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及优化方向

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及优化方向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美两国具有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思想意识,因此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同,但在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方面仍有一些可资借鉴的地方。而中国的高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综合选拔制度对于美国基础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而我国目前的“一考定终身”则使考生缺乏多次选择的机会。因而适宜美国今日社会的教育观念和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并不一定适应于我国现在的社会和教育。

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及优化方向

中美两国具有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思想意识,因此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同,但在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方面仍有一些可资借鉴的地方。

首先,我国应加速发展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美国目前有3000多所高校,大量的社区学院,保证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而著名的高校又保证了高层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容量还很有限,所能提供的高等教育的机会与学子们迫切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之间的矛盾非常激烈,这就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激烈的竞争导致试题难度逐年加大,其消极影响便是片面应试教育,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练什么,扭曲了基础教育应有的目标。

其二,要改变人才观念,不唯学历论人才。美国在社会用工及人才招聘中,看学历但更重个人的能力与独立人格,加之美国多数大学对考生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所以美国人上大学的愿望并不迫切,他们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是就业还是上大学。高中毕业时会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就业,在工作中发现缺乏哪一方面的知识时,再申请入学。这种特点决定了美国的基础教育并不偏重为学生做升学准备,而是集公民教育、职业训练、升学准备于一体。而中国的高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历来推崇读书,并将此作为实现人生价值、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手段。因此,通过高考升入大学获取学历,以此提高自己今后的社会地位就成了中国高中毕业生的普遍心态。这就导致了实际上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升学做准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演化成了“应试教育”。要改变这一现状,改变人才观念,开发培养多层次人才的途径则成为必然。

其三,改变招生的评价标准。在美国,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不十分看重分数,更不把分数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人们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创造精神、实际才能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很多高校的招生不仅选拔智商高的学生,更看重情商高的学生,录取新生是将入学成绩、平时成绩、社会服务表现及活动能力等结合起来综合考评,考试成绩只是学校录取学生的众多条件之一。这种综合选拔制度对于美国基础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而中国的基础教育评价学生主要是“智力决定论”,就智而言,又是“知识中心论”。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和继承,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招生时只以文化课的分数作为唯一的录取标准,难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选拔基础好、能力强、在某一方面具有特殊才华的学生;同时也导致了基础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因此,应该改变我国高考的考试内容,考查智力因素,也应将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在智力因素的考查上,应加强对创新能力的考核,注重对现代人必备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渗透和考查,从而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具有创造潜能的新生,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www.daowen.com)

最后,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形式。在美国,有多种多样的大学入学考试形式,大学的招生时间很灵活,入学考试每年要进行好几次。而我国目前的“一考定终身”则使考生缺乏多次选择的机会。因此,从考试形式看,应分解和减缓“一次考试定终身”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灵活选择余地。同时,给高校以更多的自主招生权,为更有针对性的择优录取提供机会。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均有其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反映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因而适宜美国今日社会的教育观念和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制度并不一定适应于我国现在的社会和教育。但开阔眼界,看看别人的优点,然后再回过来看我们与别人的不同,直到承认我们的缺憾时,才能谈到吸收、更新,才能探索出既适合中国社会又汲取了世界教育精华的高校招生考试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