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波地区的农事习俗:开犁、敬牛和养蚕禁忌

宁波地区的农事习俗:开犁、敬牛和养蚕禁忌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旧时宁波地区还有许多与农事生产相关的习俗。如在宁海一带,人们对农业生产非常讲究。宁波农民春节后第一天有“开犁”耕田习俗。对耕牛的爱护,形成宁波民众“敬牛”习俗。姚江区域一带,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三,许多村庄要举行“踢蚕花”庙会。在整个养蚕过程中,也有许多习俗与禁忌。每次眠分别称幼一、幼二、幼三、幼大。

宁波地区的农事习俗:开犁、敬牛和养蚕禁忌

如所周知,宁波所处的亚热带气候环境和“襟山带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宁波的水乡稻作文化。早在河姆渡时期,宁波地区的民众就开始从事稻作农业生产,考古工作者在大约400平方米的范围里,发掘出了大批的稻谷、谷壳、稻秆、稻叶等。其中有些稻谷保存相当完好,稻叶的脉络与根须十分清楚,谷壳基本上还是金黄色,甚至还有个别稻谷与茎叶连在一起的稻穗。考古工作者根据稻谷堆积的厚度及面积,推算出这些稻谷的总量达120吨左右。河姆渡考古发掘说明宁波地区稻谷栽培的历史至少已有7000年的时间。而河姆渡遗址大量耕作农具尤其是骨制耜的发现,标志着河姆渡文化耜耕农业的发展,河姆渡文化的稻作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奠定了宁波地区悠久的稻耕文明历史。

春秋时期,宁波属“春秋五霸”之一的越国属地,在越王勾践治理下,“句章”经济有所发展,尤其是随着人口增加、技术进步以及生态环境变迁,宁波农业生产有长足发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置会稽郡,其中鄞、、句章三县均属会稽郡管辖。西汉刘邦分封同姓诸侯王,宁波又置于吴国统治范畴,经济有所发展。魏晋六朝时期,宁绍平原开始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改良土地,“遏长川以为陂,燔茂草以为田。火耕水种,不烦人力。决泄任意,高下在心。举锸成云,下钑成雨,既浸既润,随时代序”[1]。水利工程的兴修,使得水稻种植面积有很大拓展。这一时期宁波人的主食结构中,稻米已逐渐占据主要的地位。应该说这是宁波农业生产发展的第一阶段。

隋唐以降,宁波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不仅行政区划基本成形,而且更是宁波农业发展与区域开发的重要时期,海塘防御工程建立,平原河网得以治理疏通,广德湖、东钱湖以及它山堰是该时期出现的重要水利工程。人口的迅速增长、农业技术的逐步提高,精耕细作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日趋成熟,宁波农业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水稻品种多样化,桑、麻、茶、甘蔗、果木蔬菜大量种植。尤其是席草,已成为唐宋明清乃至近代宁波的主要经济作物,“明州多席草”是唐宋时期人们的共识。席草是编织凉席的重要原料,席草的大量种植,使得明州“人业于织,著名四方,曰明席”[2],因其“所赢优于农亩”,因此“民以为业”。[3] 水稻和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与之相关的农业生产习俗也开始定型。

旧时宁波地区还有许多与农事生产相关的习俗。如过年时,农家备酒菜、香烛至田头祭祀田公、田婆,在牛棚祭牛神,答谢今岁保佑,祈祷来年丰收。正月初八夜拜仙姑,问年岁;正月十四夜,田头燃火把照蝗虫,高唱“我的田时没有虫”;春耕插秧前,备香烛至田头设祭,祈请土地神保佑。如遇病虫害,在田中央倒插粪缸扫帚驱逐稻瘟神,抬着“青苗菩萨”行“青苗会”以驱害虫;遇大旱,由族长率领全族男丁,冒烈日至龙潭求神龙赐雨等。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习俗均随农业科技的普及而渐渐消失。[4]

