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工具性之特殊性与大语文教育观

工具性之特殊性与大语文教育观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语文教育观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各方人士的一致认同,正是因为它无形中找到了“两性”互补的契合点。

工具性之特殊性与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什么?

所谓“人文”派与“工具”派之争,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站位之争。“人文”论者始终只是站在母语“习得”的角度说话,自然容易得出“语文教育即精神教育”,“语文教育即人的教育”等等看似科学、实则空泛的结论,他们甚至清高得羞于谈知识,耻于言训练,认为语文教育应该着眼于精神,得益于技能。但究竟应该怎样“着眼”,如何“得益”?却又始终说不出一个字来。与此相反,“工具”论者始终只是站在语文“学得”的角度思考问题,开口不离分析,动辄就是训练,自然难免抹杀语文教学的灵光,陷入烦琐主义的泥淖。其实,母语教育与语文教育本属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前者不仅渗透于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于生命的全部过程,而且始终着意于文化传承和精神教化,所谓语言能力只是如一叶扁舟在随波逐流,其发展方向和水平层次根本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而后者作为母语教育的特殊阶段,既与母语教育有着相同的目标,又与母语教育有着不同的侧重。在这里,语言学习作为一种现实需要已站到前台,而精神教化作为一种远程目标已退居二线。

由此可见,母语教育正是通过精神教化来学习语言,而语文教育正是通过语言学习来教化精神。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总是弃强大的母语背景于不顾,而把自己局限在一个人(教师)、一堂课(语文课)、一本书(教材)的樊篱内兜圈子,结果是越教越僵化,越教越烦琐,越教越无效。近年来,似乎又有一种完全相反的论调,他们无限夸大精神教化的功能,有意贬低语言学习的作用,把母语教育完全等同于语文教育,结果是在许多地方引发了新一轮的“放羊式”。其实,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不难看出:完整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两性”(工具性、人文性)互动的教育,一种课内外并举的教育,一种精神和语言双赢的教育。这并不是我们有做“二元论”的想法,恰恰是因为我们有了更加深入和实际的看法:从终身的母语教育的角度来看,语文教育则是人文的;从阶段性的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尤其是低年段),语文教育则是工具的;从完整的大语文教育的角度看,语文教育则是“两性”互动的。(www.daowen.com)

大语文教育观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各方人士的一致认同,正是因为它无形中找到了“两性”(工具性、人文性)互补的契合点。目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了开放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全新教学理念,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也对语文环境建设和语文课外活动有了更为具体的要求,但要把这些理念和要求真正落实到教学中去,还必须拥有一套堪称典范的语文教材。我们认为,这样一套教材,不仅应该给学生提供最好的读写材料,最佳的学习方法,最多的实践机会,而且更应该为教师提供最新的教学理念,最广的信息资源,最大的创造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