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互联网、物联网及相关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为标志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城市的理念和设想应运而生。智慧城市从概念到实践,逐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信息化、网络化、精细化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从介绍智慧城市概念内涵、产生背景等入手,阐述智慧城市与大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适宜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对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试图从技术、人和制度三个维度剖析大数据时代下制约智慧城市建设的种种困境及其原因,并据此尝试提出构建适宜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的建议及对策。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城市的集聚效应已非常明显,越来越多的“城市病”体现了出来,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城市贫困等。促进生活和谐、提高生活质量是每一个人的愿望。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定义,大数据是指一种规模大到无法在一定时间内使用传统的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的数据集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编写的《大数据时代》指出了大数据的“4V”特点:数据量大(volume)、输入和处理速度快(velocity)、数据多样性(variety)、价值密度低(value)。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数据都在经历着井喷式的增长,数据来源多样、种类繁多,数据量的增长也预示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2009年,IBM公司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在《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中,“智慧城市”被定义为“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的更高级别的城市形态。与早前的“数字城市”“无线城市”相比,“智慧城市”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技术手段把一个城市里零星分布的信息化系统、物联网系统、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资源集中起来,升级成为一个具有全面协同、有效整合能力的有机整体,以此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信息或时空信息是智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其获取、汇聚、处理、分析和应用是测绘的核心任务。同时,测绘所具有的整体与局部、基础与专题、已知与未知等关系认知的专业素养与智慧城市建设方法论高度契合。这使得城市测绘地理信息单位及专家在一些城市或园区级智慧城市规划及有关项目设计、实施和评价等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标准化工作的支持。
时空信息平台连同云计算环境、政策、标准、机制等支撑环境及时空基准共同构成智慧城市时空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和基础支撑。其中云计算环境由计算与存储层提供,政策机制和标准规范等由保障体系和安全体系提供。时空信息平台包括时空大数据和云平台两部分,其中时空大数据包括基础时空数据、公共专题数据、物联网实时感知数据、互联网在线抓取数据及根据本地特色扩展的数据,是基础及公共数据库;云平台指提供数据获取、存储、处理、共享、集成、分析、服务能力的技术系统,是公共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智慧城市各类专题应用提供基础性支撑。(www.daowen.com)
云平台通过数据服务、GIS功能服务、应用程序接口(API)服务等为智慧城市专题应用提供时空大数据支撑。智慧城市专题应用通过云平台获取、融合、分析、使用所需的时空信息。云平台通常部署在由服务器、网络设备及虚拟化软件、云操作系统构成的云计算环境中,云计算环境可由城市或区域根据智慧城市规划集约建设或升级改造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支撑环境。
智慧城市理念的出现为城市转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和路径,而大数据正在成为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能否有效利用大数据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内在能量。有效利用大数据促进智慧城市发展,不仅需要建设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系统、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也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深度参与与人才培养,更需要改革旧有的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唯有如此,才能探索出适宜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