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碑刻内容分类与意涵解析

碑刻内容分类与意涵解析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在对贵定仰望抗贡碑、兴义查氏宗祠碑、拦龙桥摩崖碑刻、大方千岁衢碑、贵定甘塘乡规碑、剑河“例定千秋”碑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碑文所记内容特点将其分为风土、制度、交通三个类别,通过逐一分析,对碑刻的意涵展开论述。在中国,较少有为名茶立碑记事,贵定仰望抗贡碑以贡茶事件为内容实属罕见,虽然该碑内容未提及茶的种植与生产,但对我们认识贵定云雾茶的地位以及贡茶的历史具有积极意义。

碑刻内容分类与意涵解析

碑刻因其具有记事、称颂、标记的特点,常被称为历史的见证者。贵州碑刻保存数量颇丰,碑文内容蕴含了人文观念、民族历史、区域制度等诸多信息,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地区民族发展的状况。本节在对贵定仰望抗贡碑、兴义查氏宗祠碑、拦龙桥摩崖碑刻、大方千岁衢碑、贵定甘塘乡规碑、剑河“例定千秋”碑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碑文所记内容特点将其分为风土、制度、交通三个类别,通过逐一分析,对碑刻的意涵展开论述。虽然这些碑刻目的都为记录历史,但是本节将其归纳分类,力求阐述详尽。

一、碑刻与风土

风土类碑刻以反映带有乡土民风特点的内容为主,或记录事件或讲述史实。本节主要以仰望抗贡碑和查氏宗祠碑为例,对贵州风土类碑刻的内涵进行论述。

(一)贵定仰望抗贡碑

仰望抗贡碑又称之为“茶叶碑”,共计两块,原立于关口寨路旁树下,其中一块石碑在清同治初年由当地苗民迁移碑至寨内的过程中碑脚不慎碰断,故碑末尾出现缺字。目前两块抗贡碑均立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平伐镇仰望村口附近的贡茶亭内,贵州省于1982年将石碑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5-39)。

图5-39 仰望抗贡碑

1.碑刻基本情况

贡茶亭里现存两块石碑,现就基本情况作一介绍。

(1)乾隆年间碑刻(图5-40)。

图5-40 碑刻

该碑刻于清乾隆五十五年,青石材质,碑首为圆形,碑身局部有破损,现已用玻璃罩保护。在此碑碑首自右向左题有“万古流芳”四个大字,每字的大小为7cm×7cm。整个碑体高128cm,其中,碑首最宽处为55cm,碑底宽55cm,厚8.5cm。底座长81cm,宽43cm,高11cm。此碑正文有二百余字,按照自上而下、从右到左的阅读顺序题写,碑文为楷书体阴线刻,字间距为1cm,每字大小约为2.5cm×3cm。

碑文内容为:

贵阳贵定县事定番州正堂程,为据禀给照事案,据□□方文超等禀称:本年四月二十日接奉钧札,因仰王苗民雷阿虎禀,年久茶枯,仰口前往确查,据实禀覆。奉此。约遵前往临山踏看,茶老焦枯,并无一株生发,实非苗民治枯捏禀情弊,缘奉札查乞查核施行上禀等情。据此,查茶树既俱枯坏,并无出产,□□除批示外,合行给照。为此照给该苗民等遵守。嗣后,该处每年贡茶定数茶斤,及其余所派之茶,准行停止,以免采办之累。如有差人以办茶为名,下乡滋扰者,许尔等指名禀究,须至照者。据呈□□□银肆百贰拾两,收后发交殷实之户生复,再年购办该处茶贡。乾隆五十五年四月。[70]

(2)嘉庆年间碑刻(图5-41)。

图5-41 碑刻正面与背面

此碑刻于嘉庆年间,时间略晚于右侧乾隆年间所刻碑刻。碑体为青石材质,此碑无底座,碑身局部有破损,外围罩有玻璃以作保护。该碑碑首呈圆弧形,碑首刻有“万古流芳”四个大字,每字大小约为5cm×4cm。整个石碑通高158cm,其中碑首宽为66cm,碑身略有破损宽约60cm,碑底长60cm,厚12.5cm,此碑的正文按照自上而下、从右到左的阅读顺序题写,共有16列,每列间距为1cm,字间距为0.2cm,每字大小为2cm×2cm。碑刻正文为楷书体阴线刻,因年代久远,部分文字风化受损严重,故无法辨认全文的文字数量。

2.抗贡碑的典故

抗贡碑缘何而立呢?从贡碑亭现存两块石碑看,嘉庆年间石碑由于字迹不清,已无法释读具体内容,故下文将以乾隆年间所刻石碑为例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根据乾隆年间所立抗贡碑碑文可知,抗贡一事与发生在贵定县的一件关于茶贡的事件有关,此事碑文记录颇详:

因仰王苗民雷阿虎禀,年久茶枯,仰□前往确查,据实禀覆。奉此。约遵前往临山踏看,茶老焦枯,并无一株生发,实非苗民治枯捏禀情弊,缘奉札查乞查核施行上禀等情。据此,查茶树既俱枯坏,并无出产,□□除批示外,合行给照。为此照给该苗民等遵守。嗣后,该处每年贡茶定数茶斤,及其余所派之茶,准行停止,以免采办之累。

