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影视剪辑的循序渐进原则与轴线规律

影视剪辑的循序渐进原则与轴线规律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视剪辑是指从一个或几个事件中选择视频片段,经过合理的剪辑组合,形成有意义的序列短片。因为在进行影视拍摄时,景别的变化需要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变换不同视觉距离镜头,这样可以造成顺畅的连接。如果不遵守轴线规律,就会产生越轴,又称离轴。

影视剪辑的循序渐进原则与轴线规律

影视剪辑是指从一个或几个事件中选择视频片段,经过合理的剪辑组合,形成有意义的序列短片。如将一些特写镜头组合起来,使其形成有一定意义的短片,或者将相关镜头放在一起,使之产生对比,使这些视频镜头产生某种意义。总之,对视频进行组合编辑,就是为了简洁而有效地讲述故事。剪辑设计,是为了镜头的组合及其过渡变得简单有效。对视频剪辑的基本手段分为三种,分别是组合(将不同镜头组合在一起,使之产生某种意义)、删节(对视频素材进行删减,选择保留最能传达视频内容本质的镜头)、修改(修订改正视频后期剪辑中的一些不合理镜头,从而保证整部影视作品的流畅)。

无论是什么样的影视作品,都是由一系列的镜头按照一定的排列次序组接起来的。这些镜头之所以能够延续下来,使观众能从影片中看出它们融合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那是因为镜头的发展和变化要服从一定的规律,要遵循相应的原则。

在进行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影视作品镜头遵循基本的组接原则

镜头组接的基本原则是突出强化被摄主体的本质特征,引导人们加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增强艺术感染力。这些活动画面组接原则主要有镜头长短的选择、运动画面的匹配原则,以及画面组接符合生活逻辑、思维逻辑、艺术逻辑等。

首先要符合生活逻辑。所谓生活逻辑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在时间、空间上连续的纵向关系和事物之间各种内在横向逻辑关系,诸如因果关系、对应关系、冲突关系、并列关系等。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在不同地点拍摄的镜头按照一定的生活逻辑组接在一起,用来表现一个统一的生活空间就是很好的实例。但如果缺少对整个空间环境的交待,那么组接后的画面将失去生活真实感。

其次要符合思维逻辑。人们观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过程。通过对不同景别、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长度、不同速度、不同色调等镜头的叙事和表意,使人们产生各种不同的视觉感受和连续思维。通过镜头组接,可以有效伸缩相应的时间和空间,有助于突出主体,增强视觉感受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最后要符合艺术逻辑。影视作品拍摄镜头的组接是以视觉语言的蒙太奇表现形式作为切入点的制作过程。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制作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叙事,而且是为了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达主题内容所需要的某种意境情感,即表意功能。例如镜头越来越短,切换越来越快,可以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两组镜头的频繁切换可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等。

除此之外,镜头组接时还要根据提纲选择最能说明主题的镜头,与主题无关的镜头再好也不要;根据段落层次和情节需要,安排好镜头主次先后;处理好片头与片尾,开头要吸引人,结尾要画龙点睛;整体结构协调、通顺、新颖、流畅等。

由此可见,镜头组接不是随意的,必须合乎逻辑,合乎事物发展的逻辑,合乎认识和思想的逻辑,符合生活逻辑,符合观众的思维方式和影视表现规律。影视作品要表达的主题与中心思想要明确,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确定观众的心理需求,即逻辑上应选用哪些镜头,怎样将它们有机组合在一起。

2.景别变化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般来说,拍摄一个场面的时候,景别的变化不宜过大,否则就不容易连接起来。与此同时,在景别变化不大情况下,如果拍摄角度也没什么变化,那拍摄出的镜头也不容易组接。因为在进行影视拍摄时,景别的变化需要遵循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变换不同视觉距离镜头,这样可以造成顺畅的连接。如前进式镜头,这种叙述镜头是指景物由远景、全景向近景及特写过渡,用来表现由低沉到高昂向上的情绪及剧情的发展;后退式镜头,这种叙述镜头是由近到远,表示从高昂到低沉、压抑的情绪,在影片中表现由细节扩展到全部;环行镜头,是把前进式和后退式的镜头结合在一起使用,由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再由特写——近景——中景——远景,或者反过来运用,表现情绪由低沉到高昂,再由高昂转向低沉,这类镜头一般在影视故事片中较为常用。

