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都市文化:特色与影院建设

上海都市文化:特色与影院建设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都市文化的特色和影院建设上海建城虽然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但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则是其成为现代城市的开始。上海在都市化的发展历程中,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因此,探讨上海都市文化的特色和影院建设之间的关系,并如何根据都市文化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影院建设,不断拓展电影市场,提升文化品格,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上海的都市文化也呈现出与世界文化同步发展的景象。

上海都市文化的特色和影院建设

上海建城虽然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但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则是其成为现代城市的开始。此后经历了160多年的历史沧桑,上海已由一个原本不起眼的海边小城镇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名震遐迩的国际化大都市,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有生气、活力和魅力的大都市之一。

文化是都市的灵魂。上海在都市化的发展历程中,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今日的上海,是一座既具有现代化风格而又保留着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大都市。而在其都市文化的构成元素中,电影院历来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探讨上海都市文化的特色和影院建设之间的关系,并如何根据都市文化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影院建设,不断拓展电影市场,提升文化品格,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其文化传统的首要特点就在于文化的开放性。众所周知,上海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向域外学习和接受新的文明与文化,并在这样一种不断学习和接受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与构成了自身的都市文化传统。上海历来是输入西方文明与文化的窗口,在其发展历程中,西方现代文明与文化的进入成为都市发展和文化构成的重要因素。早在1934年,就有人撰文指出:“上海是中国‘外国化’到最极度的地方,一切新兴的东西,物质的、精神的,都由上海发动,然后推到全国去。”[1]事实也的确如此,且不说物质方面的东西,就拿精神方面的文学艺术来说,无论是西洋的绘画,还是现代派文学;无论是西洋的音乐,还是现代派舞蹈;无论是话剧,还是电影等,大多是由上海从域外引进,然后再逐步普及、推广到全国去的。于是,上海便成为一座最善于接受与吸纳西方文明与文化,并将其融入自身传统的城市。正因为这种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大大提升了上海的发展速度,所以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和世界最先进的都市同步了”[2]。上海的都市文化也呈现出与世界文化同步发展的景象。

电影传入中国,最初也是在上海登陆的。早在1896年8月11日,上海的徐园“又一村”即开始公开放映“西洋影戏”,这是电影在中国的首次放映。此后,美国商人、西班牙商人等纷纷来上海从事电影放映,使电影很快为上海市民所熟悉和喜欢,成为他们重要的娱乐样式之一。由此,也引发了中国人自己拍电影的欲望,于是上海便成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

最初的电影放映都是在茶楼、戏园或游艺场里穿插在戏曲、说唱或游戏之间进行的,并没有固定和专门的放映场所。此后随着观影人数的日益增多,就有了建立电影院之必要。1908年,西班牙商人A.·雷玛斯在上海虹口海宁路附近建造了一座可容纳250人的虹口大戏院,这是中国第一家专业电影院。由于放映收入颇丰,此后,他又相继开设了“维多利亚”、“夏令配克”、“恩派亚”等多家电影院,建立了雷玛斯游艺公司,形成了当时最大的电影连锁放映网,控制了上海半数以上的电影市场。电影放映活动的普及和雷玛斯等人在商业上的成功,使越来越多的外国商人开始来华从事电影放映,上海的电影院便迅速增加,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影院业。“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上海影院业大发展、急剧膨胀的时期。从1923年英国人在派克路开设卡尔登大戏院至1939年沪光大戏院的出现,竟达40多家。其间,特别是1928—1932年的5年间,就开设了25家之多。仅一流的影院即有光陆、大光明、南京、新光、兰心、国泰等。当时以百万金重建的大光明大戏院有‘亚洲第一影院之称’。”[3]1931年6月的《申报》上,曾连续几天刊登了大光明电影院重新开业的整版广告,称之为“远东电影院之权威”,并突出其“冷气设备、温度适体、四季如春”的特点。当时上海的电影院普遍采用电风扇降温,大光明耗资30万元的冷气设备便成为首屈一指的特色,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前往,而且也标志着当时上海一流的电影院已与国际接轨。

