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武则天的杀人登顶之路

武则天的杀人登顶之路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而其登位征程中制造的冤狱之多,所杀之人的地位之高,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永徽二年,三十岁的武则天再度进宫,很快被高宗立为昭仪,便开始了她杀人如麻的登位征程。进宫才两年,武则天就踏着情敌的尸体登上了皇后宝座。武则天不满足于高宗对长孙无忌的惩处,又在高宗面前造谣诽谤,挑拨离间。相里氏病故后,才娶杨氏,生下武则天三姐妹。武惟良、武怀运是武则天伯父的

武则天的杀人登顶之路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而其登位征程中制造的冤狱之多,所杀之人的地位之高,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武则天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父亲为建唐有功之臣,历任利州、荆州都督诸职。在武则天十二岁时,父亲去世。贞观十一年(637年),十四岁的武则天入宫为唐太宗之才人。在嫔妃如云的皇宫里,武则天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尝尽其中的酸甜苦辣。贞观二十年(646年),二十三岁的武才人与十九岁的太子李治产生爱情。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病亡,李治即位,是为高宗。按规定,武才人削发为尼。但削发为尼的武才人却在感业寺经常与高宗幽会,生下长子李弘。永徽二年(651年),三十岁的武则天再度进宫,很快被高宗立为昭仪,便开始了她杀人如麻的登位征程。

王皇后、萧淑妃毙命 王皇后先与萧淑妃争宠,支持高宗将武则天召入宫中,不料武则天入宫后,直奔皇后宝座而来。据《新唐书》《资治通鉴》载,当时皇后虽宠衰,但高宗并无意废后。时值武昭仪生女,王皇后去看望,走后武昭仪扼杀女婴,随即用被盖上,然后嫁祸于王皇后,使高宗始有废后之意。永徽六年(655年)十月,高宗下诏:“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岭南。”时隔六天,高宗又宣布《高宗立武氏为皇后诏》。次月,高宗下诏赐死冷宫中的王庶人、萧庶人,武皇后再令人皆缢杀之。进宫才两年,武则天就踏着情敌的尸体登上了皇后宝座。

贬逐褚遂良至死 在皇后废立问题上,朝中官员们分成两派。反武派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还有韩瑗、来济等人。中书令褚遂良为反武派的先锋,不仅面折庭争,还当众不给高宗面子。永徽六年,高宗召诸臣内殿议此事,褚遂良先说:“皇后未闻有过,岂可轻废!”后又说:“陛下必欲易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何必武氏!武氏经事先帝,众所具知。天下耳目,安可蔽也!”说罢叩头流血,还气愤地说:“还陛下笏,乞放归田里。”大臣当着皇帝的面如此无礼,实属罕见,且还公然以罢官相威胁。轻易不发火的高宗大怒,命武士将他驾出宫殿,这时坐在帝后的武昭仪喊道:“何不扑杀此獠!”

随后,褚遂良被贬为潭州(今湖南长沙)都督。韩瑗上疏替褚遂良辩护,高宗拒不采纳。显庆二年(657年),褚遂良转桂州(今广西桂林)都督,不久又贬为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褚遂良越贬越往南蛮荒芜之地,实际上就是流放,从中可见武昭仪手段之毒辣。后褚遂良上表,讲述往昔受遗诏辅政之功,如今已是衰朽残年,希望回家乡养老。高宗仍不听,次年褚遂良病死在荒蛮的爱州,终年六十三岁。褚遂良的儿子彦甫、彦冲,也于流放爱州途中被杀。

老臣长孙无忌被诬害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长孙皇后的哥哥,随太宗南征北战,屡立战功,策划玄武门事件,为太宗登基立下头功。无忌深受太宗重用,历任中枢要职,爵拜三公。太宗临终,令无忌与褚遂良等为顾命辅政大臣。长孙无忌不顾高宗与武氏的拉拢,虽接受厚礼,但并不帮忙。他坚决反对立武氏为后的态度,使高宗与武后耿耿于怀,招致武后与奸佞们的诬陷。显庆四年(659年),太子洗马韦季方、监察御史李巢交通朝贵,朋比为奸。案发后,中书令许敬宗用刑逼迫季方牵连长孙无忌,因季方自杀未遂。许敬宗便诬奏季方、李巢与无忌企图谋反,事情败露而惊恐自杀。高宗半信半疑,许敬宗说:“无忌曾助先帝取天下,任宰相三十余年,众人敬畏其权威,万一事情爆发,不可收拾。”还说:“臣闻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大机之事,若少迟延,恐即生变,惟请早决。”于是高宗不亲问此案缘由,便下诏削去长孙无忌太尉等官爵,流放黔州(今四川彰水),其子秘书监、驸马都尉长孙冲等被除名,流放岭外。