在镜头组接的时候,如果遇到同一机位,同景别又是同一主体的画面是不宜组接的。因为这样拍摄出来的镜头景物变化太小,一幅画面看起来雷同,接在一起好像同一镜头不停地重复。另外,这种机位、景物变化不大的两个镜头接在一起,只要画面中的景物稍有变化,就会在人的视觉中产生跳动或者好像一个长镜头断了好多次,有“拉洋片”“走马灯”的感觉,破坏了画面的连续性。如采用重拍的方法显得浪费时间和财力。为此,在可行的情况下,可适当采用一些过渡镜头,让表演者的位置、动作变化后再组接,这样组接后的画面就不会产生跳动、断续和错位的感觉。

3.镜头组接遵循轴线规律原则

轴线是由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对象之间关系所形成的一条假定的直线。镜头组接过程中,画面经过分切,使观众在观察、认识事物的方向、角度、空间、时间顺序等方面产生一定的间断。为了能使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形成统一、完整的空间概念,在镜头组接时必须合理安排画面空间的方向性,遵循轴线规律。所谓轴线是在影视作品拍摄、后期剪辑组接过程中,参考的一条无形的线,并不显示在影视作品画面上。(www.daowen.com)

按照不同的需要,可以把轴线分为三类:一是运动轴线,是依据被摄对象的动作方向所形成的一条假想直线。这条轴线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主体物的运动情况变化的。二是方向轴线,是依据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所形成的一条假想直线,人物在所处位置进行小范围的运动,不会影响到轴线的相对稳定。三是关系轴线,是依据被摄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形成的一条假想直线,这条轴线的产生是源于两个人物之间的交流。无论二者正对还是背对彼此,可根据其头部的位置确定轴线。换句话说,关系轴线与人物的视线无关,只与二者头部相对位置有关。

在表现同一场面中的相同主体时,其组接的分切镜头除特殊情况外,机位应保持在轴线的同一侧,即180度内。这样,摄影机的角度无论怎样变换,将所拍摄的不同视角的镜头组接起来后,都不会在画面上造成方向上的混乱。遵守轴线规律来组接镜头,可以保证人物行动和位置关系始终清楚、明确。如果不遵守轴线规律,就会产生越轴,又称离轴。越轴便会改变镜头所处的空间关系,产生一种画面突变,从而造成对人物动作、位置、时空描述上发生混乱。比如,第一个镜头是站在铁轨左边拍摄的火车行驶过来的场面,下一个镜头是站在铁轨右边拍摄的另一辆火车行驶过来的场面,这两个镜头组接到一起,观众会感觉莫名其妙,不知道火车到底是从哪边过来,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身处哪边。因而主体物在进出画面时,需要注意拍摄与组接的总方向,要从轴线一侧进行。否则,两个画面组接在一起,主体物就要“撞车”,以致会产生“跳轴”现象。

4.镜头组接遵循画面连贯性原则

镜头组接要遵循“动接动”“静接静”的规律。两个在视觉上有明显动态镜头的连接方法,是紧紧抓住各种动的因素,如人物的运动、景物的运动、镜头的运动来衔接镜头,可以使衔接在节奏上流畅自然,简称为“动接动”。如果两个画面中的主体运动是不连贯的,或者它们中间有停顿时,那么这两个镜头的组接,必须在前一个画面主体做完一个完整动作停下来后,接上一个从静止到开始的运动镜头,这就是“静接静”。“静接静”镜头组接时,前一个镜头结尾停止的片刻叫“落幅”,后一镜头运动前静止的片刻叫“起幅”。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组接,同样需要遵循这个规律。如果一个固定镜头要接一个摇镜头,则摇镜头开始要有起幅。相反一个摇镜头接一个固定镜头,那么摇镜头要有“落幅”。否则,画面就会给人一种跳动的视觉感。

