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电影美的探求与创造:纪念费穆百年诞辰

电影美的探求与创造:纪念费穆百年诞辰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影美的自觉探求者与创造者——纪念费穆百年诞辰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当我们论及百年中国电影的艺术成就时,不能不提到费穆。费穆被称为“诗人导演”,其影片也被称为“诗化电影”,也就是说,他创作的影片与传统的戏剧式电影是有明显差异的。因此,与当时的常规电影相比,费穆的影片就具有现代性和先锋性。

电影美的探求与创造:纪念费穆百年诞辰

电影美的自觉探求者与创造者——纪念费穆百年诞辰

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当我们论及百年中国电影的艺术成就时,不能不提到费穆。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优秀的导演艺术家之一,作为中国早期电影艺术大师,他就像一颗被埋没的珍珠,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时代的风云终于吹拂了遮盖的尘土,使其显露出本来的光彩和价值,他的影片及其导演艺术已成为海内外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他对于中国电影发展所做的重要贡献,也已得到了中外电影界的充分肯定。在经历了寂寞冷清之后,被发掘出来的费穆终于回归到他应有的历史地位。

(一)

费穆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作为一个真诚的艺术家,费穆首先是一名追求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他深晓民族大义,关心民众疾苦,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思想意识和人生境界渗透在其电影创作之中,就使其作品往往能关注社会现实,体现时代脉搏,反映民众情绪。然而,他又能坚持独立思考,既不盲目轻信,也不随从大流,所以其影片对现实生活的表现与概括,又往往有独特的视角和形式,这就与当时进步电影的主流形态有一定的差异。

20世纪30年代初,费穆进入联华影业公司任导演,其处女作《城市之夜》就通过一个家庭的悲剧暴露了旧中国都市社会里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表现了他对劳苦大众的人道主义关怀,受到了进步电影评论的赞扬。随后创作拍摄的《人生》和《香雪海》,又通过不同的艺术角度,反映了女性在社会重压下的悲剧命运;而《天伦》则注重呼唤着善良人性的复归。尽管后几部作品的思想主旨在当时的电影评论界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争议,但今天来看,其鲜明的人道主义思想还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

1936年年初,在日益高涨的抗日民主运动的推动下,费穆与欧阳予倩、蔡楚生等发起成立了上海电影界救国会,并发表宣言号召电影工作者拍摄反映民族解放斗争的影片。同年,他编导的《狼山喋血记》巧妙地用寓言形式抨击了可耻的不抵抗主义,形象地表达了广大民众的抗日爱国热情,赞颂了可贵的斗争精神,受到了广泛欢迎和好评,成为国防电影的代表作。此后编导的《春闺梦断》,又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再次表达了鲜明的抗日救国主题。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则率领摄影队赴抗日前线拍摄了纪实性的抗战宣传片《北战场精忠录》,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抵抗侵略者的精神风貌。同时,又执导了洪深编剧的影片《镀金的城》,对那些不顾民族安危,只顾追求个人享受的灰色人物的丑恶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上海“孤岛”时期,在艰苦恶劣的创作环境中,他编导了《孔夫子》,注重赞颂“匹夫不可夺志”的浩然正气,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伦理道德,以明其志。此后,他又与奥地利电影艺术家雅可卜·弗莱克夫妇合作拍摄了具有鲜明抗日思想的《世界儿女》。上海沦陷以后,他则凛然拒绝与敌伪合作,毅然退出影坛,表现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应有的民族气节。同时,他又转向戏剧舞台,导演了一批有影响的话剧作品。

抗战胜利后,他才重返影坛,执导了由梅兰芳主演的戏曲片《生死恨》,在艺术上作了大胆探索,为戏曲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经验。该片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1948年,他导演的《小城之春》问世。这部集中体现了他的电影观念、艺术精致、技巧娴熟的影片,既是他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受到后来者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1951年他在香港创作了《江湖儿女》,通过几个杂技艺人的命运及他们最后回到祖国的经历,表达了他对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向往和热爱。可惜影片尚未拍完,他就因病去世,以至于壮志未酬,令人扼腕痛惜。

可以说,费穆的人生之路是一个正直善良的爱国知识分子不断追求真理、努力报效祖国的奋斗之路;也是一个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不断追随时代前进的步伐,努力用艺术去表达自己对民族生存与民众疾苦之关注和忧虑的探索之路。

(二)

费穆是一个优秀的电影艺术家,他是通过影片来表达自己对社会和人生之认识的,而这种表达又采用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技巧。由于他深谙电影创作之特点和规律,故而不仅在艺术实践中注重遵循这些规律,而且还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创造新的电影美学风格。综观其电影创作的历程及其拍摄的影片,可以说,他是电影美的自觉探求者与创造者。在这方面,他的贡献尤为突出,也尤为后人所称道。

