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活动是一种积极的活动,视觉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它不仅对那些能够吸引它的事物进行选择,实际上它是对看到的所有事物进行选择,并产生不同心理作用。苏联美学家M.图洛斯卡娅认为“运动永远是越来越接近事实,下一阶段总是比前一阶段更真,更接近现实”。[4]而这种运动是通过心理、认知和视觉各方面来实现的。
互补色理论是德国生理学家埃瓦尔德·黑林(Ewald Herring)于19世纪50年代提出的互补处理(Opponent Process)理论。认为人眼中有三对互补色处理机制,三对互补色是:蓝黄、红绿、黑白。每一对中两种不能同时出现,两种互补只能有一种出现。三对互补机制输出的信号大小比例不同,人眼的色觉就不同。黑林提出这种理论是因为受到颜色负后象现象的支持。颜色负后象现象比如,长久注视红花之后,再观看白色背景,会看成青色的花。先注视红花上的“十”字半分钟,再看白纸,白纸上就会隐约显示出青色的花来。如果花是黄的,白纸上就会显示出蓝色花。如果花是绛色,白纸上会显示出绿色花。按照黑林的意思,红绿是一对互补色,黑林说的“红绿”是现在所说的红青、绛绿,或一对介于两者之间的互补色。用黑林的理论可以这样解释负后象现象:当人眼长久注视红色时,“红绿”(红青)机制中性点向绿色方向偏移,以至白色变成“绿色”(青色)。因此,在影视剪辑中,剪辑点的选择也要基本遵循这种静态幻觉的规律。
2.遵循间歇运动中的完形心理学理论
完形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是探讨人类对于图像的认知反应的一种学问,它于20世纪初发源于欧洲,主要研究人类知觉与意识上的问题。一般而言,完形心理学视心智历程和结构为心理学的内涵,来分析了解人类如何对于视觉刺激产生视觉上的认知概念。此学派在国内有人以“完形”称呼,也有人以其发音直译为“格式塔”心理学。
完形心理学派认为人类对于任何视觉图像的认知,是一种经过知觉系统组织后的形态与轮廓,而并非所有各自独立部分的集合。即部分之总和不等于整体,因此整体不能分割,整体是由各部分所决定。反之,各部分也由整体所决定。由此推论,人们在欣赏一幅图画或一幅摄影作品时,画面里的每一部分形成了各自独立的视觉元素,如果想让观者留下深刻的视觉认知,元素与元素之间必须彼此产生某种形式关联。人类的认知系统,把原本各自独立的局部信息串联整合成一个整体概念。
用完形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电影的话,就是间歇运动可以形成连续的运动感觉,而视觉暂留的特点可使镜头保持流畅。当导演或者编导在摄制影视作品时,需要把握这个“整体”关系,注重内部彼此之间的关联来构建一个合情合理并且真实的“整体”。完形理论在影视剪辑中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即便是中间的过程部分有所省略,观众也会根据自身的经验将剪辑省略的部分补足。
在任何一个视觉段落中,能否把其中的几个视觉元素连接起来,取决于这些元素之间是否存在知觉上的某种关联性。为了找出元素间并不真实存在的关联性,完形心理学派提出了若干著名的原理及法则,被称为完形法则。
人的各种视觉元素在进行综合组织的时候,会遵循六个公认的原则,也就是六个完形法则:接近性、相似性、合拢性、连续性、共同归结、异质同形。
(1)接近性完形法则的运用
接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视觉元素越接近,它们被看成一组、一种图形或者一个整体的可能性就越大。接近性主要应用于剪辑镜头的选择和画面空间的排列。根据视觉的接近感,可以通过景别的变化来实现这种接近性。人类对于任何视觉图像的认知,是一种经过知觉系统组织后的形态与轮廓,而并非所有各自独立部分的集合。根据这一理论,可以在实际的剪辑中合理地控制时间。
(2)相似性完形法则的运用
借助色彩、形状、大小、质感、位置、方向或运动的相似性,将各个分散的镜头编织在一起,这是电影电视中把不同时间和地点拍摄的镜头剪辑在一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在《魔法师的学徒》电影中,恶狼扑向男主人公情节中,将三个独立镜头组合在一起,运用完形法则的相似性,制作出了魔术般的戏剧化效果。(www.daowen.com)
