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隋炀帝的擅杀大臣和反对修筑长城

隋炀帝的擅杀大臣和反对修筑长城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颎也有同感,并对修筑长城也持反对意见,认为隋炀帝好大喜功,会耗尽国家元气。隋炀帝即位后,任光禄大夫,后因私议朝政而被处死。隋炀帝即位后,薛道衡被任命为番州刺史。于是隋炀帝改变主意,改任薛道衡为司隶大夫,并怀恨在心,伺机要治他的罪。炀帝勃然大怒,下令严办。隋炀帝便下令将张衡逮捕,听候裁决。

隋炀帝的擅杀大臣和反对修筑长城

杨广即位,为了笼络人心,他对父皇时的宿臣老将,采取了安抚政策。尤其对一些被文帝冤屈罢官的老臣,重新起用,官居要职。但不久,他就怀疑这些老臣怀有二心,即改变态度,以极其强硬凶残的手段,大开杀戒,导演了一幕幕悲剧。

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北巡榆林。车马浩荡,排场奢侈,沿途民夫疲于奔命。到榆林后,隋炀帝又决定征集一百多万劳力,修筑西起榆林,东至紫河(今浑河)的万里长城。七月,突厥汗国的使者到榆林请谒隋炀帝,要求归附并传授中原文化。隋炀帝兴高采烈,特意布置隆重典礼,以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他下令在榆林东郊建筑特大帐篷,帐内外由百官和武士组成盛大仪仗队。朝觐之日,周围旌旗猎猎,盔甲凛凛,隋炀帝端坐帐中,接受使者贺拜,然后百乐齐奏,歌舞升平,在账内宴请突厥使者及其部属三千五百余人,并赏赐给他们一大批财物。

面对如此盛大的典礼,老臣光禄大夫贺若弼、太常卿高颎等人感到忧虑。贺若弼认为隋炀帝这样做过于奢侈,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实在没有必要。高颎也有同感,并对修筑长城也持反对意见,认为隋炀帝好大喜功,会耗尽国家元气。礼部尚书宇文更是认为隋炀帝好声乐,喜远游,比历史上的昏君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这些话不过是私下发发牢骚,谁也没有当面顶撞皇上,更没有公开散布。谁料隔墙有耳,被一些小人窃听并密报了隋炀帝。杨广勃然大怒,喝令司法部门以诽谤朝政罪,将贺若弼、高颎、宇文等捉拿入狱,随即下诏诛杀,家产被没收,妻儿老小一律充为官奴,流放边境。一些与贺、高等人关系较好的官员也被牵连罢官。

高颎是隋文帝的栋梁之臣,精明强干,足智多谋,文武兼备。在主持朝廷政务,决断军政大计,选任贤良之士,制定典章制度,及统一南北战争中,他都功勋卓著。伐灭南陈后,隋文帝加授高颎上柱国、齐国公,妻儿老小俱受恩宠,权威与名望可称冠绝一时,后由于在废太子问题上“得罪”了文帝,被罢官回乡。隋炀帝即位,他被任命为管礼乐的太常卿。原是个与世无争的职务,但高颎最后还是因直言被推上断头台。

贺若弼经高颎推荐,任吴州总管。他博览群书,武艺高强,隋文帝委以平陈军务。贺若弼果不负众望,巧施奇兵,一举攻克陈的都城建康(今南京)。捷报传来,隋文帝对贺大加褒奖,进封宗国公,官拜右武侯大将军,也是人贵位重,世所瞩目。文帝时,因没能担任宰相,口出怨言而被罢官。隋炀帝即位后,任光禄大夫,后因私议朝政而被处死。几位立下如此汗马功劳的开国名臣,顿成隋炀帝的刀下之鬼,朝野震惊。

贺若弼的父亲贺若敦,曾是北周的全州刺史,因为作战有功而未获奖赏,心中不平,口出怨言,遭到晋王宇文护的忌恨,逼令自杀。临死前,他把贺若弼叫到跟前,再三叮嘱:“我因言语不慎,遭此杀身之祸,你一定要牢记父亲的教训!”还特意用锥子把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来,告诫他永志不忘,慎口保身。当时,贺若弼痛彻心扉,涕泪交涟,诺诺连声。谁料若干年后,他又重蹈父亲的覆辙。

其实,在君主专制统治下,此类覆辙永远不会结束。发发牢骚要被砍头,上篇颂文也会获罪被杀。

薛道衡,字玄卿,勤奋好学,十三岁时所写《国侨赞》一文,就受到时人的赏识与推崇,才名鹊起,逐渐步入仕途。杨坚建隋后,授薛道衡散骑常侍之职,每有文章问世,文人竞相传阅。在内史省任职期间,薛道衡殚精竭虑,兢兢业业,博得文帝的厚爱,特赐开府仪同三司散阶,位比宰臣,后外派为襄州总管,为政清廉简俗,颇得各方赞誉。

