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葫市摩崖造像的内容与文化意义

葫市摩崖造像的内容与文化意义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葫市摩崖造像风格迥异地域特征鲜明,龛形主要有火焰形、圆拱形和方形三种,龛内造像除2号龛为三尊像组合形式出现外,其余均为单尊造像。此尊造像面部原为肉色,现受到破坏肤色黝黑。

葫市摩崖造像的内容与文化意义

一、葫市摩崖造像概况

图4-18 葫市摩崖龛像

葫市摩崖造像位于赤水市赤水镇葫市滩右岸石壁上,凿刻于清乾隆癸亥年,该造像是研究赤水地区造像风格的重要资料,被贵州省于1982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葫市摩崖造像雕凿于不规则的崖面上(图4-18),现存有3方摩崖碑刻,根据最早的一方碑刻碑文可知雕凿时间为清乾隆八年[42]。摩崖前原有王爷庙一座,是过往船只行人祈祷平安的处所,现已不存。为了弄清楚造像的基本情况,对摩崖造像进行系统考察,以期揭示造像的艺术特点。

二、造像内容分析

图4-19 葫市摩崖龛像分布示意图

葫市摩崖造像所在壁面分为上下两排共计12个龛14尊造像[43](图4-19),其中最大的造像尺寸高约120cm,最小的造像尺寸高约50cm。从目前摩崖造像的现状来看,12尊造像保存较为完好,另外2尊造像中,一尊头部已残,一尊造像仅剩头部,现放置在壁面下方的水泥平台上。葫市摩崖造像风格迥异地域特征鲜明,龛形主要有火焰形、圆拱形和方形三种,龛内造像除2号龛为三尊像组合形式出现外,其余均为单尊造像。本文依据实地调查数据所得资料,在调查中对现存的摩崖造像根据其壁面布局进行了编号,以下就具体造像的特征展开分析。

图4-20 1号龛造像线图

1号龛位于崖壁上排右端,为一火焰形小龛,龛内存有一尊观音菩萨造像(图4-20)。观世音菩萨头戴宝冠,冠上有一尊化佛。菩萨面部白皙,略呈长形。五官清秀,眉毛纤细、高鼻梁、丹凤眼,目光略向下,神情慈祥温和。菩萨衣饰为金色,上身外披帛,胸前戴璎珞,下身着长裙。右手置于胸前,左手于腹前手心向上,结跏趺坐在须弥座承托的莲台上。在莲台的两侧,各有一小型的莲花台其中右侧已被破坏,其色彩与观世音菩萨坐下的莲台一样,莲台上原来应该有造像,现已不存。观世音菩萨身后有白色的圆形头光,头光内无纹饰。整个观世音菩萨的造型端庄谦和,具有亲和力。

2号龛位于观世音菩萨的左侧(图4-21),为一尖拱形龛。龛内是一尊地藏王菩萨的造像。菩萨脸庞丰硕,头戴金黄色冠帽。鼻梁细挺,眉毛浓黑,双眼睁开,目视前方,嘴唇小巧红润,神情于眉宇间若有所思。菩萨身披金黄色袈裟,双手捧宝珠置于腹前,结跏趺于莲座上。地藏菩萨的莲花座在造型上与观世音菩萨的莲台差别较大,为多层莲座,莲座置于菩萨坐骑的背部之上,形式较为精美。

地藏菩萨的坐骑双眼圆睁,嘴巴露出二颗尖状大牙,头顶有独角,尾巴向上翘,整个面部表情较为温顺,亲和可人。在地藏菩萨坐骑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尊立像。其中,左边系道明法师,右边为闵公,两者是父子关系,儿子先于父亲出家修行。两者形象高低一样,服装色彩略有不同,道明法师的服饰浅绿色,闵公则为浅蓝色,道明法师整个形象较为清秀,宛若少年,闵公为中年男子形象,仪态较为端庄。

图4-21 2号龛造像线图

3号龛位于2号龛的左侧(图4-22),该龛呈圆拱形,龛内造像头戴风帽,双腿结跏趺坐在展翅的鸟背上,造像背后有黄、红、绿、蓝组成的条状结构,应系背光。此尊造像面部长圆,额间有白毫,眉毛乌黑浓密形如弯月,鼻梁高挺,双眼圆睁,目光炯炯有神。脖颈粗短,身披金黄色袈裟,双手合十于胸前。该造像仪态端庄,神情和蔼静谧,从表现技法上看较为简单,给人古拙之感。

4号龛造像为一僧人形象(图4-23),面相长圆,肤色光洁。双眉细弯,鼻梁高挺,眼睛略向下俯视,双耳肥大下垂,小口,下颌略向内,表情安详。身披金黄色袈裟,双手捧宝物,置于腹前,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

5号龛造像位于崖壁上排的最左端,造像的头部已受到破坏,被放置于窟内的一座平台上(图4-24)。面部略呈长方形,眉毛略弯,鼻梁细长高挺,双耳肥大,眼睛向下俯视,嘴巴小巧,下巴较短。龛内的菩萨身披金黄色袈裟,当胸刻有卍字。双臂向上手部已受到破坏,双腿结跏趺坐于莲台上。莲台呈红色,花瓣边缘为白色,花瓣与花瓣相交的部分为粉色。莲台下束腰为须弥座,束腰处有三尊金色力士承托,中间一尊为正面坐像,全身为金色。左右两侧的力士,各用一只手臂向上伸展作托举状,二力士目光相视,形态略为生动。

