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面解读全域城市化概念

全面解读全域城市化概念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域”,即整个行政市域。在此基础上,美国引入“大都市区”的统计概念,将城市全域空间视为发展整体,明确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地方空间尺度由城市职能决定。本书所论述的全域城市化,主要是指实现上述变化的空间发展演变过程,包括城市内部相关的发展要素,例如建筑、经济活动结构、土地利用等在地域和空间的布局和形式。全域城市化是城市功能向全域扩散的空间效应。

全面解读全域城市化概念

“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限,具有层次化的体系结构。随着区域与城市的发展、经济与社会条件的变化,“域”的范围也在不断变化和扩展。“全域”,即整个行政市域。

城市化”在语义上显然是对“空间向城市演化”或“空间已经成为城市这样一个状态”的称谓。“全域城市化”这个词组中,“城市化”的这两种含义显然都是可以使用的,不过就研究对象而言,主要是用前一个含义——空间向城市演化。

城市全域空间包含两大类概念:一类以地理空间为主,是指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而在空间的表象现象,是处于动态发展状态的。城市在发展初期,由于承担的职能有限,市民出行距离较短,城市全域空间只包括城市内部各种空间形态的组合;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城市影响范围逐步扩大,各项生产和生活职能不断向城市外围农村和所辖乡镇扩散,城乡界线日益模糊,城市空间界线出现了以职能联系为主的趋势,城市全域空间不再仅限于城市建成区范围,而包含了与城市职能联系紧密的周边地区。例如,美国很早就有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市超越了原地域界限,向周边地区扩张,城市全域范围逐步扩大,将周边村镇与中心城区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在此基础上,美国引入“大都市区”的统计概念,将城市全域空间视为发展整体,明确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地方空间尺度由城市职能决定。可见,从地理空间角度出发,城市全域空间由最初狭义的城市建成区,扩展为除现有建成区外,还包括在空间上与城市建成区社会经济活动联系密切的周边地区。另一类以行政界线为主,是指自身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全部地域空间,是较为综合的行政单元。随着大都市经济社会日益完善,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联系逐步紧密,传统城乡之间、城城之间的界限开始被打破,城市影响范围增大,因此处于动态变化的地理空间是城市全域空间的最优反映。本书中的城市全域空间是指随城市经济社会活动和人工智能技术普及而不断变化的城市活动,包括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旅游等。(www.daowen.com)

全域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当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城市所辖空间及所辐射的空间范围内,人口、产业、生活环境逐步向城市转型,城乡分工有序、高度融合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书所论述的全域城市化,主要是指实现上述变化的空间发展演变过程,包括城市内部相关的发展要素,例如建筑、经济活动结构、土地利用等在地域和空间的布局和形式。全域城市化是城市功能向全域扩散的空间效应。

城市化空间发展描述了城市化空间形态、发展趋势的演变过程,包含多种模式,以单中心集聚、带状拓展、多中心组团化为主。单中心集聚发展模式强化城市的集聚能力和水平,城市首位度高,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的特征,往往出现在城市发展初期及大城市中期;带状拓展是单中心集聚发展的演变过程,表现在城市中后期,为克服单中心集聚带来的城市病所做出的形态更替,以绿化、自然要素分割城市建成区;多中心组团化发展是受地形影响的城市及特大城市中后期,随着功能的全域拓展,所形成的空间发展形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