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从兴趣入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在教育界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没有灵感”。兴趣对读书来说特别重要。有时候,人们读书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或为了功利性目的,任务驱动或功利目的驱动,往往掩盖了读书的天然乐趣。
浓厚的阅读兴趣,可以让孩子愉快轻松、不知疲倦地读书,父母应当尽最大努力利用多种方法,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孩子一旦产生了“我要读书”的热情和兴趣,就会自觉地抓紧时间读书学习,这样的效果是任何强迫命令都不能达到的。
1.激发兴趣是孩子爱上读书的前提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高的效率,有兴趣,才能够轻松愉快地,才能够不知疲倦地,才能够进入乐此不疲的读书境界。越学就越有劲头。
大部分孩子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会觉得愉快、轻松,就不会觉得痛苦,就会焕发精力和创造力。
反过来,如果让孩子做一件很头痛的事情、不喜欢的事情,他还没有做,就已经开始厌倦疲劳了。所以,兴趣能使人愉快轻松、不知疲倦地进行实践。
课外阅读是自由的阅读,一定读什么或一定不读什么,不该由别人去决定,而该由兴趣决定。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阅读内容过于干涉,如一看见孩子读幽默故事、武侠小说就加以阻止,要求孩子读名著。我们要知道阅读名著需要一定的阅读基础,对处于阅读初级水平的孩子来说未必适合。家长若迫不及待地让孩子读名著,孩子因为难以理解,而对名著产生厌恶情绪,结果适得其反。还有的甚至规定孩子读书时一定要摘好词好句或写读后感,结果导致孩子把读书当作一种负担。其实,如果把读书等同于摘抄、在书中圈点画问,写读后感就是钻牛角尖了。试想一下,孩子一开始读书就碰上这些枯燥无味且带有强迫性的要求,很容易对读书产生厌倦情绪,读之无味,还可能会打消读书的念头,这与家长本意背道而驰。成人尚且喜欢寻一处幽静的地方喝茶看书,悠然自得,为什么偏偏要孩子看书,就要正襟危坐,还要写无感可发、无言下笔的读后感呢?因此,给孩子阅读的自由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对初接触阅读的孩子来更是如此。
美国图书馆教师苏珊·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
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到阅览室,浏览书架上摆放的那些五彩缤纷的画报、书刊。孩子们注意到阅览室里读者的表情,就知道书里有好多好看的故事,大家喜欢看,感觉到人们渴求知识的心情。此时,不妨让孩子挑选自己喜爱的书,并赞赏他选的书。使他感到挑选书籍是一种快乐。家长经常带孩子参观书展、逛书店,并给孩子买书,让孩子理解书籍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和意义。
2.让赏识和鼓励陪伴孩子阅读
多年前的一个晚上,有个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洗碗,她才几岁的儿子独自在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年轻的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很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也大声回答:“妈妈,我想蹦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的父母一样责怪孩子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定要记得回来呀!”