由此来看,乾隆年间由于此地茶树焦枯,无一株发芽,官府寻查后上报朝廷,于是发布文告免其茶贡,苗民将文告刻成石碑立于寨中,以此示众。碑文内容虽陈述了未能贡茶的实情,但事实上关于抗贡碑还有一则典故。据今天的当地政府人员介绍,贵定县长久以来以种茶为生,并以茶叶代替赋税,然而由于贵定云雾茶味道醇香又是贡茶的佳品,官府私欲膨胀开始加大对百姓征收茶叶的数量。乾隆时期,收茶的数量成倍数涨,村民不堪重负,为了对抗地方官府变本加厉的剥削,在寨主的带领下,全体村民只能连夜用开水将茶树烫死,并向官府报告茶树不生是因“雨水”所致,经官府寻查后,认定并非村民的原因,于是减免了赋税,此计也为村民免除了赋税之苦。

3.抗贡碑与云雾茶

据宫光华著《贵定云雾茶》记载:“云雾茶是我国八大名茶之一,唐代已作为贡茶。”云雾茶即是碑文中所说的贡茶,当地又称为仰望茶或者鱼钩茶。在仰望十八寨中,上坝寨和关口寨所产的茶叶味道醇香,色泽青翠细嫩,被视为绿茶的上乘,是朝贡的佳品。关于贵定云雾茶作为朝廷贡茶,明清民国的贵州地方史志中记载较为详细,如《明实录》中多次提及贵州府向朝廷贡茶,清代康熙《贵州通志》中也记有黔地所产茶叶中,云雾茶享有盛名,属上等佳品,而且由于其产量少的缘故,更显珍贵。此外,在一些民间传说中也广泛流传云雾茶的故事,突显其历史地位。根据上述文献资料大抵可知,贵定作为朝廷特贡茶叶的产地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再加上苗岭山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云雾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作为贡茶备受青睐。在中国,较少有为名茶立碑记事,贵定仰望抗贡碑以贡茶事件为内容实属罕见,虽然该碑内容未提及茶的种植与生产,但对我们认识贵定云雾茶的地位以及贡茶的历史具有积极意义。如今,贵定政府以贵定云雾茶为资源,将文化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采取着力打造地缘经济增长点、推动茶旅融合发展、绿色脱贫等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贵定云雾茶的创新发展和传承拓宽了道路。

(二)兴义查氏宗祠碑

查氏宗祠碑位于兴义市则戎乡纳具村老村委会右侧一座亭子的下面,此碑刻是研究布依族族源的重要史料,1985年被列为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碑刻基本情况

经实地考察,查氏宗祠现存有6块碑(图5-42),由于石碑残损,上面的文字基本上看不清楚,除了一块碑含有底座外其余均无底座,而且有5块碑损坏较为严重。为了更好记录石碑的保存状况,对每块碑的尺寸进行了测量,第一块石碑高31cm,宽64cm,厚17cm,第二块石碑高63cm,宽37cm,厚14cm,第三块石碑高57cm,宽43cm,厚17cm,第四块石碑左侧面高为54cm,右侧面高为102cm,宽72cm,厚17cm,第五块石碑高115cm,宽74cm,厚20cm,第六块石碑高115cm,宽80cm,厚16cm,底座长96cm,宽59cm,厚20cm。

图5-42 查氏宗祠碑

据《布依族文化大观》一书的第十六章《文物古迹》记载:查氏宗祠碑原为方头圆角,高120cm,宽82cm。[71]碑文主要叙述布依族查姓迁移、居住的情况。当中存有四句的汉语译音,记载了布依族人民寻根认祖之“隐语”,“□□沙宗坝潭统,寒纳桑卦志,四总那来,染起坡密纳毕”[72]

2.碑刻文化内涵

文字记录语言,辅助语言进行信息交流,帮助人们把不易记录的口头语言记载下来,流传给后代,传播到远方。不仅如此“文字还可以促使语言更加条理化,思维更加精密化”[73]。文字就像民族特有的标识一样,它不仅是用来作为交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个民族来讲,如果没有文字的保存,后人也就不易了解早期的文化历史,就会给今天的研究带来诸多的困难。

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有些民族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文字,这些民族在传承本民族文化方面,有的采取口述的方式、有的则是以歌谣为载体进行传播、传承与储存。布依族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是用实物图符和口头语言来传承他们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文化。从查氏宗祠碑中可以看出布依族在文化传播方面并非是独立的,布艺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借鉴并吸收了汉族文化,用汉字译音的手段来记载本民族的变迁史,具体而言,要么用汉字的音,要么用汉字的义,更有甚者用汉字偏旁加以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字。在布依族的观念中字的含义带有本民族的价值观生活习性。布依族改变了汉字原来的意义,被赋予了布依族特有的文化符号。“查氏宗祠碑”的发现,不仅弥补了用汉字译音方法来记载布依族文化这一空白,而且为我们研究布依族早期历史文化的记载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史料,进而为了解布依族采用汉字来传承其文化的原因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二、碑刻与交通

交通类碑刻以记载有关交通建设的内容为主,具体包括桥梁、道路的修建。本节主要以拦龙桥碑刻和大方千岁衢碑为例论述交通类碑刻所具有的内涵。

(一)拦龙桥碑刻

拦龙桥碑刻位于六枝特区新场乡拦龙桥下游河滩右边一处巨大的灰岩上,2006年被列为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5-43)。

图5-43 文物保护单位标识

1.碑刻基本情况

拦龙桥碑刻所在崖面高698cm,宽357cm,碑刻位于崖壁的西北面,文字阴刻,彝文。由于长期受到自然风化的影响,部分文字已模糊不清。石刻碑首略呈半圆形(图5-44),碑身为长方形,碑身通体高68.5cm,宽47.5cm,离地约357cm,右边距为108cm。