由于这些电影院大多数是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商人开办的,所以其建筑风格也多种多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都市文化景观。例如,大光明电影院是由德国著名建筑师乌达克设计的,共上下两层,有一个1900座位的放映厅和3个休息厅。设计者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匠心体现在影院建筑的每一个细节,其豪华精致令人赞叹。大光明电影院独特的建筑风格使它至今仍然是上海优秀的近代保护建筑。由西班牙商人投资兴建的恩派亚大戏院(嵩山电影院),则是一座西班牙式的建筑物;同样由西班牙商人开办的浙江大戏院(浙江电影院),其内部也采用了西班牙宫廷式的装饰,浮雕、宫灯,金壁辉煌,独具一格。而由俄国人兴建的奥飞姆大戏院(沪西电影院),则具有较典型的俄国式建筑风格。显然,仅从这些影院的建筑样式和风格上就可以看出上海都市文化的开放性。

由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原因,50年代以后中国向西方关闭了大门,使这种文化的开放性有所减弱。但是,由于中国在一段时间里仍注重向前苏联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开放,因此上海等大都市不仅经常举行这些国家的电影周,而且在影院建设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也同样有所模仿和借鉴。例如,建于1954年的东昌电影院,就是按照苏联的有关技术资料进行设计施工的,其房屋立体面的装饰图案也参照了苏联的民族形式图案。

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上海重又敞开了大门,在接受域外文化方面重又领风气之先,电影院的建设也是如此。不仅在其改建、装修等方面注重引进国际影院的先进理念,配置当今世界先进的电影视听设备;而且在管理、服务等方面也注重与国际接轨。同时,还注重引入外资加强影院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拓展电影市场。例如,作为全亚洲最大的影院经营商的香港嘉禾电影集团就积极参与了上海影院的建设,由它投资的上海嘉禾影城就包括嘉华海兴影城和嘉禾友谊影城两家。前者诞生于1997年9月,是全国第一家外资参与投资和管理的全新影城,率先引进了国际多厅影院的经营理念,其先进设备和优良环境达到了世界先进影院之水准。后者诞生于2000年1月,拥有3个一级观影厅,与嘉华海兴影城一样具有先进舒适的观影环境。嘉禾影城的影音设备全由国外进口,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从而使放映效果达到了国际级标准。同时,影院还注重为观众提供高品位的良好服务,使观众能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获得美好的观影享受。在此之后,又陆续有域外资金进入上海影院业,参与电影院的新建、改造和经营管理。

显然,正因为坚持对外开放和引入了竞争机制,才进一步推动了上海现代化影院的建设。不仅解决了资金、设备等方面的问题,而且还引入了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提高了管理水平。由此也说明,文化的开放有益于促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影院业来说,也同样如此。

(二)

上海都市文化的开放性及其与世界文化的同步发展,就使其文化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无疑,现代性的物质空间既构建了上海都市的外部形象,也为其文化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无论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场,各种层次的图书馆博物馆;还是遍布于大街小巷的各类饭店、电影院、咖啡馆、歌舞厅、夜总会等都市公共空间,都鲜明地标识了上海物质世界的现代性。无疑,都市物质文明的发展有多快,其精神文化需求的变速就有多快。上述场所均成为广大市民现代性体验的生成环境。这其中,电影院无疑成为传播现代知识,营造现代性的文化氛围,引领上海时尚潮流的主要场所。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电影院建筑设计的现代特色和豪华舒适的休闲环境吸引了大批观众,而电影所传播的生活观念和各种知识,又能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学识,使他们在娱乐享受中有所感悟和收获。电影对市民观众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电影明星的穿着打扮和言行举止常常成为观众谈论和模仿的对象。“电影作为世界的窗口,首先起到了改造文化的作用”,“最初的变革主要在举止、衣着、趣尚和饮食方面,但或迟或早它将在更为根本的方面产生影响,即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方面。”[4]早在20世纪20年代,《晶报》就曾发表过一篇《中国的电影化》的文章,对这种现象作了具体生动的描述,认为生活在上海等一些大都市的时髦女子,都喜欢穿各种欧式的高跟鞋,戴欧式的女帽等,这是妇女社会的“电影化”;在男女交际场内,往往认识不到十分钟,便公然举行“接吻礼”,这是交际社会的“电影化”;在一些有钱人的公馆里,其装饰陈设往往与电影里的华丽宫殿相媲美,这是阔人社会的“电影化”[5]。总之,电影在物质和文化上都给都市市民带来了一些新的生活理念和风俗习惯,其在潜移默化中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正因为电影能在娱乐中传播各种新的信息和知识,所以在过去的上海,“‘看电影’算是一句摩登的口号。学校中的青年男女固如此,便是老年翁姑也都光顾电影院。”[6]不仅一般的市民喜欢看电影,而且许多知识分子乃至一些文化精英也常去电影院。例如,鲁迅、巴金、茅盾张爱玲等都曾是电影院的常客。电影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而且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例如,我们从巴金、张爱玲的小说中,就可以看到其对电影艺术技巧的学习借鉴。至于夏衍田汉、洪深、欧阳予倩等,更是从文学界进入电影界,直接从事电影创作和理论批评活动,并带动和影响了一大批电影工作者,从而促使中国电影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和变化。

