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发展进程:从过渡时期演进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发展进程:从过渡时期演进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论述中,并没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何描述,但是马克思主义有“过渡时期”理论。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的理论创新能够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苏联,的确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掌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具有更为强大的理论建树能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论述中,并没有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何描述,但是马克思主义有“过渡时期”理论。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过渡时期有个比较完备的论述,他说:

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1]

但是马克思这个“过渡时期”的概念并没有说明白,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到底需要经过多长时间,他只是原则性地讲到了过渡时期无产阶级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一是完成政权上的革命转变;二是完成政治上的无产阶级革命专政。这两个任务的根本目的是完成政权的更迭,完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无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调整,实现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所阐述的“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恩格斯认为,完成了这个任务,“过渡时期”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无产阶级作为阶级的历史使命也将完成,国家政权也将随着阶级的消亡而自然地退出历史舞台,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这里最关键且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理论问题是,“过渡时期”的立论依据是西欧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观点,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了的生产力基础上,通往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并不会是个很漫长的时期。不过后来列宁在革命实践中发现,在俄国这样一个以小农生产为主的经济文化社会相对落后的前资本主义国家,“过渡时期”确实意味着需要比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计的更漫长的时间才能完成。1917年列宁在其《国家与革命》中先是论述了国家的消亡问题,“很清楚,确定未来的‘消亡’的日期,这是无从谈起的,何况它显然还是一个很长的过程”。1920年,在其《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他又论述了“过渡时期的最初阶段”的问题:

我们在俄国(推翻资产阶级后的第三年)还刚处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即向共产主义低级阶段过渡的最初阶段。阶级还存在,而且在任何地方,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都还要存在好多年。[2]

列宁的这个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明确了在“过渡时期”国家消亡需要很长的时间,明确了在“过渡时期”即社会主义时期,阶级仍然会长期存在,这就说明社会主义阶段也是一个长期过程。列宁认为这是由于俄国的国情决定的,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因为工农业雇佣工人占绝大多数,阶级关系比较单纯;而在俄国,工人阶级除了在个别城市人数较多外,在全国来说小农人口仍然占绝大多数,这就决定了俄国必须采用“特殊的过渡办法”,这种特殊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时间长,要有足够的时间发展生产力,从而缩小同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差距;二是俄国工人阶级必须联合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级,形成工农联盟。

虽然列宁认识到,马克思所说的“过渡时期”不是一个短时间能完成的事儿,但他的这个宝贵认识并没有成为苏维埃高层的共识,以至于在1921年春开启的旨在通过重视小农利益加强工农联盟,通过搞活苏俄经济发展生产力的“新经济政策”,也在列宁1924年去世后被斯大林逐渐废止。之后的苏联,采取了跟列宁完全不同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调整生产关系的思路和手段,总体上比较激进。

苏联在列宁去世12年后,即1936年以宪法形式确认自己“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斯大林明确宣布,在苏联“所有的剥削阶级都消灭了”);然后赫鲁晓夫又在1959年提出“全面开展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问题,1961年宣布要在20年内“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节奏凌乱极了,而且快得有点儿让人难以接受。

苏联每个领导人上台都要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几乎成为惯例,领导人的政绩观已经完全脱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历史定位不可避免就成为一匹“脱缰野马”到处肆意狂奔。也就是说,列宁虽然发展了马克思的“过渡时期”理论,得出在苏俄建设社会主义是个长期过程的重要结论,但之后的所有苏联领导人都没有再回到列宁的立场上。

这种历史定位上的“大跃进”让苏联共产党面对苏联人民越来越难自圆其说:本来进入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离“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只差毫厘了,为什么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凭票供应,一票难求?为什么人民和官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还这么大?为什么官僚特权和腐败还这么严重?人民很容易想到:咱们这是又被苏联共产党给忽悠了!苏联解体时激进的叶利钦就很会利用人民的这种心理,他说,苏联建设这么多年,原来只是让几十个高级领导和特权阶层提前进入了共产主义,这是对人民的欺骗!这样的说法一出来,人民觉得真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纷纷对苏联共产党一顿痛骂。所以,在戈尔巴乔夫宣布交出最高权力时,欢呼声要比呼救声大得多呢。

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的理论创新能够发生在中国,而不是苏联,的确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掌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具有更为强大的理论建树能力。1981年6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1987年8月,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认定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那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国是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早已经完成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目标。这个阶段有多长?需要整整跨越一百年的时间,即从1956年中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直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也是我国国情,是只能遵循、绝不能超越的。正是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都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们才能始终行进在社会主义道路上。

单从苏联和中国的对比来看,通过梳理几个很有意思的时间轴就可以看出两者在对社会主义所处阶段的认识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苏俄和苏联的时间轴:

1920年列宁:俄国处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初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这个时间比较长。

1936年斯大林: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社会。(www.daowen.com)

1959年赫鲁晓夫:全面开展建设共产主义社会。

1961年赫鲁晓夫:要在20年内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1967年勃列日涅夫:苏联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又从共产主义社会回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勃列日涅夫回到了赫鲁晓夫前面)。

1983年安德罗波夫:苏联正处于发达社会主义社会“这个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回到了勃列日涅夫的前面)。

1986年戈尔巴乔夫:有计划地全面完善社会主义(苏联的社会主义又变成不完善的了,他回到了斯大林前面)。

这个时间轴捋下来,我们发现苏联每一位领导人上台,都把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确认一遍,再把上一任的“错误”修正一下,最后搞得连自己处于发展的什么阶段也搞不清了。

中国的时间轴:

1949年毛泽东: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1956年毛泽东: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尚未“完全建成”。

1959年毛泽东:完全建成社会主义是个艰巨的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

1981年邓小平: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2002年江泽民: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007年胡锦涛: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2012年习近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

2017年习近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只要对比一下中苏关于自己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的简要时间轴,就可以发现:中国对自身所处阶段的判断始终基于国情和现实,从来没有超出社会主义的范畴,并且认为完成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至少需要百年时间,党的领导人对这一问题的基本看法存在非常明显的承继性和稳定性。而苏联不仅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表述方面经常混乱,而且每一个继任领导人都对前一任的基本判断做出修改,始终不能根据苏联真正的国情做出准确的判断。而如果没有对自身所处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所制定的各项政策一定不能避免忽左忽右、前后摇摆和自相矛盾,这自然是国家治理的大忌,特别是对于像苏联和中国这样的大国,体量越大往往越经不起反复折腾,“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这个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