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以海派文化为支撑的优秀海派电影

以海派文化为支撑的优秀海派电影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派电影须以海派文化为依托“海派”形成于经济繁荣、商业发达的移民城市上海,过去它与“京派”是相对峙的。海派电影是海派文化的重要一翼。无疑,海派电影的振兴也有赖于海派文化的繁荣,后者是前者发展之基础。所以,若要促使海派电影的创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加强海派文化的建设也是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而海派文化的兴盛,则必然会带动海派电影的发展。

以海派文化为支撑的优秀海派电影

海派电影须以海派文化为依托

“海派”形成于经济繁荣、商业发达的移民城市上海,过去它与“京派”是相对峙的。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场争论,使两派更为引人注目。上海曾是遐迩闻名的国际大都市,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及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交叉融汇,构成了上海独特的文化地位、文化风尚和文化性格,海派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

显然,不墨守陈规,求新多变,敢领风气之先,是海派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商品市场的激烈竞争,都市生活的快速节奏,外来文化的五光十色,都极大地影响着海派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它总是适应潮流,花样翻新,灵活多变。其次,宽容大度,兼收并蓄,各行其是,则是它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开放的环境,多样的信息,往往使上海人见多识广,这就避免了少见多怪的弊病;而求新求变的心理,不仅导向了冷静和容忍,而且对变更中出现的新鲜事物也不诧异惊奇,更不排斥拒绝。这就是为何像话剧、电影、交响乐等“舶来品”能首先在上海有长足的发展,而诸如“新感觉派小说”等也首先能在上海文坛登台亮相的主要原因吧?这种雅量所形成的宽松的文化环境,使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可以在此共生并存,使各种有价值的东西均能在此找到其栖身发展的一席之地,从而形成了繁荣的文化气象。当然,海派文化也有糟粕和渣滓,上海滩上见利忘义的文痞,部分海派作品中充溢的市侩气,流露的西崽相等,无疑是其消极面,这也是不应忽视的。总之,海派文化形成的历史虽不算长,却曾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海派电影是海派文化的重要一翼。众所周知,上海既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又是其创作制片中心。海派电影在初始阶段,往往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和投机意向,这和当时电影从业人员低下的素质及电影界不良的文化氛围是紧密相关的。海派电影创作面貌的改变和艺术品味的提高,也始于30年代。轰轰烈烈的左翼文化大潮波及到电影领域,一大批新文艺工作者相继进入电影界,改变了电影创作队伍的结构成分,也带来了新的思想意识和新的技艺手法,从而促使电影顺应时代潮流和民众需要发生了变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涌现出了《桃李劫》《神女》《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一些有较高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海派电影佳作。上海都市社会的市民文化和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态与复杂心态,在银幕上得到了真切、生动的反映。而在电影语言的运用上,这些影片的创作者又非常尊重广大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接受能力,尽可能把现实主义真实与戏剧情趣有机统一在一起,注重追求质朴的、大众化的艺术品格,由此开始形成了海派电影的优良传统。

海派电影的真正成熟及其传统的完善,则在40年代后期。战后上海民主电影运动的掀起和现实主义新潮的发展,促进了海派电影的兴盛;而上海进步电影工作者对电影艺术和技术的更加熟谙,也为提高海派电影的质量创造了条件。于是相继出现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丽人行》《希望在人间》《天堂春梦》《三毛流浪记》《乌鸦与麻雀》等一批海派电影的优秀之作,使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和普遍成熟的艺术状态。这些影片对上海都市文化的多方展示,对都市众生相的生动描绘,以及由此对黑暗社会制度的揭露和批判,都达到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可以说,海派文化的求新性、丰富性、宽容性等特点,在该时期的海派电影创作中均有较显著的体现。

