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曹操的大名也同样妇孺皆知。当时名士许劭对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更是不胫而走。曹操在政治上、军事上颇有成就。他搜罗了一批人才,挟持了汉献帝,扫平群雄,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而其滥杀制造的冤案也是触目惊心,如在他根基未稳之时,就公然杀了恃才傲物、出言不逊的名士边让。他不但冤杀名士,而且屠戮平民、滥刑下属。官渡之战后,袁绍的八万多人的军队全部投降,而曹操竟然将这八万多人全部坑杀活埋。可以说这位奸诈狡猾的冷血政客,手段之残忍在历史上肯定名列前茅。
曹操为人的首条原则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其代表事迹就是屠杀好友吕伯奢一家。在董卓对异己大开杀戒之际,曹操逃出京城,东归乡里。路过故友吕伯奢之家时,伯奢留曹操歇脚,并自己出去买酒,叫家人杀猪待客。曹操听见吕家磨刀之声,误以为是为了对付自己,便杀了朋友一家。后来,他看到死猪,知道误杀后,却依然残忍地杀害了出去买酒的吕伯奢,理由是免得他回去见家人惨死而将此事传出,误我大事。曹操做完此事的心态就是:“也罢!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在这样的心态下,曹操开始了为完成他的政治抱负而不惜滥杀无辜的血腥之路。
董卓之乱时,曹操父亲曹嵩去官避难于徐州琅邪。曹操为兖州牧时,派人接父亲来兖州享福。不料在半路上,镇守阴平的徐州刺史陶谦诸将见曹嵩拉着百余车的财货招摇过市,便袭杀曹嵩全家,并劫取了财物。194年,曹操举兵伐陶谦报杀父之仇,拔徐州属下的彭城、傅阳、取虑、睢陵、夏丘五城,攻下便屠城,到处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后汉书·陶谦传》)。曹操为了报仇,可以不分青红皂白地大肆屠城,实在骇人听闻。这场战争持续了两年,还使很多人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汉献帝刘协只是曹操任意摆布的玩具,其下臣子经常被曹操任意杀害。如议郎赵彦曾为献帝陈言时策,因遭曹操恶而被杀。刘协被曹操挟制得痛苦不堪,便密令国舅车骑将军董承想办法殄灭曹操。董承联络了刘备等人。200年,刘备在徐州宣布反曹,这时有人向曹操告发了汉献帝密令董承之事。曹操就杀了董承和参与此事的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并将他们灭三族。接着,曹操领武士入宫,当着汉献帝的面,曹操用白练勒死了已经有身孕的董贵妃。曹操又借此屠杀了一批忠于汉献帝的臣子,还胁迫汉献帝废了伏皇后。最后,伏皇后和两个皇子连同伏氏家族都成曹操刀下之鬼。另外,曹操还不断剪除分散在各地的刘姓宗室诸侯王势力,如杀琅玡王刘熙等。
孔融 字文举,素有才名,曾得河南尹李膺的赞誉,号称俊秀。后任北海相,兴学举贤,颇有政绩,迁少府、迁太中大夫。孔融个性独立,不识时务,不把曹操放在眼里,经常讽刺、顶撞曹操。如有一次,曹操下禁酒令,孔融就上书取笑说夏桀和商纣因女色而亡国,何不下令禁止人们结婚呢?之后,曹操战败袁绍,将袁绍的儿媳甄氏许配给儿子曹丕。孔融又写信杜撰、讽刺说周武王打败商纣,把妲己赐给了周公。另外,由于太尉杨彪与袁术是姻亲,曹操为泄私愤要杀死杨彪。孔融当面指责曹操滥杀无辜,甚至上表要求为汉献帝划一块王畿之地,企图削弱曹操的权力,这些使曹操恼羞成怒,积恨在心。光禄勋郗虑与孔融不和,曹操便授意郗虑与丞相府属吏路粹等罗织孔融罪状。208年,曹操便给孔融加上“有讪谤之言”的罪名,将他杀害,并灭其族。孔融妻及年仅七岁、九岁的一对儿女也被曹操滥杀。
崔琰 字季珪,本仕袁绍,为骑都尉,曹操败袁绍后归降,为别驾从事。他为政清廉,常有诤言,受到朝士的尊重,魏国初建,迁任尚书,力主册立曹丕为太子。表面上,曹操对崔琰十分“敬惮”,内心却存有戒备。崔琰曾向曹操推荐了钜鹿人杨训,后曹操为魏王,杨训发赞表,述盛德。崔琰看到后,便写信给杨训,谈到时局“会当有变”。不料被人告发,说崔琰“傲世怨谤”。曹操也大怒,认为“会当有变”意指不逊,于是将崔琰处以徒刑下狱。后来,曹操又派人去监狱探视,回来报告说崔琰还是心怀不满,不肯改过,曹操就将崔琰赐死。另一位同僚毛玠也受到牵连,被免除官职,死于家。(www.daowen.com)
