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社会责任的承担与重要性

社会责任的承担与重要性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履行社会责任是社会发展对所有企业的共同要求。中国国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在实现利润之外,应该且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中国国有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的承担与重要性

履行社会责任是社会发展对所有企业的共同要求。由于国有企业特殊的产权属性,社会责任是天然内化于国有企业的根本属性,是国有企业的天然职责和基本义务。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是“用国家的名义装饰起来的”[47],“没有私有财产控制的私人生产”[48],“无论向股份公司和托拉斯的转变,还是向国家财产的转变,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49]。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政策都是听从资本的使唤,当它弱小时,实行重商主义,当它遇到危机时,又要求政府拯救和保护,实行凯恩斯主义,各种形式的国有化开始涌现;一旦国有企业或国有经济阻碍了它的利益时,它便又要求自由市场,私有化变成国家利益向私人垄断利益转移的手段。总之,国有化和私有化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目标,资本主义的国有企业形成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私人垄断资本获取高额利润,而不是为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当然社会福利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中国,发展国有经济不仅仅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更是为了消除生产资料的“资本本性”,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直接占有,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关系基础和物质基础。正因为如此,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中国国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决定了国有企业必须在实现利润之外,应该且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国有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上,曾经出现过两个极端:在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制以前,国有企业与社会一体化,“企业办社会”,导致企业负重前行,效率低下;国有企业改制以后,企业由“办社会”转向“创利润”,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企业创造的利润绝大部分留存在企业,社会没有同步分享,引发民众的强烈不满。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布的2009—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均显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显现出明显的企业性质差异,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始终领先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2009年,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为30.6分,民营企业为17.9分,外资企业为12.1分;2010年,国有企业为28.9分,民营企业为13.9分,外资企业8.1分;2011年,国有企业为31.7分,民营企业为13.3分,外资企业为12.6分。但是,国有企业在社会责任的承担上与公众的期待仍有一定的差距,仍有改进的空间,应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关系基础和物质基础、提升全民福祉为宗旨,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引领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等方面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中国国有企业首要的社会责任。资本最根本的本性就是追求价值增值,“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50]。由于资本对最大利润的追逐,必然“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51]。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资本在世界市场上更加畅通无阻,它会驱使政府利用各种手段使那些实行市场保护的国家对外开放,其目的“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52],以其强大的实力和竞争力,蚕食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面对跨国公司咄咄逼人的进攻与鲸吞蚕食,那些弱小的碎片化的民营企业无法形成抗衡力量。因此,现实的选择只能依靠国有企业,以“国家垄断”来反抗“跨国资本垄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企业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国有经济应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绝对控制力,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国有企业要理直气壮地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如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科技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等。在自然垄断行业,我们已经走过弯路,比如,近年来稀土问题上,我国由于放松了管制,内部恶性竞争,稀土资源长期处于乱开采、贱价卖的困局,2009年,中国稀土储量为3600万吨,占世界36%;产量则为12万吨,占世界产量的97%。日本83%的稀土来自于中国;美国的稀土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的稀土储量为1300万吨,占世界13%,产量为零。美国、日本等进口的稀土更多的是用来储备。稀土问题上的教训告诫我们,在战略资源上,必须由国家进行垄断,否则就会危及我国的经济安全。

引领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GDP总量由1981年的3880亿元上升为2010年的397983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较为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发展方式亟待转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总体思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也提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两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和核心是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承担着提升社会整体福利及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重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近年来,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更加注重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自主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较强的核心竞争力。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部由中央企业获得。2005年至2008年,中央企业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7项、二等奖202项,分别占该奖项的52%、27.4%。在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64%是在中央企业。中央企业申请专利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07年底,累计拥有有效专利45547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5681项。“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和“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工程成为我国自主创新、集成创新的典范。在我国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奥运场馆建设等重大工程中,中央企业技术创新成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53]国有企业除了引导科技创新外,还应主动承担起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责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据报道:我国是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世界银行列出的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我国就有16个。国家环保部在2010年7月的一份报告中指出,2010年比上年的环境事故增加了一倍,仅上半年就发生了102起重大和比较重大的环境事故。目前,我国空气、水体和土地的污染已经很严重或比较严重。由环保部监测的440个城市中,几乎半数出现了酸雨;有70%的河流、湖泊受到严重污染,包括长江、黄河等重要河流,以及全国第三、第五大湖的太湖、巢湖等。目前,我国只有49.3%的水源可以饮用,26.4%的水源完全不适合饮用,只能作为工业用水”[54]。(www.daowen.com)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一定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基本生产关系也在客观上制约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55],在这个“绝对规律”的驱使下,资本家们是不会主动地顾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只要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各种生态灾难就会自始至终存在。只有当人类成为自身社会结合的主人,他们才能够真正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56]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国有企业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它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要起到带头表率作用,尤其是资源型的国有企业更应当主动承担起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责任。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当前,贫富差距严重、社会分配不公严重困扰着中国。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诉求从未像现在这样强烈。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从不抽象谈论公平正义。他们认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公平正义观,同一时代的不同社会集团有不同的公平正义观。“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在普鲁士的容克看来,甚至可怜的专区法也是对永恒公平的破坏。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57]我们要求的公平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是以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为衡量尺度的现实的公平。

我国贫富差距近年来迅速扩大,原因究竟是什么?二元城乡结构、地区发展不平衡、部分行业垄断、再分配调节滞后等都是重要原因,但正如著名的经济学家刘国光所指出的:“所有制结构上和财产关系中的‘公’降‘私’升和化‘公’为‘私’,财富积累迅速集中于少数私人,才是最根本的。”[58]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最大的不同是,马克思从不抽象地就分配谈分配,而是把分配关系看作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关系的产物,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所有制决定分配制,财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59]生产条件的分配包括生产的物质条件和生产的人身条件的归属,反映的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物质条件(资本和土地等)属于资本家和地主所有,他们凭借资本和土地得到利息和地租,劳动者只享有生产的人身条件(劳动力),他们凭借自己的劳动获得工资。要消灭不平等,就要消灭产生不平等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离开财产的分配而只绕着收入分配兜圈子,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