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数字化进程下的影视剪辑:解析历史与未来发展

数字化进程下的影视剪辑:解析历史与未来发展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传统的影视剪辑由于技巧及手段的不同,而造成剪辑理念及制作技巧上的差异,但最终会因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而逐渐弥合,并不断呈现出趋同的态势。目前,在影视行业内,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数字影视后期制作因其资源具有共享、信号无损、操作简便等优势,而日渐占据了影视剪辑的主导地位。在数字影视剪辑过程中,可以迅速取用任何一个镜头,方便快捷,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数字化进程下的影视剪辑:解析历史与未来发展

影视艺术发展至今,已成为最普及、最重要的艺术门类以及人类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影视艺术的逐步发展、完善、成熟的过程中,科学技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不可忽视人文科学的决定性因素,它与人类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紧密相连。而影视艺术作品创作更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每一次科学技术上的突破,都会带来影视艺术上的一次进步,甚至是质的飞跃。据《2019年度电影市场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电影总票房642.66亿元,同比增长5.4%,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7.27亿,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亚马逊公司旗下的电影票房网站Box Office Mojo的数据显示,《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4部影片的票房都进入了全球年度票房排行榜的前20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1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大献礼电影齐聚国庆档,为观众呈现了“中国故事”的魅力,总票房超过50亿元,三部电影的高口碑,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电影无论是在制作上,还是在故事呈现上,都有新的进步。近年来,我国随时科技的迅猛发展,切实以更加精良的影视作品来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需求,把市场表现、观众口碑和专业评价结合起来,推动了我国影视作品可持续繁荣发展。未来,影视行业要更热烈地拥抱互联网、5G、大数据等技术,从而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

麦克卢汉曾经说过“技术即是媒介”。[1]不同的技术基础决定了影视后期剪辑的创新程度,剪辑技术的不断更迭不仅意味着剪辑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影视作品的剪辑理念和剪辑技巧。尤其是当影视剪辑进入数字时代之后,在数字非线性编辑技术平台上,影视剪辑更是进入到了“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阶段。同时,传统的影视剪辑由于技巧及手段的不同,而造成剪辑理念及制作技巧上的差异,但最终会因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而逐渐弥合,并不断呈现出趋同的态势。

目前,在影视行业内,随着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数字影视后期制作因其资源具有共享、信号无损、操作简便等优势,而日渐占据了影视剪辑的主导地位。对于影视剪辑方面的训练,一方面是镜头剪辑技巧的训练,即从视听语言的特征出发,训练如何做到上下镜头之间的匹配;另一方面就是掌握数字剪辑技术,能够熟练运用当前专业剪辑设备,切实根据数字影视影像的特点及剪辑技术,全面提高数字影视后期的剪辑制作与创作能力。

“剪辑”在英语中是编辑(editing)之意;在德语中是裁剪(schnitt)之意;在法语中是组合,即“蒙太奇”(montage)。在电影艺术诞生之前,蒙太奇作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的意思。影视理论家将其引申到影视艺术领域,作为影视语言符号系统中的一种修辞手法。中文“剪辑”可以理解为剪而辑之,含有德文、英文和法文中的“切断”“整合”“编辑”意思。当人们在汉语中使用外来语词“蒙太奇”的时候,更多的是指剪辑中的那些具有特殊效果的手段,如平行蒙太奇、结构蒙太奇、理性蒙太奇等。

非线性编辑系统由计算机平台,视(音)频捕捉、处理和回放的图像卡(声卡)及编辑、特技、动画、字幕软件三部分组成,用一台计算机替代了编辑机、特技机、字幕机、调音台、二维三维动画创作系统等诸多设备(如图1-1非线性编辑系统)。

图1-1 非线性编辑系统

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问世,它带来剪辑方法上的重大革新,是编辑技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数字影视非线性编辑系统通常是由计算机系统和数字专业板卡所构成,采用数字技术对视频和音频等信号进行分离、处理,达到理想合成效果的专业后期制作设备系统。在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对于“剪辑”的准确描述应该是:剪辑是一种主要用于影像组合的手段,它将模拟或虚构的时空关系,以一般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组合,以达到叙事、抒情以及表现的目的。

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集数字录像机、数字特技机、数字编辑机、多轨录音机、调音台、MIDI(乐器数字化接口,即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缩写)等设备于一身,几乎包括了所有的传统后期制作设备,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因此它能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界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点很多,诸如具有数字信号质量优质、数字资源融通共享、数字制作技术有机融合、有效节约投资资源等方面优越性。具体主要体现在:

一是素材实现数字化的信号处理。在这种系统中,影像首先被数字化(或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存入系统所在的计算机硬盘或其他数字存储媒介中。可以利用数据库对所有素材资源进行管理,提供功能齐全、机动灵活的资源管理和调用的方法。操作者可以随时以各种顺序储存、调用、处理和重放所有的影像。在影像采集、视音频输出、视频格式转换和特技生成时,会造成影像质量的损耗,但是只要按照技术规范操作,这些影像质量损失有限。一旦素材数字化后,对素材的拷贝就不会再有什么损失。

