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读书要持之以恒
读书是一个漫长的吸收和思考过程,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够学有所成。荀子在劝学中有言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渊博的知识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靠短期的突击学习获得的,它是长期积累持之以恒的产物。要筑起自己知识的金字塔,要求我们在平时要做学习的有心人,考试的时候才能够信手拈来。古人好学,苏秦刺骨悬梁,匡衡凿壁借光,车胤手不释卷,他们的故事至今仍传为佳话。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份毅力的。虽然时代变迁,我们的物质文明比古代有了质的飞跃,但古人那份勤勉好学和持之以恒的读书态度却是值得我们学习并且发扬光大的。
《论语·述而》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读书人来说恒心和毅力是要持之以恒。人若要不断长进,就要不断地读书学习,探求新知识,吸取书中的营养。正如清人萧抢所说的那样:“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水泉溉,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心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意思是说,人心和禾苗一样,得到养分才能生长;禾苗用泉水灌溉,心智用道理陶冶。一天不读书,心中便没有好想法;一个月不读书,连耳朵眼睛也失去了原来的清爽。
毛泽东非常欣赏这样一副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据统计,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五年之后可以变成国家级专家,七年之后可以变成世界级专家。每天阅读一小时,意味着你用两周的时间阅读完25本书,10年阅读250本书。
“读书贵在有恒”。读书要天天读,正如吃饭一样,要吸收各方面的营养,才能强壮起来。千万不要偏食,专吃一种食物,是成长不好的。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击。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只有坚持不断地读书学习,我们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才能达到新的境界。板凳要坐十年冷,才能领略到儒家孜孜以求的治国平天下的胸怀;领略到道家目藏山水,采菊东篱下的逍遥;才能领略到禅道“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的真实意气;领略到卢梭像夜莺一样留给人们真诚的精神。
一曝十寒的读书方式,通常造成学习新的同时已经忘了旧的,其结果自然要靠开夜车,临渴掘井来勉强应对。事实显示,临时强记,前功尽弃,一曝十寒,不忘也难。读书要认真,要耐心,要反复地琢磨,要有时间的投入,要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知识的取得,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务实精神,踏实认真,要明白学问的取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勤学好问,持之以恒,学问好比金字塔,基础越深越博越好,这样才能在广博的基础上求得高精尖。
竺可桢,中国的气象专家,1890年3月7日,浙江绍兴东门外东关镇竺嘉祥家添了个小男孩,竺嘉祥高兴地给孩子起了个名叫兆熊,小名阿熊。可又一想,孩子应该有个学名才好。于是,他又找到镇上的私塾先生,商议了好久才决定阿熊的学名用“可桢”。先生解释说:“桢”字的意思有两层,一是坚实的木头;二是古时候筑土墙立的柱子称作桢干。“可桢”就是将来可以成为国家栋梁的意思。竺嘉祥对这个名字很满意,他寄希望于可桢。(www.daowen.com)
竺可桢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终于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科学家和很有建树的教育家。一生中他对气象、物候、地理、自然科学史等都作过精细的研究,均取得辉煌成就。
竺可桢刚刚长到1岁半时,父亲就用方纸块写字教他认。一天,竺嘉祥要外出办事,临走时对小可桢说:“阿熊,今天我有事,不能教你认字了,放你一天假好吗?”正在母亲怀里吃奶的竺可桢,立即松开奶头硬缠着父亲教他认了字才让走。这样,等到竺可桢满3周岁时,他已经能够认识许多单字,能够背诵十几首唐诗了。
竺可桢5岁进学堂,7岁开始写作文。竺可桢写作文,常常是写了一遍,自己觉得不好又重新再写一遍,等到他自己认为满意了才停笔。竺可桢读书很用功,一天晚上,当他上床睡觉时,大公鸡已经“喔、喔”地啼叫了。母亲怕累坏了他的身子,就常常用陪学的办法促他早睡。竺可桢很聪明,有时随母亲睡了,可当他听到鸡叫时,知道天快亮了,又轻轻地爬起来,背诵老师教的国语课。
竺可桢不仅爱学习,还爱用脑子思考问题。他的家乡雨水特别多,屋檐上老是滴水,落在石板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竺可桢站在一旁数那滴答作响的水滴,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奇迹,眼睛盯住石板出神,他心里纳闷:哎,这些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水坑呀,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再看看另外一块石板,也是同样的情况。他立即跑去请教父亲。
竺嘉祥听了儿子的问话,由衷地高兴,耐心地向他解释说:“小熊啊,这就叫‘水滴石穿’呀!别看一滴一滴的雨水没有什么厉害的,但是,天长日久,石板就被滴出小坑了。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从此以后,“水滴石穿”的教诲成了竺可桢一生的座右铭。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他一直用这句话鼓励自己,使学习成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10年,20岁的竺可桢去美国留学,8年后,他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回国,一直从事祖国的气象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