50至60年代,电影创作的客观条件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银幕形象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工农兵成为影片的主人翁,这无疑是一种划时代的转变。但是,由于片面强调写重大题材和塑造叱咤风云的工农兵英雄形象,故而就很少再有反映普通市民生活和表现市井里巷之风俗人情的影片出现。丰富的都市文化和特定的民俗形态,在银幕上往往失去了独立存在的美学价值。其间虽有过像《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样表现上海里弄风情和描写普通居民心态的影片,有过像《不夜城》这样表现上海民族资本家生活的影片,但对政治运动的紧密配合,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文化内涵。总之,创作上的各种条条框框,使海派电影的特色被消融在大一统的电影格局之中。

80年代以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建设也不断得以加强。在电影创作中,地域文化特色则日益得到重视。上影厂也明确提出了复兴“海派电影”的口号,而力求使影片具有浓郁的海派韵味,已成为许多电影艺术家拍摄都市影片时的一种较自觉的美学追求。他们注重以新的视角、在新的层面上对各个历史时期上海的都市生活进行描绘和抒写,拍摄出了《上海舞女》《一无所有》《女儿经》《人约黄昏》《留守女士》等一批影片,不同程度地恢复和发扬了海派电影的传统。但在此过程中,尚未出现有较大影响的、颇具代表性的海派电影力作,这是令人遗憾的。

无疑,海派电影的振兴也有赖于海派文化的繁荣,后者是前者发展之基础。因为海派电影不仅仅是一个地域题材概念和一种艺术风格特征,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历史概念。它应该依托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文化背景,注重从各个侧面表现上海特有的文化风貌、历史传统和民俗风情;表现在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都市人的文化心态、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迁,并由此透视出艺术家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所以,若要促使海派电影的创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加强海派文化的建设也是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而海派文化的兴盛,则必然会带动海派电影的发展。(www.daowen.com)

现在,上海正在向国际一流大都市迈进。经济的腾飞则势必要求有相应的文化建设,因为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即使经济再发达,也是徒有其表。文化建设并不仅仅是指修建一些高档、豪华的音乐厅、歌剧院、博物馆、体育馆、电影院、游乐场等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应该积极发展各种文化事业,并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风尚和文化性格;是应该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海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当然,海派文化的发展也需要在反思中扬长避短。无疑,创新求变,敢为天下之先;兼容并蓄,能纳万物并育,此乃海派文化传统中的精华,应该继续发扬光大。而卑俗的市侩气、痞子气等,则是海派文化传统中的糟粕,应该力求杜绝减少。只有如此,海派文化才能形成大气候,整个文化建设和文化氛围才能与上海的经济地位相吻合。

海派电影的创作,当然要充分依托海派文化的大背景。这就要求电影艺术家首先应有较明确的文化价值观,在对都市生活进行艺术概括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描绘受政治、经济直接制约的生活进程,而应该使艺术思维从社会的表层进入文化的深层,应透过都市生活画面,开掘出其中的历史文化价值,从而使影片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较深的文化底蕴。

此外还应看到,“海派”作为一种有鲜明地方色彩的艺术风格特征,不仅要有地域文化内涵,在表现手法上也应有契合都市人审美心理的艺术追求;应不拘泥于陈旧的艺术模式,不断强化创新意识,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技巧,从多侧面、多层次反映都市生活,表现都市人的心灵感受,使影片兼顾艺术性和商业性,力求雅俗共赏。

近年来,在中国电影多元发展的格局中,城市电影正方兴未艾,越来越引人注目。作为城市电影之一种的海派电影,理应有更快的发展和更大的提高。但是,海派电影却未能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未能产生较大影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海派”传统中的灵活有余而厚重不足实有关系。不少影片多方迎合商业化趋势而忽略了对文化意蕴的开掘,显得较浅陋,难以摆脱小家子气。因此,如何增强海派电影的文化内涵,使之意蕴深沉,耐人品味,给观众以新的感受和启示,乃是海派电影创作面临的课题。

(此文为作者于2002年12月21日在上海电影集团、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联合召开的“海派影视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原载《电影新作》2003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