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民告官:李逢、赵世居被杀事件引发关注

民告官:李逢、赵世居被杀事件引发关注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民告官,似乎是鸡蛋碰石头,然而这次告的是官员谋反,事关统治者地位的安危,必然引起上级官府和朝廷的高度重视。审理结果,认为李逢谋反没有根据。王庭筠如实向朝廷奏报,并认为可判李逢流放,编配某地,以示惩治戒。李逢供词中牵连到皇亲宗室、秀州团练使赵世居、医官刘育、河中府观察推官徐革等人。审理结束,范百禄认为:由于李士宁的妖术蛊惑,致使赵世居他们企图谋逆不轨,所以李士宁应判处死刑。

熙宁八年(1075年),沂州(今山东临沂)平民朱唐控告前余姚县主簿李逢谋反。平民告官,似乎是鸡蛋碰石头,然而这次告的是官员谋反,事关统治者地位的安危,必然引起上级官府和朝廷的高度重视。

案子由该路提点刑狱王庭筠审理,王提刑为人宽厚平直。审理结果,认为李逢谋反没有根据。李逢只是话语中有些怨言,最多也就是诽谤,另外个别言词中涉及皇上,并对国家大事妄加评说,应属于言论罪。王庭筠如实向朝廷奏报,并认为可判李逢流放,编配某地,以示惩治戒。

神宗看了奏报,一见是谋反罪,且有些言论还涉及自己,总有些疑虑而不放心,便派了御史台推直官蹇周辅再去地方上复审。蹇周辅审毕,也向朝廷作了详细奏报。中书对比了两份审理档案,认为王庭筠所奏不当,有包庇谋反罪犯的嫌疑,并对王提出弹劾。王庭筠知道后,十分不安,一时想不通竟然自缢而死。

李逢供词中牵连到皇亲宗室、秀州团练使赵世居、医官刘育、河中府观察推官徐革等人。朝廷下诏,将有关人犯都逮捕送御史台监狱,命御史中丞邓绾、同知谏院范百禄及御史徐禧共同审理。朝廷还下诏,令御史台差官吏连同宦官一起去赵世居、刘育等人家中查抄,索取图谶、书简等罪证。

审理完毕,邓绾向神宗上奏说:“李逢、赵世居等人有谋反之意,全是看了这些图谶和妖书,互相蛊惑的结果。他们谶书谈论军事,观察天文异象,等待国家的灾祸降临。无论官场进退,朋友交结,这帮人已有许多年专注于此了。而朝廷管理宗室事务的官员却没有觉察,负责教育劝诲的官员也没有尽到职责,这些罪行过失都要惩治。同时,宗室官邸的大门出入有较严格的规定,而李逢等人却出入自由,宫门侍卫也没有任何记录可查,有关监门使臣的罪责也要查处。”又说:“从赵世居家中查出一部《攻守图术》的军事书籍,肯定得之于宦官。张宗礼曾经勾当三馆之职,盗印官藏底本而送给世居。现在张虽遇大赦而罢官在家,也望特令在此案中重新定罪。”朝廷表示同意。(www.daowen.com)

最后判决:赵世居赐死,李逢、刘育、徐革凌迟处死,将作监主簿张靖、武进士郝士宣腰斩,司天监学生秦彪、布衣百姓李士宁杖脊后送湖南编管,其余有关官吏也都被罢官贬谪。赵世居的子孙虽免去死罪,但都削去宗室名籍和官任。就连原来地方上协助王庭筠审讯查办此案的官吏,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贬降的惩处。

其中布衣百姓李士宁,只不过是个江湖术士,自称有道法而出入贵族宗室之家。他常谒见世居的母亲康氏,将抄写好的仁宗皇帝的诗句献给康氏,还答应要送世居一口宝刀。世居及其好友都很崇拜李士宁,认为他道法高超,飘然似仙,对其所送诗句更是喜欢异常,以为蕴意吉祥。同时,李士宁与宰相王安石的关系也不错。此案一发,查到这些情况后,便将李逮捕入狱。

审理结束,范百禄认为:由于李士宁的妖术蛊惑,致使赵世居他们企图谋逆不轨,所以李士宁应判处死刑。然而李士宁就是不肯认罪。而徐禧上奏认为:“李士宁所赠诗句,乃仁宗皇帝御制,现在要将此作为该案谋反的重要证据,实在不敢苟同。”范百禄见徐禧如此袒护李士宁,便上奏反驳说:“徐禧故意要减轻李士宁的罪责,是为了讨好宰相王安石。”朝廷见主审官意见不一致,只得另调几位大臣再作审处。结果判定:范百禄意见不对,奏报不实,被贬降官职。案子就此结束。

整个案件的审理过程反映,看不出有什么谋反的迹象。只不过是几个读书人和个别江湖术士,在一起谈天说地,妄论国家大事,加上家中收藏有几本禁书、图谶之类,说话谈论中含有许多迷信色彩,充其量最多是所谓“思想言论罪”而已。然而此种“思想言论”也触犯了统治者的大忌。为了严厉压制任何一丁点离经叛道的思想苗子,统治者不惜用最残酷的刑罚来进行镇压。可见,宋代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控制已经达到相当普遍程度,就连小民百姓也居然会挺身而出,控告官员的思想谋反罪,这着实让人惊讶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