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不仅将有利于完整地贯彻大语文教育思想,而且还将有利于科学地区分各年段语文教材的层次。无论是从整个人类的语言发展历史来看,还是从每一个人的语言积累过程来看,越是在起始阶段,语言的工具性特点便越鲜明,越是到高级阶段,语言的工具性特点便越弱化;而人文性特点正好与之相反,越在起始阶段越淡薄,越到高级阶段越厚重。当我们的祖先在龟甲和兽骨上艰难刻画的时候,其语言的工具意义比什么都重要,同样,当我们的孩子横撇竖捺开始习文断字的时候,他首要的任务便是怎样以最快的速度把字写好,把话说顺,而恰恰无暇也无能在字里行间体味出太多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悟。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忽略人文精神的灌注,当语文教育(这里特指课堂语文教学部分)一旦确立以工具性为主线的基本走向后,这条河里的“生命体”(人文因素)当然是越多越好。实际上,我国古代的《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等启蒙读物已在这方面有过很好的开端,只是在西方语法体系传入我国之后,现代汉语文教育才逐渐背离自身特点而误入一条既非科学又不实用的“死胡同”。有人在这样一个关口当头棒喝,当然可以起到警醒世人的作用,但如果因为一时意气而矫枉过正的话,那无疑又将把我们的教育导入新的歧途。
近年来,个别青年同仁偶有心得便好发宏论,成天人文人性人伦人的精神,就是绝口不提人究竟该如何开口讲话和提笔写字,仿佛自己生来就是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而根本不曾有过拖着鼻涕捉笔如杵一笔一画习文断字的“技术行为”。此种情形,倒颇似释迦说法,一向是“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不错,读书旨在养“气”,但如果一门心思盯住一个“气”字,而误了扎实用功的大好时光,岂不是本末倒置,行解相悖么?常言:“理虽顿悟,事资渐修。”所谓人文性,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湖南师大程达先生从现代语文终身教育的观念出发,提出的学前侧重汉语言语,小学侧重汉语文字,中学侧重汉语文章,大学侧重汉语文学,大学后(或研究院)侧重汉语文化的学段划分原则,富有极强的创新色彩和实用价值,不知教材编写者们是否有过付诸实践的考虑。笔者认为:这样一套教材依然应以由浅入深的文学作品为主体,但在教学提示、习题设计、附录编排等方面应充分体现学段特色,并同时尽量兼顾其他学段的渗透与过渡。这样环环相扣,渐入佳境,或许可以真正找到一条习得与学得,博采与深钻,语感与语用等方面和谐发展的成功之路。(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