在今天的上海,虽然电视、网络、报刊同样传播着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但电影的独特作用却是无法替代的。它依靠电影院舒适的观影环境和独特的视听享受,仍然吸引着各类观众,并在各方面对他们产生着影响。特别是一些具有视听奇观的商业“大片”,因为通过电视或网络观看无法感受其特殊的艺术魅力,所以去电影院观赏者众多。例如,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在上海永华影城上映一天的票房就超过了20万,在上海联合院线首周末的票房就达到了1000万。其他一些“大片”也都具有类似的票房效果。

正因为电影院已成为广大市民现代性体验的生成环境,所以上海影院的经营者都十分重视影院自身的建设,力求拥有国际最先进的电影设备,创造最舒适的观影环境。由于上海影院敢领风气之先,故屡创全国第一。例如,大光明电影院1958年从民主德国引进了成套宽银幕设备,成为全国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同年又安装了美国四通达立体声音响系统,成为立体声特级影院。1985年,大光明电影院安装了英国道尔贝424式立体音响系统及光学四声道立体声,成为全国第一家四声道立体声电影院。又如,东湖电影院于1960年经过改造后,成为全国第一家立体电影院,并放映了我国第一部自己拍摄的立体片《魔术师的奇遇》。近年来,和平影都IMAX巨幕影院则成为全国独家商业营运的巨幕影院,其设备全部从加拿大引进,极具视听冲击力。而由上海永乐股份公司与香港广裕有限公司合资的永乐电影城,则采用了全自动放映和数字放映技术,可任选2—6个电影厅进行同步放映。数字放映技术的引进,使永乐电影城成为全国第一座数字电影城。另外,永乐电影城还引进了与上海科技馆同制式的三维立体电影放映设备。由于影院硬件设备的先进性往往能给观众以独特的观影感受,故使上座率和票房收入屡创新高。例如,早在20世纪80年代,大光明电影院就已成为全国第一家票房收入超百万的影院,此后其票房收入曾连续11年位居全国影院之首。1985年因其成为全国第一家四声道立体声电影院,放映了美国四声道立体声电影《超人》,效果极佳,观众颇多;故此后连续放映224场,盛况不衰,历年少见。近年来,与许多新建或改造过的电影院相比,大光明电影院的设施已显得陈旧老化,故其上座率和票房收入也呈下降趋势,票房冠军则由设施更为先进的上海环艺电影城、上海永华影城等电影院夺得。

上海都市文化的现代性特征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不断增强的,由于上海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得风气之先,所以其文化的现代性特征也更加明显。同时,由于在上海居住的外国人和富裕阶层、中产阶层的人数在不断增多,他们文化水平较高,见多识广,经济实力较强,又很喜欢看电影,因此在上海投资建设电影院,特别是在商业繁华地段和高档社区附近新建电影院,一定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国际性的电影经营管理理念,要努力建造符合世界一流标准的电影院,提供高档的优良服务,这样才能跟上世界影院业的发展潮流,并满足高层次观众的审美需求。

(三)

上海作为人口数量很多、人口密度很高的大都市,作为与世界交流频繁的国际交通枢纽性城市,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港口和商业、金融、信息中心,商业化消费便成为城市的重要特性。因此,在都市文化的构成元素中,商业性就成为其重要特征。文化的商业性往往注重市场的需求和消费的需要,并以此不断调整其发展策略。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商品,当然需要构建自己的消费市场,而电影院则是其消费市场的基本构成单位。因此,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提高电影院的上座率,不断拓展电影市场,增加票房收入,便成为电影院最主要的工作。