武则天不满足于高宗对长孙无忌的惩处,又在高宗面前造谣诽谤,挑拨离间。高宗便令李勣、许敬宗再审无忌谋反案,并透露出可将自己的这位功高盖世的舅舅置之死地。许敬宗便派亲信大理正袁公瑜到黔州重审长孙无忌之反状,实是去逼令长孙无忌自缢。可怜,唐朝的开国元勋就这样含冤而死,并被籍没家产。

贬死韩瑗、柳侍中韩瑗因多次反对立武氏为后,又为褚遂良申冤,令高宗大为不满。显庆二年(657年),韩瑗被贬为振州(今海南崖县)刺史,二年后死在海南,年五十四岁。许敬宗又奏称:“无忌谋反,由褚遂良、韩瑗、柳奭构扇而成。”高宗遂令追削三人官爵,并将韩瑗、柳奭斩于贬所。待使臣奉诏赶到振州,韩瑗已死,便开棺戮尸而还,籍没其家,子孙配流岭南。

柳奭是王皇后的舅舅,官中书令、吏部尚书,受王皇后案牵连,贬荣州刺史;受褚遂良案牵连,又贬象州(今广西象州)刺史;受长孙无忌案牵连,结果被杀于象州。家产籍没,子孙配流岭南。

诛杀宰相上官仪 麟德元年(664年),宰相许圉师被贬,宰相李义府被流放。高宗不满武后对自己私生活的控制,想做的事都为皇后所制止。这时有道士郭行真出入宫中,宦官王伏胜揭发武后与道士关系密切,且时玩占卜厌胜之术。高宗大怒,便召宰相上官仪商议。上官仪以为高宗与武后在政治上有矛盾,便说:“皇后专恣,海内所不与,请废之。”高宗便命上官仪草拟废后的诏书。然而,高宗与武后的矛盾主要在私生活方面。当武后向高宗说清楚道士的事情之后,高宗有些后悔,便说:“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于是,两人又联手铲除上官仪之流。武后使许敬宗诬奏上官仪、王伏胜与废太子李忠谋大逆。十二月,上官仪与其子上官庭芝、王伏胜被判死刑,并被籍没家产。庭芝妻及刚出生的女儿上官婉儿没入宫。

太子李忠被害 当初,王皇后无子,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采用舅舅中书令奭柳的建议,劝说高宗立长子燕王李忠为太子,此事还得到当时的宰相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诸人的支持。永徽三年(652年),李忠立为太子。但其后,皇后废立的巨澜也将李忠拉下太子宝座,废为梁王。李忠被废后,总怀疑有人要谋害自己,整天提心吊胆,甚至穿上女人的衣服来防备刺客,还经常占卜吉凶。高宗知道后,大为恼怒,遂将李忠废为庶人,徙居黔州(今四川彰水)幽禁起来。上官仪与王伏胜都曾侍候过太子李忠,上官仪案发后,也牵连到李忠,李忠被赐死于流所。

武元庆、武元爽、武惟良、武怀运之死 武则天的父亲最初娶相里氏,生武元庆、武元爽。相里氏病故后,才娶杨氏,生下武则天三姐妹。武惟良、武怀运是武则天伯父的儿子,皆武则天的堂兄。父亲去世后,他们对杨氏及武则天姐妹三人刻薄失礼。武则天当上皇后,高宗封其母为荣国夫人,封其姐为韩国夫人(武则天妹妹早夭)。武则天为了扩充势力,不计前嫌,对他们加官晋爵:武元庆为宗正少卿,武元爽为少府少监,武惟良为卫尉少卿,武怀运为淄州刺史。但他们并不领情,声称是靠先父的余荫袭爵为官。武则天见他们并不能与自己同心协力,就向高宗上疏,借口避免外戚在朝中权势过重,请高宗将他们外放边地。于是,元庆出为龙州(今广西龙州)刺史,元爽为濠州(今安徽凤阳)刺史,惟良为始州(今四川剑阁)刺史。武元庆至龙州忧郁病死,武元爽后又坐事配流振州(今海南三亚)而死。

由于武则天的关系,韩国夫人和女儿得以自由出入宫禁,并受到高宗的宠爱。韩国夫人死后,高宗封其女儿为魏国夫人,并打算纳她为妃。多年的后宫生活经验,使武则天对魏国夫人产生警觉。为了除掉这一隐患,武则天暗暗谋划栽赃。泰山朝觐时,堂兄武惟良、武怀运向武则天进献食品。武则天秘密在食品中加了毒药,然后送给魏国夫人。魏国夫人食后中毒身亡。武则天趁机归罪于惟良和怀远,将他们诛杀。武则天此计一箭双雕,既毒死了情敌,又清除了有碍于自己的亲族,手段可谓毒辣。

