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课题实验发端于吉林省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吉林省教育学院在承担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育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语文》教材,尝试构建民族化的、开放化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体系。此课题的实验学校是吉林省首批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校。实验教材的经典性为课题实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经典性的语文课文不再是例子,而是引子。比如在学习了法布尔的《犀粪蜣》、劳伦兹的《小雁鹅》、卡尔·萨根的《搜寻外星人》这些名篇之后,自然而然地就把学生引入了《昆虫记》《所罗门王的指环》《魔鬼出没的世界》等名著之中,学生从思想之源中汲取了营养,交流了感受,更加关注自然,关注科学,关注人类的命运。
(二)制订名著阅读策略,开发名著阅读资源。
1.重在参与的阅读策略。
名著阅读的关键在于选择、确定名著阅读的书目。传统的课外阅读更像是单向的强迫,为了崇高的读书目的,教师要求学生必须读一堆教学大纲强制要求阅读的书籍。但学生希望的是可选择的建议,并非是必须完成的要求,那样的话难免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影响阅读。在课题实验中我们采取的是重在参与的阅读策略,要求学生必须参与名著阅读书目的制订。首先由教师向学生介绍语文教学大纲中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以及吉林省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其次由教师推荐教师自己认为最值得阅读的名著书目;再次由学生自荐最喜欢阅读的名著书目;最后由每一位学生自主选择、确定自己的名著阅读书目。教师由于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自然就拥有了对名著阅读的介绍权、推荐权和帮助学生的选择权,但是最终选择权和确定权在于学生自己。
2.降低心理压力的阅读策略
名著阅读对学生教育意义虽大,但是在初期阶段对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也是相当大的。相当多的学生一看见大部头的名著,就乱了方寸,产生了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在课题实验初期尤其是第一学期不向学生推荐巨著,而是推荐一些文字优美的小册子:如《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沙与沫》《老人与海》《少年维特之烦恼》《热爱生命》《培根论人生》等,这些不超过一、二百页的小册子学生很快就能读完,这样一个月下来,每个学生都已经是读过二、三本名著的人了,名著阅读与孩子们的隔膜自然而然地消失了。学生品尝到了读名著的成就感,产生了亲切感,这种降低心理压力的阅读策略有利于课题实验的深入发展。
3.化整为零、循序渐进的阅读策略
名著阅读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一部分学生无法从容应对这一漫长的过程,盲目冒进影响阅读效果。在课题实验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制订简单易行的读书计划,如在月初与学生商定利用课间、午间、自习课的空闲时间,每日根据能力大小读10至20页名著,把计划页数与实际页数按日期一日一清地填好,一个月下来400至600页的名著在不知不觉中就读完了。化整为零、循序渐进的阅读策略,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关注流行时尚的阅读策略
初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流行时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追逐欲。根据这种特点因势利导就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如当陆幼青的《死亡日记》出现时,教师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相关节目,一下子这本书在班里就热起来,学生们在读书交流会上群情激昂,各抒己见,不仅使学生们自己受到了教育,更使教师受到了深刻教育。当《哈利·波特》风靡世界时,学生纷纷自己去买,全身心地投入研究讨论。关注流行时尚与名著阅读并不矛盾,引导得当,反而能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激发起他们旺盛的读书欲。
5.充分利用媒体的阅读策略
新的传播媒体产生了大量的可以被语文学科教学所利用的新型资源,如在课题实验中定期向学生播放“读书时间”等电视节目,学生能够从中直接聆听到作家以及一些专业学者的论述,从他们的谈话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这类新型的教学资源能够拓展学生的读书视野,使学生更快、更新地了解名著阅读信息,使学生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此外还可以把四大古典名著等拍成的电影、电视片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与名著进行对比阅读,在比较中深入理解名著的精彩之处。(www.daowen.com)
6.关怀、赞赏的阅读策略
学生的阅读世界是无限的,实事求是地讲,学生课外读过的书教师不可能都读过,这不仅仅是因为每个人的精力有限,而且是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有所不同。即使是教师没有读过的书,教师也应当多深入学生中间,读一读他们喜欢读的书的扉页,查一查目录,看一看重点章节,问一问读书的感受,说一说赞赏的话。即使是蜻蜓点水,也能够使学生感觉到教师在关怀、赞赏他们,产生心理上的鼓动力,有利于学生养成好读书、多读书的良好习惯和态度。
(三)提倡名著阅读的新理念,探索名著阅读的新的交流形式。
课题实验所提倡的名著阅读的新理念是:“与学生同读”“与父母同读”;所探索的名著阅读新的交流新形式是:读书交流会、家庭读书会。
1.读书交流会
读书交流会每半月进行一次,是在课题实验中探索出来的最佳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交流方式。它提倡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接触原著,远离赏析,强调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必须随时随地记下来,学生的读书笔记是进行交流的基础。它提倡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学生把名著带入课堂,引经据典,各抒己见,交流独到感受。学生在唇枪舌剑的冲突中,在思想的碰撞中,在相互的交流探讨中,完善和发展自己。读书交流会转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倡导一种新理念:教师要“与学生同读”,与学生一样变成名著的读者,而不是权威。它在学生中建立了一种新权威观:什么是权威?认识了真理的人就是权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学生不必不如师,也可以成为权威。读书交流会上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特邀嘉宾。如在探讨有关“克隆”问题时,学生不满足于语文教师对克隆现象的忧思,特邀了生物教师主讲克隆技术专题,文理科的交叉、渗透,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读书交流会开拓了学生的读书视野,充分展示了每个学生的读书爱好,使学生在交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向,眼睛里除了课本之外又多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名著世界。
2.家庭读书会
家庭读书会是课题实验中摸索出的最有意义、深受学生父母喜爱的课外交流方式,在学生中倡导“与父母同读”的新理念。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也是最好的教育资源。但是长期以来过分注重考试的基础教育,逐渐把学生的父母挤到了教育之外,父母只能过问考试分数,而无法再教育自己的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这是教育的悲哀。父母在教育自己孩子做人方面有着语文教师无法相比的优势,班级授课制使教师不得不面向全体,相对的则是忽略了学生个体,而家庭教育的优势是父母全心全意地关注自己的孩子。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家庭资源,要做学生父母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认同“学生与父母同读”对家庭生活的意义。只有这样,父母们才会真心愿意带孩子到书店买书,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名著推荐给孩子,愿意与孩子共同阅读自己的藏书,愿意与孩子多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这有利于促进孩子心灵和人格的正常培育。家庭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第一课堂,父母应当成为孩子的第一个语文教师,“与父母同读”能够有效地拉近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使孩子与父母成为朋友。
(四)自编名著文学读本,尝试进行专题性学术研究。
经过几个学期的名著阅读交流,学生的思想成熟了,都有了一双发现的眼睛,因此有必要让他们从事一些更富于挑战性的、创造性的工作。课题实验要求学生从自己的阅读喜好出发每人编辑一本名著文学读本。自己确定编选原则,自己组稿,自己设计封面,自己编目录,自己作序,也可请父母、教师和同学代序,实验班的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任务,成功地编辑出琳琅满目的、真正体现自己个性的名著文学读本。
课题实验还要求学生尝试进行专题性学术研究: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读透一二本自己最喜爱的名著,要求学生尝试撰写专题性研究论文或再创作。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要鼓励他们有把自己研究成果写成论文的勇气,培养他们的研究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