从电影传入中国和中国电影诞生之初起,上海的电影公司和电影院就十分注重市场营销,而当时的报刊广告则是最主要的手段。例如,1913年亚细亚影戏公司摄制了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及其他一批记录影片,上映之时就在《申报》上连做4天大幅广告,具体内容如下:

“亚细亚影戏公司布告:活动影戏为欧美电学大家所发明,然其所摄影片,莫不选择各国风景及社会情形,千奇百怪,无所不有,以冀流行全球,交换知识。年来输入中华,观者同声赞美,至于中国之种种色色,从未摄入影片,引以为憾。本公司有鉴于此,爱将最近淞沪战事暨社会新剧摄影制片,先行试演,以饱沪人士眼福。所有二大特色详列于后:特色(一)淞沪战事:上海为万国通商巨埠,制造局及吴淞炮台两处剧战月余,商务前途大受影响,以故寓沪西商极端注意,成谓两方面之战争较武汉起义时尤为猛烈,洵为中国空前绝后,震动全球之大纪念,本公司特派写真专家冒险亲赴战地,录取各种惨状,如‘枪炮之猛烈’、‘百姓之逃难’、‘制造局攻守’、‘民房店铺之延烧’、‘红会之救护’、‘兵舰之助战’、‘租界之防兵’、‘军官之肖影’、‘流弹之伤人’、‘吴淞之战图’等纤毫无遗,大费手续,制成活动影片。本公司珍如拱璧,不肯示人,且美国大总统威尔逊君来电催索,即欲携归美国,为光学界放一异彩。 嗣因各国来函,要求一观真相,故特请在申先行试演,以答诸君之雅意焉。特色(二)改良新剧:本公司前次厚资聘请新民社诸君扮演中国戏剧,如家庭新剧‘难夫难妻’、‘滑稽新剧’、‘三贼案’、‘风流和尚’、‘横冲直撞’、‘赌徒装死’等出,无不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目睹斯剧定必拍手叫绝,较之舞台演戏,有过之无不及。此中国演剧摄入影片洵为海上破天荒之第一次也。兹定于本月廿九日假座新新舞台开演三日,届时务请绅商军学各界闺阁名媛惠顾。如此千载难逢之好机会,幸弗交臂失之。”[7]

请看,这样的广告是否颇似一篇评介短文?虽因宣传和招徕观众之需要,其中不免有夸大溢美之词,但它对于影片内容和特色之评介,则成为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类似这样的电影广告,在当时的报刊上经常可见。

与此同时,电影海报、电影说明书等,也成为各个电影院常用的营销方式。特别是一些室外的大型海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都市景观,它们与各类商场的橱窗、各种霓虹灯广告等交相辉映,成为上海都市文化最显著的标识。由于过去许多电影海报和电影说明书都制作得较精致,且很有特点,故赢得了不少影迷的喜爱,成为他们的收藏品,由此也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今天,除了传统的营销手段外,网络营销则成为许多一流电影院重要的宣传、营销方式。它们的网站除了宣传介绍电影院的历史和先进设备、观影环境外,还介绍正在放映和即将上映的新片,并提供评论园地供观众发表观影见解。许多青年观众正是通过网络了解各种电影信息,并在网上购票后前往电影院观赏影片的。显然,没有网站的电影院就会失去很多观众,所以网站建设也成为影院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时,与过去相比,今天看电影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看电影已不再是一种单独的消费行为,而往往是和其他消费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上海一些新建的电影院基本上都设在现代化的大商场里,或与之相毗邻,以方便观众购物消费。例如,永华电影城就坐落在繁华的徐家汇港汇广场6楼,港汇广场是目前上海最大的集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高档综合性商厦之一,以布局大气、格调高雅、装饰风格时尚前卫、服务优良而享誉上海,前往购物者众多;而其中不少人在逛商场、买东西后选择了看电影,所以永华电影城的票房收入一直位居前列。再如,由香港著名导演吴思远开设的ume新天地国际影城是目前上海最新的顶级影城,它坐落于著名的新天地里最大的购物中心4楼,别具一格的装潢风格和先进的设施服务使之成为新天地里最引人注目的场所之一。不少去新天地参观、休闲或购物的游客,也往往会去ume新天地国际影城看一场电影。