同时,历史时期宁波农业生产中也形成了许多生产禁忌。如在宁海一带,人们对农业生产非常讲究。每月初一、十五和甲子日、庚申日以及杨公忌日,农民不可挑粪、施肥;如果不知是忌日,已经挑粪上路,经人提醒,有一法可解,就是挑到地里后故意将扁担乱丢,丢得越远越好,说这是“小人不识法,神明不责罚”。挑粪路上碰到有人说“臭死了”,那得赶快挑回去,倒回粪坑里,据说这肥料如果施到田地里,就没肥力了。农人们必须记下芋艿下种的日期,记在板壁或墙壁上,以后每逢农历的这一天,不可给芋艿地施肥。所以一般在正月十五那天种下芋艿,因为农历十五日就是约定俗成不能挑肥的。宁海农民开秧门、拔秧也很讲究方向,忌太白金星值日之方位。收割时,不能说“介多,割不完”,“还没割到头啊”等言语,不可问“这丘田(地)有多少好收”等。还不可张望稻桶里谷物满不满。

农事习俗属于生产习俗重要内容。宁波农民春节后第一天有“开犁”耕田习俗。第一天插秧,称为“开秧门”。对耕牛的爱护,形成宁波民众“敬牛”习俗。年三十祭祀牛神;春耕前给牛喂豆饼,是谓“长补”;立夏,是牛的生日,这一天,让牛休息,擦洗并沐浴牛身,而后灌牛黄酒,喂牛鸡蛋,为牛欢庆生日。在鄞州,民间把牛称为“大王”,冬至后的严寒天气里,每天给牛喂热水和花饼,清明前后,还要给牛饮黄酒滋补。在宁海,当地人将四月八节作为牛的生日。这一天,宁海农民无论多忙,都要让耕牛休息,牵牛到水塘里洗澡,家家捣乌饭麻糍给耕牛吃,并准备好鱼、肉、豆腐香干、参腐、乌饭麻糍六盘菜肴及香烛到牛栏舍间,请牛栏公、牛栏婆,祈求他们保佑耕牛健壮有力。在北仑,清明这天,牛可以随意到任何一家田里吃芘花草子,主人家绝不埋怨干涉,认为清明是牛的“放青”日,理应如此。(www.daowen.com)

宁波境内种植桑树,历史悠久,先秦时期已经盛行种桑养蚕,成为旧时农户一项重要经济收入。种桑养蚕不仅形成对蚕桑的传统崇拜,更重要的是在宁波所形成的蚕桑崇拜生产习俗,如“马头娘”等蚕神崇拜、蚕花戏、扫蚕花地表演等。旧时农家在养蚕数月前就开始有意识地做准备。每当大年三十夜,主妇择取大木红炭数枚,埋于铜火熜内,至第二天新春初一不灭,俗称“蚕花火”。正月十四日,俗传为“蚕生日”,养蚕户皆炒糯谷为“孛箩花”,供于蚕房,以祭蚕太婆。元宵佳节乡村向来有舞龙习俗。在村中广场舞龙之时,龙灯上偶有“龙须”“龙鳞”等纸片抖落,围观妇女往往拥挤争抢,这就是所谓“抢蚕花”。姚江区域一带,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三,许多村庄要举行“踢蚕花”庙会。养蚕妇女集中于族中祠堂,摆上供品,点燃香烛,用小蔑爿包以彩纸作蚕状,称“蚕花”。祭后均各自将“蚕花”带回家中。以上这些象征性的“蚕花”求来之后,有的放置在灶君殿前,有的放在蚕架上,也有的贴在蚕房墙上,皆为祈求当年养蚕顺利,蚕壮茧大。

春日养蚕季节来临,婆嫂姑媳洗笾晒蚕具,刷洗蚕房。在整个养蚕过程中,也有许多习俗与禁忌。蚕刚从蚕籽中孵化出来时称“乌毛”。蚕一生要眠四次。而乡间俗称眠为“幼”。每次眠分别称幼一、幼二、幼三、幼大。第四次眠,不能叫“幼四”,因为“四”是“死”的谐音,故讳之。

蚕房内忌讳更多。蚕在笾上蠕动吃桑叶,不能叫“爬”而要呼“行”;蚕房内禁呼“蛇”“鼠”。到过产妇房中的人,称“落暗房”,也是不准进蚕房的。养蚕者须衣着整洁,不能涂脂抹粉,不可吃大蒜、酒类及异味食物,还不可敲击门窗,高声喧哗,避免惊吓蚕宝宝

蚕老之后,就要上蔟作茧,俗称“上山”。蚕山用干净稻草架搭,养蚕妇用夹筛将蚕担到蚕山上,过露天要用笠帽盖住,不可使蚕宝宝受惊。上山后,人们在门边放上铁器和镜子,据说能驱邪避雷。俗话说“麦要上仓,丝要上行”,只有当茧卖到茧行时,才能算一期蚕真正养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