图4-22 3号龛造像线图

图4-23 4号龛造像线图

图4-24 5号龛造像线图及头部

6号龛位于壁面下方的最右端,此尊造像上身严重受损,面部与胸部残缺无法辨识。从保存的局部图像依稀可见身披金黄色袈裟,双手作禅定印置于腹前,双腿结跏趺坐在莲台上。莲台分为两层,莲瓣呈红色,莲瓣上绘有白色叶脉,花瓣边沿由白色细线装饰(图4-25)。(www.daowen.com)

7号龛位于1号龛观音菩萨造像的下方(图4-26)。此尊造像仪态端庄,表情肃穆。面部瘦长呈肉色,头戴红色帽,眉毛浓黑,眉际间有白毫,鼻梁高挺,双眼圆睁微微向下俯视。该造像身披金黄色袈裟,双手置于腹前,结跏趺而坐,胸前服饰上有“X”形装饰带,在装饰带的中间为一圆形饰物。

图4-25 6号龛造像及其线图

图4-26 7号龛造像线图

图4-27 8号龛造像线图

8号龛位于7号龛左侧(图4-27),造像面部呈长方形,肤色光洁,眉毛浓黑,眼神瞪大向下俯视,鼻梁部分损坏,嘴唇闭合红润。身穿红色交领长袍,右手扶在支起的右腿膝盖上,左手自然搭在盘起的左腿上,神态悠闲自在。

9号龛位于8号龛的左侧(图4-28),龛内一座庙宇顶上置有一尊石碑,刻有“王爷庙”三个字。

图4-28 9号龛造像线图

10号龛位于“王爷庙”左侧(图4-29)。此尊造像面部原为肉色,现受到破坏肤色黝黑。脸型略长,眉毛短而黑,双目瞪大呈俯视下方之状。该造像右腿支起,双手扶膝,左腿盘曲,坐在台座上。着装为绿色,其间由白色图案点缀,双肩处披有长帛,从衣纹技法上看,雕刻细致流畅。

11号龛位于10号龛左侧(图4-30)。此尊像为长者模样,铿锵有力,威仪可畏。头戴冠帽,五官刻画略显失衡。双眉浓密,双眼大睁,嘴唇微张,唇上及下巴蓄长须,上嘴唇胡须呈半圆形,下嘴唇胡须呈三角形。身披铠甲,腹前饰有一兽面形象,牙齿外露,面目狰狞。此尊像左手执物平放于大腿上,右手上举,手捧一物,物品现已残损。双脚蹬黑靴,左脚踩在一只貌似黄色老虎背上,右腿向外倾坐于平台之上。值得注意的是,在老虎的刻画上,鼻子的刻画类似猪的造型,从造型上看,老虎的身子侧斜,前脚向前跃作奔跑之状,身上几道黑色条纹格外醒目,再加上向上翘起的尾巴,整个形象憨态可掬,惟妙惟肖,异常生动。

图4-29 10号龛造像线图

图4-30 11号龛造像线图

12号龛位于崖壁下排的最左端,该造像应系美髯关公[44](图4-31)。头戴兜鍪,面部呈长方形,肤色光洁,五官清秀,表情严肃。右手举斧,左手握剑,侧身坐在奔腾的马背上。关公身披铠甲,衣衫随风飘动。扭动的身姿与奔驰的骏马相映成趣,造型生动有力。

图4-31 12号龛造像线图

三、造像文化内涵

葫市摩崖群左面石壁上,有阴刻造像题记。题记由于风化,侵蚀较为严重,大部分文字已无法辨认。葫市摩崖造像涉及的形象较多,有菩萨、佛像、关公等,由于没有确切的题记,对判断这些造像的具体身份带来了一定难度。虽然目前造像已多有残损,但是葫市摩崖造像反映了地处川贵交界的民间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葫市摩崖造像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思想,从中也可看出贵州地区民间造像的技艺特点:造像的技艺并不高,形象简洁质朴。自宋元直至明清,三教合流一直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在现存的辽金元墓葬壁画、卷轴画以及明代版刻画中皆有体现,如叶茂台辽墓卷轴画《深山会棋图》、宣化辽墓《三教会棋图》、明代版刻《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有关贵州的三教流布情况,已有学者研究指出明代贵州许多地方的佛教活动,都明显带有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痕迹[45]

总体看来,在清朝以前,贵州北部属四川辖制,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受巴蜀影响实属情理之中。葫市摩崖造像从体型上来看,比例较为适当,若与乐山、大足摩崖相比,颇有其流风余韵。从目前保存下来的造像看,该造像是我们了解当时黔北社会文化以及清代贵州地区文化交流及传播情况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可惜在第二次实地考察的时候,发现又有几尊造像受到人为因素的破坏,其保护状况令人忧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