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的起源
数概念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标志着数学的起源。从出土文物可以看到,在中国,发生这种飞跃的时间不晚于7000年前。例如,这一时期河姆渡(今浙江余姚境内)遗址中的骨耜都有两个孔,许多陶器有三足,一些陶钵底上刻着四叶纹,这是形成“二、三、四”等数的概念的依据。约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中,有的陶器上有整齐排列的点子,数目由一到九,这说明人们已认识了“九”。
简单几何图形的出现,是数学起源的另一标志。半坡出土的陶器上,有圆、三角形、长方形、菱形等各种几何图形。圆柱形陶纺轮的烧制,表明人们有了圆柱的观念;而造型精致的空心陶球,则说明人们已掌握一些关于球的知识。这些都是萌芽状态中的几何。我们从某些陶器的图案中,可以推测菱形产生的有趣过程,它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数概念产生之后,原始记数法便随之出现了。《易经》上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三国时吴人虞翮在《易九家义》中也说:“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这些记载表明,结绳记数是原始社会普遍使用的一种记数方法。刻划记数是比结绳记数进步的一种记数法,也产生于原始社会。人们在竹、木或骨片上面刻出一个个小口,表示一定的数目,这大概就是《易经》所说的契。例如1975年在青海乐都出土的原始社会末期遗物中,有40件带有三角形小口的骨片,这些小口便是用来记数的。
中国最早的数字出现于原始陶器,可称之为陶文。
陕西姜寨出土的陶器(约6000年前)上也有类似的数字:很明显,这些数字都属十进制系统。
二、商周数学
大约4000年前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代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西周则演变为金文,即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1.甲骨文中的数字
商代甲骨文表明,当时已有比较完整的数字系统。从1到10的每个整数,以及100,1000,10000,都有相应的符号表示:
十、百、千、万的倍数多用合文,在甲骨文中,最大的数是三万,人们能表示三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也许更多)。甲骨文中的数字,大部分联系着实物,如五十犬,三十羊。也有一些甲骨上的数字是独立出现的,人们曾在一片龟甲上发现了10以内的全部自然数,没有和实物连在一起,说明商代已经有了抽象的自然数概念。
2.记数和运算
商代数学中,十进制已相当完善了,这是中国人民的一项杰出创造,在世界数学史上有重要意义。著名的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J.Needham,1900—1995)说:“如果没有这种十进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
对甲骨文的研究表明,商朝人已经会做自然数的加、减法和简单乘法了,遗憾的是不知道他们的具体算法,因为甲骨文记录的只是运算结果,而没有运算过程。
周代记数法与商代相比,有一个明显的进步,就是出现了位值记数。如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一个中山国铜灯铭文中,355记作,末位的五表示个位五,而前一个五表示五十,两个五间没有用十隔开。这说明当时已有了位值的观念,只是应用不多,还未形成系统的制度。
3.干支纪年法
六十循环的“天干地支”记数法,是商代数学的又一个成就。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历法,可称干支纪年法。天干有10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与地支相配,共得60个不同单位—以甲子开始,以癸亥告终。然后又是甲子,如此循环不断。中国农历至今还使用这种方法。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正经历着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学术思想十分活跃。这一时期形成的诸子百家,对科学文化影响极大。数学园地更是生机盎然,朝气勃勃。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商代甲骨文和西周金文的基础上,逐渐懂得把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用绳子穿成册,这就是早期的书。写上字的竹片称为简,或竹简。春秋战国的大批数学成果,便是通过竹简流传下来的。