二是实现即时存放资源共享功能。由于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因而易于建构起互联网,便于实现特定区域内的资源共享,从而可以极大地扩充影像素材的来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影视后期剪辑效率。在数字影视剪辑过程中,可以迅速取用任何一个镜头,方便快捷,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非线性编辑的数字化特性以及系统的易扩充性,使之特别容易实现资源共享。如果建立了数字资源库,在一个电视台节目中心,甚至在全国范围的电视节目制作部门之间,很多节目素材可以共享,制作人员和制作技术也可以跨区合作,最终实现广域范围的数字非编资源的共享。因而,网络化也是数字非线性编辑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未来“5G+8K”将广泛应用于春晚节目、影剧院、演唱会、庆典活动、医疗健康、文教娱乐等方面的场景之中。2019年8月18日,由中国研发的全球首台“5G+8K”转播车(全球视音频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转播车)正式在北京海演落成启动,近14米长的转播车(如图1-2中国研发的全球首台“5G+8K”转播车启用),如同一个微缩电视台,除了传统的电视台拍摄、制作、传输、存储等各项功能外,更让人惊叹的是,这台转播车借助5G和8K两项关键技术,实现超高清视频的制作和传播。(www.daowen.com)

图1-2 中国研发的全球首台“5G+8K”转播车,集成2000余台(套)设备

这款全球首台“5G+8K”转播车,全车集成2000余台(套)设备(图1-3为全球首台“5G+8K”转播车,可进行全天24小时8K卫星直播),由北京新奥特集团、北京捷成世纪股份公司、北京星光影视集团、北京京东方科技集团、联想集团、富士康集团等共同研发,全车集成2000余台套设备,可进行8K卫星直播(8K视频产品分辨率为7680×4320,其像素总量约为3300万,为屏幕像素总量200万的1080P视频产品的16倍)。不仅画面极为清晰,还能最大程度还原真实色彩,并覆盖人眼的整个视域,使观看者产生无与伦比的更真实的临场感,同时为观看者带来更大的视野。未来将会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文教娱乐、安防监控、医疗健康、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行业领域。

图1-3 全球首台“5G+8K”转播车可进行全天8K卫星直播

三是解决多层影像数字合成问题。在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可以把数字影像画面剪辑和后期特技、字幕合成、音频制作等工作合并,从而大大提高影视后期制作的工作成效,有利于更加充分完整地展现影视作品的艺术风格。此外,影视剪辑可以在时间线上,进行并完成空间的分解和重组,切实解决多层影像数字合成的技术问题。如在影片《飞越长生》便完全是以数字化电影合成技术为基础,创造奇特的银幕视觉形象、创造出富有刺激性的特技效果。[2]这部影片的视觉形象极为夸张,如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人物梅德琳那扭曲的脖子、变形的头颅等特技效果;戈尔迪·霍恩扮演的人物海伦娜胸腔穿透的大洞和首身离异的效果;等等,《飞越长生》因数字影像合成技术所创造出来的富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震撼视觉效果,赢得了第六十五届奥斯卡最佳特别视觉效果奖。

四是有效保障影像的质量与效果。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操作平台的影视后期制作系统,集图像、音效、特技、字幕等工作于一个环境之中。在该系统使用过程中,影视作品修改的次数不会影响影像的质量,给影视编导带来了极大的创作空间与便利性,为提高影视整体编辑和制作水平,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它对利用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完成影视作品的艺术表达,使艺术创意和构思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真正体现出高新数字技术在影视作品后期制作上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五是影视后期制作手段灵活多变。数字非线性编辑具有进程随意性,制作过程中,可以反复修改其中的任意片段。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在使用非线性编辑技术进行影视作品后期制作时,不必按照拍摄顺序制作,可以先做中间内容,再做片头片尾,也可以先做片尾,再做中间内容,最后做片头,一切随制作人员的喜好,而且制作过程中允许随时修改已经制作好的片段。

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有利于不断提高影视作品的数字影视后期制作的质量与水平,简化影视剪辑工作流程。影视后期制作在视听艺术日臻成熟的今天,数字影视制作者在综合运用剪辑技术及技巧方面,能够充分把视觉艺术的相关元素与音响的相关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视听效果。目前国内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已经基本国产化,以中科大洋、索贝、索尼苹果、极速、SDI高清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国内厂家为代表占据了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一部影视剪辑艺术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观众对于视听语言的接受史。剪辑技术的进步,旧有模式的突破,新的语言方式的产生,通常以观众是否接受作为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在剪辑诞生的默片时代,鲍特、格里菲斯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电影大师,对剪辑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