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宦官权势暴露:忠臣遭遇陷害

宦官权势暴露:忠臣遭遇陷害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初宦官作为宫内侍从,最高官阶仅为四品。自安史之乱开始,宦官逐渐执掌禁军大权,干涉朝政,又监统军镇,为害日盛。宰相李石不满宦官的肆意妄为,想振举朝纲,整顿秩序,为仇士良所恶。仇士良历经顺、宪、穆、敬、文、武六朝,侍君四十余年,专权二十多载,陷害忠良,残杀异己,可谓恶贯满盈。武宗厌恶仇士良专权干政,对他日益疏远。左拾遗孟昭图上疏责问,指斥宦官专权,不把朝臣当回事。

宦官权势暴露:忠臣遭遇陷害

隋朝时,宦官较少涉足朝政,《隋书》中也没有专为宦官列传。唐初宦官作为宫内侍从,最高官阶仅为四品。中宗时宦官担任品官者渐增,但高官尚寡。唐朝宦官得势起自玄宗,玄宗在位日久,崇重宫禁,宦官稍称旨意,即授三品左右监门将军。其时,杨思勖以武功护卫著称,高力士以忠心效力得宠。尤其是杨思勖曾领军出讨南蛮,开宦官统军出征之始。但只是临时派遣的权宜之计,他们的权力仍有一定限制。自安史之乱开始,宦官逐渐执掌禁军大权,干涉朝政,又监统军镇,为害日盛。

唐朝中期的边令诚、李辅国、程元振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在河北发动叛乱。玄宗令高仙芝、封常清率兵出击,又派边令诚为监军。由于唐军仓促应战,新募士兵都未经过训练,东都洛阳很快陷落。唐军只得退守潼关,以阻止叛军入侵京城。边令诚因为高、封二将不愿听从他的盲目指挥,就向玄宗诬奏封常清夸大敌情,动摇人心,高仙芝放弃陕北,克扣军饷。玄宗大怒,将出师不捷归罪于高、封二将,命边令诚在军中斩杀二将,将士皆大呼冤枉。

玄宗又命哥舒翰为帅,出关攻取洛阳,致使潼关失守。玄宗仓皇逃出京城,宦官李辅国跟随护卫太子李享。在战乱中,李辅国力劝李享分兵北上以图兴复。李享带领部分军队到达灵武,李辅国又奉劝李享称帝以系人心。李享于灵武即位,史称肃宗。李辅国因劝驾有功而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创了唐朝宦官掌握禁军的局面。唐军收复长安后,肃宗回京。李辅国以功拜殿中监等职,寻加开府仪同三司,封郕国公。

李辅国得势后,擅权作威,宰相和百官要和皇帝商讨国事,都得事先经过他的同意,甚至“口为制敕,另付外施行,事毕闻奏”。御史台和大理寺无权办理的重大案件,也由李辅国随意轻重处罚。李辅国每次外出,都有数百名武士卫从,其他宦官不敢直呼其名,皆尊称他为“五郎”。前述唐肃宗赐死建宁王李倓冤案,李辅国就为主谋之一。

玄宗回到长安后,被尊称为太上皇,居住在兴庆宫。高力士等追随多年的老宫人仍然侍候左右,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也时常往来宫中。李辅国出身微贱,高力士等素来看不起他。李辅国意识到玄宗的存在对自己始终是一个隐患,便在肃宗面前挑拨离间,诬陷太上皇手下欲拥立其再取皇位,奉劝肃宗将太上皇迁入禁中以绝后患,肃宗犹豫不决。与此同时,李辅国派人私下对玄宗进行监视。不久,剑南奏事官经过兴庆宫时拜见玄宗,玄宗让玉真公主以主人身份设宴款待。李辅国得到情报,诬奏“南内有异谋”,并矫诏移玄宗于西内,送玉真公主于道观,高力士等被流放边远地区。从此,玄宗形同软禁,很快就抑郁而死。

李辅国骄恣日甚,公然提出要当宰相。肃宗不愿他权高震主,便以“未允朝望”相推托。李辅国便要求宰相裴冕等联名上书推荐。宰相萧华和裴冕一向鄙视李辅国,当然不会推荐他当宰相。李辅国没有达到目的,便迁怒于萧、裴二相,罗织罪名将他们贬出京城。

不久,肃宗病重。张皇后欲谋立越王,并试图诛杀李辅国等专权宦官。李辅国勾结宦官程元振,发动宫廷政变,诛杀张皇后和越王系、衮王僴,弥留之际的肃宗受惊而死。李、程二人拥立太子李豫即位,是为代宗。李辅国逼代宗封己为宰相,代宗不得已加封司空中书令。程元振非常嫉妒李辅国的权势,力劝代宗削夺他的权力。代宗对李辅国的专横跋扈也深感不满,当即欣然表示同意。于是,代宗很快罢免了李辅国的官职。李辅国回家数日,就被代宗派人刺杀。

李辅国死后,程元振被提拔为骠骑大将军,封邠国公,专掌禁军。当时程元振的权势,甚至超过了当年的李辅国,军中呼为“十郎”。程元振在专权不满一年的时间里,陷害大将名臣,扰乱朝政,“诸将有大功者,元振皆忌疾欲害之”,以致“人畏之甚于李辅国”。