1.几何与逻辑
《墨经》中讨论的几何概念可以看作数学理论研究在中国的最初尝试。《墨经》是以墨翟(约公元前490—前405)为首的墨家学派的著作,包括光学、力学、逻辑学、几何学等各方面问题。它试图把形式逻辑用于几何研究,这是该书的显著特色。在这一点上,它同欧几里得(Euclid,约公元前330—前275)《几何原本》相似,一些几何定义也与《原本》中的定义等价。下面略举几例:
(1)“平,同高也”—两线间高相等,叫平。这实际是平行线的定义。
(2)“同长,以正相尽也”—如果两条线段重合,就叫同长。
(3)“中,同长也”—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同的点叫中(点)。
(4)“圆,一中同长也”—到一个中心距离相同的图形叫圆。
《墨经》中依次给出点、线、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定义,这些图形的名称分别为端、尺、区。在研究线的过程中,墨家明确给出“有穷”及“无穷”的定义:“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即:用线段去量一个区域,若能达到距边缘不足一线的程度,叫有穷;若永远达不到这种程度,叫无穷。
《墨经》中还有一条重要记载:“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大故,有之必然。”用现代语言说,大故是“充分条件”而小故则是“必要条件。”大故和小故的区分,在哲学史和数学史上都是十分重要的事件。
可惜的是,随着墨家的衰落,墨家数学理论在形成体系之前便夭折了。
2.算术
到公元前四、五世纪时,分数已在中国广泛应用了。
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已是家喻户晓的常识了。《管子》等书中便记载着九九歌诀,顺序与今不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一一如一”止。至于改为“一一如一”到“九九八十一”的顺序,则是宋元时代的事情了。(www.daowen.com)
3.对数学中“无限”的认识
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是数学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对这一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推动着古今数学的发展。
据战国时成书的《庄子》记载,惠施曾提出“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的观点。其中“大一"、“小一"可理解为无穷大,无穷小。这段话的意思是:大到没有外部,称为无穷大;小到没有内部,称为无穷小。书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著名命题,可以看作是对“小一"的发挥。一尺长的木棒,第一天取它的一半,第二天取剩下那一半的一半,如此不断地取下去。
同《庄子》一样,《墨经》中也讨论了分割物体的问题。但墨家反对物质的无限可分。他们认为,如果把一条线段分成前后两半(比如以左为前,以右为后),保留前半而弃去后半,再弃去前半的后半,如此不断地分割和取舍,剩余部分小到不能再分为两半,就是端(A点)。如果采用前后取的办法,即第一次取线段前半,第二次取前半的后半,第三次取后半的前半,……取到最后,也会出现一个不可分割的端,这个端在线段中间而不在边缘,这就是《墨经》所云“前则中无为半,犹端也;前后取,则端中也”。很明显,这种思想与近代极限理论是相符的。数学分析中用区间套来限定数轴上一个实数点的方法与此类似。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种分割思想看作区间套原理的雏型,其中蕴含着“点是线段无限分割之极限”的思想。
4.组合数学的萌芽
组合数学虽是现代数学的分支,它的思想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春秋时期成书的《易经》便含有组合数学的萌芽。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书籍之一,书中通过阴阳卦爻预言吉凶。“—"是阳爻,“9"是阴爻,合称“两仪"。每次取两个,按不同顺序排列,生成“四象”;每次取三个,生成八卦;每次取六个,则生成六十四卦。四象、八卦与六十四卦的排列,相当于组合数学中的有重排列:从n种元素中每次取r个,共有nr种排列法。例如,在两种卦爻中每次取3个,这就是八卦。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G.W.Leibniz,1646—1716)发明二进制后不久,见到了传教士白晋(J.Bouvet,1656—1730)从中国寄去的八卦。莱布尼茨认为,八卦中蕴含着二进制思想,因此惊叹不已。实际上,若把“—"和“9"两种卦爻用1和0代替,八卦就可表示为
