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影视剪辑如何遵循似动现象规律

影视剪辑如何遵循似动现象规律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电影、动画片就是利用“似动现象”拍摄和放映的。生活中,似动现象也可以通过魔术来验证。当间隔在1/15秒时,人们会把它们看成是一条白光在一个直觉范围内作往返运动,这就是“似动现象”,也就是说把本来不动的东西,知觉为运动的了。似动现象主要是由视觉后象引起的。

似动现象(Apparent Motion),是指人受到瞬间两点视觉刺激而产生的运动幻觉,是一种运动知觉现象。这一现象很早就被发现了,但对其产生原理的解释在1912年才由德国实验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马克斯·威特汉默(Max Wertheimer)揭示。他发表了《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一文,提出了人的运动知觉的基本规律——一种通过视觉产生运动假象的“Phi现象”,即“似动现象”。[1]

电影、动画片就是利用“似动现象”拍摄和放映的。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当物体在空间位移的时候,人们的感官能感觉出这种位移,这叫作运动知觉。人们感知了这种运动,就会在自己的头脑里留下相应的表象,表象是人脑对以前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当人们看过火箭在长空呼啸而过,就会在头脑里留下“火龙升天”式的轨迹,这便是人的心理似动现象所起的作用。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经验愈丰富,他的心理似动现象——即通过外在运动捕捉内在运动的能力就愈强。

1832年,比利时物理学家约瑟夫·普拉托(Joseph Plteau)制作了一个装置,他把它叫作“诡盘”(Phenakistiscope)。[2]它有一个旋转圆盘,圆盘上面绘有若干连续的略有差异的画面,透过一条狭缝观察,便产生了连续运动的错觉。他认为错觉的原理很简单:如果一些形状和位置渐次、略有差异的物体以非常短暂的间隔足够近地呈现给眼睛,它们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影像将会相互结合,而不是相互混扰,人们将会相信看到的是一个单一物体在逐渐改变着形状和位置。

法国电影学家乔治·萨杜尔(George Sadoul)在《世界电影史》中提到,是普拉托最早提出了现代电影的原理,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普拉托提出了放映或观看电影的基本规律。对于视觉系统来说,电影中的运动是真动。换言之,电影的似动被人类的视觉系统误认为了是真动。[3](www.daowen.com)

这样,在数字影视剪辑过程中,应知道怎样做到对剪辑原则的立与破。变化速度越快,感觉越流畅;相反,画面差异越大,变化速度越慢,感觉越跳跃,即画面前后帧的相似度及变化速度与流畅感成正比。当然,影响影视剪辑视觉效果的因素还有很多,有视觉上的、听觉上的、心理上的,还有情绪上的。

生活中,似动现象也可以通过魔术来验证。通过处理好前后画面相似度和速度上的关系,可以将一个苹果变成两个苹果。由于似动现象就是一种运动知觉现象,而12帧是形成似动而不出现“停顿”的人眼知觉的临界时间,所以只要将第一个画面与最后一个画面的间隔时间缩短到12帧以内,就会出现“一变二”的魔术般效果。

在银幕或荧屏上的人或物活动与真实生活中,之所以让人感觉没有什么差异,主要在于摄影时,一个连续5秒的运动,摄影机要拍120次,产生120个画面。依动作顺序,任何两张邻近的画面动作上都有细微的差别,在放映时,每秒也开闭24次,画面每秒钟在银幕上亮相24次。放映机开时,银幕上出现画面,放映机闭时,银幕上就是暗的,这样一个小时的电影,银幕上暗的时间接近半个小时。然而,没有一个人感觉到明暗的交替,人们所看到的是连续展现的画面,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人们认知上的一种似动现象。如果在银幕上放映一条竖光带,间隔一会儿再闪现一条横光带,这两条光带形成一个90°的角,随着两条光带先后呈现的时间间隔的不同,人的知觉结果也不同。间隔大于1/5秒,人们看到两条相续出现的光条;而间隔小于1/30秒,人们就会觉得两条光同时连续地亮。当间隔在1/15秒时,人们会把它们看成是一条白光在一个直觉范围内作往返运动,这就是“似动现象”,也就是说把本来不动的东西,知觉为运动的了。电影摄制和放映时每秒钟24次间隔,就使静止的画面产生了动感。似动现象主要是由视觉后象引起的。由于外界刺激物引起的感觉并不随刺激物的消失,往往会保留短暂的时间,这叫“感觉暂留”。刺激不再作用时,还保留着的感觉叫作“后象”。后象有正负两种。长时间地注视一支亮着的日光灯,闭上眼睛后有一条黑色的现象,而瞥一眼日光灯立刻闭眼,这个光点好像在眼前闪现,前一现象为负后象,后一现象为正后象。似动现象就是正后象的结果。利用视觉的似动现象,进行同步摄影和放映,使人们从银幕中感受到真实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