图5-44 拦龙桥摩崖碑刻

拦龙桥摩崖碑刻为彝文,阴刻,竖文,15列,共计588字。内容大意为:

天地的产生,成了发展富贵的根源。论及六祖的根本,不是寻常的啦。

自德施以来,到阿哲琪的世代,首先从戛勒分支往妥太聚居,再迁徙到古阿勒液的施默耿佐姆来定居。在这以后,阿琪家就兴盛如挺拔参天的一株大树,矗立荫盖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又如春天嫩绿的芳草,遍及原野。

阿琪啊,是道度赐与他家的福禄,是皮乌吐为他偿愿。

只直阿里权威与俸禄是来自于百姓,如同河水的源头永远没有穷尽,君长的威名也远扬干四方。积攒的丰裕财富,多如夜间的繁星。珠宝往来,连绵不断。

戛勒的君长阿保呗道,他如同天象与地上的万物相对应,在宇宙间有其根源。

望不到边的祃诺法堵地方,有一片征收租赋的垦地,直抵古阿勒液。上面从特格卓古勒起抵达下面的阿尼舍能;从左面的只斗法果起抵达右边的法支打诺,在此之间,是古勒君长的住地,也就是博宜陇卓家的基业。

陇乍呗特坝子,在戛直的时代,阿琪大寨的村寨左右,是属于舅父阿查家的。

阿斗往东迁徙之后,就由密额来管理东方,按照一君一臣一师的制度来管理,就是这样的。

有这般贤能的后代,应归功于英明能干的舅父家,开拓了与天一般高的伟业。匆阿纳的后嗣呀,像绿叶似的繁茂,目所能及的土地都是属于我们啦!

在己未年的五月间,由于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横贯着一条河流,德赫布诺、阿洛育梅、娄则阿姆、堵莫阿戛四人,共同建议道:山中的野兽尚有狮子来驯服,栖息千林中的禽鸟能频频地高飞。如今我们居住的南北二面和中部地带,都有辽阔的田地,可谓良田千顷,但还有一条很宽的河,蜿蜒流经其间,河上乃是运输租赋必经之路,如果不在上面建好一座桥梁,虽然有显赫的官爵,创造了大业,可受到交通的梗阻,所得到的享受仍然是很微薄的呀。因此,在南宋开庆己未年五月初三日开始兴工建桥,到庚申年十月初三日竣工。全部工程共付出工钱七十两银子。

施工时祭祀用的猪给匠人们吃,付给錾字人三两银;一百驮稻谷交承包架桥者朵奎赫古,并抬了五缸酒给他。建桥的石工是博宜阿斐和默查卖索的后裔陇直。碑文内容,是阿恩笃节的后裔,三代家传的呗耄毕额穆撰写的。写碑人是觉阿岱所属妥姆鲁恒地方阿赤家的后裔沙可,他的先祖狄省瓦曾是管理白启则溪的头目。

福禄乃祖从天赐,权如峻岑承宗源,呗瓦司祭祀,果蒙还祖愿,后嗣永袭万代权。有众多的奴婢来饲养六畜,骏马奔驰如蛟龙腾空一般。权威和美好的福禄,也是由大山的气脉聚合来的。集千载兴盛的威荣,承默氏崇高的地位,今后有很广的来源可征租赋,供飨父母的俸禄,对祖先宗祠的祭祀也是丰裕的。[74]

从内容上分析碑文主要涉及六个方面:

(1)讲述从古代的彝族六祖分支默部慕齐齐到其二十代子孙铁阿纳开拓水西的历史。

(2)阿纳时期的赋税情况。

(3)修建拦龙桥的情况。

(4)修建日期与完工日期:南宋开庆已未五月初三日开始兴工建桥,到庚申年十月初三日竣工,用时不到两年。

(5)修桥花费银两70。

(6)碑文除了记载主持修桥的人外,还记载了工匠与碑文起草人的名字。

2.拦龙桥摩崖碑刻意涵讨论

目前对拦龙桥摩崖碑刻的相关研究侧重于碑文内容,主要针对彝族文字展开研究,涉及文化发展脉络以及字体结构等诸多方面。学者往往忽视了拦龙桥的存在意义,几乎没有人提及,因此若想对拦龙桥摩崖题刻有深入的了解,拦龙桥造型、材料以及周围的环境等特点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要知道没有桥就没有摩崖碑刻的出现。

图5-45 拦龙桥局部

经过实地考察,彝族当时修建的拦龙桥迄今依然横跨在河面上(图5-45),原来桥面是什么样的结构现已无法考证。只知修筑道路造成桥面底于路面,于是人们就用水泥在桥面又新接了一个桥面,相当于把桥升高了,之后出于交通发展以及车辆通行等因素的考虑,人们在靠近拦龙桥的下游并列新建拦龙桥一座,旧的拦龙桥从此“寂静”下来,为了方便书写,下文中提到的拦龙桥是指彝族当时所建造的。

拦龙桥呈拱形被当地人称为石板桥,这恰好说明当时建桥的材料为石头。关于建桥的目的,已经在碑文中提到。问题是桥为什么选用的是拱形而不是别的造型?在没有修桥之前人们是如何出行的?为什么不是单独在桥边立一块碑而是将文字题写在拦龙桥下游一处灰色崖壁上呢?下面将根据碑文做尝试性分析。

