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大哲学家叔本华说:“读好书的前提条件在于不读坏书,因为光阴似箭,生命短促。”在全球网络化的今天,信息的获取变得如此轻松便捷。大量的信息垃圾也早已堆积如山。选择,必然会陪伴着孩子一生的阅读。
当我们走进一座座现代化的图书馆,走进一座座迷宫般的书城,见到那满坑满谷的书籍时,既有对知识浩瀚无涯的感叹,又有对知识重压身心的不安甚至是恐惧。这些书,对于孩子而言,是否都有价值?究竟值不值得花费时间与热情去阅读它们?
每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应该选择最急需、最必要、最有价值的书;重质量,不盲目追求数量,避免“贪多嚼不烂”吸收不了,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别林斯基说得好:“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别林斯基这一名言,今天读来,更感贴切。
1.开卷并非都有益
“开卷有益,多多益善”,这是一条阅读战略。然而,另一条阅读战略,就是“不加选择不读书”。因为,世界上书山文海,书是读不尽的,就是读尽也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书的时间和精力。”更何况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如果不加选择地用许多书来填充头脑,这就意味着将丧失固有的想象力,甚至会彻底地毁掉自己。所以“开卷”并非都“有益”。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谈到自己的读书经验时,第一条经验就是“精其选”。他说道:“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可谓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因此,把书分为三类:一精读,二泛读,三供翻阅。”
现在的书籍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值得精读的,二是可供参考的,三是没有参考价值的,四是误人子弟的。而“开卷有益”是针对前两类而言,并非一概而论。所谓一流的书籍,就是最有价值的书籍,是上乘之作,是经典名篇,是经过了漫长时间的考验所留下来的著作。读了一流的书,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扩大视野。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不免为下。只有读一流的书,才有可能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也才有可能抵达最佳的审美境界。如果舍一流的书而去读二三流书,得到的也只是三四流的读书心得。所以读书要选好书,挑选有价值的一流的书来读,而不要被二三流的书所贻误。
古今中国的名著,是智慧的精华,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上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种文明力量。名著中所包含的思想和精神养料,要比普通的书丰富得多。因此,选择名著阅读,是读书生活中重要的一环。
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就是卓越的文学巨著,它传承了既有的文学技巧,开启了诸多手法的先河,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又是语言史上的巨著。同时,它还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形象化的历史,广泛涉及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等各方面。又如,歌德的名著《浮士德》,概括了欧洲三百多年的精神历程。这些书,可以说是常读常新。
又如一部《红楼梦》,开启一门专门学问“红学”。两百多年来无数人研究它,它的奥秘至今没有穷尽,恐怕对于中国每一个在文学殿堂中徜徉的人而言,《红楼梦》都是一部意义深远的书。它构成了我们对于历史、社会生活、民族情绪最初或最深的理解。
《红楼梦》第48回香菱向黛玉求教如何做诗的一段,香菱喜欢偷空做点诗,但常有疑问,且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黛玉这时说道:“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因不知诗,所以见了浅近的就爱,一个人有了这个格局,就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的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100首细心揣摩熟透了,然后再读120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120首。肚子里先有这三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当然,林黛玉的“学诗法”肯定不是全面的,只啃书本而不动笔,是不能写出好诗的。但她谈的读书方法却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也表明了一个重要的见解,就是要精读名著,要下功夫去读一些最基本、较为系统的专业书。这样,经过反复阅读、反复思考,就会终身受益。
2.畅销的不一定是好书
畅销书之所以畅销,要么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所认可;要么是通过媒体宣传的结果。一部分畅销书是所谓的“经典著作”,而另一部分的畅销书只是“快餐式”文化。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若随意滥读或是因受宣传的影响而进行媚俗性阅读,将会养成一种低下的阅读趣味和阅读习惯,一旦定型,日后很难纠正过来,更糟糕的是,日后即使再面对名篇时,已变得俗气的目光,也会将名篇看俗了。
当然,畅销的未必是坏书,好书也不一定滞销。像史蒂芬·霍金写的《时间简史》,讨论深奥的天体物理学,也曾在全世界大受欢迎。(www.daowen.com)
王尔德说:“严格划分何种书该读,何种书不该读,是荒谬绝伦的。”话虽如此,在畅销书之外,扩展孩子的阅读领域,对于孩子的心智成长。无论如何都是有益的。
3.根据报刊或有关书上的评介来读书
比如想读点当代诗人的诗作,却不知道有哪些名诗人和著名作品,也不知道这些诗人和作品的特点和风格,就可以通过查阅已经出版的当代文学史上的评述来选择。有时并无专门的研究目的,只想选一两部反映当前社会问题的优秀小说来读,就可以翻看文艺报刊的评介,或从近年来获奖的小说中来挑选。有的评介文章还有比较,指出某一部书在同类书中的地位和影响,读这类文章,孩子选书就更方便了。
作为一名读书人,既要学会阅读、善于阅读,也要学会选择、善于选择。选择能使人辨真伪、分优劣、辨美丑;能使人独立判断,不盲从,不迷信,即使是名家名篇,也仍有一个选择的问题。“选择出智慧”,不会选择就谈不上有所发明和创造。如果想成为创造型人才,那么,应该学会的头一件大事,就是能从知识、信息的急流中辨清方向,能从大量文献资料中选取最有价值的知识、信息。
4.根据孩子的需要为其选购书
鼓励孩子自己选择读物,和孩子讨论哪些是适合他们看的读物,哪些是他们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读物,并以此为标准选择读物,给孩子一定的选择读物的权利。
如果您看到孩子的书包里有一些不良的书籍,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严厉地制止,这样只会让孩子为所欲为,您的制止等于鼓励了他。您越不让他看他越要看,说不定他会看得更认真,故意气您。要知道这时期的孩子反抗心理都很强烈,不服人管。只要他想看,他都会有办法背着您看的。因此,您应该放下父母的架子,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坐下来了解他所看的书,问问他为什么喜欢看这本书,跟孩子沟通一下书中的内容,了解孩子希望读哪些书,再从一个正面的角度去分析哪方面的书会给人带来不好的影响,或者使人产生消极的思想,哪些书会给人带来积极上进的思想。比如可以多跟孩子说说“名人志于学”的故事,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而且孩子们对这些故事也比较感兴趣。如果孩子能自己从中悟出道理,您就没有白花心思。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多了解孩子对哪方面的书籍比较感兴趣,您在逛书店时就知道该为孩子选择哪些书了。
什么是孩子喜欢的书籍?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下列表现来判断:
当孩子走近书柜(无论商店还是家里)时,他是否径直走向某个特定的书架?
他有没有跟在一两个孩子后头,按别人的选择来选书?
孩子阅读时,看看孩子是否迅速进入了阅读,他实际阅读的时间有多长,是否经常谈论与书有关的内容等。
如果孩子自己能直接找到一本书,不看其他的书,阅读时迅速进入情境,阅读时间较长,经常与伙伴谈论书的内容,或做有关的游戏,则说明他对这类书感兴趣。
您在了解了孩子的兴趣后,就知道如何为其选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