莱布尼茨说八卦是“流传于宇宙的科学中最古老的纪念物”,这项发明“对于中国人民实在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并因此产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崇敬,热烈地希望到中国来。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如愿,便托人把自己亲手制造的手摇计算机送往中国,成为中、德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
5.早期的数学工具—算筹与规、矩
算筹即用于计算的小竹棍(也有木质、骨质或金属材料的算筹),它是中国人创造的计算工具。春秋战国时代,算筹的使用已相当普遍,书中多有记载,如“孟子持筹而算之”(《十发》),“善计者不用筹策”(《老子》),等等。1954年在长沙的一座战国楚墓中挖出一个竹筒,内装竹棍40根,长短一致,约12厘米,是为算筹之实物。
用筹进行计算称为筹算。据文献记载,筹式有纵横两种:
算筹的摆法是纵横相间,从右到左:个位为纵,十位为横,百位为纵,千位为横……,遇零则空位。例如2561摆成,308摆成。筹算加减法与今珠算类似,从左到右逐位相加或相减即可。筹算乘除法的步骤稍微复杂一些。二数相乘(如48×36)时,先用筹摆一数于上,一数于下,并使下数的末位和上数首位对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用上数首位乘下数各位,把乘得的积摆在上下二数中间然后将上数的首位去掉、下数向右移动一位,再以上数第二位乘下数各,入中间的乘积,并去掉上数第二位。直到上数各位用完,中间的数便是结果。筹算除法也分三层,上层是商;中层是被除数,叫实;下层是除数,叫法。
算筹在中国数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算筹一直是中国的主要计算工具,直到元明时代才逐渐被珠算所代替。
珠算的优点是简便、灵活,用一些小竹木棍便可进行复杂的计算。它的缺点是中间步骤不能保留,因此不便于检验。另外,过分依赖于算具,也不利于数学的符号化和抽象化。
规、矩是两种测绘工具。规即圆规,矩是直角拐尺,用来画直线形。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规和矩的象形字,所以它们最迟在商代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这两种工具被普遍用于测量和几何作图。
四、周髀算经
《周髀》是西汉初期的一部天文、数学著作。髀是量日影的标杆(亦称表),因书中记载了不少周代的天文知识,故名《周髀》。唐初凤选定数学课本时,取名《周髀算经》。
1.勾股定理
在中国,《周髀算经》是第一部记载勾股定理的书。该书云:“求邪(斜)至日者,以日下为勾,日高为股,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
2.等差数列
《周髀算经》中的“七衡”便是一等差数列。书中给出计算各圆径的一般法则:“欲知次衡径,倍而增内衡之径。二之以增内衡径,得三衡径。次衡放(仿)此。”这相当于给出通项公式
Dn=D1+(n-1)·2d,
其中d为相邻两圆间的距离。
3.内插法
所谓内插法,是已知若干自变量所对应的函数值,求这些自变量之间其他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的一种方法,古代常用来推算日、月、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行度,为制订历法服务。内插分两种—等间距内插和不等间距内插。等间距指的是自变量的间距相等。设自变量x,等间距h,函数关系为f,若函数值之差f(x+nh)-f(x+(n-1)h)(即一次差,其中n=1,2,…)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则用一次内插法;若这些函数值之差的差(即二次差)为一不等于0的常数,则用二次内插法,依此类推。用现代数学的观点来看,n次内插法反映的是n次函数关系。
《周髀算经》中的内插法是最简单的等间距一次内插法。已经测得二十四节气中冬至、夏至的日影①长,推算其他节气的日影长。假定每两个节气的时间间隔相等,并以f(a),f(b)表示夏至及冬至的日影长,则有
其中f(n)是从夏至到冬至的第n个节气的日影长,Δ被称为损益数。
4.相似形与测量术
《周髀算经》中记载着商高的“用矩之道”:“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头一句是说用矩的一边测量一线是否直线,第五、六句是用矩画圆、画方的方法。第二、三、四句是相似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把矩的一边垂直向上去测量高度,把矩的一边垂直向下测量深度,把矩平放去测量地面上两点间距离。下面以第二句为例说明测量方法:设AB为矩的一边,BC是矩的另一边由顶点到视线的一段,AD为之可测距离,其中显然用到了相似原理,可见当时的人们已懂得相似三角形的一些性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