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早期电影的女侠形象在国族主义视域下的探析

中国早期电影的女侠形象在国族主义视域下的探析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短短几年时间,一下子涌现出这么多“女侠”形象,这一现象值得深究。电影中的“女侠”形象也被蒙上了一层爱国与救世的工具性色彩,成了那个时代的形象代言人,抽象的历史阶段从而也变得具象可感。

中国早期电影的女侠形象在国族主义视域下的探析

自192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早期电影兴起了一股“武侠片”的创作热潮,茅盾曾这样描述当时中国市民阶层对“武侠片”的狂热程度:“《火烧红莲寺》对于小市民层的魔力之大,只要你一到那开映这影片的影戏院内就可以看到。叫好、拍掌,在那些影戏院里是不禁的。从头到尾,你是在狂热的包围中,而每逢影片中剑侠放飞剑互相斗争的时候,看客们的狂呼就同作战一般。”[26]这股热潮大约持续了五年时间,据《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不完全统计,1928—1931年间,上海大大小小约50家电影公司共拍摄此类影片近400部,约占全部出品影片的60%。据中国电影资料馆1960年所编的《中国电影总目录》的记载,这些影片共上映227部,其中1928年上映30部,1929年上映85部,1930年上映69部,1931年上映43部。如加上1932年上映的14部,共计241部。[27]

在这些“武侠片”中,以女性为主角的占据了相当的比例。据笔者统计,仅从片名来看就具有明显女性色彩的影片有:《女侠李飞飞》(1925)、《五女复仇》(1928)、《飞侠吕三娘》(1929)、《女大力士》(1929)、《红侠》(1929)、《女侠白玫瑰》(1929)、《浪漫女英雄》(1929)、《刀下美人》(1929)、《荒江女侠》系列(1930)、《关东女侠》系列(1931—1935)、《女侠黑牡丹》(1931)等。此外,还有很多“武侠片”也为中国电影史贡献了一批光彩照人的“女侠”形象,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胡蝶在《火烧红莲寺》系列中扮演的“红姑”,其他的还有《山东马永贞》(1927)中的马素贞、《儿女英雄》系列(1927—1930)中的“十三妹”何玉凤、《热血鸳鸯》(1928)中的蕙娘、《双剑侠》(1928)中的兰因、《江湖情侠》(1928)中的琼瑶、《关东大侠》系列(1928—1931)中的赵窈娘、《半夜飞头记》(1929)中的陈珊珊、《偷影蓦形》(1929)中的柳瑞芝柳瑞英姐妹、《海滨豪杰》(1929)中的毛姑、《甘氏两小侠》(1930)中的甘小蝶和吕四娘、《雌雄剑》(1931)中的崆峒派四女侠、《太极镖》(1931)中的莫秀珍、《七星刀》(1932)中的梅继芳、《杜鹊桥大破白云寺》(1932)中的李三姑李玉姑姐妹等。短短几年时间,一下子涌现出这么多“女侠”形象,这一现象值得深究。(www.daowen.com)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出于特定的意识形态语境,中国学术界将“武侠片”定性为庸俗的“宣扬封建迷信的落后产物”。随着近些年“重写电影史”的学术风气推动,此类影片在商业运作、电影技术、类型培养等方面的贡献被挖掘出来。除此之外,透过武侠文本的缝隙,我们还能破译许多现代社会文化密码,比如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性别地位的呈现方式等。在救亡图存成为主流话语的那个年代,女性成为男性知识分子想象民族国家的一个有效载体,渗透了男性想象的焦虑和欲望。电影中的“女侠”形象也被蒙上了一层爱国与救世的工具性色彩,成了那个时代的形象代言人,抽象的历史阶段从而也变得具象可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