拦龙桥呈拱形,建桥的材料多是人们将开采下的大石块打磨成需要的形状。选择建造拱形桥可能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这种类型的桥建造起来有自身的优点,拱形桥除了外观优美外,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受力平衡且不易发生垮塌。在中国历史上现存著名的石拱桥应为建于隋朝赵州桥,所以说这种桥应该是经过历史考验被人们所认可的;第二,彝族自身的财力、物力、人力以及建造技术等条件都已成熟,足以建拱形桥;第三,建桥的材料来源方便而且坚固耐用,如果采用木头建造的话,木头易腐烂,可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维护,并不实用;第四,来自于民族的心理因素,因为建桥对于彝族来讲已不单单是解决通行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想借此提升民族的自豪感与荣誉度,碑文中也提到桥可以让家业兴旺发达,说明彝族到此“创业”的艰辛路程已经基本结束,财富已经有了丰富的积累。

碑文提到河上乃是运输租赋必经之路,表明当时出行的交通工具单一,出行只能“走”水路,而水路有两种情况或者乘船或者在水位不高的情况下涉水而行。当时具体是怎么出行,在没桥的情况下怎么将租粮送回?如果单单依靠人力涉水则花时费工夫,根据当时的情况应该是用船进行运输货物,时至今天此地部分河段上人们的出行仍然是船,可以说当时的交通十分不方便,正如碑文中提到:“可受到交通的梗阻,所使用的享受仍然是很微薄的呀。”从交通的梗阻中可以看出彝族与外界的联系还是十分密切,如果联系不密切就不会意识到交通的不便,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社会安定、风调雨顺,人们的生活富裕,有大量的财富要送回,如果财富不需要送回,那修桥的可能性会降低,因为在桥没出现之前人们虽说是可以出行但是不方便。修桥也表明当时的社会财富充足,无论从人物、物力、财力都可以实现,如碑文所述积攒的丰裕财富似若繁星。

在拦龙桥碑文上还注明了建桥的石工是博宜阿斐和默查卖索的后裔陇直,也明确碑文是阿赤家的后裔沙可所写。能够将石工陇直与碑文撰写人沙可记载下来,这表明当时在彝族工匠与文人的地位并非下等。碑文中提到:“施工时祭祀用的猪给匠人们吃,付给錾字人三两银,一百驮稻谷交承包架桥者朵奎赫古,并抬了五缸酒给他。”可以看出修桥时工匠物质生活富裕,有酒、有肉还有稻谷,这都是当时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表明当时社会制度的健全,只有施工时查到才会给予物质上的奖励。碑文的开始提到:“天地的产生,成了发展富贵的根源。”结尾处:“权威和美好的福禄,也是由大山的气脉聚合来的。集千载兴盛的威荣,承默氏崇高的地位,今后有很广的来源可征租赋,供飨父母的俸禄。”蕴含着彝族先民朴素的辩证思想。“有众多的奴婢饲养六畜,骏马奔驰如蛟龙腾空一般”中,“奴婢”表明彝族仍然是等级制度。“骏马奔驰如蛟龙腾空一般”不但表明马的健壮也说明当时出行工具主要是马。(www.daowen.com)

至于为什么会将碑文刻在桥下游一处陡峭的崖壁上?按常理讲应该是桥建好后,打磨出一块石头作为碑刻立于桥附近,但为什么没有这样做,相关资料以及学者的研究均没有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为了对此问题作出解释,本书结合周围的环境特点试作推测,建桥处的河两岸山势较为陡峭不易刻印文字图案,为什么没有将碑立于桥边呢?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情景,桥建成后,彝族首领站在桥上俯视远方,从周围的景色上看,下游比上游更好,因为下游地势开阔并且有一条支流与之相交汇,首领刚好看到下游有一块巨大的摩崖,心里顿生欢喜之情,决定将其建桥的历史刻在上面,使后人能够铭记其光辉业绩。笔者在撰写此文时进行第二次实地考察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如果站在碑文处,当看完碑文了解到相关历史后,人们就会急于想看到当年的桥,当自己转身后就会看到上游的桥,如果先站在桥上向下游看去,同样会看到下游一块巨大的摩崖,二者相互对应,极为巧妙。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当时人们也考虑到如果将碑立于桥头,随时代的变迁谁也不敢保证碑能够永远保存下去,故而将其刻在崖壁上有利于“永久”传承下去。

拦龙桥摩崖石刻是贵州地区发现最早的彝文石刻,碑文详实地记录了彝族的变迁史,通过碑文我们可以看到早期彝族的生产关系、交通状况及社会财富程度。碑形特点也为我们洞悉彝族同胞的内心世界提供了可能,其文字结构还为我们研究彝族文字的历史提供了真实的文字资料。一座桥梁的本来功用是架于水上或空中以便于人、车通行。然而,拦龙桥不仅于此,对于彝族来讲桥不单是一个建筑物,更是开拓势力的通道,在它的身上凝聚了彝族人满腔的智慧,拦龙桥正是彝族权力、财富、地位的象征。在众多彝文碑刻中,拦龙桥摩崖具有历史、哲学、经济、政治、书法艺术、交通等诸多研究价值,是了解、认识彝族的一个重要窗口。此外,笔者于2019年再次来到拦龙桥所在地,了解到当地因为要修建水库,已经将拦龙桥拆除,但是在拆桥的过程中,从建桥的六块石头上发现了凿刻有人、鱼、乌龟等多个图像,这些图像的新发现有助于增进人们对于拦龙桥历史文化的研究。原来的拦龙桥碑刻已经被水所淹没,当地政府将原碑刻上的文字“复制”在公路旁的一处崖壁上,供人们参观学习,新发现的六个图像已经被当地政府部门所保存。

