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濮之战:晋楚谋略之战

城濮之战:晋楚谋略之战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语“退避三舍”即出自城濮之战。在大战正式开战之前,晋楚两国先展开了一系列精彩绝伦的谋略之战。齐、秦、晋三国形成了强大的军事联盟,对楚国形成三面压迫的局势。面对来势汹汹的楚军,晋文公选择“退避三舍”。“退避三舍”后来成为一个典故,出自《左传》,大意为:晋文公重耳为了报答当年自己逃亡时楚成王给予的礼遇,在晋、楚交战时主动退让“三舍”(九十里)。在逃亡中,身为楚军主帅的子玉羞愤难当,自杀身亡。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最初流行的是“正战”——战争双方约定好时间、地点,各自带领兵马,一本正经地正面攻守,不使用任何计谋。随着历史的演进,“正战”逐渐衰退。作战双方以战胜对手为目的,往往都会使用谋略,战略智慧因此层出不穷。

而在这一转变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战,正是晋、楚两大强国之间的一场激烈碰撞——城濮之战。在这场战争中,双方从政治外交军事,把各种战略智慧运用到极致,留下了许多令后人叹为观止的妙笔。小读者请注意,下文的阅读即将开启烧脑模式,一起来挑战吧!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在遥远的春秋时期,有一场涉及多个国家、关乎诸侯称霸的大型战役,堪称以弱胜强的典范,这就是城濮之战。

成语“退避三舍”即出自城濮之战。城濮之战的整个过程精彩纷呈,君主、谋臣、主帅纷纷登场,政治计谋、外交策略、战术布置全部覆盖。春秋时历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对这次战役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绘,为后人展现了一幅外交和战争交织的历史画卷。

春秋时期,周天子是名义上的统治者,真正有实力的是各诸侯国的国君。礼崩乐坏,诸侯混战,各诸侯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在第一位春秋霸主齐桓公死后不久,齐国走向衰落,南方的楚国日渐强大,横生称霸中原的志向;北方的晋国晋文公的治理下也逐渐崭露头角。楚、晋两个大国都想称霸,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公元前634年,楚成王联合陈、蔡等多个国家进攻宋国,宋国实力较弱,不得不向晋国求救,从而拉开了晋楚战争的序幕。

在大战正式开战之前,晋楚两国先展开了一系列精彩绝伦的谋略之战。为解宋国之围,晋文公采纳大臣狐偃的建议:攻克依附楚国的曹、卫两国,逼迫楚国从宋国撤兵。曹、卫两国根本不是晋国的对手,基本上没怎么抵抗就被攻克了。不过晋文公没有想到,楚国竟然丝毫不为所动,完全没有从宋国撤兵回援的意思。情况变得很棘手:晋国直接对楚国出兵的话,劳师动众,而且没有胜算;不去救宋国的话,就要眼睁睁地看着宋国向楚国投降,面子上又过不去。

经过一番谋划,晋国将军先轸提出了一个极具政治家智慧的方案:一方面把晋军已经占领的曹、卫两国的土地分给宋国以激怒楚国;另一方面让宋国派人出使齐、秦两国,请他们出面向楚国求情。晋国的目的就是要使原先保持中立的齐、秦两国站到自己这一边来。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楚国一看宋国收了曹、卫两国的土地,当然很生气,直接拒绝了齐、秦两国的求情,从而把这两个大国推向了晋国一方。齐、秦、晋三国形成了强大的军事联盟,对楚国形成三面压迫的局势。

面对逐渐恶化的形势,楚成王不得不撤军。但是,楚国令尹子玉不同意撤兵,他率领本部人马继续围攻宋国,并且向晋国提出:如果晋国让曹、卫两国复国,楚国就放过宋国,从宋国撤军。

子玉这个看似简单的解决方案其实也充满了杀机,让晋文公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同意这个方案的话,那么子玉一句话救了曹、卫、宋三个国家,功劳全被楚国占去了;不同意的话,晋国就会留下不愿意归还土地、故意挑起战争的恶名。(www.daowen.com)