儿子李弘、李贤之死 太子李忠被废后,武则天的长子李弘为太子。李弘时年五岁,为人孝敬、勤政。《旧唐书》说他二十四岁时病故,根据有关病情推测,死于肺结核病(肺痨)的可能性较大。而《新唐书》说,李弘由于同情萧淑妃所生的两位被禁闭的公主,奏请放她们出宫婚配。此事触怒了武后,武后便将自己的长子鸩死。后来下嫁禁军军官的两位公主也被武则天处死。也有认为,在高宗病重时,太子李弘监国期间,委任了一些官员辅政。武则天认为这是太子扶植亲信政治集团以制约自己,为了扫除自己登基之路上的障碍,不得不拿大儿子开刀。各种说法各有论据和支持者,很难定论。

李弘死后,武则天的次子李贤为太子。李贤也颇有政治才干,还召集学者注释《后汉书》。太子在宰相、官员中的势力也不小,加上高宗命太子监国,这些使武则天感到空前的政治压力,母子关系也日益紧张。正议大夫明崇俨以符咒劾术为高宗、武后所见重,常密称:“太子不堪承继,英王(武后第三子)貌美太宗。”暗示武则天改立英王为太子。宫中还有议论称,“李贤是韩国夫人所生”。李贤听后大为恐慌,疑惧不已。

调露元年(679年),明崇俨为盗所杀,凶手未获。社会上传言是太子李贤派人暗杀。武后大怒,指使亲信弹劾李贤阳谋篡位。高宗派人调查,结果在东宫马坊搜出数百件皂甲。高宗素爱李贤,欲为其开脱罪责。武后却说:“为人子怀逆谋,天地所不容;大义灭亲,何可赦也!”高宗无奈,只得下诏废李贤为庶人,同伙伏诛。(www.daowen.com)

在东宫马坊所搜出的数百件皂甲,并不能作为李贤谋反的证据,因为按照唐朝制度,东宫有太子仆寺,下设马坊,有十率府的军事机构,领有卫队,所以拥有一定数量的皂甲是正常的。另外,指认太子杀明崇俨也没有证据,而且杀明崇俨对太子巩固自己的地位毫无助益,可见此事只能是一桩冤案。

永淳二年(683年),李贤流放巴州(今四川巴中)。光宅元年(684年),为防备李贤有所行动,武则天派左金吾将军丘神赴巴州监管李贤。丘神一到巴州,就将李贤囚禁于别室,逼其自杀。当时李贤年仅三十二岁。李贤死后,武后虽举哀于显福门,追封李贤为雍王,并将丘神贬职。但这只是一种装门面的动作,很快丘神便官复原职。

垂拱四年(688年)四月,太子通事舍人郝象贤被下属诬告谋反。郝象贤的祖父郝处俊曾上书高宗,反对武则天摄政,武则天对此一直耿耿于怀。此时得到密报后,武则天即命周兴审理此案。周兴为了迎合武则天的旨意,便妄称郝案谋反属实,判其株连九族之罪。郝家人讼冤于监察御史任玄殖。任玄殖仔细审查后,以谋反证据不足上奏。武则天极为不满,免去任玄殖的官职,下令将郝象贤处斩。郝象贤临刑前大骂武则天,揭露其宫闱隐私,甚至夺过市人柴刀砍向刑官,最终被乱刀砍死于洛阳街头。武则天震怒之下,令肢解郝象贤尸体,掘其父祖坟墓,毁棺焚尸。武则天还规定,今后处斩犯人,必先用木丸塞进其口,以免胡言乱语,诽谤朝廷。

同年,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琅邪王李冲父子起兵讨武。由于原先串联过的宗室无一响应,很快就遭到武则天的镇压。李冲被属下所杀,李贞在绝望中服毒自尽。平定动乱后,武则天决定将与李贞父子有牵连的宗室诸王一网打尽。在武则天的授意下,酷吏周兴施展罗织构陷的卑劣手段,诬奏诸王谋反。于是收捕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常乐公主于洛阳,迫令自杀,江都王李绪、东莞公李融等数人,也被拘捕诛杀。

纪王李慎,太宗第十子,好学不倦,为政清明,为百姓颂扬。李贞起兵讨武,李慎不愿同谋,但事后仍被逮捕下狱,并判处死刑。临刑前,李慎又被免死,迫改虺氏,流放岭南,行至中途病死。其诸子除长子早亡,其余均被武则天杀害,家属流放岭南。

曹王李明,太宗第十四子,在任苏州刺史时,不遵法度,放纵属下危害百姓。高宗时,太子李贤被废,李明与李贤多有交情,也被降为零陵郡王,安置黔州。永淳元年(682年),黔州都督谢祐为了讨好武则天,逼迫李明自杀。