这个孩子长大后真的“蹦”到月球上去了,他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上的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
赏识和鼓励是孩子最好的动力。平时,父母尽可能腾出时间与孩子在一起,鼓励孩子把书上看来的故事或知识讲给别人听,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故事能引起别人的兴趣时,就会感到很自豪,由此激发进一步阅读的愿望。如饭桌上,散步时都是我们和孩子交流的最佳时机。
当孩子在讲话时,我们要认真地倾听,对孩子每一句话都适时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用非常赞赏的眼光看着他。有时,还需要用言语给予鼓励,如“你真棒!小脑袋里竟然能装这么多东西”。人们常说只有努力,才会成功。其实不然,对于孩子来说,只有成功才会去努力。也就是说孩子只有在阅读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才会去努力。因此,家长若能对孩子在阅读中的发现表示惊喜,表示兴趣,并加以赞赏,让孩子有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会进一步激起其获得更大成功的欲望,增强孩子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3.灵活诱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孩子对阅读缺乏好感,与他们阅读经历中总是习惯于被强制有关,因此,读书是只可以被劝而不可以被强迫。书一旦成为人们加入太多的功利化,那么人们只会憎恨书,而不会敬重书。
如何培养读书兴趣?解铃还须系铃人,读书的兴趣还是从读有兴趣的书开始,读书兴趣是慢慢培养的。如果孩子的读书兴趣不是太高,那么就让他从简单的书读起,让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书本中的内容相匹配,让阅读者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就会慢慢地产生兴趣。
读书是一个读者与作者进行思想沟通的过程。假如不了解书的内容,读者与作者就无法进行思想沟通,再有价值的内容,也不会让读者产生兴趣。给孩子阅读的书的难度要适中,太难的书孩子读不懂,也就没有兴趣;太容易的书又会让人觉得有老生常谈的感觉,提不起孩子阅读的兴趣。有研究表明:学生上课所用的课本,读者最好能读懂内容的50%;用作自学的书,读者最好能读懂70%。低于此标准,读者就会觉得没兴趣。兴趣是维持读者继续读书的关键。例如,初学英文的人,想读《莎士比亚全集》,就是好高骛远,而且,这样做对培养兴趣和成就都是有害无益的。
培养读书兴趣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读书兴趣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专家认为这个过程一般需要经过以下的三个阶段。
(1)直观兴趣阶段。
(2)自觉兴趣阶段。(www.daowen.com)
(3)潜在兴趣阶段。
要培养读书兴趣,首先要经过“知之”阶段,也就是说要经过培养直观兴趣的阶段。
直观兴趣阶段对于有读书兴趣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问题。但是,对那些没有或缺乏读书兴趣的人来说,则需要认识一下,培养读书兴趣的重要性。
不但要他们真正懂得:知识就是力量,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不积累知识,就会在工作中不断碰壁。
还要让他们知道:很多知识都被保存在书里,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获得前人学以致用的经验。
要诱导他们结合个人爱好,读那些有益的书,吸取书中的知识,使之尝到“开卷有益”的甜头,产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
并且,要坚持下去,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能成为一个“知之者”,完成读书直观兴趣阶段的培养。
然而,由于直观兴趣的不稳定性,它易起易落,如不及时进行鼓励,不继续坚持,就很可能会来如烟,去如风。
因此,你还应做“好之者”,把读书兴趣由直观兴趣阶段向自觉兴趣阶段过渡和发展。
由直观兴趣向自觉兴趣过渡,需要一个过程。因为,自觉兴趣是爱好和志向的结合体。
自觉时期的读书兴趣,已经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兴趣。它不仅伴随着感性的读书爱好,而且,还包括了在感情支配下的记忆与联想,由求知向思维推进。这时的读书兴趣,具有了自觉性、主动性。
譬如说,一个对技术非常感兴趣的人,在得到一部有关的技术书时,必然会一睹为快。
他会带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产生浓烈兴趣的同时,分析书中的理论是否成立,数据是否准确,是否在实际中可行。并且,自觉地、积极地向更深的层次开掘。
试想,当你读书的兴趣达到了孜孜以求的“好之者”阶段,并进入了自觉兴趣的境界之时,你还会“厌倦”书吗?
进入读书兴趣“好之者”阶段的人,一般都有了自觉读书的兴趣,进入了比较稳定的阶段。
但是,如果把“好之者”与“乐之者”相比,还有很远的差距。
“好之者”,只是对读书有了热情,对读书有了钻研精神和自觉自愿的兴趣。
“乐之者”,却是在经过一段探索后,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收获,把读书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捧起书来,如醉如痴,达到了读书兴趣的最高阶段——潜在兴趣阶段。
那些步入潜在兴趣境界的“乐之者”,并不仅仅是爱好读书,也并不仅仅是自觉地驱驰,而是在爱好读书与自觉的基础之上产生了坚强的意志和追求的快乐。
当你读书的兴趣达到“痴心”的程度时,就不会感到读书是一种苦役和负担了,而会感到读书是一种享受。
浓厚的阅读兴趣,可以让孩子愉快轻松、不知疲倦地读书,父母应当尽最大努力利用多种方法,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孩子一旦产生了“我要读书”的热情和兴趣,就会自觉地抓紧时间读书学习,这样的效果是任何强迫命令都不能达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