隋炀帝即位后,薛道衡被任命为番州刺史。不久,薛道衡上表请求改授他职。隋炀帝召他回京,准备任他为秘书监。薛道衡抵京,立即奏上一篇精心写作的《高祖文皇帝颂》,语调抑扬顿挫,文章华丽斑斓,极尽歌颂赞美之词,充满知遇报恩之情,希望获得赞赏。谁知隋炀帝看了之后,一脸的不高兴,对侍臣们说:“这篇文章如此歌颂先帝,就像《诗经》中‘鱼藻’那首诗,用赞美先王时的安乐生活来讥讽时政,含沙射影,说的是今不如昔。”于是隋炀帝改变主意,改任薛道衡为司隶大夫,并怀恨在心,伺机要治他的罪。(www.daowen.com)

当时,朝中正议定新法,意见纷纷,久而不决。一次上朝时,薛道衡随口对人说:“假如当初不杀高颎的话,新法大概早就实施了。”这话传到隋炀帝耳朵里。炀帝勃然大怒,下令严办。御史大夫裴蕴揣摩隋炀帝的心思,上奏说:“薛道衡自以为是先帝老臣,才华出众,就目空一切,不把陛下放在眼里。每次宣读诏书,总要议长论短,妄图制造事端,危害国家大局。洞察他的内心,实在是阴险叵测,大逆不道。”隋炀帝道:“正是如此,你对他罪逆分析很有道理,深合朕意。”裴蕴便照旨意,制造罪名,欲置薛道衡于死地。

薛道衡以为自己忠于皇上,一片赤诚,没犯什么罪。御史台上奏他罪名的当天,薛道衡还以为皇帝一定会原谅自己,特地嘱咐家人准备好酒席,以招待将登门来贺的宾客。不料,隋炀帝看了奏报后,随即下诏,赐薛道衡自尽谢罪。薛道衡顿时手足无措,大惑不解。但他还是自认无罪,不愿平白无故地去死,没有马上奉诏自尽。隋炀帝闻报后,更加恼怒,派人前去硬把薛道衡给活活勒死了。他死后,家人也被流放边陲。

那位帮隋炀帝干掉隋文帝的张衡,可谓彻底卖身投靠,然而也同样遭到隋炀帝的毒手。张衡一直就追随杨广左右,深得信赖,所以杀文帝的活派给他来干。任务完成,杨广得以顺利登基,张衡也随之官迁至御史大夫。

隋炀帝日益奢侈浪费,劳民伤财,乃至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广建宫室。张衡仗着炀帝的恩宠,大胆进谏说:“近年来劳役繁重,百姓疲惫不堪。希望陛下体恤民情,减轻百姓负担。”炀帝听罢沉着脸默不作声。张衡刚刚转身离去,炀帝就望着他的背影对侍臣说:“张衡自以为凭其计谋,朕才有天下,真是狂妄至极!”心胸狭窄的隋炀帝决意要伺机惩治张衡。

不久,隋炀帝下令修建江都宫,命张衡前去督造。张衡上任伊始,礼部尚书杨玄感出使江都(今江苏扬州)。张衡与杨玄感在交谈时感慨万分地说:“薛道衡死得真冤枉。”杨玄感回到京城,马上将此事禀报炀帝。炀帝勃然大怒道:“大胆狂徒,竟敢替薛道衡鸣冤!”正在这时,江都丞王世充又奏报张衡建宫偷工减料。隋炀帝便下令将张衡逮捕,听候裁决。张衡被关了很长时间,含垢忍辱,才侥幸被免死罪,削职为民,放还乡里。

张衡虽远离了朝廷政治,但噩运并未结束。大业八年(612年),张衡的一个小妾衔失宠之恨,竟诬告张衡不满现状,讪谤朝政。隋炀帝闻报,立即下诏赐张衡于家中自尽。张衡临死时仰天长叹道:“我为别人干了那种伤天害理的事(谓受隋炀帝指使毒死隋文帝),岂敢指望怡享天年!”监刑者见他出言不逊,赶快令人把张衡杀了。

隋炀帝对任何只要违忤他旨意的人,都随意加害。如建节尉任宗上书谏游江都,在朝堂上被当场杖死。榆林太守董纯谏游江都,太史令庾质谏游洛阳,被分别下狱而死。大业十二年(616年),各地起义军已成燎原之势,隋炀帝依然出游江都。奉信郎崔民象上表谏阻,炀帝大怒,命人割去他的下巴,然后斩首。车驾到达汜水(今河南蒙阴县),奉信郎王爱仁冒死上谏,照样被杀。到梁郡(今河南开封),有平民拦路好心上书:“陛下如去江都,天下都将不保。”炀帝又杀了此人继续赶路。到达江都后,有个宫女报告宫外造反之事,也被炀帝怒而斩之。

隋炀帝筑长城、挖沟堑、修运河、建东都、征高丽,起码有数百万的生命被无辜断送。大业九年,礼部尚书杨玄感反隋兵败,炀帝下令疯狂屠杀,说:“天下人多了就要相聚为盗。”屠杀了数万之众。杨玄感当初开仓放粮,以笼络人心,而受米百姓也被隋炀帝下令悉数活埋。隋炀帝残害臣民,简直已毫无人性。不知其人性何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