(二)大方千岁衢碑

千岁衢碑位于大方县高店乡白布村小寨洛启坡的羊肠小道上,碑刻在一悬崖绝壁下方。该碑是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的后代,贵州宣慰使安万铨于明朝嘉靖二十四年捐银300两而修建,1982年被贵州省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碑刻基本情况

千岁衢碑修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系修建大石板衢道而立。道路用时一年便完工,建成后原来的陡峭山路变为大道,老百姓喜出望外,连连称赞:“过者,相与仰天祈公寿,愿公千岁。”故而得名千岁衢。为了使后代能够铭记修路事件,刻碑于道旁边的崖壁上。该碑面向东方,碑首呈半圆形,无底座,整个碑中轴线高为176cm,宽87cm,向里凹陷最深处为11cm,碑底离地面距离为65cm(图5-46)。该碑由彝、汉两种文字合写而成共有文字20行,其中碑身左前部书写汉字共14行,阴刻、楷体竖行,汉字的大小为2cm×2cm;彝文共6行,汉字与彝文间距为5.5cm。碑顶端用汉文刻成“福寿”二字,下为“新修千岁衢碑记”字样。目前碑文因年代久远,部分文字已经无法辨认。汉文内容所讲述的大致内容是,嘉靖年间,贵州宣慰使安万铨倡导集资修筑从小寨石桅杆到达大石板衢道的相关事宜和工程完工日期;彝文经过意译,大致简述了彝族之先民勿阿纳的历史以及安万铨筑路的事迹(图5-47)。

图5-46 千岁衢碑及线图

图5-47 千岁衢碑彝文局部[75]

2.千岁衢碑文化内涵

大方千岁衢碑的由来,如果从碑文内容表面理解是因为早期从白布小寨到至鼠场乡这条道路陡峭、险峻,村民出行很是不方便,为了解决出行的问题贵州宣慰使安万铨便捐钱修路,以解决交通问题。但是如果仔细研究历史,便可知道修路并非解决出行这样简单,千岁衢碑背后更多折射出的是政治、军事的需要。早在明朝时期,奢香夫人便认识到贵州战略地位的重要,开山修路,将云、贵、湘、川、桂几省分管地区连接在一起,使道路与全国的交通网络交汇,有助于国家的安定。史料记载,曾发生过一次政治事件,奢香夫人和刘淑贞决定去京城找朱元璋陈情,以揭发马烨的罪恶行径,并且以“原刊册通险,世给驿使往来”作为报谢,请求朱元璋把马烨捉回朝中治罪,从而在政治上击垮了马烨。奢香归来后,“遂开偏桥,水东,西达乌蒙、乌撒,及自偏桥北达容山、草堂诸境之道,立龙场等九驿于其境内,岁贡马及禀积。自是道大通而西南日益辟”[76]。直到其后代安万铨时期,仍然注重道路的修筑,传承了奢香夫人的政治理念,在为百姓解决出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强化了贵州的政治及军事上的地位。此外,自从阿纳在贵州建立自己的基业后,占有了大量的财富,随后成为地方的统治者。在妥阿哲时期,得到政府的认可,自己的地位得以强化。历史上彝族非常重视文化,例如奢香夫人就带头遣子弟到京师入太学,带动了地方教育的发展,同时这些土司的子弟也将彝文带到京城,促进了文化上的交流。又如彝族将火葬改为土葬,一些民歌中也开始出现汉文。民族间的交流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安定,大方衢碑刻上面出现彝、汉两种文字,从中可以看出民族间的相互交流、融合。

碑刻是研究彝族历史不可缺少的重要史料,在大方县已发现和搜集的古近代彝文碑刻已达二百多方,实属彝族文物宝库。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局特拔专款修建了“大方彝文碑陈列室”。此外,大方千岁衢碑作为条目也被收录进《中华名胜大辞典》。所以,彝族的碑刻是深入研究彝族政治、文化的重要资料,千岁衢古驿道及摩崖碑刻见证了彝汉民族团结奋斗,共建交通之珍贵史实,是研究彝汉文化交流的珍贵文物。

三、碑刻与制度

制度顾名思义旨在制定条例、规则、章程,进而约束人的行为规范。贵州制度类碑刻内容涉及民规、族规等诸多方面,本节主要以贵定甘塘乡规碑、剑河“例定千秋”碑为例论述制度类碑刻所具有的内涵。

(一)贵定甘塘乡规碑

贵定甘塘乡规碑(图5-48),位于贵定县新巴乡甘塘村入口处的柏树下,立于清道光三十年,青石质,1985年被列为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5-48 甘塘乡规碑

1.乡规碑基本情况

贵定甘塘乡规碑碑身通体高113cm,宽53.3cm,厚10cm(图5-49),碑首近似三角形结构,碑身为长方形。“乡规”二字为阴刻,阅读顺序从右到左。其中“乡”字高7cm,宽7cm;“规”字高6cm,宽7cm,“乡”字与“规”字之间的间距为8.3cm。碑文内容按照由上到下,从右到左顺序书写,阴线刻,全文共347字,字间距为1.5cm,字体高2.5cm,宽2cm。

现将碑文主要内容抄录如下:

窃闻朝延设例禁以警佥壬草野立乡规,以□□究古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者,有由致吾党僻君三庄固多说礼敦诗之士,亦有寡廉鲜之徒,日窃山林五谷,夜盗牛马家财,扰害乡村,人所共恨,爰集各寨乡耆明人合议乡规,值兹五谷将熟,簿俗宜维使之谷务工业国课早完,由义居仁非风清俗美庶乎,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安见,三伐同风之盛不可复见,於斯时耶!是为议:一议课果完开征后即运食米,上仓不得拖欠敢□;一议乡问大小事帮,不得以强欺溺逞刀虿骗上议乡户、不得窝藏匪徒□引外棍磕害地方;一议盗窃牛马家财各散户自备饭米,追赶捕捉;一议盗窍山林、五谷园圃瓜果者勤拿;一议牛马践踏五谷相地赔还,不准田坎放牧;一议米杆不得乱获;一议各寨卡不得竦虞;一议失主被盗拿获送官自备盘缠,不得多派失主,仍照散各户出钱;不得退委披失,五谷甲首亦不得妄摊酒饮。以上条款倘有不遵议者禀官,一共乡户十六在。

图5-49 甘塘乡规碑剖面图

道光三十年荷月二十一日立旦。

贵定甘塘乡规碑缘何而立?从碑文内容上看,布依族寨民为了便于管理村寨,防止“寡廉鲜耻”之徒、匪徒偷盗之人祸害乡民,造成村寨的不安定。于是招集各寨有威望的人士协商共同制定乡约民规,以保乡安民为宗旨,约束村民不良行为习惯,创造良好的乡风,维护村寨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故而立此碑。有关乡约《宋史·吕大防传》曾云:“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有善则书于籍,有过若违约者亦书之,三犯而行罚,不悛者绝之。”[77]可见立乡规作为一种礼俗,旨在劝善惩恶。乡规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民约条例教化民众,维护大多数村民的利益,一定程度上也折射了当时村寨的社会生活状况以及寨民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2.乡规碑内涵解析

贵定甘塘乡规碑从石碑外形以及文字上看似简洁,但从民俗文化史的角度上分析,此碑为我们了解清朝布依族寨村民的民俗民风、生活习性以及文化教育程度提供了实物材料。可以说,乡规碑是见证区域社会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它体现了布依族文化的基本面貌和社会管理的方式。通过碑文内容,可以一窥当时村民所具有的文化背景。一方面,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这一点从碑文中出现的错别字可见一斑,其中,“草野”应系“朝野”,“勤拿”应改为“擒拿”,“退委”应系“推委”。虽然这些别字并不影响阅读,也无碍对碑文的理解,但是由此可知当时布依族村民在接受汉语教育的程度上并不高,这与布依族早期历史中教育水平落后有关。另一方面,碑文内容涉及范围甚广。大到偷盗、强欺溺逞、窝藏匪徒等方面,小到牛马践踏五谷都进行了规范,由上可见,当时治安程度比较差,村寨的社会保障亟待完善因此制定了乡规。

甘塘乡规碑的碑文为了解布依族生产、生活方式、赋税情况提供了诸多信息,透过碑文内容可以看到当时赋税的实物主要是米,文中有提到开征后运食米上仓不得拖欠,至于为什么说不得拖欠,拖欠的原因是赋税过高村民无力支撑还是其他方面有待进一步考证。此外,碑文还多次提到牛马,说明当时的牛马应该是家庭财富的主要来源。在碑文开头处写到古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说明早期民风十分纯朴,至于为什么会出现盗贼、匪徒这样影响社会安定的事情,有待研究。而且,从碑文内容还可以看到,此地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对落后,主要依靠自给自足的农耕为主,未出现其他产业形态。总之,乡规碑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村民自治村寨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表明当时由于此地偏远朝廷无暇顾及,只能由地方有威望的人或者族长自行协商处理相关事务。在贵州类似这样的碑刻还很多,不同的民族所制定的乡规都有自己独特的准则以及实施方式,作为民族史的主要组成部分,没有这些碑刻遗存我们将无法全面认识身处云贵高原的民俗文化。

(二)剑河“例定千秋”碑

剑河“例定千秋”碑是村民无意间从地下挖掘而来,现立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南哨乡翁座村小学后方约400米处。碑刻于清朝光绪二十年六月初十日,1982年4月被列为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5-50)。

1.“例定千秋”碑基本情况

“例定千秋”碑为青石质,近乎长方形,通体高188cm、宽116.5cm、厚8cm。碑首从右到左依次阴线刻“例定千秋”4个大字。其中“例”字高10.5cm、宽9.7cm;“定”字高11.5cm、宽10cm;“千”字高10cm、宽8cm;“秋”字高10.5cm、宽11.5cm。“例”字与“定”字间距为6.5cm,“定”字与“千”字间距为8.5cm,“千”字与“秋”字间距为6cm,“秋”字右边距为17cm,“例定千秋”4个字与顶部边距6cm。“例定千秋”碑底座(图5-51)同为青石质,高26.5cm,宽126cm,底座上并列刻有圆形图案三个。图案直径均为27.5cm,左边的图案与中间的图案的间距为5cm,中间的图案与右边的图案间距为7.5cm。“例定千秋”碑碑文共计30行,其中正文部分26行,正文最小文字长1cm、高0.3cm,最大的字长3cm、高3.5cm,字间距为1.5cm,碑文内容按照自上而下的阅读顺序书写。

图5-50 例定千秋碑

图5-51 例定千秋碑底座图案

现将碑文内容抄录如下:

太子少保头品顶戴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省等地方提督军务、加节通省兵马衔理粮饷军功、加二级世袭云骑尉曾。铁命二品顶带赏花翎、分巡贵东兵备道兼统黎都上荔各练营总理下游营务处赵。