费穆被称为“诗人导演”,其影片也被称为“诗化电影”,也就是说,他创作的影片与传统的戏剧式电影是有明显差异的。他在影片中故意淡化了戏剧性冲突,而注重以画面来表现剧情,充分发挥电影自身的艺术特性,并不断将新的电影观念和电影技巧运用在创作之中。因此,与当时的常规电影相比,费穆的影片就具有现代性和先锋性。(www.daowen.com)

费穆又被称为“技术主义者”,他在创作中始终坚持进行艺术探索,努力拓展电影艺术的表现能力,在每一部影片的拍摄中都锐意求新,使之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例如,《城市之夜》虽为其处女作,却出手不凡,以电影语言的新颖而显示出独特的美学品格。《人生》注重以镜头画面表现人生的片断,技巧简洁清新。《香雪海》则以心理描写和氛围渲染见长,摄影讲究,充满了诗情画意。《狼山喋血记》对表意性视觉语言作了成功探索,使寓言性主题和诗化风格得以较完美的结合。《春闺梦断》以超现实的表现手法,通过梦境反映主题,具有明显的象征性。《生死恨》不仅对京剧的电影改编作了大胆探索,做到了在京剧的象征形式中传达真实情绪和意蕴,而且为色彩元素的运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小城之春》则注重于“写意”与“写实”的结合,在叙事中有机地融合了象征镜语,深入揭示了人物复杂的内在情感。总之,其求新求变的意识几乎体现在每一部影片的创作实践中。

费穆曾发表过一篇《略谈“空气”》的文章,结合创作经验,阐述了其电影美学观念。所谓“空气”,即氛围。也就是说,他主张在影片拍摄中要注重环境描写和气氛渲染,给人物性格的展示和内心情绪的表达提供独特的艺术手段。为此,他在创作中既注重学习借鉴外国电影的经验技巧,又注重从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追求情景交融意境营造,从而使其影片带有鲜明的东方美学色彩。例如,《天伦》借鉴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传统,把赋、比、兴的技巧手法运用在镜头组接之中,形成了如诗如画的银幕景观。《小城之春》中简化的情节、纯化的人物、简单的场景等对艺术表现时空的严格限制,既来源于对中国绘画中“留白”技巧的学习,也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戏曲中“写意”美学观的借鉴,从而使影片显示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审美空间。

费穆在创作上的独特追求和显著成就,是与其文化修养和理论学习分不开的。在从事导演之前,他写过很多电影评论和外国电影说明书,对电影作过一定的研究。此后又当过著名导演侯曤的助手,在创作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从事导演之后,他仍能结合创作实践不断进行学习和思考,故被称为“三多”(看书多、看电影多、看事多)导演,这就使他视野开阔,思想敏锐,对人生和艺术都有自己的见解,并能把这些见解体现在创作之中,使其影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别具新意。

可以说,费穆的从影之路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在创作中不断把握电影艺术规律,大胆探索,努力超越自我的实践之路;也是一个有才华的艺术家锲而不舍地营造独特美学风格的创新之路。

(三)

今天,当我们纪念费穆百年诞辰时,理应认真总结其创作经验和历史贡献,以推动今天的中国电影能更快、更好地发展。费穆的人生道路、从影历程及其创作成就,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启示之一:真正的电影艺术家理应像费穆那样,不断关注现实生活,努力把握民众情绪,并把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深入思考融合在电影创作中,从而使作品能体现出时代脉搏,显示出人文关怀。费穆在各个时期创作的影片,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这是值得今天的电影工作者认真学习借鉴的。

当下,电影创作对现实的“失语”现象很突出,不少影片远离时代和观众的审美需求,缺少应有的思想意蕴和人文内涵。即使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其对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状态的艺术概况及试图进行的本质揭示也很肤浅,缺乏应有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文情怀。因此,倾听时代前进的步伐,关注社会的改革发展和普通百姓的生存状况,洞察民众丰富的内心世界,注重表现中华民族在新的奋进和崛起中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努力塑造更多有时代气息的新人形象,应该是今天的电影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启示之二:真正的电影艺术家理应像费穆那样,在充分尊重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强化精品意识。费穆一生拍摄的影片不算多,但却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体现出鲜明的创新精神,这是十分可贵的,也是值得今天的电影工作者认真学习借鉴的。

如今,内地电影的年产量已突破了200部,但真正在艺术上有显著创新,堪称艺术精品的并不多;受到广大观众欢迎和好评的影片也不多,这是造成观众与电影疏离及电影市场冷落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要切实改变这种状况,就应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努力提高影片的艺术和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观众,赢得市场,并促使中国电影更快地走向世界。

今天,当我们纪念费穆百年诞辰时,应该十分珍惜他的成功经验和文化遗产。在中国电影走上第二个百年的发展历程时,我们的电影界应该涌现出更多像费穆那样的艺术家,这既是时代和民众的需要,也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需要。

(此文为作者于2006年12月20日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上海电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三地电影人隆重纪念中国著名电影导演费穆先生百年诞辰电影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原载2007年第2期《电影新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