荀彧 字文若,有王佐之才,曾在袁绍手下做事,见袁绍鼠目寸光,成不了气候,便改投奔曹操,先后任司马、侍中、尚书令、光禄大夫等职。荀彧多出奇谋,具有政治眼光,如曹操败袁术,占徐州,杀吕布,迎献帝于许都,降张绣,破袁绍,定辽东,取荆州、破马超,直至统一北方等,荀彧皆参与主谋。荀彧由是深得信任和重用,被曹操誉之为“吾之子房(张良)也”。荀彧还为曹操推荐了不少人才,其中包括荀攸、钟繇、郭嘉等,他们都先后成为曹操集团的中坚。建安十七年,曹操已不安于丞相、大将军之职,暗中策动官员给自己进国公、加九锡,并派人秘密探询荀彧的意见。当知道荀彧明确反对他晋爵魏公,加九锡后,便怀恨在心。当荀彧生病时,曹操派人给他送去空的食盒,这分明是君王赐死大臣的故技。荀彧明白曹操此时已容不得自己,便只好含冤自尽。
杨修 字德祖,太尉杨彪子,聪颖好学,又恃才傲物,官任丞相主簿,常能揣得曹操心意,又不知轻重地说出,使曹操相当恼怒。有一次,曹操梦中杀仆,送葬时,杨修对尸体说:“丞相并不在梦中,而是你在梦中啊。”曹操听到后,非常痛恨。杨修还与曹操三子曹植意气相投,力促曹植继承大业,每每为曹植准备好曹操的突然考问。曹操查出实情,感到杨修的存在会对曹丕的即位不利。尤其是有一次,曹军与刘备的军队在汉中一带对峙,进退两难,军心不稳。部下请示曹操夜间口令,曹操说了两字“鸡肋”。别人不解,只有杨修道:“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今僵持不下,进退不得,恐怕是要退兵了。”杨修还对身边的人说,你们可以收拾行李了。于是士兵都准备回师,军心被扰。曹操知道后,勃然大怒,只得退兵,并以“泄露机密”、“惑乱军心”的罪名,将杨修处死。
华佗 字元化,当时名医,精于方药、针灸,能治疑难杂症,善于用麻醉药替人开刀,还发明了“五禽戏”,以教人锻炼体质。曹操晚年患头痛病,听说华佗大名,便把他召来,针灸后症状得以改善。华佗告诉曹操,此病得慢慢调理,不可一蹴而就。华佗不愿做官医,又思念家乡,便向曹操告假回去了。曹操后来病又发作,便召华佗回来。华佗以妻子有病为推辞,久久不归。曹操又命地方官催促,华佗还是不肯回来。曹操派人前去查看,得知华佗妻子并未真病,勃然大怒,下令将华佗逮捕下狱,关入死牢。荀彧为之求情也未能解救。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名医,就这样死在了曹操的手中。临死前,华佗还烧毁了凝聚着自己一生心血的医书稿。如此一位于国于民都大有用处的名医,一旦曹操感觉对自己有不忠和威胁,那就只有被杀的结局。这时的曹操没有半点宽容之心,也根本不会顾及由此民族医学将受到怎样的损失,更不会思考有多少百姓的生命将无法挽救。后来爱子曹冲病重而亡,曹操才醒悟到华佗的重要,叹道:“我悔不该杀了华佗,白白送了这孩子的性命。”然而此叹息并非良心发现,乃是出于一己之私念。
被曹操杀害的士人还有不少,再如南阳娄圭,本是曹操旧交,只是在跟随曹家父子出游时说了一句“此家父子,如今日为乐也”的话,曹操便以“有腹诽意”而诛之。南阳许攸,也是曹操旧交,且在官渡之战中有功,所以与曹操相处时相当随便,不分场合时时相戏,甚至直呼曹操小名,曹操也不能容忍而杀之。一次军中缺粮,曹操为平息士兵对自己的不满,便借用管粮官的人头,将罪名加给死人。陈留边让,做过九江太守,博学有辩才,所著《章华台赋》行诵一时,为名士所推崇,只因说了几句侮辱不恭的话,就被曹操杀害。另外,曹操还因儿媳妇衣着艳丽而逼其自尽,并迁怒于其家族。曹操更可以随意杀害无辜的近侍和姬妾,如某姬妾因没有及时叫醒他而被捧杀。
曹操时能“唯才是举”,爱才重才,遇事能群策群力、多谋善断、知人敢任,这是他能有所成功的原因,但并不能说明这样的政治家就值得人们去尊敬。因为曹操的用人标准完全是以自己的需要而决定取舍,绝非只要是人才他都会爱惜。综观曹操一生待人处世之道,无不打上权谋、利害的印迹。在曹操看来,可杀之时,就是无罪也可虐杀,不宜杀之时,就是有重罪也应放一马,所以曹操有时显出难得的“至仁待人”、“不念旧恶”,与其善察利害的审时度势及精于权术的恩威并用相关,充分演绎出了一个政客的狡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