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链接非法作品侵权认定:著作权间接侵权的解析与优化

链接非法作品侵权认定:著作权间接侵权的解析与优化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中,主观过错包括明知与应知两种形态,明知是指设链者明确地知悉其设链行为针对的作品系侵权作品。但这并不影响著作权人要求设链者停止盗链行为,如果盗链者不予配合,就可以认定其已经构成主观上对在先侵权事实的明知,权利人可以再次通过间接侵权原理要求其承担责任。

1.间接侵权认定要件

《信息网络传播权司法解释》在第3、4、7条中对著作权侵权做出了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两种形式的划分。其意义在于,在存在多个侵权主体的侵权案件中能够分清各个主体责任承担的主次关系,便于更加直观地区分不同的责任形式,把控整个归责流程的公平性。[53]在聚合盗链行为引发的侵权案件中,存在一种特殊情形,即被盗链网站本身在不享有对涉案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情形下实施了对作品的非法传播,此时设链网站针对该非法传播作品的盗链行为则可能被认定为对被盗链网站直接侵权行为的帮助侵权,即间接侵权。在这种情形下,很明显同时存在两个侵权主体,即被盗链网站与设链网站。被盗链网站的侵权行为在先,且起到主要作用,是设链者实施盗链行为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盗链网站的盗链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被盗链网站扩大了对侵权作品的传播范围,为其实施直接侵权行为提供了便利,在满足其他构成要件的前提下认定其构成间接侵权,与被盗链网站共同承担侵权责任,能够体现同一案件中不同行为人的责任主次关系,更好地平衡案件中各方的利益。

认定聚合盗链行为构成间接侵权应当满足以下五个条件:①被盗链网站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对作品进行了非法传播,即其在先实施了针对涉案作品的直接侵权;②行为人针对该侵权作品实施了聚合盗链行为;③聚合盗链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④聚合盗链行为对损害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扩大了对侵权作品的传播范围;⑤扩大的损害结果与集合盗链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其中,对于聚合盗链行为人主观过错的判定问题是认定其行为构成间接侵权的重点与难点。

2.主观过错的判断

聚合盗链行为间接侵权认定中的过错要件是一种对行为人主观状态的限定,该要件要求设链者在明知或者应知被盗链网站实施了直接侵权行为的情况下,仍然对该作品进行盗链。此时,可以认为设链者间接地帮助了被盗链网站直接侵权行为的实施。其中,主观过错包括明知与应知两种形态,明知是指设链者明确地知悉其设链行为针对的作品系侵权作品。应知是指虽然无法明确判断设链者是否真正预先知晓直接侵权行为的存在,但根据其应尽的注意义务及一般情形下的认知能力进行推断,其应当能够意识到涉案作品系侵权作品。[54]主观过错方面,满足明知与应知其中之一,即可认定设链者构成帮助侵权。反之,若在侵权认定过程中,现有证据无法证明设链者具有主观过错,就无法依据间接侵权理论对其归责。但这并不影响著作权人要求设链者停止盗链行为,如果盗链者不予配合,就可以认定其已经构成主观上对在先侵权事实的明知,权利人可以再次通过间接侵权原理要求其承担责任。[55]鉴于主观过错在认定间接侵权方面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以下仍有必要对明知、应知在聚合盗链行为上的体现作出更深入的探讨。(www.daowen.com)

对明知的判断,应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行为人能够准确判断其设链行为针对的哪些作品是被侵权作品;二是行为人能够准确判断该侵权作品侵犯了谁的权利。由于该判断标准较为严格,在实践中往往对证据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相对于明知,应知的判断标准有所降低,但是其认定过程更为复杂。一般来讲,认定应知应当满足以下要求:首先,行为人能够接触到侵权作品。因为接触是认知的前提,如果行为人根本无法接触到侵权作品,就无法根据其认知能力判断该作品的侵权情况,也就不能因此推断行为人具有知悉涉案作品侵权情况的能力。实践中,可以行为人对盗链内容的后期编排情况作为判断其能否接触侵权作品的依据。倘若盗链网站特意设置查询结果页面,对涉案作品进行内容上的详细介绍,或者对被盗链信息设置了分类编排,则可以认定其对侵权作品有所接触。分类或介绍是盗链网站主动进行编排的结果,在不接触或者了解相关作品的情况下是无法实施相关操作的,因此可以据此认定行为人与侵权作品有所接触。其次,行为人对在先的直接侵权行为有认知能力或义务,即行为人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判断被盗链网站对涉案作品的传播是否构成侵权或者行为人的某种特定行为致使其承担了认知作品侵权性的义务。例如,一般认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其网页上以展示为目的呈现的作品具有审查、注意义务,如果聚合盗链网站在对侵权作品的呈现过程中设置了分类或进行了作品内容的介绍,则可以认定被盗链作品系由设链网站主动提供展示,进而认定设接网站具有审查被链接作品侵权情况的注意义务。

综上,如果行为人的客观状态满足上述要件,就可以认定其构成主观上的明知或应知,从而能够满足间接侵权认定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