如今,在上海东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购物中心——五角场百联又一城购物中心,又出现了被称为中国第一家“第三代影院”——今典世纪影城“又一城·放电影院”。与第一代单厅大影院、第二代多厅影院不同,第三代影院被称为是“1+X”电影生活方式影院。这里的“1”是指电影,“X”是指在电影这个平台上设立的各种与电影相关的商店和休闲娱乐方式,它是集电影、画廊、书店、碟吧、酒吧、免费游戏系统于一体的多元化休闲娱乐空间,由此构成了一种以电影为平台的集休闲和娱乐于一体的电影生活方式。这种电影生活方式,人们在家里或其他电影院很难获得。和第二代影院相比,它的消费已是一种综合性的消费,它不仅让观众看电影,而且可以体验一种丰富、独特的电影生活方式,由此也带来了电影消费观念的变化。

对于电影院来说,重视上座率和票房收入,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进行市场营销,吸引更多观众前来消费,这当然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其本职工作。但是,由于电影毕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它还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和建设精神文明的重任,所以电影院不能仅仅以盈利为目的,还应该重视公益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在目前电影票价普遍较高的情况下,要牺牲部分商业利润,降低票价,使更多经济收入较低的普通市民和学生也能去电影院看电影。要注重在经营过程中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坚持举行公益专场,惠及经济困难的底层市民和社会弱势群体,以更好地发挥电影的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

总之,各类电影院都要正确处理好商业文化和公益文化之间的关系,兼顾和平衡两者,这也是上海都市文化建设的需要。

(四)(www.daowen.com)

众所周知,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上海在都市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吸引了国内各省市诸多人口的移居,也吸引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纷至沓来,“正是新兴的移民群体,创造了一个迅速繁荣的都市;上海的崛起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移民现象。”[8]来自各种不同地域、不同国度的移民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于是就构成了上海都市文化的多元性,并形成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多方包容的文化品格。

当下,这种多元性文化主要由3方面的文化成分构成,即与上海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吴越文化,从域外不断输入的西方文化,以及由于人口流动而传入的北方与中原文化等。显然,如何理顺这3种文化成分内在的结构关系,探索它们在上海都市的环境空间中和谐共生、有机融合的具体方法,对于上海都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具体而言,吴越文化的传承者乃是上海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和来自江浙一带的移民,他们在上海人口中占大多数。作为西方文化输入者的是来沪经商办企业的外国人和一批出国留学归来的留学生,这部分人也日益增多。至于北方与中原文化的传入者,则多为来沪求职打工的各类普通劳动者,他们的人数也不少。由于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的不同,上述各类人的文化需求和娱乐消费也有所差异。可以说,上海都市文化的发展动因,往往直接来自于不断被开发、不断被提升的各类市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因而,为了满足这样的精神文化需求,电影院的建设和经营就要有所分流,明确定位,各自拥有自己的基本观众群,并很好地为其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成系统、完善的电影市场。

目前,在上海居住的外国人和生活富裕的有钱人不少,一批高档娱乐消费场所是他们常去的地方。一般来说,他们并不在乎花钱多少,而在意这些场所是否豪华舒适,是否上档次,所提供的服务是否令人满意。因此,票价昂贵的顶级影院的主要观众应该是他们,这些电影院应该针对他们的需要做好营销和服务工作。当然,如今上海的中产阶层人数越来越多,看电影则是他们喜欢的一种主要的娱乐消费方式,所以大多数影院的建设和经营要更多地考虑他们的需要,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对于各类收入不高的普通劳动者和底层市民来说,去一般的影院看一场电影也是一种娱乐享受。他们对观影的环境并没有太高的要求,而在意票价是否便宜,影片是否吸引人。为此,不必把上海所有的电影院都建成世界一流标准的电影院,还是应该根据电影院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主要的服务对象等,准确定位,合理配置资源,灵活开展各种经营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文化娱乐之需要。

如前所述,上海影院建筑的多种风格和经营管理的多种理念,已经体现了上海都市文化的多元性,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随着各类移民的不断增多所带来的文化成分的更加复杂多样,上海影院的建设和经营也应该更加多元化,以适应都市文化不断发展之需要。

(五)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上海作为经济大都市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提升,其影响力也在逐步增强。但是,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作为文化大都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较大差距,与经济大都市的地位尚不相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显然,上海的持续发展需要文化托市,只有切实加强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之需要。为此,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已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大都市的奋斗目标,即要把上海建成一个“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大都市,使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同步进行、比翼齐飞,使上海真正成为国际大都市中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

