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滥用表演法在课堂中的演绎与效果

滥用表演法在课堂中的演绎与效果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一次到某校听课,执教者上的是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是一堂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表演课。教学进行到第三段时,老师先找两位女同学站起来表演,一位扮演老妪,一位扮演归有光的母亲,他们的滑稽动作和表情引起了哄堂大笑,老师还嫌学生表演不到家,就亲自参加表演,结果招来更大的笑声。

滥用表演法在课堂中的演绎与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能够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以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世界,并获得真切的体验,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因此,这种表演法常常见诸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但是,近几年表演法很盛行,逐渐成为一种教学时尚,不少老师竞相使用,乐此不疲。有的老师不看文体,不看课文内容,也不看学生的年龄层次,只管让学生表演,结果弄巧成拙,不只是老师自己落下个肤浅做作、华而不实之嫌,更主要的是害了学生,45分钟在学生的哄笑声中流逝,而他们得到的却很少很少。有一次到某校听课,执教者上的是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是一堂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表演课。教学进行到第三段时,老师先找两位女同学站起来表演,一位扮演老妪,一位扮演归有光的母亲,他们的滑稽动作和表情引起了哄堂大笑,老师还嫌学生表演不到家,就亲自参加表演,结果招来更大的笑声。看着这样的表演,我真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气愤,好端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给糟蹋成什么样子了!大家知道,这段文章叙写了项脊轩的变迁,回忆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字里行间隐含着作者对家境败落的感伤和对亲人的怀念以及对光阴易逝、怀才不遇、有负亲人所望的感慨,贯穿其中的是“多可悲”之情。老师理应通过诵读感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心灵的回应和共鸣。而这位老师所采用的方法与其说是表演,不如说是搞笑,这就严重冲淡了作者深沉的悲伤情感,损害了文章的内容。试想,在学生前仰后合的大笑声中,哪里还能体会到作者悲之所在?(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