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二三十年内,互联网技术迅速兴起并得到了大力发展,网络上的信息交替是没有边境概念可言的,处于世界任何一个位置的服务器都可以上传作品,该作品完全有可能被网络平台的其他用户访问并分享、传播,这些环节可能会发生在任何已接入互联网的国家。而投机现象也是现实存在的,例如行为人为了规避一国的知识产权法而选择在另一法律宽松的国家建立服务器、上传知识产权产品。
除了上述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侵权现象,跨境电商也是重灾区。跨境电商作为近年来进出口经济中的一个热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试水。除了阿里巴巴、京东等传统电商巨头,也出现了很多新企业。[8]随着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与此相关的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欠缺、纠纷处理效率低下等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很多企业发展的瓶颈。有些企业是因为贪图短期效益而公然销售侵权产品,有的企业则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了侵权行为,而且当前跨境电商的交易市场主要在欧美,这些国家都有十分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即使侵权行为在国外,也有渠道维护他们的利益,因此,与之产生交易的国家将面临较大的侵权风险。总之,如何在越来越开放的背景下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难题,涉外知识产权纠纷也越来越多。笔者认为,这些案件大致可以以侵权的指向为标准,分为外国对内侵权案件和国内对外侵权案件。
1.外国对内侵权案件
在外国企业或个人侵犯我国相关权利领域,商标抢注是我国受到侵害的最典型的现象。下文以商标为例,探讨该类侵权的现状。商标的地域性意味着一国企业仅在注册地域内受到知识产权法保护,若想获得其他国家同样的法律保护,就需要在对应目标国也进行商标注册,恶意抢注商标正是源于这一环节的疏漏。以我国为例,商标国际注册的严重滞后为外国企业和个人恶意抢注我国知名企业的商标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参与海外市场竞争埋下巨大隐患。在浩如烟海的商标抢注案件中,典型的有传统老字号商标“王致和”德国抢注事件。
“王致和”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品牌,其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抓住机遇,开拓国际市场。但正当王致和集团准备开拓欧洲市场并在德国进行商标申请注册时,却发现本集团的商标早已在2015年被一家名叫欧凯的德国公司申请注册。根据德国商标法,欧凯公司申请注册该商标的三个月异议期已过,该商标实际已被核准注册,这直接导致王致和集团无法在德国开展业务。王致和集团不得已向该公司发出律师函,并要求欧凯公司归还“王致和”商标,但遭到了拒绝。协商无果后,王致和集团一纸诉状将欧凯公司诉至德国慕尼黑法院。[9]2007年,慕尼黑法院一审判决欧凯公司侵犯了王致和集团的商标权并禁止该公司擅自在德国使用该商标,欧凯公司随后提出上诉,但慕尼黑高等法院作出了支持王致和集团的终审判决。[10]这起备受舆论关注的商标抢注案最终画上了圆满句号。此案是我国企业胜诉的重要的涉外知识产权案件,但该案只是我国涉外商标侵权现象的一个缩影。
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像王致和集团最终选择法律途径捍卫自己的知识产权,因为语言不通或者不了解当地法律,没有时间和人力成本维护权利等原因,很大一部分企业选择闷声吃亏,以沉默应对,甚至放弃相应地区的市场。我国企业被恶意抢注商标的事件屡次出现,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暴露出我国企业在涉外经营方面目光短浅、没有知识产权防范意识的问题。因此,我国企业必须提高法律防范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恶意注册现象,雇用专业的法务团队进行督促和保护,切实防范此类知识产权风险。(www.daowen.com)
2.国内对外侵权案件
除了外国对内侵权,国内对外侵权也是常态。比如,2015年于我国上映的国产动画片《汽车人总动员》就因涉嫌抄袭迪士尼经典电影《赛车总动员》而被迪士尼和皮克斯动画工厂在上海提起诉讼。[11]
美国特斯拉公司在我国多次进行商标相关的诉讼。早在2006年9月,我国一位名为占宝生的广东商人成功注册了“TESLA”“TESLA MOTOS”等一系列商标,成为商标的合法持有人。美国特斯拉公司在准备进驻中国市场、进行相关商标注册时因此受到了层层阻碍,双方进行了多年的法律拉锯战,[12]最终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调解下[13],双方握手言和,占宝生放弃商标的有关权益,而美国特斯拉公司也放弃了索赔。
在国内侵犯外国知识产权,虽然我国的利益并没有受到直接侵犯,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权利保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外商在我国进行投资的考虑,也对我国对外交流产生不利的影响。从长远来看,如果我国要走知识产权强国的道路,就不仅要保护我国的知识产权,更要站在互相尊重的立场上,维护他国的知识产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