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改革罹祸,二王八司马乌七

改革罹祸,二王八司马乌七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王叔文、王伾二人主持朝政改革,其他改革派也都安排到各要职上。同时,又从三方面将改革推向深入。改革集团内部也存在一些问题,人员可谓良莠参半,鱼龙混杂。诸如此类,极大地损害了改革者的形象,也孤立了自己。以俱文珍、刘光琦为首的宦官集团,企图阻止改革,阴谋颠覆唐顺宗的统治。第二天,王叔文离职回乡。王叔文一旦去职,革新派失去了主心骨,改革便停止运作。七月二十九日,顺宗下诏军国政事由太子治理。

改革罹祸,二王八司马乌七

安史之乱使唐朝从繁荣的巅峰上跌落下来,地方上藩镇割据,朝廷中宦官专权。唐肃宗时用宦官李辅国统领禁军,唐代宗时宦官程元振曾总掌朝政。唐德宗时泾师兵变,禁军作战不力,德宗悉罢诸将,将禁军完全交由宦官统领,因此宦官势力十分嚣张。宦官还担任宫市使,为宫廷购买日用货物,不但在市场上强行贱买,甚至白拿,市民视之为强盗。地方藩镇又独霸一方,为夺地盘而互相厮杀,甚至发动叛乱,各类战争连年不断。加上官府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唐王朝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永贞元年(805年)正月,德宗崩。长期卧病在床并已不能说话的太子李诵,强撑着身子,在百官的拥戴下登上皇位,是为顺宗。看似废人的顺宗,却有颗想干一番事业的慷慨之心。他即位之初,便起用以王叔文、王伾为首的革新派。二王都是太子的老师,在太子身体尚可的时候,他们朝夕相处,深得太子的信任。王叔文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希望革新图强,挽狂澜于既倒,这也激起太子的共鸣。周围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开明的官僚集团,有韦执谊、韩晔、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凌准、程异等人。

由于缺乏资历与名望,顺宗只能任命王叔文、王伾为翰林学士。同时,为控制相权,德宗又任命韦执谊为宰相,但朝中大小事都由王叔文说了算。由王叔文、王伾二人主持朝政改革,其他改革派也都安排到各要职上。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改革派采取了许多措施,主要有:一黜聚敛之小人,减免租欠,撤换向民众横征暴敛之官员,撤了大贪官京兆尹李实的职务,贬为通州长史;二废除宦官向市民进行掠夺的虐政:宫市和五坊小儿,市场秩序得以恢复;三禁征乳母,释放宫女和教坊女乐,释放宫女三百人、教妨女乐六百余人,使家人团聚;四免除国家专卖制度下的苛捐杂税:“日进”、“月进”钱,返利于民。

同时,又从三方面将改革推向深入。一集中财权,把一些地方财权收归中央;二裁抑藩镇,由于有一定难度,只能先对一些藩镇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坚决予以拒绝,并收回一些用人之权,以提高中央集权;三谋夺宦官军权,能否把军队从宦官手中夺回,是这场改革的关键。五月,任命范希朝为右神策统军,充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行营节度使,又任命韩泰为御史中丞,充左右神策京西诸城镇行营兵马节度使行军司马,欲以二人来接管宦官手中的兵权。但这一举措受到了宦官的抵制,夺军权计划失败。

改革集团内部也存在一些问题,人员可谓良莠参半,鱼龙混杂。一些人意志不坚定,受贿纳赂而成暴发户,如王伾大受讨官者的贿物。有些人意气用事,利用权力发泄私愤。如尚书右丞韩皋因对王叔文有些不敬,就被贬为湖南观察使。刘禹锡任屯田员外郎,掌管度支盐铁大权,对大臣多有伤害行为,受到御史窦群弹劾,结果窦群被罢官。柳宗元任礼部员外郎,与御史大夫武元衡有矛盾,上奏弹劾武元衡使之贬职,而对自己的亲近者、吹捧者,就给迅速升官。诸如此类,极大地损害了改革者的形象,也孤立了自己。

以俱文珍、刘光琦为首的宦官集团,企图阻止改革,阴谋颠覆唐顺宗的统治。顺宗身有重病,不能亲自视朝,于是宦官们要求速立太子。顺宗有二十七个儿子,长子广陵王李纯与宦官亲近,所以宦官们都极力主张速立李纯为太子,王叔文等坚决反对。但敌不过朝野势力的压力,顺宗也被诸大臣说动,下诏立李纯为太子。对此,王叔文忧愤不已,又无可奈何。在正式册立太子的当天,反对派太常卿杜黄裳仗着是韦执谊的岳父,就迫不及待地劝韦执谊领文武百官奏请太子监国,逼顺宗退位交权。对此,韦执谊虽然没有答应,但对改革派逐渐不再唯命是从,与王叔文产生很大矛盾。(www.daowen.com)

这时,在舆论的强烈攻击下,唐顺宗的态度也开始变得暧昧。宦官们说服唐顺宗,削去了王叔文翰林学士的职务,调任户部侍郎,这就等于把他一脚踢出了中央决策机关。在王伾的周旋下,顺宗同意王叔文三五天进一次翰林院。然而祸不单行,此时王叔文母亲病故,按礼必须离职回家守制。在翰林院举行的饯行宴上,王叔文痛苦地说:“近年来我尽心竭力,不避危难,兴利除害,都是为了国家。一旦离职,各种诽谤一定会随之而来,到那时候谁肯说一句公道话。”众人都沉默不语,只有宦官俱文珍冷笑道:“你不违背礼制,何必害怕人言呢?未必太多心了吧。”结果不欢而散。第二天,王叔文离职回乡。

王叔文一旦去职,革新派失去了主心骨,改革便停止运作。紧接着,革新派内部矛盾加剧,韦执谊不按既定方针行事,只有王伾还在翰林院做些努力,但也没结果。不久,王伾中风,失去工作能力。于是宦官们开始全面反扑,主要是组织力量不断逼迫顺宗交权,让太子监国。七月二十九日,顺宗下诏军国政事由太子治理。八月四日,顺宗下诏禅位,自称太上皇。

由于改革派曾反对立李纯为太子,使李纯对他们产生很大的仇恨。李纯即位,史称唐宪宗,便下旨惩办革新派大臣:贬王叔文为渝州司户,后又赐死;贬王伾为开州司马,不久王伾死于贬所;又贬韦执谊为崖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韩泰为虔州司马、韩晔为饶州司马、陈谏为台州司马、凌准为连州司马、程异为郴州司马,由是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第二年正月,唐顺宗也稀里糊涂地死了。

永贞革新的失败,反映出当时的唐王朝已经十分腐朽,而革新派依靠的是一个重病在身的皇帝,力量弱小,加上改革派本身的许多弱点,失败不可避免,而保守力量却十分强大。宦官的势力此后更加甚嚣尘上,连皇帝的生死废立也操纵在手上。唐顺宗死在宦官手上,后面的唐宪宗、唐敬宗也分别死于宦官之手。宪宗以后至唐亡的九个皇帝,有七个为宦官所立,皇帝成为宦官手中的玩偶。作为皇室奴仆的宦官,权势发展到专擅朝政,控制兵权,在大唐后期反仆为主,成了至高无上皇权的实际代表。这不仅是中国历史的怪现象,也是所谓强盛的大唐王朝的笑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