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空印案与郭桓贪污案的调查与分析

空印案与郭桓贪污案的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少多次受过朝廷表彰的清官,也因为牵连到空印案而送了命。作为户部主管的郭桓不但盗卖全国各地的国库粮食,还勾结其他一些官员冒领、偷盗国库金银、钱钞,收受贿赂,贪污总额折合成粮食要达二千四百余万石,是明初一桩特大贪污案。有人估计,空印案与郭桓贪污案,两案共诛杀连坐之人有七八万之巨,真让人叹为观止。在历代帝王中,朱元璋对贪污腐败是最深恶痛绝的。

空印案与郭桓贪污案的调查与分析

所谓空印,是指在空白的账页中盖上地方衙门的官印,有些类似今天的空白支票和空白介绍信,在需要的时候填上数字或内容即可生效使用。

明朝初年,按规定各地布政使司和府、州、县都要派会计部门的官吏到户部去报账,地方财政的各项收支,包括钱、粮、布帛、军需款项等都要详细做账上报,然后在户部汇总,户部核准数字后,这账才算完成。然而,由于账目繁多且琐碎,只要有一笔数字写错,或与总账不合,户部就要把账册驳回重做,这就苦了地方官员。因为各地至京城,往返少说个把月,多则数月,而户部汇总账目又是有限期的。于是为了求方便,各地派往户部做账的计吏往往带上一些备用的空白账页,并预先盖上地方官衙的大印,一旦发现有差错,就可用现成的空白账页重新填上正确的数字,以免往返奔波。一般来说,县报州、府,州、府报布政使司,再到京城上报户部,各级官府会计部门都采用这个办法,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

洪武九年(1376年),在一次检查户部钱谷账册的例行公事中,这个办法不知怎么被朱元璋发现了。这位整天端坐宫廷而通过耳目,掌握且左右天下之事的皇帝,认为这种使用空印账页的做法是为了作弊,不是想贪污,就是搞虚报。于是,一怒之下,命令将各地掌印官员,以及在空白文书上署名的官员全部逮捕,关入御史台监狱审讯。一时有数百上千名官员被关入监狱。朝中丞相、御史诸大臣都没有一个敢上谏劝阻的。

宁海(今浙江)布衣郑士利,有位兄长郑士元,官任湖广按察使佥事,也因空印案而被关入监狱。郑士利清楚空印账页是怎么回事,便写了数千言的奏疏,想用道理来劝说皇帝。郑士利写道:“陛下要重办使用空印账页人的罪,是恐怕奸吏用空印账页作为正式公文来干坏事。然而正式公文一般使用骑逢章,且加盖好几枚印章才能生效,并非一张纸上一个印就能代替的,这种空印账页就是外人得到了,也不能派多大用处的。而户部钱谷之数烦琐,一有差错,去省府来回拿取账页,近则三四千里,远则上万里,往返数月,甚至期年才可,哪里来得及。所以用空印账页之事,由来已久,且成习惯,不应加罪。”

郑士利还用法理对此案进行了有力的辩解:“国家之法,必先明示天下而后才对犯法者判罪。而立国至今,从未有空印之律,那么今天怎么可以对此案判罪呢?如一旦诛杀官吏,将如何服人?且诸位地方官大都是通达廉明之士、国家栋梁之材,如今陛下都要以没有法律根据的罪名去加以毁损,我实在为陛下感到惋惜!”郑士利最后感叹道:“如杀我而能救数百人,我也没什么遗憾了。”遂向朝廷递上奏书。

朱元璋看罢此说理透彻的奏书,非但没有一点醒悟,反而勃然大怒,下令逮捕郑士利,并令丞相、御史组成特别法庭审问,查究幕后指使人。审讯中,郑士利苦笑着回答:“但看我的话有没有道理罢了。我只是为了国家而上书,自料必死,会有谁指使我呢?”审理完毕,郑士利兄弟被押解到江浦(江苏)服劳役。而空印案的最后判决是:凡地方主印官全判死刑,佐吏以下杖一百,然后充军戍边。这位不讲理的皇帝就这样屠杀、刑罚了成千上万名无辜官员。不少多次受过朝廷表彰的清官,也因为牵连到空印案而送了命。如济宁知府方克勤是有名的清官,一件布袍穿了十年也没有换新的,因为牵连到此案中,被朱元璋毫不留情地杀了。

