太子很不满意的态度,还时常耿直地提醒皇上:“这样做恐怕又会引起争端。”朱棣认为解缙在有意离间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www.daowen.com)

永乐五年,高煦在成祖面前诬告解缙泄露宫中机密。个别大臣为排挤解缙,也奏劾解缙在廷试取士中有不公正行为,解缙就此被贬降为广西布政司参议。刚踏上南去的路程,礼部郎中李至刚又落井下石,奏言解缙有怨望之心,不服被贬。成祖一听,又生气地将解缙贬黜至交趾(今越南北方),命于化州(今广东)督军饷这一苦差。首辅大臣仅因他人诬以莫须有的小罪名,就遭此等贬黜,仕途可谓坎坷危迤。

永乐八年(1410年),解缙入京奏事,恰逢成祖北征,便谒见太子而还。高煦见机,又诬蔑解缙是伺皇上出征,私觐太子又不告而别,无人臣之礼。成祖听了大怒,下旨逮捕解缙下锦衣卫狱(又称“诏狱”)。个别大臣又乘机诬告解缙在朝中结党营私。解缙被严刑逼供,牵连到的有大理丞汤宗、宗人府经历高得旸、中允李贯、赞善王汝玉、编修朱纮、检讨蒋骥、潘畿、萧引高及御史李至刚等大臣,全部被逮捕入狱。由于重刑逼供和长期牢狱折磨,王汝玉、李贯、朱纮、萧引高、高得旸诸人都先后死于狱中,只有解缙居然挺了过来。

永乐十三年(1415年),成祖审查狱中案犯名单,锦衣卫指挥纪纲送上囚籍名录。成祖见名册上居然还有解缙的名字,似乎有点不相信,顺口说了句:“难道解缙还活着吗?”纪纲是个出了名的佞臣,善于揣摩皇上的旨意,以手段毒辣而受成祖宠信。他回来之后,琢磨了一会儿,便把解缙请到房中,用酒灌醉,然后命人拖出去,埋进雪堆中。纪纲知道,这样做,如果成祖意在除去解缙,那他定可得奖赏;如果成祖并没有要处死解缙的意思,那解缙也是自己醉卧雪地受寒而亡。同时,解缙的家产被籍没,妻子、宗族被流放辽东。

一代才子解缙,成为明成祖诸子争夺太子之位的牺牲品,死时才四十七岁。当时,很多人都为他的怀才受屈、中年早逝而深感悲痛和惋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