面对窘境,晋国将军先轸再次发挥自己的才智:一方面许诺曹、卫两国归还其土地,一方面扣留子玉的使臣,故意激怒子玉,逼迫楚军进入晋、楚双方决战的轨道。先轸的计谋再次发挥了很大作用,子玉果然大怒,率领陈、蔡联军杀气腾腾地扑向晋军,一场轰轰烈烈的城濮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面对来势汹汹的楚军,晋文公选择“退避三舍”。“退避三舍”后来成为一个典故,出自《左传》,大意为:晋文公重耳为了报答当年自己逃亡时楚成王给予的礼遇,在晋、楚交战时主动退让“三舍”(九十里)。这里面可能的确有“报恩”的因素,但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外交策略,其背后是麻痹敌方、诱敌深入的谋略。晋文公之所以要退避三舍,深层次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在军事上麻痹对手;二是在政治上取得主动权——晋文公是君,子玉是臣,国君后退而臣下进犯,过错方是子玉,子玉要为这场战争负责;三是晋文公需要将部队撤到自己预定好的战场——城濮,并在这里与齐、秦两国大军会合,以增强实力。

公元前632年,晋国的上、中、下三军和楚国的左、中、右三军在城濮摆开阵势,城濮之战正式打响。晋文公采取先攻击敌军侧翼、再攻击中军的方针,命令下军的马匹蒙上虎皮,冲向楚国最薄弱的右军陈、蔡联军,陈、蔡联军一触即溃,楚军先败一阵;此后,晋国上军佯装撤退,吸引楚左军前来追击,等敌人钻进圈套,晋国上军、中军再两面夹击,楚国左军又败一阵。左、右两军相继惨败,楚军大势已去,子玉不得不向西南方向逃亡。在逃亡中,身为楚军主帅的子玉羞愤难当,自杀身亡。城濮之战最终以楚军大败而告终。

此战中,晋军先是虚张声势,以虎皮蒙身的战马大败楚国右军,再以诱敌深入之计大败楚国左军,使子玉率领的中军陷入孤军作战的局面,晋军最终获得此战的胜利。和战前的外交策略一样,晋国君臣的智慧在战争过程中同样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过,后人对此战中晋军以少胜多的说法颇有争议。晋军的兵力是“晋车七百乘”,此外还有尚未参战的齐、秦等联军。楚军的兵力就比较复杂了,子玉手下的兵力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其一是楚成王撤退后留下来的原来围团宋都的兵力;其二是子玉请战时,楚成王给他的部分兵力,估计这部分兵力在两百乘左右;其三就是陈、蔡联军。这三部分兵力加起来究竟有没有超过晋国的七百乘,这就是历史未解之谜了。

虽然晋军以少胜多存在争议,但晋军以弱胜强却是不争的事实。城濮之战前的半个世纪,即晋献公当政后期,晋国因继承人问题陷入内乱,重耳、夷吾等晋国公子不得不逃亡国外。晋献公死后,公子奚齐、悼子先后被大臣杀害,回来继位的夷吾又因战败被秦军俘虏。直到公元前636年,重耳才回国即位。在他的励精图治之下,晋国走向强盛。晋国此时才开始改革军队,设置三军。而同样在战前的半个世纪里,楚国则日益强盛,“伐许”“伐黄”“灭英”,拓地千里,并与中原各诸侯国相继结盟,成为长江流域最强大的国家。毫无疑问,晋、楚两国在城濮交战时,楚国更强大,是楚国的君臣不和、外交失策以及主帅的指挥失当共同造成了战争败局。

城濮之战虽然远去,但是晋国君臣的一系列外交手段和战争谋略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在面对涉及多个国家的复杂局面时,只有经过相当周全的考虑才能制定出严密的作战计划,才能精准打击敌人而不致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和猜忌。

知识链接 晋楚争霸

春秋时期,出现了多位霸主,如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但是贯穿争霸始终的“主旋律”,则是晋、楚两大强国间的交锋史。作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在与南方大国楚国之间的数百年较量中,涌现出大量经典战役,同时也推动了春秋的历史演进。楚庄王后来也曾“一鸣惊人”,大败晋军,成为又一位霸主。春秋末期,在宋国的调解下,晋、楚曾一度达成了和平协议,换来了春秋列国间短暂的和平。这其中的军事、外交智谋,也充满了可圈可点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