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在普鲁士学术界如日中天的时候,很多人以依附这个体系为荣、为生,也有不少人试图找到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漏洞,其中包括黑格尔的学生——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做黑格尔的学生是非常成功的,他反对黑格尔体系也是相当成功的。
费尔巴哈(1804—1872)
毫不客气地说,费尔巴哈最初是靠着论证“黑格尔是对的”起家的,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论统一的、普遍的、无限的理性》,这是多么赤裸裸地追捧黑格尔!后来费尔巴哈做了大学老师,他常常因为发表的一些观点太过激而招致反感,再加上他本人也并不十分擅长演讲,难免感到走投无路便干脆辞了职回到乡下隐居。
回到乡下后,费尔巴哈彻底放飞了自我。他再也不用费劲教书了,也没有那么多不合心意的应酬,终于有了更多的时间独立研究理论问题,他决定搞个大项目一鸣惊人,所以盯上了普鲁士最大的唯心主义权威——宗教。
费尔巴哈写了很多本书,但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影响巨大的是《基督教的本质》。为什么反对黑格尔体系需要从宗教开始?因为当时的普鲁士作为一个带有极大封建残余的国家,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领域便是宗教和政治。政治方面有书报检查制度,学者们不敢随便说、随便动,因为动辄得咎,但对宗教却可以做文章,这明显是只看起来又大、又威风却内在极度虚弱的“纸老虎”。
费尔巴哈认为,哲学或宗教是同一个东西,因为无论是思维还是信仰,它们都有同一个主体——人,任何人都不可能信仰和他的思维力、想象力相矛盾的东西,所以宗教看起来是一种信仰,实际上又是一种同哲学本质无二的思维方式。而思维和宗教之间的区别在于,宗教是被人的思维创造出来的、具有人的本质的“影像”,如果把人的本质从宗教中抽离,宗教就会只剩下一具骷髅。所以,费尔巴哈说人们无比虔诚地信仰的上帝,其实就是人自身理智的对象化,而上帝之所以完美是因为人自身把最完善的道德和形象都赋予了上帝。归根结底,宗教只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人对自身现实生活的歪曲的表达。既然如此,费尔巴哈直接告诉人们,应该批判宗教,把人重新当作第一性的、首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把宗教当作人的思维的产物。这个观点在当时的思想界,简直不能更有爆炸现场的直视感了。(www.daowen.com)
《基督教的本质》1841年首次出版以后,费尔巴哈就出名了。1843年马克思曾态度非常诚恳地给费尔巴哈写信约稿,请他给自己和卢格合办的《德法年鉴》“赐稿”。马克思在求稿信中说:“您的任何稿件都是我们最为欢迎的,想必您手头就有一些现成的东西。”然而态度非常谦卑的马克思,并没有等来费尔巴哈给他的稿子。过了一年,即1844年8月,马克思又给费尔巴哈写过一封信,告诉他《基督教的本质》正在由恩格斯审阅英文译文,很快要在曼彻斯特出版,法文版也将在巴黎出版,这本书在英法两国肯定会非常畅销。接下来,马克思说自己想写一本小册子来反驳青年黑格尔主义,并希望得到费尔巴哈的宝贵意见。但后来,不知道费尔巴哈是如何同马克思和恩格斯交流的,由于相关书信往来的文献都已经遗失,我们只能大体猜测,他们的交流因为某种原因中断了。很快,就在几个月后,1845年春天马克思就写出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批判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因为不懂实践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能算是半截儿的唯物主义,本质上仍然是唯心主义。这样,马克思又在思想和理论成就上,完成了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和超越。
但是,回过头来看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当时这本书在普鲁士之所以能引起一场思想地震,就是因为费尔巴哈用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反驳了两个至关重要的东西,一个是神学僧侣所要极力维护的宗教权威,另一个就是作为普鲁士国家意识形态的黑格尔思辨哲学。这两组势力为了驳倒费尔巴哈,纷纷买来《基督教的本质》这本书研究费尔巴哈的理论漏洞,倒是让费尔巴哈好好收割了一把版税和名声。
反对权威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但如果能成功,收益又极具诱惑,费尔巴哈就是这样一下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村野文化散人变成了如日中天的当红学者。但马克思、恩格斯在关注费尔巴哈,甚至为他敲碎了黑格尔的哲学外壳而高兴时,也越来越发现隐藏在费尔巴哈哲学中的致命弱点,费氏理论乍一看徒有唯物主义其表,再细看则是唯心主义其里,而且费尔巴哈太急于批判黑格尔了,以至于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精华一起丢弃了。恩格斯曾经非常形象地比喻道:费尔巴哈给孩子洗澡,洗完澡后把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了。
费尔巴哈既没有继承和发展黑格尔哲学强大的体系性和逻辑自证的完整性,也没有得出比黑格尔更为高明的结论,在兜兜转转中,费尔巴哈也走到了像其他哲学家们一样无奈的境地,他只能通过无限拔高道德和对爱的过度崇拜,在空洞的说教中消亡自己,最终由于不能自圆其说而归于静寂。虽然,一方面费尔巴哈以一己之力率先打碎了上帝的外壳,但另一方面他又把“爱”这个东西当成了新的上帝。他只是窥见了唯物主义革命性价值的光芒,却既没有能力把这束光拿出来照亮现实社会的斗争,也没有能力用这束光来开辟对人类历史的全新研究,因为他这方面的知识本来就非常贫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