(3)合拢性完形法则的运用
接近的线条和形状,往往被看作并记忆为完整的个体。人的心理过程,常常可能通过事件表现出合拢性。比如人在慌张逃跑时候的恐惧感,甚至会通过追逐者和逃跑者的情绪和行为反映出来,便构成了让观众紧张甚至恐惧的完整情节。正如短片《敏感事件》中男主角追杀女主角的情节,镜头分别拍摄男女主人公的行动,通过女主角踉跄的步伐、害怕的神态与男主角阴郁冷漠、咄咄逼人的气势交叉剪辑,配合紧张压抑的音响效果,穿插闪回特效,营造出被追杀时紧张、恐惧、命悬一线的氛围。影片在处理这一情节时,有选择地截取了表现紧张氛围的镜头,缩短了镜头的时间,将现实中冗长的过程压缩得简短紧凑。这种剪辑技法,丝毫未使观众感到突兀而难以理解,反而激发了观众身临其境的紧张情绪,一个并不完整的过程经过观众视觉心理经验的补充,使观众产生完整叙事的联想及相关感觉。
(4)连续性完形法则的运用
连续性法则即自动把零散、破碎的镜头片段,按逻辑或经验串联并组接起来,可用于画面在时间上的安排,以增强视觉元素或物体间的某种组合,增强影视作品剪辑的流畅性。作为剪辑的最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把破碎的时空缝合起来使之连贯,这就要求镜头与镜头之间所有的动作、位置、色彩、线条、音乐等都必须有一定的连续性。
(5)共同归结完形法则的运用
影视作品剪辑中,凡是那些功能、运动或变化相一致的视觉元素,往往较容易被联系在一起,并看作是一种图案或运动。在剪辑中,一个人、一件事物、一个场景,用不同景别角度的镜头进行表现,也是一种共同归结。镜头的剪辑和声音变化的同步,可以增强视觉与听觉在体验上的一致性。例如在影片《警察故事》中,表现成龙从商场顶楼顺着吊灯跳下的场景中,为了强调动作的惊险,导演将跳下的这一过程连续用不同景别、不同角度重复剪辑,将动作细部通过共同归结方法很好地表现出来,显然使观众从多角度、多景别获得了紧张刺激的观影感受。
(6)异质同形完形法则的运用
异质同形法则表明,用不同手段记录的各种过程在结构组织上,依然是相似的。比如用手去触摸一个光滑的表面,会让人感觉它是光滑的。因为大脑功能和感觉之间的形式与关系都是相同的。如果将表面加以适当的照明,并把它拍摄下来,看上去也会有光滑感。
异质同形法则所要呈现或表现的内容比所用的表现手段更为重要。因为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考虑到影视作品的内容表达以及作品结构上的相似性。通过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段,进一步增强并优化视觉与听觉的效果。例如,在影视作品《三岔口》的追逐戏中,为了表现追逐的紧迫感,在视觉表现方面,导演将两位男主人公的“追”与“逃”快速交叉剪辑,通过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等多种景别表现不同角度的追逐。在画面视觉表现方面,该部作品的剪辑显得明快流畅,紧迫感十足;在听觉表现方面,明快的画面配合紧张的音乐,更加彰显了紧迫感。在影视作品中类似这样调动不同的视听元素,来表达同一效果的例子不胜枚举,这种殊途同归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叠加效应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异质同形的艺术功效。
利用完形法则理论,可以把原本冗长拖沓却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镜头合理地缩减,在不影响表意和观众理解的前提下,在最短的时间内,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完形法则完全来自于人内心形成的行为习惯,而这种心理补偿是影视剪辑中最重要的原理。因而,无须把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的每一步都记录下来,只需要记录其行为动势方向、关键位置、事件要点,就能间接体现出人物整个行为流程,因为观众会在大脑中自动补齐缺失的过程,而这些要素就是影视后期流畅剪辑的必要条件。[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