在上海都市文化的建设中,电影文化显然是一个重要品牌,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首先,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具有电影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一大批在电影史上颇有影响的老电影和一些各具特色的老电影院,就是这种历史积淀的形象化标志。其次,电影的创作、生产和放映已经形成了完整有效的产业链,上海不仅有实力雄厚的上影集团公司,而且有一些颇具规模的民营电影公司;不仅有电影拍摄基地和动漫制作基地,而且有各种衍生产品制作的企业。同时,上海的影院业也是国内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产业,其构建的电影市场拥有庞大的观众群。另外,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展示中国电影的窗口和进行国际交流的平台,其规模和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上海在加强电影文化建设方面,就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若予以进一步重视,就能更好地发挥其文化品牌的作用。

无疑,在电影文化的各种构成元素中,影院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为此,作为现代大都市电影院的经营管理者及其主管领导部门,应该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即不仅仅把电影院的经营管理视为一种企业经营和商业活动,而是要把其视为都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视为增强上海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因而,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既要重视通过各种营销手段不断增加票房收入,不断拓展电影市场,也要重视充分发挥其在文化建设方面应有的作用。具体而言,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用“文化大都市”的理念来规划上海电影文化的发展,不断拓展视野,借鉴世界一流的电影院和院线的成功经验,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品牌影响的电影院和院线。为此,对于上海影院业的发展,就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调整布局、合理布点、形成系统,从而构建完善的电影市场,以满足各个层次、各种类型观众的观影需要。同时,要做到点面结合,即一方面要加强重点影院和院线的建设,形成品牌;另一方面也要兼顾一般,推动其持续发展;并根据需要,不断建立新的电影院和院线。

目前,上海的电影院和电影放映场所主要分属于上海联和院线、世纪环球院线、大光明院线、中影星美院线、万达院线以及金山数字电影院线、东方永乐数字电影院线等。其中上海联和院线2002年成立时有近60家影院、200块银幕,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88家影院、280块银幕、跨7省23市的规模宏大的院线公司,其旗下有不少基础设施一流、技术条件一流、票房名列前茅的影院,其中五星级影院有6家,年票房超千万的影院有11家,较著名的有上海永华电影城、环艺电影城、上海影城、UME新天地国际影城、万裕国际影城、柯达电影世界、国泰电影院、衡山电影院等。从2002年至2006年,上海联和院线的票房收入连续5年位居全国院线之首。2007年,其总票房收入为3. 8288亿元,虽然同比增长了24.31%,但在各条院线的激烈竞争中,它已退居全国第二。显然,上海联和院线作为影院业的龙头企业,应在不断扩展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电影院(特别是一批著名影院)的建设,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其他院线当然也应该一面扩展规模,一面抓好影院建设。

至于金山数字电影院线和东方永乐数字电影院线,其主要任务乃是面向市郊农村和城镇社区的观众,经营和推广多种样式的数字电影发行放映项目。例如,将原有的一些固定影院进行胶转数的改造,将行政村和社区的文化娱乐活动室改建为小型数字电影厅,并根据实际需要新建一些数字电影院等。总之,这两条院线的设立,旨在根据国家电影数字化发展纲要的精神,结合中国电影二级市场的特点,努力建立起科学、规范、有序的数字电影院线,以此打造从农村到城区的二级市场数字电影发行放映网络。这样无疑大大拓展了电影市场,有效解决了农民和底层市民看电影的问题。

然而,上海对于校园数字影院的建设仍有所疏忽,进展较缓慢。 目前上海高校大多数学生是通过网络和影碟看电影的,去电影院看电影者并不多。因此,实有必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在校园建立小型数字电影厅,或在大学园区建立数字电影院,以低廉的票价,使大学生们能看到正版、高清的数字电影。这样不仅有利于拓展电影市场,而且有益于校园文化建设。2007年9月,北京已组建了21世纪校园数字电影院线公司,该公司已与全国近百所大专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积极开展优秀影片进校园的工作。显然,校园数字电影院线的开通,将为众多艺术电影和国产小成本电影提供一个新的进入电影市场的发行空间,既有利于促进电影创作,也有利于拓展电影市场。校园数字电影院线作为电影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推广数字电影放映的主流市场之一,也是校园电影发展的主要方向。上海在这方面应尽快采取措施,加快发展步伐。