5.镜头组接遵循画面长度适宜原则

在拍摄影视作品的时候,每个镜头的停滞时间长短,首先是根据要表达的内容难易程度、观众的接受程度来决定的;其次还要考虑到画面构图等因素。如由于画面选择景物不同,表现画面的内容也不同。远景、全景等镜头范围视野较大,画面所包含的内容较多,观众需要看清楚这些画面,所需要的时间就相对长些。而对于近景、特写等镜头视野较小的画面,所包含的内容较少,观众只需要短时间便可看清,所以画面停留时间可短些。

另外,一幅或者一组画面中的其他因素,也对画面长短起到制约作用,如同一个画面亮度强的部分,比亮度暗的部分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如果该幅画面要表现亮的部分时,长度应该短些,如果要表现暗的部分时,则长度应该长一些。在同一幅画面中,动的部分比静的部分最先引起人们的视觉注意。因此如果重点表现动的部分时,画面要短些;表现静的部分时,则画面持续长度应该稍微长一些。

6.镜头组接遵循影调色彩统一原则

在镜头组接中,影调和色彩的准确表达是摄影艺术表现力的重要一部分。影调是指针对黑的画面而言的,黑的画面景物,不论原来是什么颜色,都是由许多深浅不同的黑白灰层次以及组成软硬不同的影调来表现的。对于彩色画面来说,除了一个影调问题外,还有一个色彩问题。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画面组接,都应该保持影调与色彩上的一致性。[7]如果把明暗或者色彩对比强烈的两个镜头组接在一起(除了特殊的需要外),就会使人感到生硬和不连贯,从而会影响内容的顺畅表达。如在影片《断臂山》里,棕色的欧尼斯、蓝色的杰克以及蓝天、白云、绿树。在断臂山里一直是冷色系,但色彩明快清透,所以并不让人觉得冷,反而是一种清爽舒心。杰克开着红白相间的卡车来见久别的欧尼斯,两人之间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红色,不是一整辆都刷满红漆的卡车所带来的强烈喜悦,而是被白色削减了冲击力的红。这些许鲜明的红色,穿插在冷色系中,映衬着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调:一些温暖,淹没在贯穿全片始终的冷色调中,意味着注定是场悲剧。再如《大长今》这部作品,给人印象深刻的色彩,是宫女服饰中的深浅不一但却同样鲜明出彩的红色、绿色、蓝色,穿梭在红墙绿树之间,还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满树火红枫叶,无不令人赏心悦目、欣然神往。

7.镜头组接遵循节奏规律统一原则

费尔德曼兄弟在《电影动力学》一书“电影中的节奏”一章里,写道:“节奏可以规定为一定的若干段落在时间中的准确的更替。在诗里,节奏产生于重音音节和非重音音节的周期性更替。在舞蹈中,节奏产生于各种舞步的变化。至于在电影里,节奏则是在蒙太奇过程中造成的。”节奏在一部影视作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节奏处理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观众欣赏的兴趣和作品的成败。影视作品的题材、样式、风格,以及情节的环境气氛、人物的情绪、情节的起伏跌宕等,是影视作品节奏的总依据。影视作品节奏除了通过演员的表演、镜头的转换和运动、音乐的配合、场景的时空变化等因素体现以外,还需要通过影视后期组接手段,严格掌握镜头的长度和数量。整理调整镜头顺序,删除多余的枝节才能完成。也可以说,剪辑节奏是影视作品总节奏的最后一个组成部分。

处理影视作品的任何一个情节或一组画面,都要从影视作品表达的内容出发。如果在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里,用了快节奏的镜头转换,就会使得观众觉得突兀跳跃,心理上难以接受。然而在一些节奏强烈、激荡人心的场面中,就应该考虑到种种冲击因素,使镜头的变化速率与观众的心理需求一致,来调动观众的情绪,从而达到吸引观众欣赏影片的目的。

以上是在影视作品的后期剪辑制作中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在实践过程中,要灵活运用这些规律和原则,将技术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提高影视后期制作与创作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