李贞父子动乱平定后,武则天对李唐宗室更加猜忌,严加惩治。据《资治通鉴》记载,永昌元年(689年)四月,因秘密策划迎立中宗李显,辰州别驾汝南王李炜(太宗之孙)、连州别驾鄱阳公李湮等宗室十二人被诛。十月,武则天又诛杀宗室鄂州刺史嗣郑王李璥等六人,流放嗣滕王李修琦等六人于岭南。其后,酷吏候思止诬告舒王李元名谋反,致使元名流放而死,其子豫章王李亶也被杀害。与此同时,武承嗣指使周兴诬告随州刺史泽王李上金、舒州刺史许王李素节(都为高祖之子)谋反,结果素节被缢身亡,上金恐惧而自杀,诸子及其党羽均遭诛杀。不久,安南王李颎(高祖之孙)等宗室十二人被诛。“唐之宗室于是殆尽矣,其幼弱存者亦流岭南,又诛其亲党数百家。”武则天如此大肆屠杀李唐宗室,基本扫清了其登极称帝途中的障碍。

杀宰相裴炎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逝,武则天三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中宗虽才能较平庸,却也反对母后参政。他培植自己的外戚势力,但很快被武则天发现废黜为庐陵王,幽禁于房州。武则天改立第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裴炎是受高宗遗诏辅政的宰相,在废中宗李显的问题上,与武后一致,但在睿宗即位后的统治,便与武后分道扬镳,坚持应由皇帝执政,而不是皇太后独掌大权。于是,裴炎反对立武氏七庙,反对乱杀李唐宗室诸王,并坚持请太后归政皇帝,最后被拘捕下狱。在众臣担保裴炎不可能谋反的情况下,武则天还是以谋反罪杀了裴炎。

侍中刘景先、凤阁侍郎胡元范因担保裴炎不会谋反,被下狱治罪。左武卫将军程务挺曾抗击突厥,战功卓著,因在裴炎入狱期间为他求情,结果也被加上罪名处斩。地官尚书魏玄同被诬有请武则天还政的言论,赐死于家,年七十三。雍州新丰县(今陕西临潼地震,荆州百姓俞文俊上书认为:武则天“以女主居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隔塞,山变为灾”。武则天大怒,将他流放岭南,后杀于流放地。

武则天登基称帝的第二年,有官员为讨好武承嗣,也为了迎合武则天刚开新朝的心情,唆使洛阳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而宰相岑长倩认为皇嗣李旦已在东宫,不宜再有此议,因此奏请武则天下制切责。武则天犹豫不决,又召问宰相格辅元,格辅元也赞同岑长倩的意见。武承嗣对皇嗣垂涎已久,听说此事后大为恼怒,便入宫进谗言,使岑长倩与格辅元入狱。负责审讯的来俊臣拘捕了岑长倩的儿子,胁迫他诬陷侍中欧阳通、格辅元等数十人谋反。欧阳通坚贞不屈,任凭酷刑加身,始终不肯诬服。来俊臣便捏造供词,诬奏三相共同谋反,致使三位宰相与数十人被害,这是武则天登基后的第一大冤案。三位宰相被杀,还牵连数十名官员、士人,此案的幕后指使者肯定是武则天,因为酷吏没有这么大的权力。

杀宰相李昭德 神功元年(697年)六月,登上帝位已有七年的武则天,在同一天内,杀宰相李昭德和酷吏来俊臣。李昭德开始很得武则天信任,他反对立武承嗣为太子,主张传位给李显或李旦。武承嗣由是在则天皇帝前诋毁李昭德,但并不起作用。长寿二年(693年),武则天下制“禁人间锦”。酷吏侯思止“私蓄锦”,李昭德立即查办,并命“杖杀于朝堂”,这也得到了武则天的首肯。那为什么武则天最后要杀李昭德?原因就在,李昭德“专权用事”,触犯了女皇的威严,由是被贬为南宾尉,又免死流放,后起用为监察御史。神功元年被来俊臣诬告谋反,于是二人一起被诛杀,时人无不痛惜昭德。

武则天晚年宠幸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张深知太子、相王及许多大臣对自己切齿痛恨,便广结党羽,壮大力量,同时窥伺太子、相王之过,以便进行谗害。太子长子李重润与妹永泰郡主,对二张揽权不满,常私下议论,发泄牢骚。张易之的耳目听到兄妹俩的议论,便报告给张易之。张易之再添油加醋地奏报武则天,说李重润兄妹诽谤女皇。武则天一怒之下,竟将自己的这一对孙儿女赐死,时年李重润十九岁,永泰郡主十七岁。

武则天重用酷吏残酷打击异己,镇压百姓,大兴冤狱,然后又诛杀酷吏,以平民愤,其手段之毒辣,旷古少有,我们在类述中再详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