洪武十八年(1385年),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户部侍郎郭桓勾结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李彧、按察使司赵全德等人盗卖库粮、贪污钱钞。作为户部主管的郭桓不但盗卖全国各地的国库粮食,还勾结其他一些官员冒领、偷盗国库金银、钱钞,收受贿赂,贪污总额折合成粮食要达二千四百余万石,是明初一桩特大贪污案。(www.daowen.com)

案发后,朱元璋震怒,下令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联合组成法庭审讯。三法司为邀功,以严刑逼供来“扩大战果”。郭桓等承受不了刑罚的拷打,便胡乱指攀。于是,从六部左右侍郎至地方各布政使司官员都遭牵连,人数竟逾数万之巨。最后,上万名官员被处死刑,数万人被打入大牢。如户部尚书滕德懋被人举报有贪污,朱元璋迅即把他处死。之后朱元璋又下令剖开滕的肚子,想看看这个贪官肚子里都有些什么。孰料剖开之后,看到里面全部是粗粮草菜,只好悻悻地长叹了一声:“原来是个大清官啊。”

同时,郭桓又供出所贪粮米等物还寄存民间。三法司又派人深入乡村,搜查赃物,所到之处,中产之家往往被扫荡一空。一时搞得百姓人心惶惶,怨声载道。御史余敏、丁廷举见此情景,深感不安,便上书劾奏三法司滥用职权,严刑逼供,致使牵连诬指,冤狱无数。朱元璋为平民忿,最后又将右审刑官员吴庸等人处以死刑。

朱元璋生性苛细,用规刻薄。在他眼里,多用一张信纸都算是贪污。翻开《大诰》三编,你会看到皇帝亲自惩办的贪污案里,有这样一些赃物,“收受衣服一件,靴二双”;“圆领衣服一件”;“书四本,网巾一个,袜一双”……开始,他规定凡贪污六十两银子的,就剥皮揎草,摆在衙门前示众,这一规定已经残酷至极。不想他后来公布的政策更为极端:“今后犯赃的,不分轻重都杀!”

对贪污官员,朱元璋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所以一件贪污大案到后来竟演化出无数冤狱。在本案中受害的数万人,可以说大多数都是被冤枉的,尤其是众多的百姓被莫名其妙地扫荡家产,甚至诛杀。如此“扩大化”地审理狱案,诛杀人犯,实为罕见。有人估计,空印案与郭桓贪污案,两案共诛杀连坐之人有七八万之巨,真让人叹为观止。洪武十九年,朱元璋自己都说:“自开国以来,两浙、江西、两广和福建所有官司,未尝任满一人。”因为在任期未满时,就已经被贬黜,甚至杀头。

在历代帝王中,朱元璋对贪污腐败是最深恶痛绝的。作为一个有过底层生活痛苦经历的贫民,再经过自己的苦斗而成为拥有巨大财富的帝王,朱元璋尤其懂得如何珍惜和保护自己的庞大家业,生怕这些硕鼠吞咬了自己辛苦攒下的家业,所以他采取了中国历史上最严厉的手段来惩贪。为此目的而滥杀一些官员,对朱元璋而言是完全值得的。而从“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的情况来看,这分明是朱元璋敛财的一种手段。用此残忍的办法来敛财,可谓无耻之极,而造成贪污腐败的根本原因是这个专制体制。只用杀戮手段而不解决有关的制度问题,就想让官员不贪,那几乎就如用“饿犬护肉”一样不现实。所以尽管朱元璋严厉惩贪,大杀官员,而有明一代的贪污腐败还是愈演愈烈,终以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王朝之一被列入史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