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音乐属于板腔体艺术形式。板式是秦腔演唱的一种节奏形态,是由节拍、节奏型、速度组合而成。它和唱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例如:“苦音慢板”,就是由苦音声腔和慢板板式相结合的一种唱板形式。
唱腔的旋律与各种不同板式的变化是构成戏曲音乐戏剧性的基础。而音乐的节奏即反映了人们内心情绪的节奏。在戏曲里,一般节奏比较慢的板式唱腔的抒情性总是比较强。它可以使旋律的优美、流畅等特点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节奏快的板式,唱腔一般总是说唱性比较强,它和语言更为接近,它使节奏的作用得到突出的表现。戏曲的唱腔便是根据这样的规律,运用了各种各样板式的节奏特点来表现各种不同的戏剧情绪的。
1.板式的作用
秦腔板式的节奏可分为一板三眼(4/4节拍)、一板一眼(2/4节拍)、有板无眼(1/4节拍)、无板无眼(散拍)。这些板式在具体应用上大致有这样一条规律:三眼板因速度较慢,唱腔可做更多的发挥,适用于抒情的场面;一眼板因速度稍快,唱腔不宜有更多的装饰与花腔,适宜于叙述、对话的场面;当戏剧情节比较紧张,矛盾比较尖锐时,往往采用有板无眼、紧打慢唱的形式;当一切严格节奏的板式都不足以表现非常激动、最为紧张的情感时,往往采用散板形式,它可以使人物的情绪不受任何拘束,尽情地奔放出来。因此板式的丰富与多样对于揭示人物内心矛盾变化,推动戏剧情节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板式的归类
秦腔的板式大体可归为六大类:慢板、二六板、带板、二导板、垫板、滚板。各类板式因起板和结束板的方法不同,有多种别称。如:二六板因起落不同分别叫摇板、原板、留板等,但它们仍属“二六板”范围。以上各类板式因速度、节奏的区别,同类板式又分多种板名(见下表)。(www.daowen.com)
秦腔传统板式里未涉及的特殊唱法之一——《穆柯寨》中焦赞、孟良唱“放响马”:
以上为秦腔传统古老唱法,现已基本绝迹于舞台,前辈艺人只传承唱法,无有名称。经本人和数位秦腔音乐专家研讨,又根据剧中焦赞、孟良欲二次重归山林放响马一词,故将此唱法命名为“放响马”。
秦腔传统板式里未涉及的特殊唱法之二——《大登殿》里王宝钏唱“流水滚豌豆”:
以上为秦腔传统唱法,有欢苦音之分,前辈艺人们对以上唱法亦无有一个正式称谓。经过本人与多位专家论证:以上板式属于“摇板”,后面是“流水”,“流水”是二六节奏,此唱法非常紧凑、活泼,结尾唱词“端端正正”干板剁字,故命名为“流水滚豌豆”以便于后人们识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