名将来瑱在担任襄阳节度使时,程元振曾经有所请托,遭到来瑱的拒绝。程元振心怀愤恨,伺机报复。他大权在握后,便向代宗诬告兵部尚书来瑱与安史叛军合谋,致使淮西节度使王仲升(元振党羽)被叛军虏获。代宗大怒,诏令削去来瑱官爵,流放播州(今贵州遵义),并赐死于半路,籍没其家。不久,同华节度使李怀让也为程元振所诬陷,李怀让恐惧而自杀。宰相裴冕为人刚直,因为议事时与程元振观点不合,就遭到程元振陷害而罢相,贬为施州刺史。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进兵犯长安,代宗下诏调集军队勤王解围,但诸将痛恨程元振弄权,害怕遭其陷害,因而无人应诏,代宗只得弃城而逃。在国难当头的紧急时刻,有识之士纷纷要求诛杀程元振。代宗下诏削去程元振官爵,放归田里。其后程元振又潜回京城图谋不轨,结果死于流放途中。(www.daowen.com)

晚唐宦官仇士良、鱼弘志、田令孜 甘露之变后,仇士良、鱼弘志等宦官几乎独揽朝政,宰相只是行文书而已。“宦官气益盛,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宰相李石不满宦官的肆意妄为,想振举朝纲,整顿秩序,为仇士良所恶。仇士良暗派刺客袭击李石。李石虽幸免于难,但迫于仇士良的淫威,只得主动辞去相位。

文宗去世后,仇士良、鱼弘志假传诏令,废黜太子李成美,改立文宗之弟李瀍,即唐武宗。随后,又唆使武宗下令文宗之杨贤妃、安王李溶、废太子李成美自杀。仇、鱼二人仗着武宗是由他们拥立的,更加专权自恣。知枢密使刘弘逸、薛季棱及宰相杨嗣复、李钰曾对武宗即位提出异议。仇士良便进谗于武宗,使刘弘逸、薛季棱被赐死,杨嗣复、李钰被免官贬出京城。由于宰相李德裕的力谏,杨、李二人才免于一死,流放广南。

仇士良历经顺、宪、穆、敬、文、武六朝,侍君四十余年,专权二十多载,陷害忠良,残杀异己,可谓恶贯满盈。武宗厌恶仇士良专权干政,对他日益疏远。仇士良为避免杀身之祸,被迫提出告老还乡。武宗允其所请,恶人居然得善终。

僖宗时,宦官田令孜倚仗皇帝的宠信,逼迫一些高官致仕,自己升任枢密使、神策中尉,总掌朝政,公开买卖官爵,大发横财。田令孜还教僖宗夺取市场商人的宝货,凡敢反对者,一律交京兆尹杖杀。左拾遗侯昌业上疏极谏,被赐自尽。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后,僖宗在宦官田令孜等人的簇拥下逃往成都,根本不管京城民众、朝臣的死活。左拾遗孟昭图上疏责问,指斥宦官专权,不把朝臣当回事。第二天,田令孜假传诏令,把孟昭图贬为嘉州司户,路上又派人把他投入江中淹死。

五代十国宦官 五代后唐庄宗承袭中晚唐宠信宦官之弊政,宫内各执事及诸镇监军全由宦官担任,前述功臣郭崇韬、朱友谦冤案即由宦官谗害而致。

十国中的南汉后主刘继兴是个十足的昏君。他认为朝臣自有家室子孙,不能尽忠于君,唯有宦官亲近君主可以信任,遂委政于宦官龚澄枢、陈延寿等人。他相信宦官竟到了荒唐的地步,如要起用某人,必先阉割后再使用,甚至对新科状元也如此。陈延寿又引荐女巫樊胡子,自称玉皇大帝降监于樊胡子身上。樊胡子还告诉后主:“诸宦官是上天派来辅佐皇帝的,有罪也不可过问。”刘继兴深信不疑,国事都取决于女巫樊胡子,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

尚书左丞钟允章对此深恶痛绝,屡次请求诛杀宦官,宦官都忌恨他。不久,刘继兴要祀天南郊。前三日,钟允章与礼官登祭坛,四顾指麾,布置事务。宦官许彦真看到后,就高喊:“谋反了!”拔剑冲上祭坛,钟允章迎面斥退了许彦真,许彦真狼狈逃走,遂诬告钟允章谋反。刘继兴下令拘捕钟允章入狱,派礼部尚书薛用丕审理。钟与薛有旧交,便含泪相告:“我无罪过,自诬伏法,我二子皆幼,不知我蒙受的冤屈,待他们长大成人后,请你告之真相。”许彦真闻知后,大骂:“反贼竟想让儿子报仇!”入宫报知刘继兴。结果钟允章父子及全族人都遭诛杀。

当时,宦官不但在朝中作恶、贪赃枉法,而且恃仗特权,祸害百姓。如唐敬宗时,五坊宦官在雩县殴打百姓,勒索钱财,县令崔发忍无可忍,派人将宦官拘捕,捆在县衙责骂一顿。宦官回宫后向皇上诬告,龙颜大怒,立即下诏逮捕崔发,押往大牢。一伙宦官乘机手执棍棒,将崔发从囚犯中拉出毒打,直打到崔发昏死过去,才将他拖回牢房。宦官对县令如此横暴,当然更不把百姓放在眼里。玄宗时,宦官杨思勖率兵镇压暴动民众,活捉六万多人,全部活埋。宦官甚至私设监狱,滥用酷刑,到处横行不法。

唐朝开国时,是一片兴盛、进取的景象,人才辈出,国力强大。在如此一个龙腾虎跃、高蹈进取的岁月,为什么会让宦官势力一步步发展,直到搅乱朝纲,灭亡国家呢?原因当然还在君主专制制度本身。在这一政治制度下,不可能保持长久的清明昌盛,必然日益走向黑暗腐败。宦官专权乱政,只是其黑暗腐败的一种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