其次,各类电影院都要不断规范经营管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应该看到,电影院对观众的吸引力不仅来自其先进的硬件设施和影片的艺术质量,还来自其优良的服务所营造的舒适环境和良好氛围。显然,规范电影院的经营管理有利于构建有序、公平竞争的电影市场,而提高服务水平则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进电影院看电影。这样不但有利于扩大电影市场,增加票房收入,而且也有益于加强文化建设。在这方面,目前尚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例如,新建或改建的电影院均应在安装计算机售票系统后方可加入电影院线公司,以利于统一管理。又如,要加强电影院的星级评定工作,规范电影院的放映标准和服务标准,使电影院的管理和服务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星级评定工作不能“一评定终身”,固定不变;而应该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考核。不达标者则应降级或摘牌,以利于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质量。

另外,要切实解决好电影院经营发展中的“文化生态平衡”问题,即把握和处理好商业文化与高雅文化、公益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既要重视商业电影的营销和放映,也要设法安排好艺术电影的营销和放映;既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票房收益,也要组织、安排好公益场的影片放映。这其中,“为影片找观众,为观众找影片”就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营销策略。

应该看到,艺术电影在上海历来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观众群,因此电影院就有必要考虑这一部分观众的观影需求。早在1989年3月,上海胜利电影院为了满足这部分观众的需要,开始专门放映高品位或有争议的艺术片,并将影院易名为胜利艺术电影院,还不定期地举办各种讲座和组织编导、演员与观众的见面活动,为此受到艺术电影爱好者的赞赏与欢迎。2006年3月,上海联和院线提出了开展“艺术电影赏析专场”的动议,得到了永华电影城、上海影城、新世纪影城等的热烈响应,上述电影院每周都至少安排一场艺术片的放映。为了吸引更多艺术电影的爱好者前往观影,各电影院还商定票价一律为20元,降低了原来的票价。联和院线为了搞好“艺术电影赏析专场”的工作,不仅积极组织片源,还安排相关影片的主创人员来沪进行宣传活动,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仅此还不够,应采取多种措施,使更多的电影院能重视艺术电影(特别是国产艺术电影)的放映,从而使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都有各自的放映场所和生存空间,既拓展了电影市场,也促进了电影创作。

如前所述,由于电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它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和建设精神文明的重任,故对于公益文化而言,电影院当然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实际上,商业文化与公益文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周二半价日”规定的实施,就给电影市场带来了旺盛的人气。“半价日”既使电影能惠及更多的普通市民,又使票房收入比平时增加了3至4倍,有时甚至超过了周末的票房收入。为此,有些电影院还一反周末上映新片的常规,把首映影片选择在周二半价日放映,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上海联合院线还推出了阳光电影卡,每张面值100元,可观看30场电影,颇受观众欢迎。当然,由于各个电影院的经营管理者对公益文化的认识和热情不同,所以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也有差异。为此,实有必要出台一些新的规定,要求电影院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认真做好公益专场的放映活动,并以此作为星级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总之,只有切实协调好商业文化与高雅文化、公益文化之间的关系,使之真正处于“生态平衡”之中,电影院的经营才能健康发展,上海电影文化的品格也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众所周知,将于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对于推动上海都市文化的建设来说是一个重要机遇。在迎接世博会的过程中,上海正在进一步塑造都市文化品位,强化文化多元与文化融合,重振“海派”都市文化的特色,追求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大都市。这其中,作为上海重要文化品牌的电影文化也会有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影院业也会有更快、更好的发展。可以预料,随着政府文化发展政策和机制的创新,随着文化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影院业也将会不断完善其经营和服务体系,优化发展格局,开拓发展空间,成为文化支柱产业,并为上海都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此文为作者于2008年9月9日在中国文联、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第1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电影论坛”上的发言,获第1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被收入会议论文集《2008电影产业研究之影院发展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注释】

[1]高植《在上海》,载《大上海半月刊》1934年5月第1卷第1期。

[2]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3]王瑞勇、蒋正基《上海电影发行放映一百年》,载《上海电影史料》第五辑,1994年版,第1页。

[4]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15、116页。

[5]载1922年1月3日《晶报》。

[6]王定九《上海门径》,转引自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7]载《申报》1913年9月28日至10月1日。

[8]徐生民《上海市民社会史论》,文汇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