出示严禁事:照得苗疆粗定,民困未苏,亟应剔除积弊,加意抚绥,以作长治久安之计。兹据通省善后总局据署都匀府□守具禀:地方官及土司衙门向有苗民轮流当差应夫如供应器具什物,每遇差使过境,或因公下乡,土司书役,联为一气,勒派夫马、酒食、洋烟,无不恣意苛求,且有营汛弁兵绅团责令苗服役,其弊相等;各路防营见而效尤,遇有移营、樵采等事,亦相率拉夫。似此劳烦民力,□削民膏,实不堪命,应即严行禁革,以安闾阎。除行善后局分移镇道并行各属营遵照外,合行出示严禁。为此,示仰各属地方官绅及营汛员弁、土司、书役、民苗人等知悉:嗣后除主考学院照田派夫迎送外,无论何项差役不得派令苗民应夫供役,一切供应陋规概行革除。倘有仍前勒派索扰情弊,一经查出,或被告发,即行照旧条例,分别究办,决不稍宽,勿谓言之不预也。各宜凛尊毋违!特示。计开条规于后:

——差役奉票下乡,路过之处,不准需索小钱停留,并不准派夫迎送。应到之家,只准一宿两餐。如多带轿兜白役,需索鸡鸭酒肉,即票上无名,妄拿妄锁案开花,坐食多日等事,准其禀官究治。

——结盟拜会,最为乱根,现在奉旨严拿。如该甲内有私称哥弟,□堂老冒等者,准其密速禀官缉办。凡我良民切勿受其飘布保家,巳受者准其出首,销毁免罪,但不得挟□栽诬干咎。

——各寨务要设立梆锣,夜间轮流□更,搜查林峒,以防贼盗、失火等事。遇有抢劫重□,无分昼夜闻报,立即传锣齐团,先扎要口迅往捕拿,活擒者照格给赏,不得擅杀干咎。如贼拒捕,当场格毙者不赏,并究明有无巳就拘执装点格情事,分别就办。团丁受伤者由官及本团分别酌赏;观望不前者,事后分别罚处。如有籍案抄户、隐匿赃物或有因隔插花,坐视不理者,查出同罪。

——凡遇贼盗劫窃,呼救不及者,後其去后,事主邻右务要潜身窥探,远远相随,看其走向何□,报官缉拿,得实者有赏。

——城乡各寨,照前编联保甲。不准敛钱,庵庙、船店、烟馆不准容留匪人;如有携带妇女、牛马、什物,来历不明,放闷烟贬私钱者,盘查送究,不准得钱卖放,亦不准刁难好人。

——黎平一带隔属,联团谓之联款,嗣后小事不准开款,万一遇有成股贼匪四出窜扰,方准款众齐□抵御。其平日偷窃强抢案件,只由邻近之团料理,俱须送官,不准齐款去河烧杀致死。如再有犯以小事开款者,定即重惩。

——团甲首人等务须秉公持正,毋得假作威福欺平民,遇事科派勒索夫马酬谢,且官只谈公事,如有挟嫌陷人,藉公肥己,并出外妄传官□口语,吓诈乡愚以及包庇应传之人,及恃隔属不令投案,查出革究。

——如有假充委员、书差、兵练,刊刻假印、假示、假照、假扎门牌敛钱等事,查出立捆送官。

——几有成群难民乞丐,不准小寨估讨,只由大寨量其人数给米资遣;停留不准过一日。若有佑讨暗偷,恃众滋事者,报明附近汛练弹压驱逐;不准团甲私打私罚。若有强搜人少之家钱米,即以强盗论,捆送地方官究治。其划龙船、看西洋镜、拿黑案、卖假药、游僧野道、异言异报、摇惑人心等类,多系匪人假充,一律驱逐,不准入境,惟善讨乞丐仍听便施舍,不心驱逐,尤不准该团甲等以小报大,借事生风。

——有窝娼聚赌,豢贼分肥,充当躲头,容留面生歹人,截留拐来妇女、牛马、什物,窝留私贩硝磺小钱匪人,并不投团报官,该□一并禀官究治,知情不举,邻佑甲首同坐。

——乞丐病毙及无名路毙,由附近营汛团甲公往看明。无伤者,将其衣履年岁面貌、身上有无疤痣,一一写记,当众措资掩埋,若有冒认尸亲者,照律治罪;其有伤者,必须禀官验究。

——田土不清,准其控告。不准夺牛阻耕。挖水抢获,致干重咎。

——禁止聚众斗龙、擅用火器、带刀横行,违者重办。

同治拾叁年十月二十一日曾示

光绪贰拾年六月初十日赵示

“例定千秋”碑因何而立?史料记载由于清政府对待苗族、侗族百姓较为苛刻,尤其是地方官吏任意增加差役,百姓不堪重负,于是在咸丰、同治年间苗侗百姓发动起义,后受到政府的镇压,起义最终失败。但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朝廷改变策略,同治十三年,贵州巡抚曾壁光制定免减夫役条例,以迄维护地方的安定。但由于“山高皇帝远”“鞭长莫及”,这一条例未有效落实,人民的困苦未能减少,不堪忍受压迫的百姓在光绪二十年将巡抚曾壁光的公文刻在石上并立于山寨以表达内心的不满。

2.底座图像的释义

“例定千秋”碑底座上面刻有三个圆形的图案,为解读其具体含义,本书从绘制方法上作出分析(图5-52)。

图5-52 例定千秋碑底座图案线图

(1)左边的圆形图案由三个同心圆构成,中间的圆形中心由三条横线与三条竖线交叉,形成一个“十”字图案,将圆形分割为四部分,每个部分又分别绘有重复叠加的扇形图案。

(2)位于中间的圆形图案,与左右两边的图形相比较,主要体现在圆形外轮廓与内容结构上的变化。该图形主要由圆形的孤线组成,整个图形有两个同心圆形成一个圆环,在最大的圆形外围分布着不同的点状,其中有八个类似金字塔结构的图形分布在圆形的外面,这些图形相互对称,形成一个“米”字结构。每个图形有6个水滴状的图形结成,最底端有3个,中间2个,最顶端是1个,这六个水滴状的图形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水滴状。每两个大的水滴图形中间分布着两个单体的水滴状图形,一共有16个。圆形上还有8条长的弧线交叉分布,且起始点都在圆上面,这8条弧线好像是8个圆分别被切掉了一半,8条弧线的中心位置上是一个外圆内方的图形,方形的4个点上各有一条斜线分别与圆相连接。

(3)右边的图形图案与左边的图形一样,由三个同心圆构成,圆形内部有2条弧线和一对类似花朵的图形组成,2条弧线如同中间的图案一样,好像是有2个圆形各自被切除一半而形成的,这2条弧分别在圆的上下两端,而中间的图形左右上下皆对称,图形中间类似一个花生的轮廓,在这个轮廓的左右各自分布着由小到大的叶子形状,在最顶端还有一个类似花苞的图形。

以上三个图形之间从结构上看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差异,左边与右边的图形都有三个圆,中间的图形有两个圆形,这两个圆差别较大,中间的图形与右边的图形内部的弧线相同,只是中间的弧线较多而已。三个图形的共性则都是圆形,不同之处在于各自的内部结构,中间的图案在圆形外轮廓上有规律的分布有似水滴状的图形。在底座上的三个图形虽都有圆形轮廓,但左侧的图案略向上倾斜。这三个图案各自代表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出现在碑的底部?

经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清朝的装饰纹样,可以推断左边的圆形图案中间的图形为“寿”字。清代顺治时期,寿字经过修改后,多以圆形的方式出现在衣服和其他物品上,主要用于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在顺治、康熙年间,长形篆体寿字的变形写法有百余种之多,用得也最普遍,大体归纳有两类:一是云龙袍料中的龙顶寿字、龙蟠寿字、云龙间散点装饰寿字;二是规矩几何锦纹中加饰寿字、几何锦地上添饰寿字。清代同治至光绪时期在服装或其他生活用品上,圆寿字常作为独一的纹样装饰,形成一种新颖样式,并流行到20世纪初[78]。依据此碑刻的时间以及图案的结构,结合中国古代“寿”字纹样运用的历史,基本可知例定千秋碑底座左侧圆形中的图案为“寿”字纹样。“寿”字是中国古代传统装饰纹样常含有对生命福寿绵长的表达,“寿”字纹出现在此碑上应意在寄希望于“例定千秋”碑屹立千秋垂之久远,以传后世。

底座中央圆形图案的装饰细节结合图像志可以发现,圆形内部的八边形图案,在侗族刺绣背扇中曾有过近似的表现(图5-53),“背扇由头披和背扇心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用扣绊连接。头披遮风挡雨的功能,四边用粉红、红、绿等色绸料的长方形图案作镶饰,内四角以四幅三角形图案衬托,中心为轮页图案,用银泡及4个直径4cm的圆形银花缀钉成菱形。正中主体的轮页图案似太阳,寓意孩子在太阳的保护下茁壮成长、健康快乐”[79],其中,轮页的形状呈现出八边形结构。此外,在苗族刺绣背扇(图5-54)上出现过近似的图案,也是由八边形组成。值得注意的是,在“例定千秋”碑底座中间的圆形图案周围装饰了一些形似水滴纹的图样,与侗族绣片上的图案相近(图5-55)。关于在例定千秋碑底座中央圆形周围的水滴状图案,笔者推测或者是写实性刻画,也可能是意在表现太阳纹,镌刻在石碑底座的寓意是希望朝廷颁布的条例能够长久执行,光照后代永保安宁。另外,底座圆形图案正中心刻有一个圆中带方的图样,与清代的钱币造型相似。

图5-53 侗族绞绣龙纹缀银背扇[80]

图5-54 苗族刺绣背扇[81]

图5-55 侗族绣片[82]

底座右侧圆形图案内的纹饰以对称的形式组合,根据其形状特点,此处初步推测可能系莲花纹。为什么底座会使用莲花纹样呢?莲花纹在我国装饰图案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莲花又称荷花,佛教将莲花寓意为清净无浊超脱尘世的境界,它也是佛教净土的象征,宋代周敦颐亦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佳句赞美莲花。作为纹样,早在春秋时期的青铜器上就已有使用莲花纹作装饰,魏晋时期,由于佛教的兴起莲花随之成为流行的纹饰,广泛应用于建筑、陶瓷、金银器、刺绣之中。此后的历朝历代,莲花一直是常见的装饰纹样。莲花纹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纹饰,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魅力,它寓意纯洁、高雅,深受人们的喜爱。例定千秋碑底座使用莲花纹装饰,以莲谐音“廉”,应是表达人们希望官员能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事实上,元明清时期,以莲花为装饰的陶瓷器物上“一品清廉”是常见的主题,借喻官员保持一品清廉的节气,两袖清风亲政爱民。

贵州作为苗族、侗族的主要聚居之地,“例定千秋”碑真实还原了黔地苗、侗百姓的生活史实。作为历史文献档案,该碑也为研究民族学、人类学、区域史等学科领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献材料。关于底座上的三个图案,文中只进行了初步分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